30年青春不老?電腦鍵盤布局發展之路

2020-12-08 中關村在線

1鍵盤布局 從QWERT鍵位開始說起

    你可知道,如今流行的QWERTY鍵盤竟是緣於140餘年前的一次低效率設計。最初的PC電腦鍵盤布局,與現在主流的104鍵鍵盤完全不同。很多將實用高效和創意完美結合的鍵盤設計,卻因難敵有使用習慣而無法普及。面對近20年不變的鍵盤布局,鍵盤產品創新中,究竟誰說了才算?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 電腦硬體依摩爾定律的高速發展和網際網路的全面普及,使電腦成為大部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工作、娛樂、生活、購物,還是互動娛樂,都可以看到電腦的身影。鍵盤作為電腦主要人機互動設備之一,也同電腦一起,被廣大用戶所熟悉接受。

    不過對於用戶來說,每天接觸使用,看似無比熟悉的鍵盤,卻依舊讓人充滿陌生感。早期的電腦鍵盤設計是否與現在相同?電腦鍵盤為何採用雜亂無序的QWERT排列?目前主流的104鍵布局,基於何種使用習慣設計?看似強大的可編程按鍵組,是否真的實用?對於用戶來說,這些未知的問題要比鍵盤自身更為有趣。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將帶領用戶全面了解鍵盤布局的發展之路,讓您從此可對鍵盤的傳奇生涯瞭若指掌。

 

 
現代電腦鍵盤布局可謂豐富多變

    用戶對使用環境及使用習慣方面的需求不同,造就了目前市場上的非標準鍵盤布局設計方案層出不窮,從倍受機械鍵盤玩家青睞的87鍵布局,60%布局,到帶小鍵盤的80%布局,筆記本鍵盤布局等等可謂千變萬化。但所謂萬變不離其中,無論鍵盤布局怎樣變化,其主鍵區按鍵必依QWERT序列進行排列。


QWERTY鍵位和五筆字根 當年曾讓無數人頭痛

    對於初學電腦的新人來說,這種完全沒有規則的排列順序需要花上較長時間適應,或是下大力氣死記硬背後才能完全熟悉,至於想要實現完全盲打,更得下上一番苦功才行。現代電腦鍵盤這種特殊的按鍵排列方式,是否由於為提升用戶打字效率而設計,或是另有其它深厚含義?點擊下一頁,將為您揭開QWERTY鍵位設計的秘密。

2QWERTY鍵位 源於降於降低輸入效率

QWERTY鍵位:存活140餘年的妖孽

    毫不誇張的說,QWERTY鍵位排列,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整個電腦發展史上,對英文用戶來說最為「坑爹」的設計。不過之所以採用QWERT鍵位這種難於記憶的排列方式,倒確有其深厚的特殊意義,這種設計的意義,就是為了降低用戶輸入效率。至於鍵盤為何要放棄易於上手的ABCDE排列方面,而採用這種又不好記又不好用的QWERTY鍵位,此事說來話長。


現代打字機之父 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

    說道電腦鍵盤的QWERT鍵位排列,就得從140餘年前的1860年開始說起。打字機之父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與其合作夥伴開始進行現代英文打字機,並與其合作夥伴一起針對進行打字機的研發設計工作,並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所設計的打字機

    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將打字機的鍵位按ABCDE方式排列,為了使打字的字跡之間隔不會太遠,打字機的字錘及按鍵之間排列較為緊密。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發現只要錄入的速度稍微加快,打字機就會因連杆之間互相干涉撞擊而無法進行正常工作。如何解決打字機在輸入速度較快時,連杆之間相互幹涉而無法正常工作的問題,就成為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使用QWERTY鍵位設計的打字機鍵盤

    是推翻全部已經成型的打字機方案,重新對其內部結構進行設計,來解決按鍵幹涉問題,還是另闢蹊徑來避免按鍵幹涉現象的發生,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選擇了後者。通過對英文詞組排列方式的研究,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將26個英文字母排序打亂後重新排列於鍵盤之上,儘管這會讓用戶的輸入效率有明顯降低,但可以保證用戶可以在打字機在不會出現幹涉卡死的情況下,擁有較高的輸入效率。1868年6月23日,美國專利局授予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及其合作夥伴的打字機發明專利。而則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所發明的這種錯亂的、專為打字機設計的布局,就是流傳至今的QWERTY鍵位。

3明星效率 讓QWERTY鍵位一統天下

明星效率成就了QWERTY布局

    1873年,美國雷明頓公司購買了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及其合作夥伴的打字機專利,並開始了打字機的商業生產。到1881年時,打字機的年產量已經上升到1200臺,但QWERTY鍵位設計的打字機在其發展初其遠沒有獲得穩固的市場地位。到19世紀80年代終止時,美國採用QWERTY鍵位設計的打字機的總擁有量不超過5000臺(包括通過更換字錘而改造成的QWERTY打字機)。


肖爾斯打字機嫡系傳人 雷明頓打字機

    1879年,Lucien Stephen Crandall(路西安·史蒂芬·克蘭多)通過對肖爾斯打字機結構進行優化改進,將打字錘安放在圓柱套上,從而完全解決了由於連杆幹涉造成的卡鍵問題,這使得後來的打字機製造商可以更為隨意的對鍵位布局進行改進優化。比如後來出現的Blickensderfer打字機就對按鍵排列進行改良,將構成成70%英語單詞的字母按照「D0HIATENSOR」順序,排列在打字機的基準按鍵行(即現在電腦鍵盤上的ASDFGH按鍵行)。


為QWERTY鍵位打字機普及立下大功的速記員 弗蘭克·馬格瑞


現代電腦鍵盤盲打指法示意圖

    讓肖爾斯和他的QWERTY鍵位布局,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贏得勝利的事件,是1888年7月25日,在美國辛辛那提舉行的一場全美公開打字比賽。比賽中,來自於鹽湖城法庭的速記員Frank McGurrin(弗蘭克·馬格瑞),使用QWERTY鍵位設計的雷明頓打字機和盲打方法,以絕對的優勢獲得冠軍和500美元的獎金。 麥古瑞顯然是第一個熟記這種鍵盤並盲打的人。這一事件確立了雷明頓(Remington)打字機技術上更先進的看法。麥古瑞選擇雷明頓打字機可能是隨意的,但卻為這種標準的確立作出了貢獻。

4習慣決定一切 QWERT鍵位終成正果

消費慣性讓QWERTY布局終成正果

   QWERTY鍵位設計得到了普及,但相對較低的英文輸入效率,導致對其質疑的聲音從未平息,美國生物學家,華盛頓大學教授August Dvorak(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就對QWERTY鍵位布局的傳統地位發起挑戰。由於當時的打字機設計已經完全不會出現幹涉現象,奧古斯特·德沃夏克根據英文常用單詞中字母的使用頻率不同,對按鍵進行重新排序,推出了Dvorak鍵位布局,並於1936年獲得專利。


Dvorak鍵位布局發明者 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前排左三站立者)


奧古斯特·德沃夏克所發明的Dvorak鍵位布局

    為了推廣Dvorak鍵位布局,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在二戰期間曾與美國海軍進行聯合實驗,並聲稱使用Dvorak鍵位可以讓打字員的輸入效率大幅提升。不過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實驗結果也同樣受到當時社會的質疑。此後,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又推出了針對左/右手不同用戶設計的單手鍵盤,儘管奧古斯特·德沃夏克可以讓人們相信Dvorak鍵位排序更為科學,並一直致力於Dvorak鍵位布局的推廣,可惜用戶使用習慣所造成的慣性消費非人力所能扭轉,直到1975年奧古斯特·德沃夏克逝世,Dvorak鍵位也未能取代肖爾斯的QWERTY鍵位一統天下的局面。


使用單手輸入的Dvorak鍵位布局


用戶可直接在Windows控制面板中進行添加Dvorak鍵位

    目前Windows系統已經內置了Dvorak鍵位布局,用戶無須額外購買硬體,只要選擇在系統輸入法中進行添加Dvorak鍵位布局,即可進行使用。不過由於Dvorak鍵位布局在設計時僅針對英文字母排列方式進行優化,對於使用拼音、雙拼、五筆、倉頡等多種輸入法的國內用戶來說意義不大。


造型怪異但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Malt鍵盤


Malt鍵盤鍵位說明示意圖

    在奧古斯特·德沃夏克之後,發明家Lillian Malt(理連·莫特),又發明了一種以他名稱進行命名的Malt鍵盤布局。Malt鍵盤布局它改變了原本交錯的字鍵行列,並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後退鍵」(Backspace)及其他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易觸到。但由於MALT鍵盤需要用戶單獨購買鍵盤才能使用,其投入成本較高,所以誕生之初,即註定其無法廣泛普及的命運。   

5江山待定 早期鍵盤布局異彩紛呈

深受打字機影響的Apple II型電腦鍵盤

    儘管電腦從打字機上繼承了QWERTY鍵盤,但無論是最早的Apple II型電腦(Apple I型電腦發售時不配備鍵盤),還是首臺PC電腦,由IBM推出的5150。其鍵盤布局設計,仍與現時電腦鍵盤存在很大差異。以Apple II型電腦為例,其鍵盤僅有53個按鍵,除去其方型的鍵帽呈現出現代電腦鍵盤的部分風範外,其鍵布局方面基本與早期打字機保持一致。


1977年由蘋果公司推出的Apple II型電腦(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配備帶有數字小鍵盤區鍵盤的Apple IIGS電腦(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Apple II型電腦鍵盤直接與主機連接在一起,所有按鍵都集中在鍵盤中間位置,看起來比較突兀。儘管Apple II型電腦鍵盤按鍵數量較少,但已具備了ESC、CTRL、SHIFT等現代電腦鍵盤常見的功能性按鍵。而在此後發布的Apple IIe、Apple IIc、Apple IIGS型號的電腦中,鍵盤布局的設計越來越為成熟,到1986年Apple IIGS電腦上市時,已經開始配備具有數字小鍵盤區的電腦鍵盤。

IBM首款鍵盤 現代鍵盤元素初現端倪

    而現代PC電腦鼻祖IBM,在1981年所推出5150電腦,其所配備的鍵盤在鍵位布局上也與現代電腦鍵盤呈現出明顯的差距。相比於1976年的Apple II電腦鍵盤,IBM 5150型電腦鍵盤上的按鍵數量更多,整個鍵盤上共有包括功能鍵區及數字小鍵盤區在內的83個按鍵。


IBM 首臺個人電腦 5150型電腦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IBM 5150型電腦所配備的鍵盤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IBM 5150型電腦鍵盤,已經具備了除獨立的編輯鍵區以外,所有現代鍵盤所應具備的基本元素。其功能區按鍵設計在主鍵區左側,只有F1~F10十顆按鍵,成兩縱列排列。數字小鍵區與主鍵區之間不僅沒有明顯分隔,其按鍵還具有一定程度的交融。據悉該鍵盤為IBM為一臺後來被取消,但其價格高達一萬美元的電腦所設計,其按鍵使用理論壽命可達上億次,不僅遠超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薄膜鍵盤,即便是以使用壽命超長而聞名的機械鍵盤也望塵莫及。

6IBM Model M 敲定現代鍵盤布局

現代電腦鍵盤奠基石:IBM Model M鍵盤

    奠定現代鍵盤布局的基礎的產品,依然是出自於藍色巨人IBM之手。這也無可厚非,即然現代PC兼容機理念由IBM最早所提出,IBM為PC機所配備的標準鍵盤理所當然成為現代鍵盤布局標準的基石。


現代電腦鍵盤布局標準的奠基石 IBM Model M鍵盤

    1985年,IBM為7531配備的Model M鍵盤,成為現代電腦鍵盤布局的奠基石(最早的IBM Model M鍵盤採用非標準102鍵布局設計)。該鍵盤採用標準101鍵布局,主鍵區、功能鍵區、編輯鍵區和數字小鍵盤區一應齊備,彼此之間獨立並有明顯的間隔。功能鍵按鍵從F1~F12共有12個按鍵,ESC鍵也被從主鍵區中分離到功能按鍵區,並與F1按鍵保持一個鍵位的距離,鍵盤指示燈為三個,成一橫行列於鍵盤右上角位置。該鍵盤首次AT接口設計,此後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現代PC鍵盤接口設計標準。

104鍵標準定型 廠商仍須靈活應變

    Windows系統的全面普及,為鍵盤布局帶來些許改變,為了滿足Windows用戶鍵盤操作的功能需求,IBM在其傳統的101鍵布局基礎上增加了左右Windows鍵和一個右鍵快捷菜單按鍵,使用戶可以在沒有滑鼠支持的情況下,完成大部分Windows基本操作。這一鍵位布局,就是現代電腦鍵盤的標準,Windows 104鍵布局(筆記本鍵盤由於受到設計空間的限制,大多採用靈活性更強的非標準緊湊式布局)。

 


現代電腦鍵盤基礎標準 104鍵布局示意圖


國內用戶較易見到的五種鍵盤布局

    由於各語種對鍵盤使用需求不同,部分國家及地區所使用的鍵盤,在主鍵區部分按鍵排列、按鍵數量及表面字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如果進行細緻劃分,各地區依語種不同,其布局種類可多達數十種。


採用標準歐版布局設計的雷柏8900P鍵鼠套裝海外版


《魔獸爭霸3》玩家耳熟能詳的韓版DT35鍵盤

    目前國內玩家較為容易接觸到的,主要可分為美式布局,歐式布局,中式布局等三種主要布局,以及部分特殊渠道商品上所使用的日韓布局等(比如大名鼎鼎的韓版DT35、PKB3000等)。不過大部分採用歐版布局設計的國內鍵盤,僅在回車、回退及「\」鍵採用與歐版鍵盤相同的設計,左Shift及Y、Z兩個按鍵都與美版鍵盤保持一致。

7標準布局進化 多媒體與宏按鍵

多媒體按鍵:標準104鍵布局的升華

    現代電腦鍵盤不僅布局標準源於IBM,其鍵盤主控中的掃描矩陣也延襲了IBM 8×16的設計,共有128組鍵值可供用戶使用。對於標準的104鍵鍵盤而言,還有24個閒置鍵值未被定義。於是鍵盤外設生產商,就從107這些閒置鍵位中選擇三個鍵值,將定義為「Power」、「Sleep」和「Wake UP」,這就有了後來的107鍵鍵盤。


採用107鍵布局設計的雅狐K100鍵盤


107鍵鍵盤新增按鍵矩陣掃描碼

    不過由於107鍵鍵盤編輯鍵區過於緊湊,分為部分用戶盲打時觸摸定位造成一定困難,加上計算機電源鍵直接設計在鍵盤上,用戶使用時,非常容易出現誤按而導致關機,造成用戶正常使用中斷的現象,所以107鍵布局在鍵盤設計的漫漫長路上僅是曇花現,目前市場上僅有極少一部分廠商還在堅持生產107鍵布局鍵盤。


微軟首款多媒體鍵盤 Natural Keyboard Pro


多媒體按鍵矩陣掃描碼

    除去107鍵鍵盤所佔用的「Power」、「Sleep」和「Wake UP」三個鍵值,還有21個空閒鍵值未被定義,隨著電腦的普及,現代電腦開始向多媒體化發展,具備軟、硬體雙重研發能力的微軟公司,開始動起了這21個空閒鍵值的主意,將其定義為多媒體功能按鍵,並直接在Windows作業系統中對其進行支持,從而實現多媒體播放功能。用戶僅需按下按鍵,即可直接實現包括音量調整,媒體播放,瀏覽網頁等多種常用功能。目前多媒體按鍵設計已經在現代鍵盤上大量使用,成為鍵盤上的主流設計方案。

讓玩家又愛又恨的宏按鍵

    相比於普通用戶,遊戲玩家對鍵盤使用需求更為苛刻,為了滿足遊戲玩家在不影響普通按鍵默認輸出的情況下,擁有額外的可自定義設置按鍵,遊戲外設廠商羅技開發出具有額外可設置宏按鍵的遊戲鍵盤產品「羅技G15遊戲鍵盤」。


首款增加「宏按鍵」功能的遊戲鍵盤 羅技G15


羅技G15遊戲鍵盤配備有多達18個宏按鍵

    羅技G15遊戲鍵盤,在鍵盤左側增加了額外18個按鍵,成6排3列排列。玩家可以通過配套驅動程序,對這18個按鍵進行自定義設置,由於驅動程序允許玩家對其進行宏編程操作,所以該按鍵通常被玩家稱為「宏按鍵」,對於一些需要經常重複機械式操作(比如CS中購買裝備及網路遊戲中的部分輔助職業)的遊戲玩家來說,宏按鍵的出現可以令其操作最簡化,讓玩家可以更為輕鬆的享受遊戲。


雷蛇推出旗下首款具備宏按鍵功能的遊戲鍵盤 狼蛛鍵盤


為避免操作失誤 部分RTS遊戲玩家選擇將宏按鍵鍵帽撥下

    自羅技推出具備宏按鍵功能的鍵盤之後,各大遊戲外設廠商也紛紛推出了具備宏按鍵功能的遊戲鍵盤產品,當然,不菲的價格是其共通點。不過很多玩家貌似並不買帳,尤其是對於需要通過鍵盤邊緣進行定位,卻沒有耐心來熟悉宏按鍵的RTS遊戲玩家,常常由於鍵盤邊緣定位失敗而導致選擇及編組失敗,失去耐心的玩家常常直接將宏按鍵鍵帽撥下以避免誤按。與毀譽參半的宏按鍵設計相比,已成正統的標準104鍵布局,是否真的完美無缺,咱們下頁再說。

8三十年前布局 今天是否依舊實用

時過境遷 鍵盤布局30年不變的後果

    現代鍵盤廣泛採用的104鍵布局,是在IBM1985年推出的Model M鍵盤所採用的101鍵布局基本上,增加了左右Windows按鍵及右鍵快捷菜單鍵改進而來。如果從最早期的IBM ModelM鍵盤開始算直,現代電腦鍵盤布局設計已經有近30年沒有改變。在這個電腦硬體高速發展的年代,普通電腦三至五年即會被主流軟體環境所淘汰,近30年前的鍵盤布局,是否依舊符合現時用戶的使用需求?


Windows 95讓滑鼠成為必不可少的人機互動設備

    PC電腦人機互動操作,近30年來最大的改變,就是由於Windows視窗作業系統的出現,帶來滑鼠操作的普及。在Windows 95作業系統面世之前,數量眾多的PC電腦用戶,大多使用DOS、Linux、Unix等命令行作業系統,滑鼠的應用,僅限於部分圖形處理軟體操作,那時的滑鼠價格比較高昂,尚屬於專業級圖型設備。於是鍵盤就成為最主要的人機互動設備,由於無須滑鼠操作,所以方向鍵及小鍵盤區被設計在鍵盤右側,以方便用戶使用右手對編輯鍵區及數字鍵區進行操作。


用戶正常操作電腦情況下 滑鼠與鍵盤之間僅有不足80mm距離

    不過在Windows 作業系統普及後,用戶人機操作出現了本質性改變,用戶使用電腦時,很多時間都是左手鍵盤、右手滑鼠來對電腦進行操作,由於用戶的肩寬相對固定,當鍵盤處於正常文字錄入位置時(用戶目光與屏幕垂直,鍵盤主鍵區中軸線偏於身體中軸線左側),用戶左手放置於鍵盤主鍵區,右手放置在滑鼠上時,其左右手尾指之間的間距約在500~600mm之間(視個人肩寬不同而有所差別),滑鼠左側與鍵盤右邊框之間的距離,通常不大於80mm,用戶只要向左移動速度略快,滑鼠即與鍵盤熱烈擁吻。

 
Johnny.R的鍵盤左傾與Spawn的滑鼠右斜


WCG 2007比賽現場CSer懷中攬月的奇特姿勢

    也許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偶爾一次親密接觸對用戶來說並無大礙,但對於FPS遊戲玩家來說,意外的接觸會導致預定滑鼠移動軌跡中斷,玩家需要將滑鼠拿起向右空移,然後放下再繼續左移,但對於FPS玩家來說,死或生,往往決定於電光火石的一瞬間,多移動一次滑鼠就意味著為對手增加一分獲勝的希望。為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CS玩家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避免鍵鼠碰撞,比如Johnny.R的鍵盤左傾,Spawn的滑鼠右斜,當然還有WCG 2007現場,一位CS玩家懷中攬月的奇怪姿勢等等。


數字鍵區具備編輯鍵區主要按鍵功能

    其實,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標準104鍵布局中,編輯鍵區與數字鍵區部分功能是完全重複,當Num Lock指示燈關閉時,數字小鍵盤區即具有編輯鍵區除Print、Scrol、Pause三個按鍵之外的全部功能,只不過其排列方式與編輯鍵區有著一定的差距,但這也就意味著只要將現有數字鍵區非數字狀態下的按鍵功能重新排列,並做出一定的高低落差,即有可能在不影響現有用戶使用功能的情況下(通過Num Lock鍵實現輸出功能切換),縮短現有鍵盤近20%的長度。如此一來,可為右手滑鼠留出更多活動空間,這也是目前標準87鍵鍵盤市場直線增長的原因之一。


對鍵盤布局進行改良 可為滑鼠留出更多活動空間

    其實不僅是標準104鍵布局導致鍵盤長度過長,對右手滑鼠操作造成影響外,現代電腦鍵盤布局設計,還有那些不足之處,咱們下頁再說。

9三十年遺留問題 解決並非易事

功能鍵區 一塊可有可無的雞脅

    Windows作業系統和滑鼠的普及,讓鍵盤上很多原本必不可少的按鍵開始變得可有可無,儘管微軟也曾試圖為這些按鍵賦予其它功能,但是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移動滑鼠點擊圖標遠比低頭察看鍵盤後,再按下按鍵更為方便,比如功能鍵區的F1~F12按鍵,就屬於此類按鍵。


鍵盤最上方的F1~F12功能鍵很少有用戶在日常辦公中使用

    儘管Windows系統為F1~F12中的部分按鍵賦予了部分功能(比如F2/重命名、F3/查找、F4/下拉列表、F5/刷新、F6/地址欄等等),但大部分用戶都極少使用,甚至根本不知道這些功能,點擊和右鍵菜單完全取代了這些按鍵應有的作用。除去SC、War3及Dota遊戲玩家,大部分用戶在日常使用中都不會觸及這些按鍵。


羅技開始嘗試在iPad平板電腦鍵盤上取消功能鍵區

    部分外設廠商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開始嘗試在部分鍵盤上取消功能鍵,這些鍵盤大多系針對平板、HTPC或商務用戶所設計,從而儘量避免對功能區按鍵存在使用需求遊戲用戶使用到這些按鍵。不過微軟最近推出的sculpt無線舒適鍵盤,則採用了一種極其獨特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微軟sculpt無線舒適鍵盤功能區按鍵特寫


微軟sculpt無線舒適鍵盤 通過功能鍵區右側開關切換按鍵功能

    微軟sculpt無線舒適鍵盤,在功能區按鍵右側設計了一個小巧的撥塊開關,通過撥塊開關切換,可以讓F1~F12等十二個按鍵,在獨立多媒體按鍵及正常功能區按鍵之間進行切換,將功能區按鍵功能的取捨權交給用戶。相比於強制性取消功能鍵區,這樣的處理方式更為明智。

布局改革 非一已之力可成

    現代鍵盤所採用的標準104鍵盤布局,由於脫胎於Windows系統誕生之前的IBM 101鍵布局,在功能設計方面更傾向於全面全能。儘管在命令行作業系統時代,僅需一把鍵盤即可完成各種常用操作,但在Windows盛行的時候,鍵盤操作已經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即便是熟悉各種鍵盤操作的玩家,也無法僅使用來完成各種複雜的操作。


通過喚醒滑鼠鍵功能 可以使用鍵盤來進行滑鼠應急操作

    其實現代電腦鍵盤完全無須顧及太多功能,藉助於Windows系統內置的滑鼠鍵功能,即便是在無滑鼠可用的情況下,通過左Shift+左Alt+Num Lock鍵組合,也可以啟動滑鼠鍵操作來進行應急。


很多用戶小鍵盤使用頻率極低 但仍拒絕使用更為出色的87鍵鍵盤

    儘管現代電腦上鍵盤明顯存在按鍵及功能冗餘的現象,但是對鍵盤布局改革之重任,非一已之力所能完成。對現有劣習進行改正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相信大部分用戶都不願意接受這種改變(憑如很多用戶的數字小鍵盤僅在輸入QQ號碼時使用,卻從不願意選擇沒有數字鍵區的87鍵鍵盤)。如非軟、硬體廠商,同時對一個預定好的鍵盤布局進行強制性推廣,使用習慣所造成的消費慣性,將會使QWERTY鍵位與Dvorak鍵位的歷史重演,讓傳統的104鍵布局繼續生存下去,直到被鍵盤輸入被新的輸入方法所全面取代的那一天。

 

【感謝您閱讀本文,最後請您點擊文章結尾下面的打分系統,以便讓我們做的更好】

相關焦點

  • 一百四十年的習慣!鍵盤布局近三十年改革之路
    IBM Model M 敲定現代鍵盤布局現代電腦鍵盤奠基石:IBM Model M鍵盤 奠定現代鍵盤布局的基礎的產品,依然是出自於藍色巨人IBM之手。現代電腦鍵盤布局標準的奠基石 IBM Model M鍵盤1985年,IBM為7531配備的Model M鍵盤,成為現代電腦鍵盤布局的奠基石
  • QWERTY發展史:為什麼它成為了鍵盤布局的最終勝利者?
    1985年,戴維在《美國經濟評論》發表了《QWERTY的歷史與經濟學》 ,對QWERTY鍵盤生存和發展史進行了經濟學分析。戴維的研究被圈內一批人稱之為「鍵盤經濟學」,雖然這種研究並不廣為人知,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卻代表了很多現代科技巨頭的發展戰略。
  • 鍵盤是誰發明的,為啥ABCD不按順序來?
    很多人都以為鍵盤是伴隨著電腦出現的,其實鍵盤的歷史悠久,比電腦早出現了兩百年。1714年,英國人米爾發明了一種能夠把字母列印到紙上的機器,但是並沒有實用化。肖爾斯發現這種方式的確能提高打字速度,於是開始沿用,並且在1868年還申請了鍵盤布局的專利。1873年用這種布局的第一臺打字機成功投放商用市場。其實現在看起這種布局真的不科學啊!
  • 如何修理我的筆記本電腦鍵盤?
    重新安裝鍵盤驅動程序,有時管理鍵盤的驅動程序可能會遇到問題,特別是如果您經常安裝第三方軟體,或者您總是關閉計算機而不使用關閉命令,打開「開始」菜單,鍵入「設備管理器」,按回車鍵,展開「鍵盤」部分,如果本節中的任何項的旁邊都有一個黃色的感嘆號,則表示有問題。
  • 電腦鍵盤背後的市場失靈與路徑依賴
    這種機制使人們一旦選擇走上某一路徑,就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不斷的自我強化。 標準是雙面的,人們最初設定它,是為了減少交易成本,可是等新標準出來後,它又增加了交易成本,經濟社會就是在不斷地演化中發展。 許多事情不能細想,一細想就覺得越來越不對勁,為什麼會是這種結果?
  • 青春之路,與法同行——30名小學生走進法院,零距離感受司法
    青春之路,與法同行——30名小學生走進法院,零距離感受司法 2020-12-03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往事:為什麼筆記本電腦要有鍵盤
    常見的鍵盤布局(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最早的電腦鍵盤僅是單一的輸入功能,如今的鍵盤功能已經非常豐富了,包括鍵位設計標準、組合鍵鍵位設計等  當你使用了二十年的筷子,腦子裡對吃飯夾菜的想法幾乎是認定筷子才是真正的餐具;當你習慣了左手寫字會發現右手很難實現;當你習慣了用滑鼠鍵盤操作電腦時會發現觸屏功能並不太適應;反之當你一開始就習慣觸屏操作(平板電腦)會覺得鍵盤簡直就是多餘的存在。
  • 電腦鍵盤調整QWERTY變AZERTY:能適應嗎?
    大家早已經習慣了QWERTY的鍵盤布局,但是在法語國家使用的卻是AZERTY鍵盤布局。現在,法國政府表示,為了保護法語,培育法語文化,其將對法語鍵盤的布局制定全新的標準。對於這項調整,法國政府文化部門表示,使用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法語鍵盤,「幾乎無法敲出正確的法語文字」。
  • 老電腦玩過啥騷操作
    來源:中關村在線電腦(電子計算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性能早已今非昔比,老電腦放到現在不僅不能玩3A大作,甚至運行Photoshop這樣的應用都難上加難。不過如果我說古董電腦還玩過一些「騷操作」,恐怕你都不會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除了QWERTY,你還見過哪些奇怪的鍵盤布局?
    了解鍵盤歷史的朋友,肯定知道它是從打字機時代慢慢演化過來的。不過在按鍵布局的發展歷程中,QWERTY 並非一開始就佔據上風。其布局不僅僅是針對 Dvorak 的改造,而是嘗試解決 Dvorak 的問題,不對 QWERTY 用戶產生威脅,遷移的難度不像前者那麼高。
  • 傳統VS 革新:ThinkPad筆記本新老鍵盤設計仔細對比
    雖然有些矯情,但談及ThinkPad時,不談這個系列「文化傳統」,絕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在很多用戶心中,ThinkPad的字眼不但意味著高品質的產品,也代表了小黑迷們對自身價值觀的一種堅持。
  • 支持15種語言和不同鍵盤布局:盲打者的輸入法Fleksy離中文不遠了
    在將英文鍵盤變得更聰明和易用後,這家公司正在準備將這種輸入體驗帶入更多國家和更多語言。Fleksy是一款支持iOS、Android,甚至智能手錶的鍵盤產品,PingWest曾經在《鍵盤輸入的最高境界是沒有鍵盤:盲打者的輸入法Fleksy是怎麼做的》中對這款產品進行過報導。
  • 鍵盤上的字母究竟為何如此排列?
    肖爾斯採納了這個建議,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QWERTY」的布局。1868年他申請了專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臺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QWER鍵盤這反人類的按鍵布局方式非常沒效率。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鍵盤,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
  • 平板電腦加上鍵盤成了啥?酷比魔方i7告訴你
    【PConline 單機評測】眾所周知,一類產品的創新對於它的生命力延續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平板電腦更是重中之重,因為現在的平板電腦行業已經提前進入到了寒冬,就連領軍的iPad系列產品不做出改變都會遭到唾棄。
  • 致青春: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新華時評)致青春: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題:致青春: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新華社記者蕭海川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100年間,鬥轉星移,滄海桑田,但五四精神始終璀璨、依舊青春。
  • 昱見|鍵盤長成今天這個樣子,都是被逼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當你敲擊電腦鍵盤打字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奇怪,為什麼在鍵盤上,英文26個字母要這樣排列,以至於讓所有初學者在記憶時都要費半天工夫呢?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鍵盤布局方式,因為其從左上角數起的頭幾個字母是「Q、W、E、R、T、Y」而被通稱為「QWERTY鍵盤」。
  • 鍵盤字母排序ASDF,為什麼不是ABC?
    作為常用的計算機輸入設備,鍵盤的出現比電腦還要早,要追溯到打字機的出現使用。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至今最常使用的「QWERTY」鍵盤布局方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劣勢產品戰勝優勢產品」的例子。一,為什麼要「布局」鍵盤?鍵盤的輸入方式和手工輸入方式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人們在學習使用的時候,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時間來記熟鍵位布局,從而提高打字速度。對於複雜的擁有二十六個字母和多種符號的電腦鍵盤來說,這種學習成本就會變得比較可觀。
  • 有線無線雙模,8種配色,83鍵,一款為筆記本電腦而生的鍵盤
    【寫在前面】▲現在的機械鍵盤配列很多,常見的有108、104、87、71、61等配列,最近GANSS推出了一款83配列機械鍵盤:GANSS ALT 83G,雖然只比87少了三個鍵,但尺寸卻小很多,用來搭配筆記本電腦、平板二合一電腦很合適。既保留了完整的F區,也保留了九宮格區常用的幾個按鍵以及方向鍵。用來辦公打字或玩遊戲,都可以勝任。
  • 科技往事:探討筆記本電腦的散熱設計
    溫度是決定筆記本電腦厚度至關重要的因素,經過多年發展,核心硬體的發熱量降低以及散熱模組的效率提升使得筆記本電腦型態由厚重向輕薄發展,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無風扇設計的產品不過這樣設計會存在一個瓶頸,那就是單風扇設計提供不了太強的散熱能力,並且居左的高熱量聚集點容易造成左側鍵盤溫度過高,影響遊戲體驗,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少產品在左側鍵盤位置做一些優化,將AWSD按鍵位置下方開口設計成進風口來達到降溫的目的,但這改變不了根本問題。
  • 電腦鍵盤中英文按鍵有哪些?有什麼作用?
    對於電腦鍵盤,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而在電腦鍵盤上面有著很多按鍵,除了數字按鍵和字母按鍵之外,還有很多看不懂的英文按鍵。那麼這些英文按鍵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並不了解,那麼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所有英文按鍵的意思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