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一部改編自小說《結愛》的奇幻愛情網劇以其極高的播放量和關注度,成為了第二季度最成功的網劇之一。
本次「現象PHenomenon」,我們有幸採訪到了《結愛》的原著作者施定柔女士,為大家分享她在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施定柔,武俠言情玄幻女作家,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博士。
代表作有「定柔三迷」(《迷俠記》、《迷行記》、《迷神記》)、
《瀝川往事》、《結愛·異客逢歡》等。2012年在改編自《瀝川往事》的電視劇《遇見王瀝川》中,擔任改編編劇。
「水墨江湖風」與言情的獨特結合
施定柔的初次創作是在海外留學期間,當時,她受邀在朋友的留學論壇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迷俠記》,此後又接連發布了「定柔三迷」系列。
「我的文風其實是很受古龍的文風的影響,但僅僅是文風,我寫的內容還是言情的內容」,「而且我本人在讀書期間,是受過專業的傳統閱讀訓練的。大量且題材多樣的閱讀,對於寫作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言情小說的批判性以及女性主義
施定柔表示,自己還會嘗試跳脫出言情小說的框架,在作品中加入「言情小說的批判性」以及「對社會的反思」。
「比如說,三個月前飛魚塘的劉寨主還到這裡來過,三個月後他的魚鱗紫金劍怎麼就到了姑娘的手裡了呢?」他接著說道。
楚荷衣道:「我和他素昧平生,這劍卻是他送給我的。」
「他為什麼要把這麼名貴的寶劍送給你。」
「因為他發誓此生再不使劍。他在我手下敗了一招,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可我偏偏是個女人,他認為敗在女人的劍下是奇恥大辱。」
「難怪趙總管一定要把你請來。他一向對劉鯤佩服的很。」他這句話很像是恭維,但臉上的神色卻連一點恭維的意思都沒有,語氣反而還含著些譏誚。
「我對劉鯤也很佩服,我對他那樣子的男人都很佩服。他們敗在了女人的手下,卻還是照樣看不起女人。這種氣度,我想不佩服都不行。」
——《迷俠記》
不同於一般的言情小說,施定柔筆下的女性角色,往往都帶有獨特的「女性主義」色彩。這也與她在性別研究方面的經歷有關,「我會在創作過程中有意識地塑造女性自覺意識,這也是為什麼我書中的女性角色很多都具有攻擊性和進取性,她們是富有生命力的。我會有意識地想要向我的讀者灌輸這種女性主義的思想。」施定柔如是說。
身臨其境般的設定與代入感
一部成功的言情小說,必然需要有能夠使讀者感同身受的能力,背景的架構便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對此,施定柔強調了知識面以及閱讀的重要性。
在《結愛》中,男主角賀蘭靜霆的「狐族」設定可謂是十分引人注目。為了使其更加真實貼切,她閱讀了大量的資料。「我曾經為了些這些小說,我讀過大量關於動物的博士論文,比如說我當時讀過黃石公園關於狼的一篇專著,是一本科研性的專著,也很厚,但是我把它讀完了。」
「裡面就有講到,這些動物它們的形態是什麼樣的,是如何群居在一起的,它們的權利形態又是什麼樣的。所以這之中產生了很多新穎的東西,像是小說中動物種群的權力結構與風俗習性,不同於自己隨便想出來的設定,而是動物社會學、人類社會學以及一些神話有意識的融合。但其實最後要讓這些世界觀立體地纏繞在一起,其實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施定柔認為自己的小說多屬於人物推動劇情,她總是會先花好幾周反覆構思人物和男主角的名字,她還笑稱:「後來甚至就會有很多讀者來請我給他們的孩子起名字」。「女主角的名字就是常見女名,要越常見越好,因為我的讀者群體大多是女性,這樣平凡的名字才會讓她們有更強烈的代入感」。
當被問到是否會將自己帶入小說女主角進行創作,施定柔毫不猶豫地回答了「會」,又強調說「僅僅是模仿女主角進行對話和行為,這會視背景的設定而變動,但不是意味著這是我本人所認同的。」
從小說到劇本的轉變
施定柔自2003年起在晉江文學城連載小說,「當時只有大概的排名,還沒有現在的vip訂閱制度」,對於網絡上連載的小說而言,需要讓讀者在讀完一個章節之後,還有繼續閱讀下去的動力,「要在4000至5000字的一章中體現2到3個衝突情節,最後還需要一個大衝突來結束」。
施定柔稱自己長久以來的連載幾乎已經形成了這樣的一種習慣性寫作模式,對於後來轉戰編劇其實是有些不適應,相比小說少了許多自由,也會被要求改劇本。
「編劇需要考慮到很多其他的因素:寫的場面到時候能不能拍出來?這樣的畫面呈現效果是不是一定最好?這樣寫CGI會不會很貴?」
「一部三十六集的電視劇有上千條戲,在從頭到尾寫下來的過程中會有無數的bug,有時候你自己寫到後來都意識不到,要注意的點真的很多很多。」
施定柔在採訪中還談到了自己同製作人爭論劇情的經歷,「我不是所有製作人要求我改的地方我都會改,如果是我同意的我會改,不同意的我可能會跟他爭辯上很久。所以說就是我會爭取,我會說』我覺得我這樣改特別有道理』。但如果最後製作人還是要求一定要改的話,我還是會按照他的要求改,畢竟製作人比編劇更了解影視和拍攝,最終劇本的好壞還是他們說了算。」
《結愛》小說翻拍的成功經驗
談起這次小說翻拍的經歷,施定柔表示對於劇版最後的成果十分滿意。
「這次拍攝《結愛》電視劇版的導演和編劇原本都是拍攝電影的,這也是他們第一次拍電視劇,所以這部電視劇有種電影的風格在裡面,那些畫面以及臺詞都很美。」
施定柔還透露,《結愛》的第二部將會儘量爭取由第一部的製作組進行拍攝,相信他們有了第一部所積累的經驗,可以期待下一部更好的效果。
最後,對於想要學習寫小說和劇本的同學,施定柔也貼心地給出了學習的建議,「就是一定要堅持寫作,每天都要寫。還有就是要多看,劇本的話不是光看劇,要看原版的劇本」。
本次採訪中交流中的許多細節上,不難看出施女士對她的每一部作品所傾注的心血與熱情。在訪談的過程中,施女士總是帶著笑,隔著屏幕的我們也能感受到施女士身上的溫柔、真誠,給人來帶了十分愉悅的感受。相信也正是這點滴間流露出的用心打動了每一位小說的讀者。
最後,衷心感謝施定柔女士在百忙之中接受現象PHenomenon的採訪,同時,我們也隨時恭候施女士親臨現場,向平和師生傳授小說劇本的創作心得以及與製作組的合作故事。
現智慧心源,觀人間萬象。更多閃耀的思想將出現在平和「現象PHenomenon」。敬請關注!
採訪:PTV 朱林欣
文字編輯:PTV 朱林欣
排版編輯:PTV 洪啟皓
特別感謝:許妍老師鄭騰飛老師 安佳羅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