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景觀|同胞同袍:疫病防控的空間區隔、創傷建構與對立認同

2021-01-10 澎湃新聞

也許此前誰也沒有想到,同胞們會在一場來勢洶洶的疫病威脅中邁入21世紀20年代。更出人意料、令人猝不及防的是,這場疫病竟蔓延在原本喜慶團圓的春節。……太過複雜濃重的情感席捲而來,許多人甚至渴望能「重啟」2020。然而,這終究是現實,不能被重啟,而要被思考、被應對,再被反思。

空間化的疾病

長期以來,人類對疾病的認知、與疾病的對抗,不僅是一場「爭奪生命」的時間戰,更是一場護衛「正常」、遏制「異常」的空間戰。福柯曾論及臨床醫學誕生後疾病的某種空間化趨向:以往的問診從「你怎麼不舒服」開始,後來卻被「你哪兒不舒服」所取代。這種區別有些類似於中醫與西醫的機理差異,前者關注的是生命體的整體狀態,後者卻聚焦引發異常的身體局部。

在福柯看來,疾病仿佛「一種大型有機贅生物的形象,有其獨特的發芽形態、生根形態以及特有的生長區域。病理現象按照它們特有的路線和位置在機體內空間化,藉此形成了有生命的進程表象。……疾病是生命裡的派生物」。(米歇爾·福柯《臨床醫學的誕生》)臨床醫學對身體的組織器官進行空間化分類,建立起精密的科室診療體系;可以說,現代醫學知識與實踐的精細分化,正是建基於對身體與疾病的空間化認知。

然而,某些疾病與其說是「生命裡的派生物」,不如說是「生命的外來威脅物」,比如具有傳染性的疫病,它們有著更為獨特的空間化特徵。個體生命感染疫病,源自外部病菌對身體的「侵入」,然而疫病的真正威脅在於大規模的蔓延,是被「侵入」的個體又一次次成為「侵犯」其他個體的「病源」。這類傳染性疾病的空間性並不僅僅體現在單個的身體之中,而更體現在群體的層面。

因此,社會衛生學指導下的疫病防控,需要以正常/感染、清潔/汙染的「二分」標準與明晰界限,在人群流動中建立起嚴密的空間區隔,保護正常者,維護清潔區,針對性地治療感染群體,以此阻斷病菌的空間性傳播與群體性蔓延。在某種程度上,傳染性疫病的防控就是一場基於「二分」區隔原則的空間治理。

疫病的創傷化

就這種邊界清晰、鮮明對立的「二分性」而言,與疾病相關卻相異的另一範疇值得一提。萊辛在文藝評論中曾經旁及過疾病與創傷的異同:「這位詩人在加強和擴大身體痛苦觀念方面顯出多麼神奇的本領啊!他選用的是一種創傷,而不是一種身體內部的疾病,因為創傷比起身體內部的疾病可以產生一種更生動的形象,儘管身體內部的疾病也是很痛苦的。」(萊辛《拉奧孔》)

與「內生」的疾病相比,「外受」的創傷具有更加顯豁的可見性與外來侵犯性。在生命體受到外來異質物「侵入」的意義上,創傷與傳染性的疫病何其相似。相較於身體內部自生的疾病,疫病與創傷的「因由」相對明確而可認定,對於無辜的生命主體來說,外來病菌、異物或是暴力所造成的傷病更加突顯了主體的無辜,致害的「因由」成了需要被追責、被控訴甚至被打擊的對象。因此,源於外因的疫病與創傷,都蘊含著受害/施害甚至是無辜/罪惡的「二分性」。疫病不僅僅在空間區隔上關聯著「二分」,更在情感與象徵的意義上彰顯著二元對立。

事實上,疫病本身就能被創傷化,甚至可以說,最終歸咎於外因的不幸事件都能被創傷化地建構。這種創傷的敘事、構建過程,是在文化與象徵層面反覆強調主體所受的傷害,通過理性的二元框架總結所謂的經驗教訓,本質上也就是在鞏固受害/施害、追責/擔責的「二分性」。誠如文化社會學家所言:「創傷的文化建構始於這種宣稱。這是論及某種根本損傷的宣稱,……是令人恐懼的破壞性社會過程的敘事,以及在情感、制度和象徵上加以補償和重建的籲求。」(傑弗裡·亞歷山大《邁向文化創傷理論》)

「二分性」與「對立認同」

2020年代之初的這場疫病,也在防控阻擊戰的空間治理與視角各異的創傷敘事中體現著同仇敵愾式的「二分」。而正是這種「二分性」,奠立了科學防控的理性根基,也將人們凝聚成堅強、緊密的共同體。

在防控層面,基於「二分性」的一系列隔離舉措是阻斷病毒傳播鏈的必要手段,將感染者、疑似感染者有效識別並區隔出來,一方面是保護、維護正常秩序,另一方面是針對性地救治失序的局部,使之最終回歸秩序體系。

這種辨識差異、鞏固秩序的二分法不僅是臨危應急之策,而且本就可謂是現代理性的基石:「現代智力和現代實踐的主要構架是對立——準確地說,是二分。……正是它的存在證明了一種鑑別權的在場。……有意義性似乎形成於能夠形成差異(即能夠作出區分並保持分離)的權力實踐之中。」(齊格蒙特·鮑曼《現代性與矛盾性》)鮑曼所說的這種「鑑別權」指涉著一個強大的理性主體,「二分性」開啟了理性「大有可為」的實踐空間,也彰顯著現代理性「明辨是非」「揚善懲惡」的意義與價值。

更重要的是,疫病防控的「二分性」實踐與創傷化敘事,有效地喚起了「對立認同」(identification by antithesis)的機制。與基於共通性的「同情認同」(identification by sympathy)不同,「對立認同」建基於敵我有別、同仇敵愾的二元對立:「同情認同」通過「強調共同的情感來與聽眾建立親情關係」,「對立認同」則是「一種通過分裂而達成凝聚的最迫切的形式,這是由於大家共有某種反對的東西而形成的聯合」。(肯尼斯·博克《修辭情景》)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危機面前,疫病是同胞們唯一的、共同的敵人,受害/施害、追責/擔責的對立結構界限分明。這一邊,城鄉村鎮、各行各業、男女老幼這些相對差異都被暫時性地認同、統一起來,同胞同袍,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高度團結成「對立認同」的共同體。

反思「二分性」

「二分性」閃耀著科學理性的光芒,蘊藏著凝心聚力的潛能。但也恰恰是這種「二分性」,提示著我們反思之必要。

疫病防控實踐的「二分性」,一方面基於物理空間層面上的病患隔離,另一方面基於情感象徵意義上的敵我對立,但這兩者的二元結構並不等同:前者是病患與未感染者的區隔,後者是疫病、病毒與人類的對立。非理性的「恐鄂」言行會將這兩種相異的二分結構粗暴疊加,給無辜者帶來傷害,這恰恰以反例的形式提醒我們:「二分性」思維及實踐雖然是現代理性的「主要構架」,卻也可能逸出理性的軌道,產生「誤傷」的風險。

事實上,不僅是在疫病防控中,而且是在所有有賴於現代理性的行為實踐中,我們都應該慎對「二分」的對象,省思「鑑別」的權力,謹慎地劃下這道二元對立的邊界。鮑曼在揭示「二分性」的同時也敏銳地指出:「第二部分不過是第一部分的他者,是第一部分的對立的一面、落魄的一面、被壓制的一面、被放逐的一面,是它的產物」。(齊格蒙特·鮑曼《現代性與矛盾性》)在我們「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之時,矛頭所向也許就是我們的另一面。就像「疾病是生命裡的派生物」,病毒也仿佛是生態圈的「放逐物」,鏡鑑著食野味者的貪婪無知,也孕育著人類抗體與免疫力的新生可能。

更值得深思的是,理性的「二分」是否始終有效?二元對立、對立認同是否是唯一的實踐路徑?「二分性」的權力主體是否有必要自我反思、自我約束?在疫病防控的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主體情緒有時也未能得到理性控制,這些似乎都不適用於「二分性」的闡釋結構,而更像是值得「二分」實踐的主體自我檢視的內在病症。這就需要跳出二元空間化、創傷化的敵我有別、無辜/擔責的對立思維,反觀整體性的全局,反思自我。而這樣的反思,也是為了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現實世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苔蘚微景觀|邂逅微景觀
    苔蘚微景觀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看似元素繁多,但底部都是一樣的,一般由輕石基質、水苔、泥炭土組成。
  • 2020年全國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座談會典型發言
    會議期間,來自福建、廣西、廣東、河北、浙江、重慶等六個省(區、市)的代表分別就各省(區、市)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作典型發言。農業農村部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專家委員會發布甲殼類貝類、淡水魚、海水魚疫病形勢分析。現節選刊登如下,供各位學習參考。
  • 傳承歷史記憶: 國家認同建構的重要路徑
    【摘要】歷史記憶具有重要的國家認同功能。在現代性深入推進、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歷史記憶傳承面臨重大挑戰,我們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中華民族敘事立場,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發揮歷史記憶在國家認同建構中的作用。
  • 陝西銅川:農業農村部秋防檢查組來耀州區檢查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
    11月17-18日,以天津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梁智選為組長的農業農村部秋防檢查組來我區檢查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工作。省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局長孫力,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賓賓,區政府副區長劉尚利、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國鋒等陪同。
  • 保障畜禽產品供應,河北開展冬春季動物疫病防控集中攻堅行動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郝東偉)冬春是動物疫病的高發季節,也是動物疫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有效防控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河北省農業農村廳決定從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2月28日,在全省開展冬春季動物疫病防控集中攻堅行動,保持全省動物疫情穩定
  • 天台縣強化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
    日前,天台縣林業局函告該縣始豐溪國家溼地公園保護開發管理委員會等單位,要求強化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及時報告有關情況。冬春季節是野生動物疫病高發季節,防控形勢複雜嚴峻。始豐溪國家溼地公園是以該縣母親河——始豐溪為主體的河流溼地,總面積6360畝。
  • 中華文明的歷史記憶傳播與文化認同建構
    《國家寶藏》作為一檔文博探索節目,在傳承中國文明、文化認同以及傳承創新方面作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筆者主要藉助中國文物,從激活文物、凸顯文明特色,講述中國記憶、傳承歷史文脈,凝聚情感共識、促進認同建構等幾方面闡析《國家寶藏》,以表現其傳承文化記憶和構建文化認同的雙重傳播意義。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多民族國家認同建構的基礎性工程
    持續夯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這一基礎性工程,對於多國家認同建構的傳統路徑將是一個新的拓展。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活動及其背後隱藏的文化習得過程,在國家認同的建構過程中佔據著關鍵地位。教育場域的構建是推進社會個體之國家認同由自在走向自覺的重要途徑[11]。文化認同是民族凝聚力和國家向心力的動力之源,是國家認同最深厚的基礎。以文化認同為契合點來固基國家認同,強化了國家認同的心理依據和思想基礎,有利於多民族國家增強和拓展國家認同的空間[12]。
  • 創傷理論的演進與文學性創傷敘事的意蘊
    嚴刑拷打的悲慘尖叫、戰友瞬間的陰陽兩隔、親人英年的壯烈犧牲、屍體遍野的血流成河、遭遇圍堵的絕望無助、震耳欲聾的硝煙戰火等場景使許多人,許多家庭,尤其是參戰士兵雖然自身沒有遭遇身體截肢斷臂等重大生理變化,但在戰後普遍陷入精神崩潰狀況,表現出悲觀絕望、沉默不語、失控狂叫、無名哭泣、失眠頭痛、精神痴呆、甚至是抑鬱自殺等生理和歇斯底裡的創傷症候,即戰爭創傷神經性官能症。殘酷的現實需要理論的發展來解決。
  • 臺灣族群對立:「國家認同」取代民主主題
    民主作為多數權力的體現,朝野政黨競爭主要體現在公共政策和施政層面上,爭取多數民眾的支持,有時涉及對外政策,但不可能涉及國家認同之爭。不太可能冒著社會分裂和對立的風險,倡導分離意識。就基本的政治學原理來說,國家認同的高度分裂性,必然導致不同政治勢力的意識形態迥異,不可避免的造成族群對立和社會分化的局面,從而嚴重「侵蝕民主鞏固的前提——一個共同認可的政治秩序的疆界」。
  • 許川:臺灣人的族群認同及其異化邏輯
    用來強化差異其實也是用來強化族群認同和族群身份的工具往往是一些自然屬性或非人為特徵,比如地域、語言、名字、歷史與起源。地域就是以出生地來區分群己,認為只有出生在臺灣的人才是「我們」的同胞,才配得到「同胞之愛」。以地域為核心的圈子一經形塑,那麼在圈子內就會親者更親,而只要走出圈子,似乎就會遭到圈子外他者的威脅,於是圈子內的人都願意繼續捲縮在圈內。
  • 科普| 重要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常識(蝦類)
    科普 | 重要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常識(蝦類)出處:中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0-03-12 09:59:00近年危害我國養殖蝦類的主要疫病和新發疫病有6種,其中病毒性疾病4種、細菌性疾病1種和真菌性疾病1種。為普及這些重要疫病知識,宣傳防控措施,我們組織編寫蝦類疫病相關知識和防控常識,供有關方面參考。病毒性疾病一、白斑症候群白斑症候群是一種嚴重危害養殖蝦類的病毒性疾病,是我國一類動物疫病,目前我國主要蝦類養殖地區均有該病流行。
  • 遼金元朝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遼宋金元是中國歷史上民族大遷徙大融合、從分裂到建構更加鞏固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時期。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遼金元朝各民族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突出表現了民族衝突和民族交融相互激蕩的時代特點。渤海人對遼金兩朝認同的差異。契丹「以武立國」,相繼徵服了北方各部族。926年,滅亡「世仇未雪」的「海東盛國」渤海國,為逐鹿中原掃除了後顧之憂。
  • 方文:走出信徒與公民的認同困境
    這一研究視角,預設了中西宗教之間的二元對立,如同中國文化特異說在宗教領域的自然推演。這些簡潔而僵化的二元對立,可解析為相互關聯的兩個基本問題:一是「有—無」問題——中國有宗教嗎?二是「功利—虔敬」問題——中國人有純粹的宗教信仰嗎?中國到底存不存在宗教,這個貌似愚昧的問題,有其獨特的生成邏輯和歷史意蘊,並和中國基督宗教共同體的建構歷程密切關聯。
  • 無敵一流詳細的DIY苔蘚微景觀製作教程攻略哦^_^
    苔蘚微景觀的5大好處:1>加溼,淨化空氣2>舒緩生活壓力3>對抗眼疲勞4>吸收輻射5>愉悅心情Missing微景觀成品集1、我們需要準備一個合適的容器,比如這種10CM左右收口的小圓瓶就不錯哦;還有一些需要的工具!!!2.注意事項:如果買到的是乾苔蘚,需充分噴水悶養半天在製作!
  • 陳拯評《國家建構:聚合與崩潰》︱政治包容與國家認同
    威默認為,國家建構的本質是公民與國家間的權力關係問題,而政治整合(political integration)和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fication)則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前者涉及建設各種現代國家制度,推進不排斥任何族群的包容性「政治整合」。
  • 泰安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
    一是組織各縣市區科學開展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起草了《關於做好動物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的通知》,1月31日下發給各縣市區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要求各縣市區認真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強化畜禽生產日常監管,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加大排查監測力度,開展與人類接觸密切的動物相關傳染病的監測,強化對重點畜禽養殖場、屠宰場等重點場所消毒滅源工作,嚴格重大動物疫情報告制度。
  • 苔蘚微景觀的製作流程及其養護
    (4)其它材料輕石(3~6mm,底部隔水層,蓄水、透氣),水苔(進口智利水苔,幾乎無雜質,纖維粗壯,保水透氣性佳,),赤玉土(1~3mm,肥力足適用於各種植物盆栽),小石頭、小木頭、 化妝沙。2、 製作工具:鑷子、剪刀、鏟子、勺子、毛刷、噴瓶、純水。
  • 開州區動物疫控中心開展冬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1月13日,開州區動物疫控中心組織開展冬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對郭家鎮重慶鼎實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屠宰場和重慶盛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督查指導非洲豬瘟、禽流感防控,並採集屠宰環節、無害化處理環節樣品25份開展禽流感、非洲豬瘟等監測。
  • 視頻+圖文:苔蘚微景觀生態瓶製作過程教程
    植覺生態館:苔蘚微景觀,是用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等生長環境相近的植物,搭配各種造景小玩偶,運用美學的構圖原則組合種植在一起的新型桌面盆栽。加入隔水砂石,厚度約0.8cm,然後用小刷子鋪平;將水苔均勻鋪在隔水層上面,噴水溼潤,然後用手輕輕壓實,壓實後的水苔厚度大約0.5cm,不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