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雷達基礎參數的計算

2020-11-22 騰訊網

在學習或工作中總需要搞清楚雷達基礎參數的計算,下面給出一些案例供大家參考。

發射功率,探測距離,距離解析度

假設一部低PRF雷達的脈衝重複頻率PRF=10kHz,輻射的峰值功率為Pt=10kW,佔空比duty=20%。

1,計算平均發射功率,脈衝重複間隔,脈衝寬度,在20ms內的輻射能量?

2,計算最大無模糊距離?

3,計算對應的距離解析度和帶寬?

都卜勒頻率

假設一部警用K波段雷達的工作頻率24.5GHz,一輛汽車以126km/h的速度向該警用雷達站駛來,汽車的速度矢量方向與雷達有一個30°的夾角(情景1)。

1,計算情景(1)下的都卜勒頻率和雷達接收回波信號的頻率?

2,如果該汽車遠離雷達站並且夾角為45°(情景2),重新計算都卜勒頻率和雷達接收回波信號的頻率?

v=126km/h=126000m/3600s=35m/s;

接收功率

假設月球軌道上的宇宙飛船(軌道距離3.8×108米)採用L波段雷達,天線工作頻率3000MHz,平均發射功率是Pav=3MW(各向同性)。

1,計算到達地球表面的功率密度?

2,計算信號從宇宙飛船到達地球表面的時間?

3,計算地球表面一個直徑為1m的天線接收到的功率(假設傳輸無損耗)?

輸出信噪比

低PRF的C波段雷達工作頻率為6.0GHz,拋物面天線直徑2m,發射脈衝串的峰值功率為1MW,脈衝寬度2us,PRF是250Hz。假設等效噪聲溫度為600K,總的信號損失為20dB,目標的RCS為10m2,請計算:

1,最大無模糊距離(Ru);

2,當目標在最大無模糊距離一半的位置時,求接收機的輸出信噪比。

目標距離為R時,雷達接收到的回波功率:

當接收到的回波功率等於最小可檢測信號時,雷達達到最大作用距離。

其中F為噪聲係數,也就是接收機輸入端信號噪聲比與輸出端信噪比的比值,表示由於接收機內部噪聲產生的影響。T0為室溫290K。理想情況下F=1,由於熱噪聲的存在實際情況總不會理想,題中給出等效噪聲溫度為600K。這裡也默認了噪聲帶寬與信號的半功率帶寬一樣。

接收機靈敏度

在噪聲背景下檢測目標,接收機輸出端的信噪比要達到所需的數值,這個最低要求決定了輸入端的最小可檢測信號,從而確定了最大探測距離。也就是說目標距離如果超過了該距離,雷達雖然可能也接收到了回波信號,但是雷達已經檢測不出該目標了。

這個最小可檢測信號功率即接收機的靈敏度,為了提高接收機靈敏度,就是要減少最小可檢測信號功率,具體的方法有:

1. 降低接收機的總噪聲係數,也就是降低等效噪聲溫度,可採用高增益、低噪聲高頻放大器;

2. 接收機的中頻放大器採用匹配濾波,以便在白噪聲背景下能輸出最大信噪比;

3. 另外檢測方法也會影響對信噪比的最低要求。

毫米波雷達

假設有一個毫米波雷達工作頻率80GHz,峰值發射功率為7.5kW,脈衝寬度30us,PRF為10kHz,噪聲係數F=5dB,天線直徑D=0.3m,目標RCS大小為2m2,雷達搜索率2s,搜索立體角為Ω=1.1 steradian,系統損耗10dB,計算:

1,天線波束寬度和角度覆蓋範圍;

2,覆蓋搜索範圍需要的天線波束數量;

3,距離解析度和無模糊距離;

4,每個波束的駐留時間;

5,輸出信噪比與最大作用距離的關係,以及當信噪比為10dB時的最大距離;

天線3dB波束寬度用以下公式計算:

題中給出的立體弧度Ω=1.1,可以推算出角度覆蓋範圍(已轉換為角度,弧度不直觀,準確來說應該是60°x60°的區域):

這裡給定的條件是搜索雷達,先將搜索過程理想化,在特定的時間段內,發射波束通過掃描或連續照射來搜索一個扇區,這樣雷達的時間和能量資源都會受到限制。假設波束不疊加,覆蓋搜索範圍需要的天線波束數量為:

由於這裡採用的是無調製的脈衝信號,距離解析度和無模糊距離為:

搜索率2s,說明完成Np個波束的時間是2s,每個波束的駐留時間:

參數太多,用Matlab來計算,方便修改參數,還可畫出關係圖。當輸出信噪比為10dB時,計算出的最大探測距離為73.1km。

基礎知識科普

前沿技術跟蹤

專業知識服務

雷達通信電子戰

相關焦點

  • FMCW 雷射雷達光源參數分析及技術基礎與研究進展
    那麼由距離引入的差頻量 fR 和都卜勒頻移fD就可以通過相干解調的方式由 Δf1 和 Δf2計算得出:(1)式中:γ 代表發射信號的頻率變化速率,R 代表雷射雷達與被測目標的距離,c 代表光速,v 代表目標速度在雷射雷達與被測目標連線上的投影
  • 《雷達信號處理基礎》之雷達信號分析基礎
    為了使雷達信號只具有正頻譜,必須用復解析的表示,這種表示方法在使用時要計算希爾伯特變化,而雷達信號採用實窄信號,用復指數表示法完全可達到復解析表示的目的,因此雷達信號的複數表示均採用復指數表示,這樣可免去計算希爾伯特變化的麻煩
  • 雷達的應用、配置以及基於散射參數的脈衝測量
    為充分了解現代雷達的複雜設計,最好先回顧一下雷達系統和脈衝測量的基本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826.htm本白皮書介紹了雷達系統的常見應用與類型,雷達系統的關鍵要素及典型測試參數,以及三種常用的基於散射參數的脈衝測量方法。
  • 雷達傳感器的一些基礎知識
    當前一代配備雷達的車輛通常具有一個前雷達,用於約150米範圍的自適應巡航控制。通常有第二個前置雷達,具有較寬的視野(FOV),用於緊急制動輔助。在後部,有兩個雷達,它們的探測距離可達80米,可以探測到汽車後方的車輛。業內分析人士預計,未來所有這些雷達的射程都會增加,尤其是後部雷達的射程有望達到160 m。
  • 雷達明渠流量計原理介紹
    300W-QX型高精度雷達明渠流量計技術原理:300W-QX系列高精度雷達明渠流量計工作原理是以物理學中的都卜勒頻移效應為基礎,當水流運動時將與流量計之間發生相對運動,從而使得儀器所發出的雷達波信號產生頻率的偏移,頻率的偏移和水的流速成正比,
  • 脈衝雷達的優點,脈衝波形參數
    脈衝雷達的優點,脈衝波形參數 雷達通信電子戰 發表於 2020-11-16 16:24:45 雷達通常有兩種基本類型:連續波(CW)雷達和脈衝雷達。
  • 雷達基礎知識:目標的雷達散射截面積(RCS)
    從雷達系統的基本處理過程可以看出,雷達主要包括發射機、天線、接收機、信號處理器、顯示器等部分。今天主要給大家詳細分析目標的雷達散射截面積。在此區域,目標尺寸遠小於信號波長,目標雷達散射截面積與雷達觀測角度關係不大,與雷達工作頻率的4次方成正比。諧振區。在此區域,波長與目標尺寸相當。目標雷達散射截面積隨著頻率變化而變化,變化範圍可達10dB;同時由於目標形狀的不連續性,目標雷達散射截面積隨雷達觀測角的變化而變化。
  • 雷達「天線罩」的基礎知識
    「天線罩」的作用主要是將雷達天線、電子戰天線、通信天線、敵我識別天線等與外界隔離,免遭風吹日曬、嚴寒酷暑等惡劣環境條件。 先來看看幾種不同雷達系統的天線罩吧!
  • 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優勢,有哪些重要參數?
    我們知道有源相控陣雷達比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要高几個數量級,同時提高了可靠性並降低了採購成本。有源相控陣天線的核心是發射/接收(T/R)模塊,每個輻射單元的T/R模塊在發射信號時進行功率放大,在接收信號時進行低噪聲放大,並進行波束控制的移相控制。
  • 雷達信號處理基礎-積累
    回到文章中,雷達信號處理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SIR,通常我們可以通過樣本的積累進而達到提高SIR的目的。積累是信號處理中一個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分為相干積累和非相干積累兩種。下面舉個例子,若雷達發射一個脈衝,接收信號為Ae^{jφ}的覆信號,以及加性噪聲ω,假設噪聲的功率為σ^{2},可以定義單個脈衝的SNR為
  • 基於BF533和FPGA的雷達信號模擬器設計實現
    隨著軍事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雷達系統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適應新形勢,在現代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和數字計算機高速發展的基礎上,計算機仿真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這也促使雷達信號模擬技術快速發展。雷達信號模擬器是現代模擬技術與雷達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在實際雷達系統不具備的條件下產生出所需的雷達回波信號,這在雷達調試、性能評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
  • 5分鐘,教您搞定MEMS雷射雷達振鏡選型!
    (2)Optical Aperture光學孔徑:MEMS振鏡的光學特性與雷射雷達的空間解析度、探測距離等參數息息相關。(5)FoM (Figure of Merit)品質因數:以上參數均為MEMS振鏡的本徵參數。FoM(figure of merit)則是將以上重要參數融合後形成的描述雷射雷達性能的綜合指標。根據行業經驗,雷射雷達為獲得良好性能,所選用的MEMS振鏡的FoM值應更高,針對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FoM值至少為0.7。
  • 毫米波雷達
    各位可知道,自動駕駛核心技術包括:V2X、高精度地圖定位、人機互動、車輛決策、車用雷達、計算平臺、信息安全、感知算法等八大類。今天我們就細聊一下車用雷達這個事兒。自動駕駛汽車作為解放人類雙手和提升效率的未來出行工具,需要大量黑科技加持,其中傳感器是其底層支撐的重要部分,車用毫米波雷達就扮演了傳感器的角色。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較為典型的柵格地圖處理法為柵格高度差法,該方法計算投影至每個柵格的點雲高度差值,通過與經驗閾值比較初步將柵格劃分為障礙物和地面兩類,最後通過對障礙物柵格聚類來檢測目標物體;實現過程簡單高效,且在柵格基礎上有利於進行多傳感器融合。但柵格單元參數無法自適應調節,容易造成過分割與欠分割。
  • 從構造和原理到應用,毫米波雷達為何還未被雷射雷達取代?
    下面簡單說說這三個參數的測量原理。z7tednc位置和速度z7tednc這兩個參數的測量原理在小學科普課本裡就講了:雷達波由發射天線發出、被目標反射後,由接收天線接收雷達回波。通過計算雷達波的飛行時間,乘以光速再除以2就可以得到雷達和目標之間的距離。
  • 「拉薩天氣雷達監測系統建設」通過驗收 推動實現雷達監測全覆蓋
    X波段雷達一般作為短距離的火控雷達。X波段雷達是對火控,簡寫為XBR。目標跟蹤雷達的統稱,其波長在3釐米以下。X波段雷達有上下左右各50度的視角,並且該雷達能夠360度旋轉偵查各個方向的目標。XBR雷達發射和接收一個很窄的波束,絕大部分的能量都集中在主波束裡,每一束波都包含一系列的電磁脈衝信號。XBR的波束將在環雷達360度角內。
  • Flyback關鍵參數計算
    兩種模式各自優缺點可參考公眾號文章《PFC基礎(1)-兩相交錯並聯PFC-CRM》,本文不再對比分析。    由於CCM模式電流連續,因此更適合公式計算,最終可根據計算參數微調來選擇工作模式。    為防止初級電流出現次諧波振蕩,即大小波,最大佔空比需小於0.5。本文Dmax=0.45。    由初級電感伏秒積平衡,可計算出匝比n
  • 相控陣雷達天線諧波輻射發射測試技術研究
    相控陣天線的電性能參數主要包括:有效輻射功率、天線方向圖、電壓駐波比、增益和諧波雜散。其中,諧波雜散即諧波與亂真輻射發射測試是檢驗相控陣天線陣面性能的一個最為關鍵的參數測試。因此,諧波輻射發射測試屬於相控陣天線電磁兼容性測試範疇,而相控陣天線的一般工作在C波段或者X波段,同時其物理尺寸D一般較大,根據菲涅爾-弗朗和費定理計算的遠場條件R一般大於通用的微波暗室物理長度,而相控陣雷達天線諧波輻射發射測試需要滿足遠場條件,因此,其相控陣天線陣面的諧波測試一般不在微波暗室內測試。
  • 關於脈壓雷達系統的介紹和分析
    但是,矢量幅度誤差不能直觀的轉變成雷達的性能參數,如空間解析度或虛警率。要評估脈衝壓縮雷達的性能,直接分析主、旁瓣行為的做法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為了診斷系統性能下降的根源,需要在系統信號調理的各個點進行測試。而使用參考目標,只觀察雷達接收器最終的處理輸出是不夠的。必須使用測量儀器(通常為信號分析儀)進行標準脈衝分析,但這也還是不夠。
  • 成本僅100美元的雷射雷達:這個項目教你零基礎DIY
    然而,目前工業級雷射雷達往往造價高昂,像谷歌、百度造的那些無人車,其雷射雷達的造價甚至超過了車輛本身的價值,讓普通人望而卻步。即使是探測範圍僅有 25m 的單線雷射雷達,在某寶上也賣到了千元級別。 想入坑自動駕駛卻無法承受雷射雷達高昂的價格?這個由俄羅斯的一位 Github 主近期開源的項目也許非常適合你,讓你也能低成本自製雷射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