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開發氮化鎵單晶基板量產法

2021-01-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日本東北大學、日本制鋼所公司和三菱化學公司合作,開發出了可量產直徑2英寸以上的氮化鎵單晶基板的低壓酸性氨熱(LPAAT)法。通過實現低壓晶體生長,能以相對較小的晶體生長爐量產大型晶體。利用LPAAT法在基於SCAAT法的氮化鎵籽晶上製作的2英寸長氮化鎵單晶基板,具有晶體鑲嵌性低(對稱面和非對稱面的X射線搖擺曲線半值寬度在28秒內)、基板幾乎沒有曲翹(曲率半徑約為1.5公裡)的良好晶體結構特性。

利用LPAAT法製作的大口徑、低曲翹、高純度氮化鎵單晶基板如果能普及,可靠性優異的氮化鎵垂直功率電晶體就有望實現實用化。

(本欄目稿件來源: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 整編:本報駐日本記者陳超)

相關焦點

  • 長不大的「氮化鎵單晶」
    雖然氮化鎵很優秀,但很遺憾的是「GaN在常壓下無法熔化,高溫下分解為Ga和N2,在其熔點(2300℃)時的分解壓高達6GPa,當前的生長裝備很難在GaN熔點時承受如此高的壓力,因此傳統熔體法無法用於GaN單晶的生長。
  • 第三代半導體概念大漲,哪些上市公司涉及氮化鎵?
    近日,有消息稱,我國計劃把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十四五」規劃,計劃在2021-2025年期間,在教育、科研、開發、融資、應用等等各個方面,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以期實現產業獨立自主。受此消息影響,9月4日和7日兩天,多家相關概念公司大幅上漲。
  • 日本開發成功氮化鎵晶體低成本製造裝置有望成為功率器件的突破口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的產學共同實用化開發業務(NexTEP) 「基於THVPE法的高品質塊狀GaN生長裝置」獲得成功。這項開發以東京農工大學的特別客座教授纐纈明伯等人的研究成果為基礎,於2013年8月至2019年3月委託大陽日酸公司開發本部和創新事業本部進行實用化開發。
  • 矽基氮化鎵晶圓搭配半導體技術,ALLOS掀起Micro LED產業革命
    目前已經有許多技術單位開發出不同取向的轉移方式,包括轉印、流體組裝、噴墨列印等等,但這些方法在後續的Micro LED晶片處理過程中,始終受限於低良率,難以達到量產需求。 不過,德國的磊晶技術公司ALLOS跳出既有框架,指出其GaN-on-Si矽基氮化鎵LED的技術,將成為解決上述各種Micro LED挑戰的關鍵,能夠突破現存的良率限制,迎矢量產目標。
  • 常平瑞亨電子:成功量產首款全套國產晶片氮化鎵快充
    氮化鎵(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一)和快充,是今年資本市場的熱點之一。東莞市瑞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亨電子」)成功量產了一款65W氮化鎵快充充電器。據了解,這是業界首款基於國產氮化鎵控制晶片、國產氮化鎵功率器件、國產快充協議晶片開發並正式量產的產品。
  • 氮化鎵「爆紅」 傳統電子巨頭康佳半導體轉型細節披露
    在回復投資者互動的提問時,深康佳A透露出了其「控股子公司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重慶光電)正在從事MicroLED相關的產品研發,其中會涉及氮化鎵相關技術。」而這一回應,在帶動了深康佳A此後數日股價上漲的同時,也受到了深交所要求其進一步詳細說明擁有氮化鎵相關技術、研發階段、未來風險等信息的關注。 什麼是氮化鎵與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 ...IC風雲榜年度獨角獸候選8」英諾賽科:填補國內8英寸矽基氮化鎵...
    英諾賽科30V-650V矽基氮化鎵系列晶片產品已陸續推出並實現量產,為世界上唯一能夠同時量產低壓和高壓矽基氮化鎵晶片的企業。旗下擁有英諾賽科(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及英諾賽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兩家控股子公司。
  • LED藍寶石基板生長方法介紹
    生產藍寶石晶棒的工藝主要有泡生法(KY法、凱氏長晶法)、提拉法(CZ法、柴氏拉晶法)、溫度梯度法(TGT法)等,其中泡生法為主流工藝,生產的藍寶石晶體約佔70%,鑽取率約30%。但國內目前的生產技術只能生產2英寸以下的藍寶石晶棒,長成的晶體與氮化鎵(GaN)的晶格錯位較大,無法用於LED的藍寶石襯底領域,大多用於手錶表面外殼等。
  • 日研究團隊製作了高質量2英寸GaN晶片和MOSFET
    日本三菱化學及富士電機、豐田中央研究所、京都大學、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聯合團隊成功解決了在氮化鎵(GaN)晶片上形成GaN元件功率半導體關鍵技術。GaN功率半導體是碳化矽功率半導體的下一代技術。
  • 國產首條自主智慧財產權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量產
    國產首條自主智慧財產權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量產 集微網消息,中國電子官方消息顯示,近日,在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中國電子旗下彩虹股份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的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進行量產發布。
  • 我國首條自主智慧財產權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量產
    來自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消息,中國電子旗下彩虹股份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的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近日量產發布。作為現場發布的唯一新材料,該產品已通過第三方檢測,順利完成用戶認證並實現批量應用。這標誌著彩虹股份已經全面掌握基板玻璃高世代、大流量、低缺陷、超薄寬板幅、高平整度系列量產核心技術。
  • 新製造方法:讓單晶鈣鈦礦器件更具可行性
    導讀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納米工程師開發出一種將鈣鈦礦製作成單晶薄膜的新方法。與目前最先進的多晶形式相比,這種鈣鈦礦在太陽能電池和光學設備中使用時效率更高。有機-無機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片來源:UNIST)創新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納米工程師開發出一種將鈣鈦礦製作成單晶薄膜的新方法
  • 全球首條10.5代液晶玻璃基板工廠量產 成為京東方供貨商
    全球首條10.5代液晶玻璃基板工廠量產 成為京東方供貨商 作者: 51Touch     時間:2018-05-15     源於:triple    總點擊:
  • 薄膜製程技術關卡突破 Oxide TFT成基板技術首選
    直至2003年,東京工業大學教授細野秀雄(Hideo Hosono),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單晶態(Crystalline Phase)的銦鎵鋅氧化物(InGaZnO)TFT。由於是單晶態,InGaZnO TFT製程溫度相當高(1,400℃),亦不適合應用在玻璃或塑膠基板等,應用上產生諸多瓶頸。
  • 氮化鎵大規模商用加速 GaN產業鏈迎機遇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期,華為65W超級快充GaN(氮化鎵)充電器外觀、參數和包裝陸續曝光,預示開售日期臨近。華為9月發布的下半年旗艦Mate40系列預計也將支持65W超級快充。7月,聯想發布的拯救者電競手機將採用90W快充技術,再度刷新量產商用充電功率紀錄。
  • 氮化鎵(納米材料)了解一下
    人們更加信賴納米型器件的開發和應用,因此一些超大規模的納米集成電路以及納米光電子器件的發展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黃金階段,很多傳統的納米器件更新換代,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高科技納米器件。隨之而來的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顛覆 性的前進,而納米材料的應用和發展正是最好的代言。 資訊時代的前進有賴於與半導體在器件應用技術上的進步。
  • 晶科N型TOPCon單晶電池量產效率超24%
    晶科N型TOPCon單晶電池量產效率超24%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期,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下屬的檢測實驗室測試,晶科N型單晶電池最高轉換效率達24.9%,再創行業新的世界紀錄。並且最新成果快速從晶科工廠的智能產線快速轉化落地,實現量產效率超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