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剛需,中國網民每天在百度搜索15.4億次知識類內容

2020-12-04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晨赫)12月12日,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在「2019百度知識峰會」上披露:百度知識內容的日均搜索量已達到15.4億次,百度知識垂類產品每天服務用戶突破2.3億,用戶日均瀏覽總時長超過6.3億分鐘。

信息大爆炸時代,人類的信息呈指數式爆炸增長,搜索成為網民獲取信息和知識最高效的渠道。據介紹,目前百度知道的有效問答內容突破5.5億;百度百科收錄詞條達到1637萬;百度經驗囊括579萬內容;百度文庫線上文檔量達到6.2億;百度學術已收錄120多萬個國內外學術站點,索引超過5億學術資源;寶寶知道也累積了超過9200萬的母嬰問答量。截至今年12月,百度六大知識產品和用戶、專家、權威機構等群體累計生產知識內容遠超十億。

近年來,我國內容產業目前整體呈現出「分發過載」的趨勢,人們難以在煙塵化的信息中找到有價值的知識與信息。優質內容成為「稀缺品」的當下,百度據此把品質化內容作為核心的發力方向之一。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等4萬家權威機構已與百度建立合作,為百度知識垂類貢獻了超過2億的權威內容。

為了滿足用戶的知識需求,百度知道引入4萬多家專業機構,覆蓋超過40個行業。這些「百度知道合伙人」最近一年滿足用戶查找相關信息服務需求達200億次;百度百科已有超過20萬個詞條得到科普中國項目權威專家的認證,年覆蓋人次達22億。

為了確保內容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百度知識垂類下的產品百度文庫發起了「文源計劃」,即通過加強對知識源頭的把控,保證平臺的內容質量,同時構建健康良好的版權環境。

5G等技術的發展對富媒體形式的推動顯而易見,網民對於知識等內容消費的豐富化需求日益凸顯,知識分享已經從最簡單的下載和遊覽的圖文模式,向以視頻、音頻為載體的富媒體化發展,「視頻化」將是內容消費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已成為行業共識。

截至目前,百度知識垂類的秒懂視頻內容日均播放量8000萬。據了解,超過四萬家企業、政府等機構選擇成為「百度知道合伙人」,回答用戶的專業提問。「百度知道合伙人」不僅滿足了用戶對專業內容需求,還順勢打造了從提問到服務的知識營銷閉環。「知道合伙人」還將全面升級,向合作夥伴開放更多權益。

百度文庫則通過連結專業內容與需求用戶,釋放知識的巨大勢能,通過「文值計劃」和「文源計劃」兩大計劃助力百度文庫知識服務,幫助優秀創業者成長,共同創造更大商業價值,預計在2020年,百度文庫將投入5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兩大計劃落地,助力未來十年發展。(經濟部編)

相關焦點

  • 中國網民有多好學?百度每天響應15.4億次知識類搜索請求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3日電(趙佳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們對於知識類「乾貨」信息的需求愈發強烈。12月12日,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在「2019百度知識峰會」上披露:百度知識內容的日均搜索量已達到15.4億次,百度知識垂類產品每天服務用戶突破2.3億,用戶日均瀏覽總時長超過6.3億分鐘。
  • 百度:百科 文庫等六大知識類產品生產內容超10億條
    :過去十多年,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等六大知識類產品累計生產內容已超10億條。今年8月數據顯示,百度APP日活已經超過2億,其中大量用戶每天都有知識相關的搜索需求。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 F 輪融資,總額4.34億美元,由百度和快手聯合投資。
  • 2020百度沸點,10億網民搜索大數據鑄就權威社會風向標
    2008年,百度沸點推出十大金曲、年度娛樂圈最熱明星,反應大眾對娛樂的關注。「但隨著項目的進行,關注和參與的網友越來越多,我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在百度搜索數據的背後,不單單只是一次次普通的搜索行為。每一次搜索的發生,都代表著一個個鮮活的個體行為。他們不僅關心娛樂,更關心社會民生。」尹英利說。
  • 中國科協: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報告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網際網路發展帶來信息的爆炸式增長,以及傳播表達方式的多樣性,使科學傳播變得無比高效、方便快捷和充滿樂趣,雲計算、數據挖掘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使泛在、精準、交互式的科普服務成為現實。通過搜索方式直接獲取科普信息或獲取科普信息的解決方案,是越來越多網民的主動選擇和主要選擇。目前,通過百度搜索的日均請求達到60億次。
  • 中國科協:2017年中國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截至2017年12月,通過百度搜索的日均請求達到70億次。因此,通過網民科普需求搜索行為的大數據挖掘,可以準確地了解網民科普需求的實時動態、精準刻畫有科普需求的網民的獨有特徵,為科普信息化建設的宏觀決策、科普的精準推送服務提供科學依據。
  • 百度阮瑜:知識產品沒有「速成班」 堅持提供有價值的內容
    9月18日,百度知識垂類產品總負責人阮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過去十多年,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等六大知識類產品已經累計生產了10多億條高質量內容,這些內容主要由網民和專業人士、機構用了十多年時間共同生產出來,充分發揮了網際網路的共享精神,更充分釋放了百度搜索作為平臺的社會價值。
  • 百度移動這一年: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升維打擊
    從用戶需求看,獲取信息和知識是基本剛需,是用戶需求決策路徑上的關鍵節點。當前,人類信息正在呈指數式爆炸增長,獲取有價值的優質信息變得更難,也更需要。根據企鵝智庫調查發現,從全網資訊用戶調研來看,接近90%的用戶對知識性內容有需求,明確表示對知識性內容有剛需的用戶接近35%。
  • 百度沸點2020年度知識熱詞榜單提前揭曉,這屆網友的「求知慾」太強了
    12月9日,2020百度沸點"年度知識熱詞"榜單提前揭曉:新型冠狀病毒、凡爾賽文學、核酸檢測、內卷、715工作制、職場PUA、新基建、雲監工、"彈"性工作以及股票熔斷入榜,勾勒出2020年中國網民迸發的"求知慾"圖譜。
  • 加固「泛知識」內容護城河 好看視頻自製IP賦能創作者
    11月18日,百度短視頻生態平臺總經理宋健在2020「三聲」第五屆中國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上表示,短視頻內容消費升級已經邁入新階段,泛知識內容成為行業角逐新高地。
  • 百度阮瑜:看好知識付費 會以百度文庫為主做持續探索
    【TechWeb】 9 月 18 日,百度知識垂類產品總負責人阮瑜今日向媒體分享了百度知識類產品方面的實踐和思考。百度從十多年前就開始建設以知識類產品為核心的內容生態,目前百度知識垂類有 6 款產品,分別是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經驗、百度文庫、百度學術和寶寶知道。
  • 作為搜尋引擎,谷歌在中國為什麼競爭不過百度?
    但好端端的谷歌為什麼突然就從中國消失了呢?谷歌簡介:Google成立於1997年,幾年間迅速發展成為目前規模最大的搜尋引擎,並向Yahoo、AOL等其他目錄索引和搜尋引擎提供後臺網頁查詢服務。目前Google每天處理的搜索請求已達2億次!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Google資料庫存有30億個Web文件。
  • 百度百科:以詞條力量照亮2013年的知識之路
    經過一番搜查,小清揚終於在百度百科上詳細了解了只有一個面的物體——莫比烏斯圈。在百度百科近日推出的年度專題(http://baike.baidu.com/hotworld)可以看到,全國各地每天通過百度百科獲取信息、了解知識的人超過了2億,將近300萬用戶,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參與到百科的建設中。
  • 百度第五次進化 桌面搜索掀起操作革命
    身為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的百度,其能夠經歷十幾年發展達到如此高峰,原因也能從「進化論」中找到。作為百度核心業務形式的搜尋引擎,雖然我們每天使用時感覺似乎「沒太大變化」,但其實已經歷經了無數次的功能與版本更迭,通過不斷的創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化繭成蝶般的進化。
  • 百度「學術搜索」功能上線
    百度「學術搜索」功能上線 記者日前發現,百度悄然上線了「學術搜索」功能,通過與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維普諮詢網等多家國內領先的學術數據提供商合作,收錄上千萬篇學術論文,藉助百度領先的「框計算」技術和數據開放平臺
  • 百度發布全民讀書搜索大數據報告:90後一邊熬夜一邊搜索養生類書籍
    近日,百度APP聯合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數青年》工作室發布的《百度全民讀書搜索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疫情宅家使網友閱讀需求激增,近90天,日均超2300萬人次在百度搜索書籍相關內容,累計超21億人次,圖書類智能小程序日活躍用戶環比增長55%,讀書、購書線上化再進一步。
  • 百度百科:以中國智慧打造「知識共享3.0」
    而在知識共享2.0時代,內容撰寫者由專家變成了普羅大眾,這被稱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傳播方式也由一對多變成了多對多。典型代表是2001年誕生的維基百科(Wikipedia)。近年來,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的迅速崛起,出現了百度百科、互動百科、搜搜百科、360百科等多個網絡百科的運營方。
  • 2100萬詞條背後:百度百科和700萬分享者知識傳播進階之路
    知識分享者從幕後走向臺前,並非個人事件,而是集體現象。有需求才有市場,網民對於知識內容日漸增多的渴求——內容消費升級才是背後最大推手。對比網際網路近幾年的變化,整個內容領域的升級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趨勢。一方面內容形態的不斷升級,從文字到圖文到音頻乃至視頻,這其中短視頻的崛起將內容時代帶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 2020年度知識熱詞榜單來襲,不懂你就out了
    12月9日,2020百度沸點「年度知識熱詞」榜單提前揭曉:新型冠狀病毒、凡爾賽文學、核酸檢測、內卷、715工作制、職場PUA、新基建、雲監工、彈性工作以及股票熔斷共10個熱詞入榜。一個流行詞就是一段回憶,熱詞盤點是歲末的語言年俗和文化盛宴。2020年,處在更大的不確定性之下,知識內容加速了在大眾視野的發酵。這些熱詞,你get了幾個?
  • 百度搜索給網際網路內容「分級」?或是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搜到邪典片或暴力血腥內容嚇出心理疾病怎麼辦?有時候忍不住念叨,要是網際網路內容能「分級」就好了!其實,網際網路內容「分級」,還真有人這麼幹了。百度CEO李彥宏最近推薦了一款AI搜尋引擎,叫「簡單搜索」,主打語音、圖片等智能搜索方式,其中少兒模式尤其值得點讚。
  • 百度視頻涉足知識付費:和喜馬拉雅合作 推出「聽吧」
    目前,百度視頻上線了音頻知識付費產品「聽吧」,與影視劇、短視頻、直播等內容並列,基於算法和用戶主動訂閱等功能實現音頻內容的個性化推薦。簡單來說,喜馬拉雅FM的大量免費音頻節目內容已發布在百度視頻的「聽吧」產品,近期還將上線知識付費內容。百度視頻與喜馬拉雅的這一合作也是進一步拓寬場景、增強用戶黏度並將流量變現的舉動,因為,音頻內容現在是剛需,同時,知識付費的市場教育已經基本完成,市場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