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太陽系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火成巖隕石什麼樣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塊來自非洲西北部的隕石誕生於45.65億年前,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火成巖隕石,其獨特形態與成分有助於追溯早期太陽系的行星演化。這塊隕石編號為NWA 11119,2016年12月於西非國家茅利塔尼亞的沙丘中被發現。它可能是在某顆微行星的火山活動中產生的,當時太陽系剛剛形成,地球和其他類地行星還沒有誕生。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美國航天局詹森航天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這塊隕石進行了詳細分析。研究論文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新證據表明,至少在43億年前,巨大的隕石撞擊促進了月球地殼形成
安大略皇家博物館領導的一組國際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古代巖石的形成可能與大規模隕石撞擊直接相關。科學家們對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任務期間美國宇航局太空人收集到的一塊獨特的巖石進行了新的研究。他們發現,它含有礦物學證據,這表明它是在極高的溫度(超過2300攝氏度/4300華氏度)下形成的,因為只有在大的撞擊事件中,行星外層巖石的熔化才能實現。在這塊巖石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先前存在的立方氧化鋯,這是一種礦物相,常用作珠寶中鑽石的替代品。
-
科普:月球隕石背後的奧秘知多少?
13(論文結束)五、月巖(隕)與地巖的差異衝擊熔融型角礫巖隕石等包含的礦物角礫具有被熔化跡象與地球沉積巖的外觀雖然存在一些相似,但是在礦物組成與化學組分等方面卻有著許多明顯差異!月球巖石(隕石)類型有非角礫巖化型隕石、結晶質月海玄武巖型隕石、高地表土角礫巖型隕石、月海與高地混合角礫巖型隕石及衝擊熔融角礫巖隕石。月海玄武巖和角礫巖主要輝石、斜長石及橄欖石組成,有少量鈦鐵礦、鉻鐵礦、隕硫鐵及微量金屬鐵等,而高地表土角礫巖型隕石由鈣長石質的斜長巖組成。非晶質基質的月球角礫巖隕石其角礫特徵也可分為熔化玻璃斑巖、玻璃化的角礫巖與風化層角礫巖。
-
發現巨大的隕石撞擊,加熱到2300度,形成了月球地殼的一部分!
以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為首的一組國際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古老巖石的形成,可能與大規模的隕石撞擊直接相關。科學家們對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在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任務中運回地球的一塊獨特巖石進行了新研究。
-
北美黑隕石
當時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在隕石撞擊地球過程中,由於隕石大部分都以每秒11-74公裡的速度穿越大氣層進入地球,在此途中與地球大氣層產生摩擦,表面會因熾熱而融化,其中沒有被燃燒完的殘留物降至地面後,就是黑隕石。
-
研究揭地球最古老撞擊構造:22.29億年前隕石撞擊西澳
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亞拉布巴隕石坑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撞擊構造之一,但其精確年齡一直未知。1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亞拉布巴隕石坑或為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撞擊構造,精確年齡為22.29億年±500萬年,大約為地球年齡(45.5億年)的一半,超過此前紀錄2億多年。
-
近20億年前一次隕石撞擊對地表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據國外媒體報導,將近20億年前,一塊巨大的隕石砸中地球,在如今加拿大境內形成了一處厚達1.5公裡的盆地。
-
隕石與礦,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
聞名遐邇的薩德伯裡撞擊構造(Sudbury Structure)不僅是地球上最大、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撞擊構造之一,還是火成巖成因、礦床地質相關重要科學問題的發源地,發育世界第二大銅鎳硫化物礦床直到1970年,薩德伯裡才被科學家們確認為隕石撞擊成因,因為該區發現了衝擊錐(shatter cones)、金剛石和衝擊石英等隕擊高壓成因的結構和礦物。
-
隕石撞擊地球or火山噴發?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關於恐龍死亡,最著名的推論之一是阿爾瓦雷斯假說,得名於路易斯·阿爾瓦雷斯和沃爾特·阿爾瓦雷斯父子二人。1980年,這兩位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6600萬年前,一座山那麼大的隕石撞上了地球,導致大氣中充滿了氣體、塵埃和碎片,極大地改變了氣候。
-
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那麼隕石坑在哪?隕石又去哪了?
經過研究和模擬撞擊,科學家推測這顆隕石直徑在15公裡左右,撞擊速度高達20~40公裡每秒,撞擊釋放了相當於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經過放射性元素分析,撞擊時間距今6500萬年,與恐龍滅絕的時間基本一致。
-
一顆撒哈拉沙漠隕石證明火星上有水的時間比之前的估計要早
科學家分析了2012年在撒哈拉沙漠發現的一塊隕石。這塊隕石來自火星,名為NWA 7533。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塊隕石,以了解它的成分以及44億年前火星可能是什麼樣子。隕石的礦物成分揭示了氧化的化學信號,這些信號會隨著水的形成而發生。這塊隕石非常小,重量只有84克,它是在非洲西北部發現的,NWA 7533源自一塊更大的隕石的殘骸,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碎裂。
-
隕石撞擊可能會產生奇特的二氧化矽
石英當隕石穿過地球大氣層,猛烈撞擊地表時,會如何改變著陸點的礦物?這種極端撞擊事件涉及的短暫化學過程,能否讓科學家們了解行星深處、高溫高壓條件下的礦物信息?《科學進展》雜誌8月26日發文稱,美國卡耐基科學研究所(CIS)、普林斯頓大學和華盛頓州立大學等,分析了劇烈衝擊壓縮條件下,矽礦物石英的晶體結構。
-
五萬年前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為何沒有看到隕石?
隕石坑,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它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的凹坑。撞擊坑的中心往往會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擊坑內常常會充水,形成撞擊湖,湖心則有一座小島。巴林傑隕石坑人們起初以為巴林傑隕石坑只是一個火山口,直到1936年,才有地質學家認為它可能是由撞擊形成的。但人們卻在巴林傑隕石坑找不到任何隕石,這讓許多人又開始否認「巴林傑坑」是隕石坑的說法。他們認為如果巴林傑隕石坑是由隕石撞擊形成的,為什麼連一片隕石碎片也找不到呢?
-
撒哈拉之眼究竟是隕石撞擊,還是火山形成?等了億萬年至今無解!
它是全球十大最壯觀的地質奇蹟之一,略微橢圓,在GM上量測其直徑為38-41公裡,而整個眼睛卻長達340公裡,即使在太空上也清晰可見(見圖)。如此之大的地質眼珠,全世界獨一無二。眼睛(褐色,奧陶紀-寒武紀地層)長約340公裡,眼珠(藍色,外層環狀巖脈)直徑約50公裡,瞳仁暈(淺黃色,內部環狀巖脈)直徑約20公裡。像不像史前外星人的基地?
-
探秘:比人類文明起源早幾十萬年的隕石撞擊
本文講述一次790000年前的撞擊,巨大的撞擊力使得產生的隕石碎片散布在多個大洲。直到現在,研究人員都沒有找到撞擊坑的具體位置。前所未有的暴力衝擊多年來,隕石向地面衝擊而導致巖石塊熔化形成的「玻璃隕石」從中南半島一直延伸到南極洲東部。這樣的分布凸顯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強悍衝擊。研究人員表示,碎片覆蓋了地球上大約10%的地方。直到本世紀,科學家對巖石進行了地球化學分析,才推算出隕石坑的確切位置。
-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歐洲一個研究小組在月球隕石Oued除了阿波羅和月球任務收集到的約382公斤巖石和土壤外,月球隕石還能讓人們對月球的形成有寶貴的了解。這些隕石因撞擊而噴射到月球表面,隨後被送往地球。其中一些隕石經歷了特別高的溫度和壓力。極端的物理條件往往導致這些隕石內的微觀區域發生震蕩熔化。這些震蕩區域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因為它們反映了與地球地幔中普遍存在的壓力和溫度機制相似的情況。
-
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撞擊構造|《自然-通訊》
根據《自然-通訊》發表的一篇論文 Precise radiometric age establishes Yarrabubba, Western Australia, as Earth’s oldest recognised meteorite impact structure,有證據顯示,澳大利亞西部的亞拉布巴隕石坑或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撞擊構造
-
隕石撞地球持續1億年 永久改變化學成分
地球早期持續1億年受到隕石撞擊。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研究人員23日指出,地球早期持續1億年受到隕石撞擊,可能已永久改變地球的化學成分。 法新社報導,太陽系誕生後不久,地球遭源源不絕的隕石撞擊,在表面留下隕石坑,並改變了地球巖石的化學成分。 根據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的研究報告,稱為球粒隕石的古老隕石受地心引力吸引落在地球表面,這和每顆行星形成初期所要經歷的過程是一樣的。
-
分辨「衝擊熔融」角礫巖隕石最直觀的方式
科學研究表明:在幾乎所有的隕石中,仔細觀察都會發現隕石表現出中高級的衝擊和角礫化跡象。這是因為隕石母體在早期受到撞擊造成。角礫巖也可稱為碎屑巖,它是由許多從不同母巖上破碎下來的巖石碎粒,即直徑大於2毫米的碎屑,在經過自然搬運、沉積、壓實、膠結後形成的巖石。
-
隕石撞擊形成了地球的板塊構造嗎?
該大學行星研究中心的 Craig O』Neil 對隕石撞擊開展了研究,並將成果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他解釋了地球形成的前 5 億年裡發生了什麼——這一時期被稱為「冥古代」,更詩意的比喻是「地質黑暗時代」。圖丨藝術家對隕石撞擊地球的想像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否具有移動的板塊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主要是因為早期的地殼幾乎沒有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