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狹管效應與高考地理
1、地形的狹管作用,當氣流由開闊地帶流入地形構成的峽谷時,由於空氣品質不能大量堆積,於是加速流過峽谷,風速增大
-
非常天氣——狹管效應
(來源:氣象知識)非常天氣系列狹管效應城市中的「峽谷風」了解一下?峽谷風是怎麼形成的?當氣流由開闊地帶流入峽谷時,受到山地地形的阻擋,難以直接翻越,於是只能取道山口的縫隙。通道變窄使得空氣流動速度加快,風力就會驟然加大。這種峽谷地形對氣流的影響,稱為「峽谷效應」,也叫「狹管效應」。狹管效應發生需要哪些條件?地形條件。
-
狹管效應
狹管效應 2002年10月20日03:52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狹管效應」也叫「峽谷效應」,就像峽谷裡的風總比平原風猛烈一樣,城市高樓間的狹窄地帶風力也特強,易造成災害。
-
我們一起學科學 第十七期——揭秘狹管效應
展品中漸漸起飛的小飛機令他們感到驚奇,不過他們最關心的似乎是……展品吹出來的風?在夏天的時候,這件展品成了熱度最高的展品:因為風很大很涼快。為什麼要裝一個電風扇呢?因為飛機起飛所需要的速度要很大,為了演示效果,但不能讓飛機自己動起來,所以裝了一個電風扇讓空氣流動起來,單純的裝一個電風扇製造的流速並不快,能有什麼辦法讓流速再度加快呢?這就用到了「狹管效應」。
-
新疆達坂城被稱為「老風口」,狹管效應使一年中大風日數超160天
相對而言,我國冬季的西北風比夏季的東南風更為強勁,我們通常形容為「凌冽的寒風」,冬季時如果我們走在城市的街道,寒冷的西北風吹來,在臉上甚至會有針刺般的疼痛,特別是當我們經過兩幢高樓中間的通道時,會明顯感受到風力更為強勁,通常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狹管效應」。
-
沙塵暴肆虐河西走廊 狹管效應導致「黑風」
新發社攝本報北京訊 (記者趙琳琳 通訊員王敬濤) 西北部分地區近日遭遇強沙塵暴天氣,部分地區瞬間風力甚至達到每秒28米,出現了能見度接近於0的「黑風」。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喬林昨日就此接受記者採訪解析說,甘肅河西地區由於地形造成的狹管效應,導致近地面風速又有明顯的增強,河西地區出現了強沙塵暴或特強沙塵暴。
-
常見的地理效應你了解嗎?
安第斯山脈的焚風常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山脈西側太平洋沿岸地區屬於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山脈東側地區處在背風坡,有著強烈的「焚風效應」,對東部的溫帶荒漠景觀有很大影響。另外,南美洲南部大陸東側的巴塔哥尼亞荒漠的形成也與焚風效應有關。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發熱、建築物和道路等高蓄熱體及綠地減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溫化" 。
-
氣象學中的四個地理效應
當盛行風從海洋吹向陸地,且沿海地區高大山脈的走向和盛行風風向角度較大,甚至呈垂直狀態時,受__ __效應影響,山地迎風坡一側降水豐富,而距離很近的山地背風坡一側卻降水稀少,因此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景觀。參考答案:(1)列車效應;(2)狹管效應;(3)焚風效應;(4)雨影效應。您答對了嗎?
-
氣象學上的神奇效應
其實,這正是受到了「狹管效應」(也稱「峽谷效應」)的影響。狹管效應,又稱峽谷效應,當氣流由開闊地流入峽谷時,由於空氣品質不能大量堆積,於是加速流過峽谷,風速增大,但當流出峽谷時,空氣流速又會減緩。說回到珠峰上的狹管效應,在北坳營地往上的7500米左右,受到地勢狹窄的影響,通過這裡的風會明顯加大,風速最大可達12級。
-
__ 效應?測測,你的氣象知識是青銅or白銀段位!
事後證實,這次過程是一次典型的列車效應發威所致。從雲圖和雷達圖上看,暴雨雲團像列車一樣一個接一個地經過珠海,形成了列車效應,而這也是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典型象徵。原因正是受到了「狹管效應」,也稱「峽谷效應」的影響。除了珠峰,狹管效應在我國廣袤的山河大川中其實並不少見。其中一個比較經常產生狹管效應的地區就是河西走廊。
-
【科普秀】大風天氣五大注意事項 走路、騎車避開「狹管效應」
大風天氣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幾點:1、走路、騎車儘量避開「狹管效應」要注意走路、騎車時少走高層樓之間的狹長通道。因為狹長通道會形成「狹管效應」,風力在通道中會加大,從而給行進中的行人帶來一定的危險。
-
效應?測測,你的氣象知識是青銅or白銀段位!
原因正是受到了「狹管效應」,也稱「峽谷效應」的影響。除了珠峰,狹管效應在我國廣袤的山河大川中其實並不少見。其中一個比較經常產生狹管效應的地區就是河西走廊。 峽谷效應示意圖 狹管效應,又稱峽谷效應,當氣流由開闊地流入峽谷時
-
20種神奇的地理效應你聽說過嗎?(一)
1、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對流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即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層厚厚的玻璃,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
-
四川成立廣元沉船事故調查組,天氣和狹管效應造成翻船
四川成立廣元沉船事故調查組,天氣和狹管效應造成翻船 王明峰/人民日報 2016-06-08 07:10 來源:澎湃新聞
-
什麼是綠洲效應?附另外10種神奇的地理效應你聽說過嗎?
同時,由於氣流進入綠洲後風速的突然減弱,會在綠洲與上遊荒漠的交界處形成一個氣流輻合區,在綠洲上遊出現上升氣流,這種上升氣流有可能對形成中尺度對流的產生有一定貢獻3綠洲增雨效應由於綠洲的熱力和動力效應容易在乾旱區誘發中尺度對流,這有利於該地區降水的產生,從而起到增雨的效果。一般比較大的綠洲才能有這種增雨效應。
-
專家:「風振效應」無危險
類似林女士遇到的情況,建築學上稱為「風振效應」。簡單地說,就是高層建築周圍的風有脈動效應,形成一種漩渦,風與建築物產生摩擦,風越大,摩擦聲也就越大。 高空風力增大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樓林立的「狹管效應」。由於高樓阻擋,如果風的通行面減小一半的話,其穿行速度則會增加約一倍。遇見高樓狹小的通道,風就更猛烈了。因此,超高層建築頂部一般都會有位移表現,只是幅度不同。樓層越高,幅度越大。
-
空曠的地面上和高樓之間哪裡的風更大 7.11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答案
2020年7月11日,在今天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有意思,是關於生活常識的,問題是「空曠的地面上和高樓之間,一般哪裡的風更大?」 這個一般的人都了解,不過也為大家好好科普一下這個答案。
-
高考必考的十六個地理效應及專項訓練
大湖效應大湖效應指的是冷空氣遇到大面積未結冰的水面(一般是湖泊)時,從中得到了水蒸汽和熱能,然後在向風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現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現。例如,渤海的大湖效應,使得煙臺、威海等地形成著名的雪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