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以來,今年第9號強颱風「威馬遜」(超強颱風級)和第10號颱風「麥德姆」(強颱風級)先後襲擊我國。颱風肆虐時,有網友感覺居住的高樓都在晃動,甚至有些人因為擔心出現危險而跑到地下車庫躲避。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陽光海岸居民林女士告訴筆者,她住在25樓,接近頂層。颱風過境時,樓就開始左右晃動,十分恐怖。她滿懷憂慮地問道:「颱風會對樓房結構造成什麼不利影響嗎?」
防城港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委員會張總工程師表示,颱風來時,在一些樓層較高的建築物內居住的公眾感覺到有輕微的晃動,這是正常的現象,但颱風不會對樓房本身的結構產生不利影響。按照樓房設計的相關規定,在強風來襲時,高層建築是允許有微幅晃動的,超過30層的大樓往往都會產生幾公分的偏幅。樓層晃動的程度與面積的比值有關。平面建築面積較大時,晃動的幅度就會比較小;而一些平面建築面積比較窄小的樓層就會晃動得厲害些。
據建築專家介紹,通過氣象方程式可以計算出,城市高空確實要比近地面的風速大。因此,當狂風吹過時,高層建築受到的影響就較大。類似林女士遇到的情況,建築學上稱為「風振效應」。簡單地說,就是高層建築周圍的風有脈動效應,形成一種漩渦,風與建築物產生摩擦,風越大,摩擦聲也就越大。
高空風力增大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樓林立的「狹管效應」。由於高樓阻擋,如果風的通行面減小一半的話,其穿行速度則會增加約一倍。遇見高樓狹小的通道,風就更猛烈了。因此,超高層建築頂部一般都會有位移表現,只是幅度不同。樓層越高,幅度越大。因此,住在頂樓的居民感覺「晃動」是正常的,但這不會影響樓本身結構的安全。
張總工程師還告訴筆者,在建造高層建築時,風是首先要考慮的要素之一。對於抗風要求,一般建築物要求能夠抗50年一遇的大風;高層建築要求更高,一般是要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大風。因此,只要樓房的建設是嚴格按照抗風設計來建造的,就不會有危險。同時,他也提醒說,如果高樓在晃動中伴有牆體脫落等問題,公眾就要引起重視,並應及時向當地房屋安全部門反映情況。
(來源:《中國氣象報》 作者:黃樹金 責任編輯: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