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取得重大成果 快速射電暴獲得新突破

2020-11-05 光明網

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國家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近日,FAST在快速射電暴研究中獲得多項新突破,並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快速射電暴是指遙遠宇宙中突然出現的短暫而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幾毫秒,卻能夠釋放出相當於地球上幾百億年發電量的巨大能量。利用FAST超強的靈敏度和電波收集能力,科研團隊首次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之間的聯繫,並且探測到一例快速射電暴重複爆,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該重複爆的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研究表明,快速射電暴可能來自緻密星體磁層中的物理過程。

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李柯伽:之前人們對快速射電暴的起源有各種各樣的猜測,我們這次的觀測是給了快速射電暴是從磁層這樣的結構裡邊來的一個最直接的證據,把它的起源的一個機制搞明白了。

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多篇。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 常進: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了脈衝星240顆,明年開始,我們向國際上徵求觀測計劃,就是有一部分時間將會提供給國外科學家,所以競爭是很激烈的,只有我們認為會有大的成果的科學目標才被遴選出來。

(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央視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目標近2倍;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建成以來取得的成績。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發布會介紹,「中國天眼」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
  • 中國天眼FAST發現快速射電暴重複爆輻射具有豐富偏振特徵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消息 中國國家天文臺11月4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天眼FAST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快速射電暴重複爆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 AP PHOTO / XINHUA/LIU XU據衛星通訊社獲得的新聞稿中稱,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
  • 「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已經進入第一方隊」 「中國天眼」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目標近2倍;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建成以來取得的成績。
  • 「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已經進入第一方隊」——「中國天眼」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目標近2倍;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建成以來取得的成績。
  • 「中國天眼」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已經進入第一方隊」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目標近2倍;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建成以來取得的成績。
  • 科學潛力逐步顯現「中國天眼」取得系列重大科學成果
    「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已經進入第一方隊」——「中國天眼」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目標近2倍;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建成以來取得的成績
  • ...中國「天眼」、「四不像」動物、大圍山梧桐、快速射電暴、翼龍
    科技話題:「海水稻」、中國「天眼」、「四不像」動物、大圍山梧桐、快速射電暴、翼龍 2020-11-1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同偏振角擺動的重複快速射電暴FRB 180301
    FRB 180301(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快速射電暴(FRB)是持續時間為毫秒的未知來源的無線電瞬變。國家天文臺11月4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天眼FAST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快速射電暴重複爆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
  • 「中國天眼」監測到宇宙新快速射電暴 偉大科學家南仁東立下大功
    「中國天眼」首次發現了新的快速射電暴,這個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國內外科學界的一片譁然,太厲害了,中國又一次在外太空探索領域取得了重要的信息,此次發現的新快速射電暴來自宇宙深處,至於為什麼會出現,成因至今不明,等待我們的是科學家們不斷的探索。很多人或許了解過射電暴,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新射電暴及此次射電暴的發現過程。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 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近日兩項重磅研究成果出爐FAST,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簡稱,亦有「中國天眼」之稱。它是由人民科學家、時代楷模南仁東先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構想,歷時二十餘年建設完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其靈敏度為全球第二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2.5倍以上,對促進我國天文學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具有重要意義。FAST的順利運行,使我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 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趙竹青)「中國天眼」FAST建成運行以來,觀天成效如何?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眼FAST目前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
  • 85億年前的新快速射電暴、132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又有新發現
    早在今年4月,FAST便發現一個新快速射電暴,並在國際著名《天體物理快報》發表。快速射電暴是射電波段最亮的持續僅幾毫秒的神秘現象,在2013年才得到正式命名,其起源完全未知,是天體物理領域最大熱點之一。FAST所發現的快速射電暴,來自85億年前的宇宙深處,表明FAST已具備開拓新學科方向的能力。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IT之家 11 月 5 日消息 據人民網報導,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眼 FAST 目前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 240 顆,基於 FAST 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 40 餘篇。中國天眼 FAST 最新的觀測揭示了宇宙毫秒無線電爆發的新物理,研究成果正陸續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
  • 中國天眼 FAST 獲重大成果,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IT之家 11 月 5 日消息 據人民網報導,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眼 FAST 目前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 240 顆,基於 FAST 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 40 餘篇。
  • 「中國天眼」FAST重大成果頻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隨著11月5日最新一篇《自然》論文的發表,被譽為「中國天眼」的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過去一周已經迎來兩篇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的原創成果。
  • 2020年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有「中國天眼」功勞
    作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現之一,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這其中,就有「中國天眼」的功勞。  快速射電暴,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宇宙中的「閃光燈」,一些天文愛好者甚至猜測它是「外星來電」。這是因為它雖然僅持續幾個毫秒,卻可以在這麼短時間內,把相當於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電量,完全以不可見的無線電波釋放掉。
  • 「中國天眼」再立功,發現罕見快速射電暴「三連閃」
    從設計、建設、落成、調試,再到今年初通過驗收正式開放運行,「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宛如貴州喀斯特窪坑中的一顆明珠,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天文學家乃至全國人民的心。近期,「中國天眼」再立新功,發現來自宇宙深處的快速射電暴(FRB)新源。
  • 「在射電天文學領域,我們已經進入第一方隊」 ——「中國天眼...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目標近2倍;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建成以來取得的成績。
  • 85億年前的新快速射電暴、132顆脈衝星……中國天眼又有新發現
    早在今年4月,FAST便發現一個新快速射電暴,並在國際著名《天體物理快報》發表。快速射電暴是射電波段最亮的持續僅幾毫秒的神秘現象,在2013年才得到正式命名,其起源完全未知,是天體物理領域最大熱點之一。FAST所發現的快速射電暴,來自85億年前的宇宙深處,表明FAST已具備開拓新學科方向的能力。
  • 85億年前的新快速射電暴、132顆脈衝星,中國天眼又有新發現
    早在今年4月,FAST便發現一個新快速射電暴,並在國際著名《天體物理快報》發表。快速射電暴是射電波段最亮的持續僅幾毫秒的神秘現象,在2013年才得到正式命名,其起源完全未知,是天體物理領域最大熱點之一。FAST所發現的快速射電暴,來自85億年前的宇宙深處,表明FAST已具備開拓新學科方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