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國內首隻電子ETF——天弘中證電子ETF(159997)上市,彌補了這塊空白市場,為用戶提供了跟蹤電子行業指數的理想投資品種。銀河證券金融工程分析師吳俊鵬的最新研究報告《天弘中證電子ETF,助力行業資產配置》,為用戶詳細解讀了電子行業的投資機會,以及天弘中證電子ETF的投資價值。
2019年以來,隨著人工智慧、5G等科技概念的不斷升溫,相當數量的科技類基金陸續發行,而其中的熱門行業——電子行業卻產品供應較為單薄,電子行業相關產品更多的是半導體、晶片等概念產品。3月20日,國內首隻電子ETF——天弘中證電子ETF(159997)上市,彌補了這塊空白市場,為用戶提供了跟蹤電子行業指數的理想投資品種。銀河證券金融工程分析師吳俊鵬的最新研究報告《天弘中證電子ETF,助力行業資產配置》,為用戶詳細解讀了電子行業的投資機會,以及天弘中證電子ETF的投資價值。
一、科技類基金興起與電子行業基金
1906年,美國科學家Lee de Forest 發明了真空三極體,催生了一個新的產業-電子工業。1947年,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同年,貝爾實驗室的William Shockley、John Bardeen和Walter Brattain發明電晶體,從而電子行業進入固體時代。1958年德州儀器的Jack Kilby在半導體材料上製成一個完整電路,集成電路誕生了。科技的進步不斷推進電子行業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黃昆、謝希德等一大批科學家的歸來,我國的電子行業人才的培養及產業發展在向前推進。1956年,在中央政府開始著手制定新中國第一個中長期科技規劃——《1956-4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時,周恩來總理有遠見地提出和確定了四項「緊急措施」,即大力發展計算機、無線電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並將新技術應用於工業和國防。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國電子管計算機研製成功,之後國產電晶體計算機也成功問世。幾十年來,我國科技水平不斷進步,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及龍芯一號問世,充分代表了我國在電子行業的科技實力。
同時,電子產業也不斷發展壯大。截止2019年底,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企業規模以上數量大約是2011年初的1.8倍(2011年開始統計範圍發生調整)。
隨著近期人工智慧、5G等科技概念的不斷升溫,相當數量科技類基金髮行。比如涉及中證研發創新100、中證科技50策略、中證科技50、中證科技龍頭、中證央企創新驅動、中證人工智慧、中證人工智慧產業等等;而電子行業相關的產品更多是涉及半導體、晶片等概念,相關電子行業基金僅兩隻,產品較為單薄。
直接與電子行業有關的基金有如下兩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天弘中證電子指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簡稱「天弘中證電子」)於 2015 年 6 月 24 日獲得中國證監會準予註冊的批覆,《天弘中證電子指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於2015年7月29日正式生效。而天弘基金旗下天弘中證電子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已於2020年2月27日正式成立,自 2020 年 2 月 28 日起,天弘中證電子變更為天弘中證電子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基金簡稱「天弘中證電子ETF聯接」,A 類份額基金代碼:001617,C 類份額基金代碼:001618)。
還有一隻就是於2015年5月14日成立的申萬菱信申銀萬國電子行業投資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
二、中證電子指數
中證電子指數以中證全指為樣本空間,選取涉及半導體、電腦與外圍設備生產、電子設備和消費電子生產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以反映電子類相關上市公司整體表現,為市場提供多樣化的投資標的。
2.1樣本選取方法
1、樣本空間
中證全指指數樣本股。
2、選樣方法
(1)對樣本空間內的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新股上市以來)的 A股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後 10%的股票;
(2)對樣本空間的剩餘股票,選取涉及半導體、電腦與外圍設備生產、電子設備和消費電子生產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股票納入電子主題;
(3)將(2)中剩餘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選取排名前 100的股票作為指數樣本股。
2.2指數基本情況
截止2020年3月20日,現有成分股100隻。詳細權重及市值分布如圖所示。前10隻權重佔比39.7%。大部分公司市值分布在50-400億區間。
機構關注度高,公募基金在電子行業持續超配
對於前十隻權重股,除去京東方A和TCL科技(機構覆蓋分別為17和18),其餘8隻機構覆蓋(給予盈利預測的機構)均超過20家。其中立訊精密和海康威視分別為32家和30家,兆易創新也有26家。
進一步分析一下公募基金對於電子行業的持倉。這裡是各行業基金持倉偏離度的情況(說明:基金統計wind開放基金分類: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不包括被動指數型基金和增強指數型基金),我們看到公募基金,對於電子行業來說持續給予超配,雖然2017年中後,電子行業超配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大於1。
對於外資,隨著滬股通、深股通的陸續開通,外資(這裡統計GFII和陸股通)持股比例不斷上漲。SW電子行業外資持股比例如下,可見2018年之後,外資佔流通股比例基本維持在一定水平,但是持有電子行業的股票數量在不斷上漲。
研發投入強,未來增長強勁
對於研發投入情況,按申萬一級行業來看,計算機、電子、通信等一些高科技行業研發支出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更高一些,而且超過醫藥生物行業。中證電子相對於SW電子研發支出佔稍高,具體分年度來看2014年-2018年分別為8.158%、7.607%、7.304%、7.194%、7.240%和5.194%。持續高比例的研發投入為後續企業業績的增長提供保障。
從未來業績來看,中證電子2020預期營收增長為11.4%,相對於其它行業來說也有一定優勢。從其成分股(剔除個別無數據成分股)來看,一致預測營業收入同比和一致預測營業收入2年複合增長率的均值和中位數均在25%左右,未來增長強勁。
2.3指數市場表現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中證電子指數因子風格。很明顯指數存在變動,在早期特別是2008年,中證電子更偏向於小盤價值。而且很明顯風格存在由價值型向成長型的變動。2012年之前電子指數更偏向於小盤,之後比率有所降低。
縱觀市場,從2012年至2017年,中證電子指數市場表現與中證500指數高度一致。從2019年起,隨著大盤上漲,中證電子指數也開始持續走強。之後經過大幅回撤之後,從2019年8月6日起,開始了半年多上漲行情。從2019年8月6日到本輪最高點2020年2月25日,中證電子指數累計上漲85.61%,而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分別上漲13.41%、26.81%。在最近的下跌中,截止2020年3月20日,中證電子指數從最高點下跌24.55%,跌幅為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的兩倍(二者分別下跌11.41%、11.50%)。
三、天弘中證電子ETF
隨著證監會擴大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各機構也在積極布局。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不同資產、不同行業類型基金產品布局的重要性,這在涉及行業輪動和資產配置也是必要的,同時也能豐富可供FOF基金的投資標的。在前面提到涉及電子行業的基金僅有兩隻,而更多涉及電子行業中半導體概念類基金的發行。其中一隻就是天弘基金於2015年7月29日成立的「天弘中證電子」指數基金。天弘基金能夠較早布局中證電子產品,更加利於其相應ETF產品的推出。
據中國證券網報導,在2020年2月14日天弘中證電子ETF線上路演,吸引了約500名券商投顧參會,當天渠道反饋的銷量也超過了4000萬。由此可見天弘中證電子ETF的受歡迎程度。
於2020年2月27日正式成立的天弘中證電子ETF(159997),也是國內首隻電子ETF,截止2020年3月13日,基金份額總額:1,154,306,634.00 份(基金份額淨值:0.9924 元)。截至2020年3月13日,本基金場內份額持有人戶數為 25,601 戶,平均每戶持有的基金份額為45,088.34份。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佔基金總份額的2.2982%,個人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佔基金總份額的 97.7018%。
天弘中證電子ETF(159997)已於3月20日正式上市,上市首日便受到資金熱捧,上市首日資金流入16.3億,在所有權益類基金中單日資金流入第一。截至3月20日天弘電子ETF基金為份額28.5億份,規模達到27.4億。規模和流動性是選擇ETF的兩大關鍵衡量指標。ETF規模越大,代表了市場對該ETF的認可程度高,交易性和流動性也會更好,基金可能受到的流動性衝擊較低,運作更加平穩。天弘電子ETF上市首日成交額1.43億,規模迅速增長至27.4億元,正是顯示了資金對該產品的認可,流動性較好。(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止日期:2020年3月20日)。隨著基金投顧業務的推進及更多FOF基金策略的構建,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都為天弘中證電子ETF份額的擴大提供可能性。
附錄
更多賽事詳情請加入天弘基金投顧交流群,群滿可以添加小助手拉您進群。群二維碼與天弘小助手二維碼如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