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的面積雖然很大,但只有根毛區才具有最活躍的吸水能力

2021-01-10 芮瑄說娛樂

一、吸水的部位

植物的葉片雖然能吸水,但數量很少。陸生植物主要依靠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一株植物的根系總表面積往往超過其地上部總表面積的幾十倍甚至100多倍。這樣發達的根系,主要是為了適應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肥料。根系的面積雖然很大,但只有根毛區才具有最活躍的吸水能力。根的老化區由於表皮細胞木質化甚至木栓化,吸水能力很小。由於根毛區是吸水的主要部位,故在移栽作物幼苗時要注意保護幼根。

二、主動吸水和被動吸水

根系的吸水分為主動吸水和被動吸水,分別是由根壓和蒸騰拉力引起的。

(一)主動吸水

由根的代謝作用而引起的植物吸水現象,稱為主動吸水。吐水與傷流是根系主動吸水的外在表現。在氣溫較高、土壤水分充足、空氣潮溼的情況下,沒有受傷的葉片尖端或邊緣溢出液滴的現象,稱為吐水(guttation)。液滴通過排水器向外滲流出來。排出的液體並不是純水,而是含有糖、胺基酸和無機鹽類的植物體液。植物通過吐水,以保持植物體內的水分繼續流動。在自然條件下,當植物吸水大於蒸騰時(如在夏天的早晨)可觀察到吐水現象。水稻的吐水,可作為壯苗的標誌。

從受傷或折斷的植物組織溢出液體的現象,稱為傷流(bleeding)。流出的汁液叫傷流液。如把一株健壯的南瓜莖部切斷,從傷口處很快就流出許多汁液。如果在切口處套上橡皮管與壓力計相接,就會表現出一定的壓力(圖4-7)。這種由根的生理活動,使傷流從根部上升的壓力,稱為根壓。大多數植物的根壓不超過0.2MPa。傷流液含有較多的無機鹽和有機物。分析傷流液的成分可了解根系吸收無機鹽和合成有機物的情況。傷流液的量反映了根系代謝活動,一般來說,根系活動越高,分泌傷流液的量愈大。植物的主動吸水,與根壓有關。

相關焦點

  • 神奇的植物(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植物的根通常由主根、側根、不定根、以及根毛組成,它通常生長在地下,它有兩個基本作用,一是支撐,二是吸收。  支撐就是固著和支撐植物,土壤中許許多多的根就像手臂一樣牢牢抓住土壤,植物越高大根就越深越粗壯,固定能力越強。  吸收作用,就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和礦物質,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最活躍部位,是根端的根毛區。通常僅由根系的活動而引起的吸水現象,稱為主動吸水,而把由地上部分的蒸騰作用所產生的吸水過程,稱被動吸水。
  • 我們來學習一下植物根系的主要功能
    根系是植物的主要功能器官。栽培中的土壤管理、施肥和灌水等措施都是通過根系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實施來發揮作用的「根深才能葉茂」形象地概括了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密切關係。【1】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最活躍部位,是根端的根毛區。
  • 作物根系如何吸收養分?
    作物根系如何吸收養分?作物生長過程中為了維持其生命活動,必須從外界環境中吸收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植物體生長所需的化學元素稱為營養元素。根系是作物吸收養分的主要器官,也是養分在植物體內運輸的重要部位;根系獲取土壤中礦質養分的方式主要有截獲(根系生長中遇到養分)、質流(養分隨著水分流動到根系附近)、擴散(土壤溶液中的養分離子,隨著濃度梯度向根系運移)三種方式。
  • 談談根系吸水與水稻返青
    本文從植物生理學方面簡要介紹了植物根系吸水的兩種方式,並解釋了為什麼水稻插完秧要及時上護苗水以及葉片吐水情況可作為水稻返青的標誌。植物根系吸水依靠兩種動力,一種為因蒸騰作用引起的蒸騰拉力,另一種為根壓。兩種不同的力形成了根系吸水的兩種方式,即被動吸水和主動吸水。
  • 植物根系養得好,高產跑不了
    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最活躍部位,是根端的根毛區。通常僅由根系的活動而引起的吸水現象,稱為主動吸水,而把由地上部分的蒸騰作用所產生的吸水過程,稱被動吸水。 健壯的根系和良好的葉片決定著蔬菜生長發育的好壞,也是保證蔬菜高產的關鍵所在。我們大可不必分個先後,弄個排名,在實際生產中都給管理好了才是最重要的。 有句俗話說得好:根靠葉養,葉靠根長!蔬菜的根系和葉片之間實則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和缺一不可的關係。
  • 根的結構與作用
    綜合分析病蟲害發生基數、作物布局、種植制度和氣候趨勢等因素,預計2020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總體將重於2019年,累計發生面積約45億畝次。 根是植物的命脈。只有根發育良好,功能正常,才能使植物的地上部分完善地生長,枝繁葉茂,花果纍纍。根有多種重要的功能,這些功能都是與根的結構密切聯繫著的。
  • 根從土地裡為植物獲取生命力——水
    植物的根雖然四處尋水、對水的需求量很大,但實際上能夠喝水的也只有根尖柔嫩的部分,而老的部分,皮層非常堅硬,不能讓水透過,因而只能作為支撐身體的支柱。根尖柔嫩部分的細胞既年輕又活躍,非常適合吸收滲入土壤中的液體,就像海綿一樣。基於這種吸收能力,這部分根尖被人們叫做海綿組織,是根的最後一個分支。所有的海綿組織合在一起被稱作根須,因為它們看上去就像是雜亂的鬍鬚。
  • 農業植物根系的一些基本知識
    植物根系的一些基本知識,這個呢,是從我們自己觀察的這個角度,而不是從農業科學技術的角度來給大家一點我覺得根系的基本功能呢,他就是吸收水。可吸收一些微量元素。其實也沒有太複雜的東西,根作為一個植物的一個部分啊,還有什麼固定的作用等等,在這個實驗過程。
  • 大櫻桃根系來源和根繫結構
    大櫻桃的根系,按其來源,可分為實生根和莖源根兩大類。播種繁殖的砧木,根系由種子的胚根發育而來,叫作「實生根」。枝條扦插或分株繁殖的砧木,根系由插穗基部的愈傷組織發育而來,或由母株的不定根形成,這類根叫作「莖源根」。
  • 種植基礎|作物根系吸收養分的部位及方法
    根系是植物吸收養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植物體與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根系來完成的。因而,植物的根系粗壯發達、生活力強、耐肥耐水是植物豐產的基礎。一、根吸收養分的部位據離體根研究,根吸收養分最活躍的部位是根尖以上的分生組織區,大致離根尖1cm,這是因為在結構上,內皮層的凱氏帶尚未分化出來,韌皮部和木質部都開始了分化,初具輸送養分和水分能力;在生理活性上,也是根部細胞生長最快,呼吸作用旺盛,質膜正急驟增加的地方。就一條根而言,幼嫩根吸收能力比衰老根強,同一時期越靠近基部吸收能力越弱。
  • 根的 功能與根的生長發育之間的關係!
    吸收功能主要在根尖部位,以根毛區的吸收能力最強。許多樹木的根與微生物共生形成菌根或根瘤,增強根系吸水、吸肥、固氮的能力,刺激地上部分的生長。【李修慧提醒:在現實的樹木移栽時,大量根系被切斷,使根毛區減少甚至喪失,從而使根系暫時或永久喪失吸收功能,導致樹木長勢變弱甚至死亡。這也是我們在移栽時反覆強調加大土球栽植的重要原因。】
  • 作物根系轉錄組與根中的真菌群落結構有什麼樣的特點呢?
    玉米不同根系類型對局部硝酸鹽處理具有顯著的側根密度響應及轉錄組功能差異。在水稻研究中也發現,叢枝菌根真菌在軸根和側根中的群落分布不同,並且軸根和側根受到叢枝菌根真菌侵染後表現出轉錄組功能差異。以上研究表明,作物根系在響應非生物及生物脅迫時表現出明顯的根系類型差異特徵即在同一根系的不同類型之間存在著結構功能互補及微生物互作特點。
  • 玉米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間分布以及軸根與側根及根系的關係
    土壤磷大部分都分布在表層土壤,具有淺根系的作物有利於對土壤表層磷的吸收。與磷素相比,氮素在土壤中的移動性較大,容易淋洗到下層土壤,因此具有深根系的玉米植株更有利於對深層土壤氮素的吸收。玉米根系478與Wu312根長的差異要遠遠大於根乾重差異,說明478擁有更多的側根,因為根長主要由側根長度決定,而根重主要由軸根的重量決定在對 Kentucky bluegrass研究中, Sullivan等(2000)
  • 全球最大生物:佔地面積達910公頃,根系三天就長一米
    1947年,南喬治亞島捕鯨船捕獲一頭27.6米長、190噸重的雌性藍鯨,刷新了地球已知的最重動物紀錄。然而,藍鯨在全球最大生物面前卻顯得十分渺小,重量約等於200頭成年藍鯨的總和、佔地面積達910公頃,且壽命已超過2500年(至今還活著)。
  • 獼猴桃具有怎樣的植物學特徵?教你從根繫結構、類型與分布來看
    獼猴桃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一直被冠以「維C之王」的獼猴桃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因此成為了很多水果愛好者的熱銷水果品種。但是獼猴桃的營養成分雖然高,但是種植管理難題卻大了,它不僅是喜陰品種,而且對於種植的區域很有講究,特別是其根系對於土壤的選擇更挑剔,可以說獼猴桃的根系直接影響樹勢以及產量,因此種植戶應該完全掌握其根系的生長特性以及分布特點,才能為後期的豐產管理做好準備。獼猴桃是多年生落葉藤本果樹。
  • 全球最大生物:佔地面積達910公頃,三天能長一米根系
    1947年,南喬治亞島捕鯨船捕獲一頭27.6米長、190噸重的雌性藍鯨,刷新了地球已知的最重動物紀錄。然而,藍鯨在全球最大生物面前卻顯得十分渺小,重量約等於200頭成年藍鯨的總和、佔地面積達910公頃,且壽命已超過2500年(至今還活著)。
  • 全球最大生物:佔地面積達910公頃,三天能長一米根系
    1947年,南喬治亞島捕鯨船捕獲一頭27.6米長、190噸重的雌性藍鯨,刷新了地球已知的最重動物紀錄。然而,藍鯨在全球最大生物面前卻顯得十分渺小,重量約等於200頭成年藍鯨的總和、佔地面積達910公頃,且壽命已超過2500年(至今還活著)。
  • 分享甘蔗種植經驗,了解甘蔗根系的生長特點,提高種植技巧
    發自種苗的種苗根在種苗萌發後一兩個月先後失去作用,長自新株的新株根便成為甘蔗的永久根。永久根長自母株和分櫱與土壤接觸的節,栽培時每培土一次就多一批節與土壤,接觸就多長一批新根。隨著蔗株的生長,隨著施肥,培土等栽培管理的進行,逐步形成一個強大的根系,從土壤中吸水、吸肥和加強蔗株的抗倒能力,以適應地上部旺盛生長的需要,甘蔗生長前期的根系多為表土根,分布在表土。
  • 植物的根系:一切都是為了適應環境
    根系,是對一株植物全部根的總稱。植物生長初期,根系的結構非常簡單,只有單一的根徑直向土壤中生長,但很快有無數的分枝側根長了出來。這些分枝側根不斷向四周延伸,讓根系變得極為複雜。植物的根千姿百態,五花八門,有的很長,有的很短;有的很粗大,有的則很細小。如果把所有植物的根都來一一研究,工作量實在太過龐大了。
  • 核桃樹根系分類與分布、生長動態等特點
    一、 核桃樹根系的類型與分布核桃樹是由種子播種嫁接而成的,其根系都是實生根系。核桃屬深根性樹種,具有強大的主根、側根和廣泛、密集的鬚根。1、主根由核桃種子胚根而來的垂直向下的大粗根就是主根,它的作用是固定支持地上部、增加根系的垂直分布濃度,產生側根,運輸水分、養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