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 據瑞典諾貝爾基金會所提供資料,以下是最近二十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名單及其獲獎理由:
2005年 美國化學家羅伯特-H-格拉布斯(Robert H. Grubbs)和理察-R-施羅克(Richard R. Schrock),以及法國化學家伊夫-肖萬(Yves Chauvin)
獲獎理由:對合成有機物複分解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2004年 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和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以及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Irwin Rose)
獲獎理由:發現了細胞是如何摧毀有害蛋白質的(即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
2003年 美國人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和羅德裡克-麥金農(Roderick MacKinnon)
獲獎理由:在細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2002年 美國的約翰-芬恩(John B. Fenn)、日本的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和瑞士的庫爾特-維特裡希(Kurt Wüthrich)
獲獎理由: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確認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和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
2001年 美國的威廉-諾爾斯(William S. Knowles)和巴裡-夏普萊斯(K. Barry Sharpless),以及日本的野依良治(Ryoji Noyori)
獲獎理由:在「手性催化氫化反應」領域取得成就
2000年 美國的阿蘭-黑格(Alan Heeger)和阿蘭-麥克迪爾米德(Alan G. MacDiarmid),以及日本的白川秀樹(Hideki Shirakawa)
獲獎理由:因發現能夠導電的塑料有功
1999年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澤維爾教授(Ahmed Zewail)
獲獎理由:利用極其高速的雷射閃爍「快速拍攝」了單個分子在化學反應中的變化狀態
1998年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物理系教授瓦爾特-科恩(Walter Kohn)和西北大學化學系教授約翰-波普(John Pople)
獲獎理由:發展了一套量子化學方法理論,分析分子的性質和分子的化學反應過程
1997年 美國的保羅-博耶(Paul D. Boyer)、英國的約翰-沃克爾(John E. Walker)和丹麥人詹斯-斯科(Jens C. Skou)
獲獎理由: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1996年 美國人羅伯特-柯爾(Robert F. Curl)和理察-斯莫利(Richard E. Smalley)以及英國人哈羅德- 克羅託(Jr., Sir Harold Kroto)
獲獎理由:發現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稱布基球)C60
1995年 德國人保羅-克魯岑(Paul J. Crutzen)和馬裡奧-莫利納(Mario J. Molina),以及美國人羅蘭( F. Sherwood Rowland)
獲獎理由: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1994年 美國人喬治-歐拉(George A. Olah)
獲獎理由:在碳氫化合物即烴類研究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1993年 美國人卡裡-穆利斯(Kary B. Mullis)和加拿大人麥可-史密斯(Michael Smith)
獲獎理由:穆利斯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史密斯開創「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法
1992年 美國人魯道爾夫-馬庫斯(Rudolph A. Marcus)
獲獎理由:對溶液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作了貢獻
1991年 瑞士人理察-恩斯特(Richard R. Ernst)
獲獎理由:發明了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維核磁共振技術
1990年 美國人艾裡亞斯-詹姆斯-科裡(Elias James Corey)
獲獎理由:創建了一種獨特的有機合成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
1989年 美國人雪梨-奧爾特曼(Sidney Altman)和湯姆斯切赫(Thomas R. Cech)
獲獎理由:發現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88年 德國人戴森霍弗(Johann Deisenhofer)、胡伯爾(Robert Huber)和米歇爾(Hartmut Michel)
獲獎理由:分析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
1987年 美國人唐納德-克拉姆(Donald J. Cram)和查爾斯-佩德森(Charles J. Pedersen)以及法國人萊恩(Jean-Marie Lehn)
獲獎理由: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6年 美國人達德利-赫希巴奇(Dudley R. Herschbach)、中國臺灣李遠哲(Yuan T. Lee)、加拿大人約翰-波利亞尼(John C. Polanyi)
獲獎理由:研究化學反應體系在位能面運動過程的動力學
1985年 美國人赫爾伯特-豪普特曼(Herbert A. Hauptman)和卡爾(Jerome Karle)
獲獎理由: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算法
(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