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拒絕國外利誘:我是中國人

2020-12-03 桃染默痕

千百年來道教以「得道成仙」作為基本信仰,而「得道成仙」並不是世人簡單地對「長生」的追求,其中體現著一種逍遙的人生態度,蘊含著生命美學的豐厚意蘊。道教的思想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大多數人或許都認為道教的世外高人都是與世隔絕的。卻有這樣一個人,終生清修,將畢生所學貢獻於世,被弟子信徒稱為「陸地神仙」。

少時因緣拜師修行

張至順道長生於1912年,當時正值清末民初,軍閥混戰民不聊生,7歲時張至順因家庭貧困,以乞討為生,見遍了黎民水生火熱的生活。

幼年的貧苦使得後來的張至順道長有著一顆普救世人的仁愛之心。舊時在民間常有遊方道士手持道情筒宣唱道情,歌詞內容多是教人向善,張至順了解到道家名士韓湘子便是7歲出家,少慕神仙的他便產生了修道的想法。

12歲時曾偷偷離家前往終南山,但因年紀太小無奈重返。在他17歲時終於圓了出家夢,遇到了一生中的貴人——華山全真教劉明蒼道長。

拜劉明倉道長為師後張至順加入了全真教,開始了十幾年的清淨苦修。初時因年小體弱,師父並不願讓他苦修,但張至順並不敢與此,常常與師兄們一起打坐修行,天資聰穎的他在短短三年內功法便突飛猛進

在此期間張至順潛心研習道教經典,並自行參悟學習全真教的金剛功和長壽功,經過十幾年的學習修行,張至順盡得其師真傳,成為全真教首席弟子,出山傳道被推選為白雲觀知客,管理觀中大小事務,憑藉其優秀的管理,之後又被多次推舉為住持。

歸隱終南七十載

張至順道長在國家危難時期,多次做法事,為民祈福,在看到山下百姓的悲苦生活,又將自己積攢的積蓄捐獻給百姓,並下山擺攤為窮苦百姓治病施藥。他常說,「大道是學於德,有道無德,是道中之魔,終於失敗。有德無道,是道中之賢,終於成道。大道不離德。」張至順道長憑藉著高尚的品格感召了一幹信徒。

如今的許多人也厭棄了喧囂的城市,「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詩中描寫的隱士生活,為世人心嚮往之。

但大多數人也只是想想而已,少有人能夠習慣這種簞食瓢飲的清修生活。張至順道長卻在終南山進行了長達七十年的修行隱居生活

林濤松風,高山煙霞,晨起看浩蕩雲海,於傍晚賞壯麗日落。幾十年如一日的修行使得張至順道長習得一個強健的體魄。「草上飛」、「水上漂」都曾是張至順道長的代名詞,從未學過武功但卻身輕如燕,行走快過許多武學家。

「陸地神仙」濟世救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紀滄桑轉眼而過,張至順道長的修行之路也幾多坎坷。早年因母親生病難求醫,張至順道長便立志要學習醫術,為窮人治病。

即使聽聞病人在百裡之外,張至順道長也會趕去為其醫治,助其脫離苦痛。在採訪中張至順道長回憶道,「自己學成後,進行了20餘年的中醫經歷,期間曾醫治過7位癌症患者。」因為張至順道長高超的醫術又能利己利人,慕名求醫求學的人絡繹不絕,信徒們都稱他為「陸地神仙」

這位「陸地神仙」不慕名利,因其高尚的品性和道行,海南天蟾宮曾多次許諾過他住持、名譽會長等職位,但他都拒絕了,因為在他看來這些名利都會成為他修道路上的阻礙。

在早年外出講學時,泰國官員希望張至順道長留在泰國,可保他一生衣食無憂,並且可以出入泰國的任何地方講學傳道,面對如此利誘張至順道長依舊沒有接受。問他原因,用他自我介紹的一句話便可以回答,「首先我是個中國人,是炎黃子孫。

這位老人常常自謙道,「我沒什麼文化」,但他的思想境界卻是許多學富五車的人無法企及的。張至順道長對道教修行有著超出常人的天賦,他修行6個月的道行會遠比修行30年的人高深。

對於道教經典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廣州中山大學講學時,三天都坐無缺席,甚至過道都沾滿了人,一個簡單的「道」字在張至順道長的口中都可以講解三個小時,足以見得道長的知識淵博。

即使有著較高的名氣,張至順道長在待人接物時仍然是如此地平易近人,面對長時間的採訪提問也從未感到不耐煩,都是極盡詳細地解答疑問。張至順道長曾說,他十分感謝如今網際網路媒體的便捷,可以更廣泛地傳播道教的思想與養生之法,造福眾生。

預言仙逝世人感懷

晚年的張至順道長耳聰目明、頭腦靈活,依舊健步如飛,這與他修行的全真龍門獨學——八路金剛有關,張至順道長在面對眾人詢問的長壽養生之法時,也毫不吝嗇地傳授給世人。他說,「道教的好東西不應只在內部研習,中華優秀的文化應該讓更多人受惠。」這樣廣闊的胸懷實在是令人欽佩!

2015年張至順道長羽化,享年104歲。相傳在張至順道長生前的某一天就預測到自己104歲時會大限將至,便已早早地將觀中的事務一一交代,而及至時他便自行打坐。一代高道功名具備,數萬信徒為他送行,眾人紛說,張至順道長元神出竅,羽化「登仙」了!

張至順道長早年曆盡艱辛,遇機緣修正道,在修行方面取得了高深造詣。他修正的眾多道教經典為世人留下寶貴的財富,不同於其他修道者的遠離塵世,張至順道長以仁慈之心普救世人,多次長途外出募捐,重修觀宇,以己之力,造化世人。

葛洪說:「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知治身,則能治國。」有些人死了但他還活著,張至順道長雖仙逝已去但留下的道教修行經驗與其心繫國家、家國天下的精神會永被世人所感念。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曾預言自己仙逝日期
    在我國,有這樣一位被稱為"陸地神仙"的人,他一生行善多年,用自己的修煉了多年的學識解救了不少的世人,甚至還教化了不少的土地,他就是張至順!一位深受愛戴的神仙,生都在潛心修煉,隱居終南山70多年,甚至還預言過自己的死期!
  • 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自己仙逝日,被稱為「陸地神仙」
    但是,在如今如此複雜的社會,有這麼一位「陸地神仙」做到了,他視金錢為糞土,生活清貧,一心向善,教化眾人,還成功預言了仙逝之日,最終流芳百世。身世浮沉 偶入道教這位仙風道骨的高人名叫張至順。1912年出生於河南,從小家境貧寒,家徒四壁甚至食不果腹。他的童年生活可以說是十分不幸。
  • 104歲「陸地神仙」: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仙逝日,一生所學造福百姓
    在百餘歲的高齡羽化而作古,被大家稱為「陸地神仙」。他沒有私心,卻用自己的實踐向世人詮釋了道教文化的精髓——無陰不生,無陽不長,萬事萬物,最終就是一句「道法自然」,遵循本性,做到協調。身世浮沉雨打萍這位「神仙」究竟是何方高人,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他的面紗。他就是著名的終南山隱者,隱居修行70年,並且預言自己將於104歲時羽化離世的張至順道長。道長的成就登峰造極,讓人望其項背,可要談到他的少年生活,卻很不幸。
  • 「陸地神仙」隱居道觀修行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一生傳奇
    不知在大家印象的中道教中人應該是什麼樣的,不過小編想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道教中人應該都是一些年齡比較大,手裡拿著佛塵,隱居在山林之中與世無爭的人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位道教的掌門,這個人非常的有名,信奉道教的人都把他叫做「陸地神仙」。他的名字叫做張至順,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的色彩。
  •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在深山修煉70載,成功預言自己104歲羽化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在深山修煉70載,成功預言自己104歲羽化文/隨念其實中國一直都是一個宗教色彩不濃的國度,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發達而又嚴密的中央集權制度我們今天講的就是這樣一位老道長,他就是被許多的弟子信徒稱之為「陸地神仙」的張至順道長。道長生於晚清,他曾隱居道觀修行70年,並且預言自己將於104歲時羽化離世。其實要說起張道長,他的少年生活可以說是很不幸的。在他少年時期正好是中華大地最黑暗的時候,家境貧寒的他為了生存一直乞討逃難,也就是這樣一段經歷,讓他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向善為國為民的種子。
  •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隱居道觀修行87年,還預知自己活到104歲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隱居道觀修行87年,還預知自己活到104歲人們從古至今一直都在尋找可以活得很久的方法,在古代,成仙得道是人們一直想要做的,尤其是在古代皇帝大臣們身上這種想法更明顯。當年鄭和下西洋據說就是為了去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
  • 他是真正終南山「隱士」,預言104歲羽化離開,至今身體未腐化
    導語:他是真正的終南山「隱士」,預言104歲羽化離開,至今身體未腐化   近年來終南山成為了很多人的「隱居」之地,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許多的人開始想要過著悠閒清淨的生活,如今終南山已有5000多人在隱居起來做所謂的「隱士」,他們每天起來喝喝茶,和一群在山上
  • 此人被稱「陸地神仙」,歸隱山林修行70餘年,預知自己104歲羽化
    此人被稱「陸地神仙」,歸隱山林修行70餘年,預知自己104歲羽化眾所周知,中國不僅是多民族的國家,更是多宗教的國家,只不過,只有道教是我們國家土生土長的宗教,並且它以自己濃厚的文化氛圍影響著萬千中華兒女。
  • 「陸地神仙」張至順:靠化緣為一村莊建寺廟,預料自己107歲仙逝
    張至順出生在1912年,這時候還是清朝末期,他的家裡十分的貧窮,那個時候國家戰亂,社會十分不穩定,所以張至順年幼的時候就開始了乞討的生活。在某一次乞討的途中,他見到有人在表演《湘子傳》,主要講述的就是修仙的故事,這個故事讓張至順產生了跟濃厚的興趣,所以他開始有了當道士的想法。
  • 他潛修道教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被稱為「陸地神仙」
    他潛修道教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被稱為「陸地神仙」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們將宗教視為自己的精神方向和引導者,宗教也成為很多國家領導人民的有效工具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道教掌門,他潛修道教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被稱為「陸地神仙」。這位能預知自己死亡的長者就是張至順道長。
  • 油麻菜:每年夏至,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
    2019年是油麻菜老師尋訪記錄中醫的第十年,最近他正提筆回顧終南山隱修人張至順老道長的故事。在玉蟾宮,我跟老人家約好,等他進山的時候一定要帶上我,我實在太想安安靜靜、真真切切地感受道家的隱修生活。狹義上說,終南山就是秦嶺。悠然見南山,雲橫秦嶺的那座,緊挨著古都西安。廣義的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則長遠得多。對於道家而言,終南山不僅是道教全真派發祥聖地,更是通往崑崙山西王母瑤池的朝聖之路,神奇偉大。
  • 張至順真人生平 無量功德
    2015年7月28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全真龍門派第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功德圓滿、世願完遂,於2015年7月28日午時(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午時)在張家界羽化登真,世壽104歲。張至順道長的仙逝是道教界一大損失,道長如今鶴駕仙去,別情塵寰,寄居九天,令人常思常緬,願大師音容常存,位列仙班。
  • 他被譽為「陸地神仙」成功預知自己104歲壽命將盡留下4字遺言
    現在道家的思想還在流傳,有一個人,他叫張至順,就是當代道家的代表人物,張至順道長在2015年逝世,活了104歲,然而在他90歲的時候就有預感自己是104歲仙逝了,張至順道長在道觀內修行了70餘年,所以他的覺悟和造化,是很多人都不能比的,他還被譽為「陸地神仙」,所以在仙逝以後,還有很多人說,張至順道長是去做神仙了,真正成為了神仙。
  • 張至順道長訪談錄
    上篇忠孝守信誠敬悟道張至順道長,道號米晶子,師傅仙姓劉上明下蒼,曾清修於陝西山陽大天竺山,盡得其師王圓吉道長真傳。張至順道長自皈依道教以來,一邊勤讀經書參悟大道,一邊修習本門單傳的金剛、長壽功。1955年首次出山行道,即被推舉為陝西白雲觀知客,負責道觀的日常事務,把白雲觀打理得井井有條。
  • 終南山下的臺灣「黃大姐」: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很幸福
    黃麗卿居住的小院就在終南山腳下。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筆下的終南山生活,可能正是今天陝西臺胞黃麗卿的生活寫照。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黃麗卿2003年便來到西安從事快餐行業,她是第一個把臺灣滷肉飯帶來陝西的臺商。拼博半生一刻也沒得閒,2015年她想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養老退休之地,於是篤信道教的她,來到了「世界道教勝地」終南山腳下,「我把大陸走透透,最後來到了這裡,與我最契合的地方,在這裡我找到了鄉愁。」
  • 張至順大師仙逝世壽104歲
    乙未年六月十三日午時(2015年7月28日),全真龍門派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於張家界羽化,功德圓滿,世願完遂,享年104歲。 張至順道長的仙逝是道教界的一大損失。鍊師預知時至,以香湯沐浴,穿新淨衣。囑咐門人,虔誠修行。說罷,元神逕返清虛。誌心稱念升天得道天尊,慈悲接引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 五千隱士藏身終南山 請莫去驚擾這些"世外仙人"
    張劍峰(左一)和幾位修行者合影留念    核心提示:二十多年前,美國漢學家、佛經翻譯家比爾·波特來到中國,尋訪傳說中在終南山修行的隱士,因為《空谷幽蘭》的問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離市區一小時車程的終南山中,還保留著隱居傳統,有五千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行者隱居山谷
  • 這本書張至順準備了八十年
    嶺南問道 張至順道長作客廣州純陽觀論壇散記 最早收到張道長將要過來廣州的消息是在10月中旬,廣州聚友會義工組都很激動,在油麻菜的鏡頭和文章裡,從傳說中走下來的張至順老道長,竟然能有機會見到其真人,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