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曾預言自己仙逝日期

2020-12-03 戈三么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千百年來,我們所信仰的宗教都在指引著我們的方向,但是在所有的宗教中,唯一能有共通的地方,就是成仙,只不過是每個宗教成仙的方式不一樣。佛教講究的禮佛,從佛法中得到感悟,從而成為神仙,但是道教則不一樣,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它講究的潛心修煉,最後羽化成仙。

道教很少有人了解,畢竟在中國佛教更受歡迎一些。道教一直以來是很多文人雅士所追捧的,因為道教講究的隱居生活。在深山中獨自承受孤單跟寂寞,從自然中去感悟簡單的生活,甚至在寂靜中去靜下來,認真地思考生命的真諦,這才是道教的精髓。安靜能夠使人思考,也能讓我們對內心深處的疑惑精心一次了解,這就是人們在面對疾苦的時候,從來都是冷靜的原因。

在我國,有這樣一位被稱為"陸地神仙"的人,他一生行善多年,用自己的修煉了多年的學識解救了不少的世人,甚至還教化了不少的土地,他就是張至順!一位深受愛戴的神仙,生都在潛心修煉,隱居終南山70多年,甚至還預言過自己的死期!

戰亂交加,生活清貧

1912年,出生在河南沈丘的張至順出生了,當時的社會正處於清末初期,百姓的生活都過得很清苦,甚至常常揭不開鍋。張至順家也是一樣,從小就離家乞討生活的他,因為一次意外的乞討,讓他聽到了《湘子傳》中出家成仙的片段,從那之後,給他的心中埋下了一個小小的種子。

可是出家沒有那麼容易,特別是在那個飯都吃不起的年代裡面,能夠活下去只能找一些別人不願意幹的工作。年幼的他,在軍隊裡面負責運輸彈藥,但是在運輸的過程中來到了一個寺廟中休息,可是廟中的和尚都不願意跟他說話,一直到17歲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影響自己一生的道長——劉明蒼!

在道長的指引之下,放棄了彈藥運輸工作的張至順開始正式加入了華山全真教。剛剛入教的他,根本沒有機會去聽道長講課,只能去做著一些雜役的工作,這個工作一做就是十幾年。在這段時間,負責師兄弟的生活起居,甚至煮飯、洗衣服這些事情都是他來做,他從來沒有放棄過,也正是這些年,打磨出了他吃苦耐勞的心性,成為了全真教的首席弟子。

隱居南山,弘揚文化

道家講究自然,那麼道法也是如此!在熟讀了道法之後,最重要的就是潛心修煉,一日復一日的度過那些獨孤寂靜的日子,用心去參謀世間的一切,才是道教的精髓。在全真教修煉的這些日子,他也下山過,只不過那時候正是抗日戰爭時期,看到百姓遭受到這樣磨難的他,想到了小時候乞討的日子。他將自己所有的積蓄捐出去,順便為祈福,為了儘自己的一份力,他還前往西安八仙宮學習醫術,想要治病救人。

在修行的過程中,他看到母親為了生病而沒錢治療的情形,看到了被戰爭禍害的百姓只能苦苦等死的情形,不管是遇到任何的困難,都不能阻擋他求醫的道路。甚至遇到別人不想告訴他這個病怎麼治的時候,他也毫不猶豫的直接跪下表示自己的決心。之後的他去到了終南山修煉,並且開始專心悟道。

附近的百姓知道了這座山上有一個品格高尚的道士之後,不管是來拜師還是來治病,都一定會找他。而張道長也毫不推遲,只要是來找他的人,都會親自接待,特別是那些來治病的!在終南山隱居了70多年的他,生活過得依舊很清苦,可是依舊沒有打消他為百姓做事的想法,甚至還決定收弟子,將道教文化傳承下去。

一生所學,造福百姓

在張至順修煉的這些年以來,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並且還將這份遺產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在剛剛入教那會,他就常常修養身心,因此結合了道教的文化之後,他的修道有百病皆消、口津生香、精通醫術、身體發光能夜視。除了這些文化遺產之外,他還在晚年的是遊學,目的是為了傳播文化,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傳播出去。

他艱苦的作風不僅影響了自己,還影響了自己的徒弟,因此很多弟子都得到了他的真傳,而他自己也被後世稱為"陸地神仙"。在90多歲的時候,張至順預計了自己的壽命能夠達到104歲,因此在最後一天到來的時候,他提前焚香沐浴,開始打坐,就像是即將成仙一樣!

儘管我們不知道張至順道長的修為到了什麼境界,但是他所傳授後人的養生之道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就連泰國人都不例外。在受邀參加泰國講學的時候,泰國提出想要用豐厚的條件挽留他,可是遭到了他的拒絕,他義正言辭地表示:"我是一個中國人!"

結語

張至順道長對於道家文化的領悟極其的深,甚至有著一般人沒有的見解,也正是如此,在傳授的時候,常常一個字一個字的說給弟子聽,就是為了能夠讓後人明白。對於中國人來說,張道長完全是一個文化的傳播者,他將文化發揚光大,甚至還帶到了國外。

每一個中國人,都要知道我們有優秀的文化,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並且要將這些文化全都吸收與發展。而小編最佩服的就是道長的毅力,能夠堅持修煉這麼多年,自己清苦的過完一生,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全都奉獻出來。

相關焦點

  • 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自己仙逝日,被稱為「陸地神仙」
    但是,在如今如此複雜的社會,有這麼一位「陸地神仙」做到了,他視金錢為糞土,生活清貧,一心向善,教化眾人,還成功預言了仙逝之日,最終流芳百世。身世浮沉 偶入道教這位仙風道骨的高人名叫張至順。1912年出生於河南,從小家境貧寒,家徒四壁甚至食不果腹。他的童年生活可以說是十分不幸。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拒絕國外利誘:我是中國人
    舊時在民間常有遊方道士手持道情筒宣唱道情,歌詞內容多是教人向善,張至順了解到道家名士韓湘子便是7歲出家,少慕神仙的他便產生了修道的想法。12歲時曾偷偷離家前往終南山,但因年紀太小無奈重返。在他17歲時終於圓了出家夢,遇到了一生中的貴人——華山全真教劉明蒼道長。
  • 104歲「陸地神仙」: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仙逝日,一生所學造福百姓
    在百餘歲的高齡羽化而作古,被大家稱為「陸地神仙」。他沒有私心,卻用自己的實踐向世人詮釋了道教文化的精髓——無陰不生,無陽不長,萬事萬物,最終就是一句「道法自然」,遵循本性,做到協調。身世浮沉雨打萍這位「神仙」究竟是何方高人,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他的面紗。他就是著名的終南山隱者,隱居修行70年,並且預言自己將於104歲時羽化離世的張至順道長。道長的成就登峰造極,讓人望其項背,可要談到他的少年生活,卻很不幸。
  • 「陸地神仙」隱居道觀修行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一生傳奇
    不知在大家印象的中道教中人應該是什麼樣的,不過小編想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道教中人應該都是一些年齡比較大,手裡拿著佛塵,隱居在山林之中與世無爭的人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位道教的掌門,這個人非常的有名,信奉道教的人都把他叫做「陸地神仙」。他的名字叫做張至順,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的色彩。
  •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在深山修煉70載,成功預言自己104歲羽化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在深山修煉70載,成功預言自己104歲羽化文/隨念其實中國一直都是一個宗教色彩不濃的國度,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發達而又嚴密的中央集權制度我們今天講的就是這樣一位老道長,他就是被許多的弟子信徒稱之為「陸地神仙」的張至順道長。道長生於晚清,他曾隱居道觀修行70年,並且預言自己將於104歲時羽化離世。其實要說起張道長,他的少年生活可以說是很不幸的。在他少年時期正好是中華大地最黑暗的時候,家境貧寒的他為了生存一直乞討逃難,也就是這樣一段經歷,讓他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向善為國為民的種子。
  • 他潛修道教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被稱為「陸地神仙」
    他潛修道教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被稱為「陸地神仙」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們將宗教視為自己的精神方向和引導者,宗教也成為很多國家領導人民的有效工具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道教掌門,他潛修道教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被稱為「陸地神仙」。這位能預知自己死亡的長者就是張至順道長。
  •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隱居道觀修行87年,還預知自己活到104歲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隱居道觀修行87年,還預知自己活到104歲人們從古至今一直都在尋找可以活得很久的方法,在古代,成仙得道是人們一直想要做的,尤其是在古代皇帝大臣們身上這種想法更明顯。當年鄭和下西洋據說就是為了去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
  • 他是真正終南山「隱士」,預言104歲羽化離開,至今身體未腐化
    導語:他是真正的終南山「隱士」,預言104歲羽化離開,至今身體未腐化   近年來終南山成為了很多人的「隱居」之地,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許多的人開始想要過著悠閒清淨的生活,如今終南山已有5000多人在隱居起來做所謂的「隱士」,他們每天起來喝喝茶,和一群在山上
  • 此人被稱「陸地神仙」,歸隱山林修行70餘年,預知自己104歲羽化
    此人被稱「陸地神仙」,歸隱山林修行70餘年,預知自己104歲羽化眾所周知,中國不僅是多民族的國家,更是多宗教的國家,只不過,只有道教是我們國家土生土長的宗教,並且它以自己濃厚的文化氛圍影響著萬千中華兒女。
  • 他被譽為「陸地神仙」成功預知自己104歲壽命將盡留下4字遺言
    現在道家的思想還在流傳,有一個人,他叫張至順,就是當代道家的代表人物,張至順道長在2015年逝世,活了104歲,然而在他90歲的時候就有預感自己是104歲仙逝了,張至順道長在道觀內修行了70餘年,所以他的覺悟和造化,是很多人都不能比的,他還被譽為「陸地神仙」,所以在仙逝以後,還有很多人說,張至順道長是去做神仙了,真正成為了神仙。
  • 「陸地神仙」張至順:靠化緣為一村莊建寺廟,預料自己107歲仙逝
    張至順出生在1912年,這時候還是清朝末期,他的家裡十分的貧窮,那個時候國家戰亂,社會十分不穩定,所以張至順年幼的時候就開始了乞討的生活。在某一次乞討的途中,他見到有人在表演《湘子傳》,主要講述的就是修仙的故事,這個故事讓張至順產生了跟濃厚的興趣,所以他開始有了當道士的想法。
  • 張至順真人生平 無量功德
    2015年7月28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全真龍門派第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功德圓滿、世願完遂,於2015年7月28日午時(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午時)在張家界羽化登真,世壽104歲。張至順道長的仙逝是道教界一大損失,道長如今鶴駕仙去,別情塵寰,寄居九天,令人常思常緬,願大師音容常存,位列仙班。
  • 油麻菜:每年夏至,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
    2019年是油麻菜老師尋訪記錄中醫的第十年,最近他正提筆回顧終南山隱修人張至順老道長的故事。五十年前,他在山裡種藥材,為了尋找一個風水好的隱修地,跑遍這一帶山頭溝口。數千年來,中國歷史上無數偉大的先人,都曾經從終南山走過,老子、陳摶老祖、鬼谷子、王重陽、三藏法師、姜子牙、孫思邈、張良、陶淵明、王維......這裡是中國隱逸文化的中心舞臺。
  • 張至順大師仙逝世壽104歲
    乙未年六月十三日午時(2015年7月28日),全真龍門派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於張家界羽化,功德圓滿,世願完遂,享年104歲。 張至順道長的仙逝是道教界的一大損失。鍊師預知時至,以香湯沐浴,穿新淨衣。囑咐門人,虔誠修行。說罷,元神逕返清虛。誌心稱念升天得道天尊,慈悲接引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 他生於晚清,17歲出家,亂世時曾下山救世,預言自己104歲時羽化
    他生於晚清,17歲出家,亂世時曾下山救世,預言自己104歲時羽化他生於晚清,17歲出家,亂世時曾下山救世,預言自己104歲時羽化   很多人知道,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在經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後,道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始終是一種瀟灑飄逸、與世無爭的樣子,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道家人物是近代道家的一個傳奇人物
  • 張至順道長訪談錄
    上篇忠孝守信誠敬悟道張至順道長,道號米晶子,師傅仙姓劉上明下蒼,曾清修於陝西山陽大天竺山,盡得其師王圓吉道長真傳。張至順道長自皈依道教以來,一邊勤讀經書參悟大道,一邊修習本門單傳的金剛、長壽功。1955年首次出山行道,即被推舉為陝西白雲觀知客,負責道觀的日常事務,把白雲觀打理得井井有條。
  • 這本書張至順準備了八十年
    嶺南問道 張至順道長作客廣州純陽觀論壇散記 最早收到張道長將要過來廣州的消息是在10月中旬,廣州聚友會義工組都很激動,在油麻菜的鏡頭和文章裡,從傳說中走下來的張至順老道長,竟然能有機會見到其真人,可遇不可求。
  • 五千隱士藏身終南山 請莫去驚擾這些"世外仙人"
    張劍峰(左一)和幾位修行者合影留念    核心提示:二十多年前,美國漢學家、佛經翻譯家比爾·波特來到中國,尋訪傳說中在終南山修行的隱士,因為《空谷幽蘭》的問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離市區一小時車程的終南山中,還保留著隱居傳統,有五千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行者隱居山谷
  •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小夥已變大叔,親人早已認不出
    他們的思想由自己控制,他們的歡喜來的很純粹,同樣他們也是一群擁有大智慧的人。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隱士呢?隱士可能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居住在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中,而想成為隱士也有幾個條件。第一是要有知識,不說博覽古今吧,但是一定要有能夠形成自己特色的文化底蘊。第二就是心胸寬廣,目光放的長遠,自願不與仕途有任何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