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自己仙逝日,被稱為「陸地神仙」

2020-12-03 陳說歷史呀

從古至今,無數名人大家都對於隱居生活十分嚮往,隱居可以遠離世俗的喧囂,同時也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人生。不過在面對世俗的誘惑時,真正能做到虛懷若谷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在如今如此複雜的社會,有這麼一位「陸地神仙」做到了,他視金錢為糞土,生活清貧,一心向善,教化眾人,還成功預言了仙逝之日,最終流芳百世。

身世浮沉 偶入道教

這位仙風道骨的高人名叫張至順。1912年出生於河南,從小家境貧寒,家徒四壁甚至食不果腹。他的童年生活可以說是十分不幸。後來為了養活自己,他7歲時就離家乞討,後來無意之間聽到了有人在唱《湘子傳》,韓湘子出道成家的故事在張至順的幼小心靈中種下了一顆種子,他開始對道教充滿了嚮往。

後來他陰差陽錯地來到部隊,由於張至順從小食不果腹,所以長得十分瘦弱,並沒有被分配到戰場上去,他負責趕馬車運輸炮彈。當時炮火連天,他為了保命就躲到了一個寺廟裡,在這裡他遇到了他的貴人,這個人就是華山全真教的劉明蒼道長。聊了一會後,劉明蒼道長得知了張至順一直有出家的想法,於是就在劉明蒼的引導下,張至順加入了華山全真教。

張至順剛開始打坐,就感覺身體輕飄飄的,呼吸也逐漸變得緩慢起來,早就已經忘了自己身處何處。此後張至順一直專心研究道家經典,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憑藉著對道教的熱愛,成為了華山全真教的首席大弟子。

自行學醫 造福百姓

在修行過程中,他還自行學習了醫學,因為小時候他的母親身體不好,經常因為沒錢看病而被病魔折磨,所以他立志要為窮人看病。後來來到西安的八仙宮,和高人虛心請教醫學知識,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救治病人。

學完醫之後,張至順就來到了終南山,在那裡他隱居了70年之久。在終南山期間,他潛心研究道學。真正的道人是孤獨的,他隱居山上,和張真人在群山之中,褪去塵世的外衣,尋求初心。

後來終南山附近的百姓都開始傳山上有個張至順道士心地善良,精通道教和醫學,當時就有很多百姓聞風而來,前來向張至順請教道教,並且也有不少人前來求醫。於是品德高尚的張至順開始下山救治窮人,而且就算跋山涉水也不收百姓一分一毫的錢。

看破世俗 潛心修煉

雖然張至順享譽終南山,不少人還會慕名前來送禮以示尊敬,但是他從來不會接受這些身外之物,對於他來說能吃飽穿暖已經是最高的要求了。張至順經常會吃到發黴的饅頭和被貓吃過的紅薯,但是他對這些並不介意,對於他來說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道教造福眾人。

對於長壽之道,張至順道長有著獨特而豐富看法,道長自出家百餘年來僅僅只生過三次病,而且都依靠自身功法把病治好了,從未去過醫院。大多數人認為道教的養生之道只傳給弟子而不穿外人,其實事實並不是如此,張至順道長很早就想把強身健體的長壽功傳給每一個中國人。但是奈何沒有找到這樣的機會,反倒是有不少有緣人學了他的功法治癒了很多疑難雜症。

經過張至順的不懈努力,他已經成為了道家的代表人物,被世人稱為「陸地神仙」。在他90多歲的時候,他已經預測到了自己將於104歲的時候仙逝,於是他在104歲大限將至的時候,以香湯沐浴,穿新淨衣,囑咐門人,虔誠修行。說罷,元神逕返清虛,這位「陸地神仙」就像得道成仙一樣,回到了天上。

結語

張至順的確用自己的一生在踐行修行,他認為道教文化不能一個人或者一個門派受用,而是要所有中國人努力將他發揚光大。他歷經風風雨雨,仍然保持百餘年的初心,清貧一生。他將自己潛心研究的道教傾力相傳,在百姓有難之時,他又無私傾力相助,他對道教的文化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曾預言自己仙逝日期
    佛教講究的禮佛,從佛法中得到感悟,從而成為神仙,但是道教則不一樣,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它講究的潛心修煉,最後羽化成仙。道教很少有人了解,畢竟在中國佛教更受歡迎一些。道教一直以來是很多文人雅士所追捧的,因為道教講究的隱居生活。
  • 104歲「陸地神仙」:隱居終南山70年,預言仙逝日,一生所學造福百姓
    在百餘歲的高齡羽化而作古,被大家稱為「陸地神仙」。他沒有私心,卻用自己的實踐向世人詮釋了道教文化的精髓——無陰不生,無陽不長,萬事萬物,最終就是一句「道法自然」,遵循本性,做到協調。身世浮沉雨打萍這位「神仙」究竟是何方高人,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他的面紗。他就是著名的終南山隱者,隱居修行70年,並且預言自己將於104歲時羽化離世的張至順道長。道長的成就登峰造極,讓人望其項背,可要談到他的少年生活,卻很不幸。
  • 「陸地神仙」張至順,隱居終南山70年,拒絕國外利誘:我是中國人
    千百年來道教以「得道成仙」作為基本信仰,而「得道成仙」並不是世人簡單地對「長生」的追求,其中體現著一種逍遙的人生態度,蘊含著生命美學的豐厚意蘊。道教的思想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大多數人或許都認為道教的世外高人都是與世隔絕的。卻有這樣一個人,終生清修,將畢生所學貢獻於世,被弟子信徒稱為「陸地神仙」。
  •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在深山修煉70載,成功預言自己104歲羽化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在深山修煉70載,成功預言自己104歲羽化文/隨念其實中國一直都是一個宗教色彩不濃的國度,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發達而又嚴密的中央集權制度我們今天講的就是這樣一位老道長,他就是被許多的弟子信徒稱之為「陸地神仙」的張至順道長。道長生於晚清,他曾隱居道觀修行70年,並且預言自己將於104歲時羽化離世。其實要說起張道長,他的少年生活可以說是很不幸的。在他少年時期正好是中華大地最黑暗的時候,家境貧寒的他為了生存一直乞討逃難,也就是這樣一段經歷,讓他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向善為國為民的種子。
  • 「陸地神仙」隱居道觀修行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一生傳奇
    不知在大家印象的中道教中人應該是什麼樣的,不過小編想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道教中人應該都是一些年齡比較大,手裡拿著佛塵,隱居在山林之中與世無爭的人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位道教的掌門,這個人非常的有名,信奉道教的人都把他叫做「陸地神仙」。他的名字叫做張至順,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的色彩。
  •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隱居道觀修行87年,還預知自己活到104歲
    他被稱為「陸地神仙」,隱居道觀修行87年,還預知自己活到104歲人們從古至今一直都在尋找可以活得很久的方法,在古代,成仙得道是人們一直想要做的,尤其是在古代皇帝大臣們身上這種想法更明顯。當年鄭和下西洋據說就是為了去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
  • 他是真正終南山「隱士」,預言104歲羽化離開,至今身體未腐化
    導語:他是真正的終南山「隱士」,預言104歲羽化離開,至今身體未腐化   近年來終南山成為了很多人的「隱居」之地,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許多的人開始想要過著悠閒清淨的生活,如今終南山已有5000多人在隱居起來做所謂的「隱士」,他們每天起來喝喝茶,和一群在山上
  • 他潛修道教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被稱為「陸地神仙」
    他潛修道教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被稱為「陸地神仙」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們將宗教視為自己的精神方向和引導者,宗教也成為很多國家領導人民的有效工具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道教掌門,他潛修道教70多年,預知自己104歲仙逝,被稱為「陸地神仙」。這位能預知自己死亡的長者就是張至順道長。
  • 此人被稱「陸地神仙」,歸隱山林修行70餘年,預知自己104歲羽化
    此人被稱「陸地神仙」,歸隱山林修行70餘年,預知自己104歲羽化眾所周知,中國不僅是多民族的國家,更是多宗教的國家,只不過,只有道教是我們國家土生土長的宗教,並且它以自己濃厚的文化氛圍影響著萬千中華兒女。
  • 「陸地神仙」張至順:靠化緣為一村莊建寺廟,預料自己107歲仙逝
    張至順出生在1912年,這時候還是清朝末期,他的家裡十分的貧窮,那個時候國家戰亂,社會十分不穩定,所以張至順年幼的時候就開始了乞討的生活。在某一次乞討的途中,他見到有人在表演《湘子傳》,主要講述的就是修仙的故事,這個故事讓張至順產生了跟濃厚的興趣,所以他開始有了當道士的想法。
  • 油麻菜:每年夏至,張至順道長都要像候鳥一樣回到終南山……
    2019年是油麻菜老師尋訪記錄中醫的第十年,最近他正提筆回顧終南山隱修人張至順老道長的故事。五十年前,他在山裡種藥材,為了尋找一個風水好的隱修地,跑遍這一帶山頭溝口。數千年來,中國歷史上無數偉大的先人,都曾經從終南山走過,老子、陳摶老祖、鬼谷子、王重陽、三藏法師、姜子牙、孫思邈、張良、陶淵明、王維......這裡是中國隱逸文化的中心舞臺。
  • 他被譽為「陸地神仙」成功預知自己104歲壽命將盡留下4字遺言
    現在道家的思想還在流傳,有一個人,他叫張至順,就是當代道家的代表人物,張至順道長在2015年逝世,活了104歲,然而在他90歲的時候就有預感自己是104歲仙逝了,張至順道長在道觀內修行了70餘年,所以他的覺悟和造化,是很多人都不能比的,他還被譽為「陸地神仙」,所以在仙逝以後,還有很多人說,張至順道長是去做神仙了,真正成為了神仙。
  • 張至順真人生平 無量功德
    2015年7月28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全真龍門派第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功德圓滿、世願完遂,於2015年7月28日午時(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三午時)在張家界羽化登真,世壽104歲。張至順道長的仙逝是道教界一大損失,道長如今鶴駕仙去,別情塵寰,寄居九天,令人常思常緬,願大師音容常存,位列仙班。
  • 張至順道長訪談錄
    上篇忠孝守信誠敬悟道張至順道長,道號米晶子,師傅仙姓劉上明下蒼,曾清修於陝西山陽大天竺山,盡得其師王圓吉道長真傳。張至順道長自皈依道教以來,一邊勤讀經書參悟大道,一邊修習本門單傳的金剛、長壽功。1955年首次出山行道,即被推舉為陝西白雲觀知客,負責道觀的日常事務,把白雲觀打理得井井有條。
  •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小夥已變大叔,親人早已認不出
    他們的思想由自己控制,他們的歡喜來的很純粹,同樣他們也是一群擁有大智慧的人。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隱士呢?隱士可能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居住在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中,而想成為隱士也有幾個條件。第一是要有知識,不說博覽古今吧,但是一定要有能夠形成自己特色的文化底蘊。第二就是心胸寬廣,目光放的長遠,自願不與仕途有任何糾葛。
  • 他生於晚清,17歲出家,亂世時曾下山救世,預言自己104歲時羽化
    他生於晚清,17歲出家,亂世時曾下山救世,預言自己104歲時羽化他生於晚清,17歲出家,亂世時曾下山救世,預言自己104歲時羽化   很多人知道,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在經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後,道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始終是一種瀟灑飄逸、與世無爭的樣子,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道家人物是近代道家的一個傳奇人物
  • 張至順大師仙逝世壽104歲
    乙未年六月十三日午時(2015年7月28日),全真龍門派21代百歲丹道大師張至順道長於張家界羽化,功德圓滿,世願完遂,享年104歲。 張至順道長的仙逝是道教界的一大損失。鍊師預知時至,以香湯沐浴,穿新淨衣。囑咐門人,虔誠修行。說罷,元神逕返清虛。誌心稱念升天得道天尊,慈悲接引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 這本書張至順準備了八十年
    嶺南問道 張至順道長作客廣州純陽觀論壇散記 最早收到張道長將要過來廣州的消息是在10月中旬,廣州聚友會義工組都很激動,在油麻菜的鏡頭和文章裡,從傳說中走下來的張至順老道長,竟然能有機會見到其真人,可遇不可求。
  • 五千隱士藏身終南山 請莫去驚擾這些"世外仙人"
    張劍峰(左一)和幾位修行者合影留念    核心提示:二十多年前,美國漢學家、佛經翻譯家比爾·波特來到中國,尋訪傳說中在終南山修行的隱士,因為《空谷幽蘭》的問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離市區一小時車程的終南山中,還保留著隱居傳統,有五千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行者隱居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