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的英語不夠好,也能成為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

2020-11-30 母嬰十萬個為什麼

文 | 小妖精

最近,經朋友推薦讀了一本書《讓孩子輕鬆說出地道英語》,作者是趙曉華,她是CRI(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原英文主播,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現在她已經轉型成了一位幼兒英語啟蒙的「自媒體媽媽」。

說實在,沒看這本書之前,對於朋友的推薦我沒在意,沒想過去買。直到我那位熱心的朋友將書寄給我,基於她的熱情我隨手翻閱了下,立馬被吸引了。

為什麼被吸引?因為在英語啟蒙這件事上,作者曉華結合中國家庭的實際情況,一開始就深入解答了父母對於孩子學英語這件事的一些痛點。

學英語,很多父母首要擔心的問題——自己的英文水平不高,發音也不標準,也沒多少詞彙量,我怎麼教孩子英語呢?對此,曉華給出了很實在的幾點建議。

○ 父母只需要掌握簡單的詞彙就可以了

父母對著孩子講英語,既不需要認識6000個以上的單詞,也不需要背誦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dream」。當孩子還是小baby的時候,最先學會的母語詞彙是媽媽、爸爸、寶寶、奶奶、不要……

最初的英語啟蒙完全可以從這些詞彙開始。另外,一些常用的單個詞像come(來)、go(去)、where(哪兒呢?)等等也能表達很完整的意思,日常與孩子英語對話中可以常用。

一些常用的句式,也能覆蓋一半以上的家庭生活場景了。如:

Do+something:Bring the bowl,pease.(請把碗拿來。)

Let's+do+something:Let’s go out!(我們出去吧!)

Don't+do+someting:Don't run so fast……(別跑那麼快!)

與孩子日常生活交流中,多用用這些詞語和句子,英語自然而然就會熟能生巧。

▲ 曉華和女兒Emma

○ 買一本英文字典

市面上有很多英文字典,可以買一本自己用,也可以買本兒童版和孩子一起查。儘量翻翻英英詞典,用英文向孩子解釋生詞,不要直接念出中文釋義。學英語記住單詞的中文意思其實並沒有什麼用。而用英文解釋單詞,不光更準確,還能讓孩子多接觸英文。

有時也可以試著自己用簡單的英語解釋,可能比字典還更容易讓孩子理解。比如,解釋store,就可以說「It's just a shop.」

○ 創造機會,讓孩子和英語更好的人對話

曉華說,她女兒Emma的英語比較好,大家一直以來都覺得主要功勞在於她。其實不是,她只是充當了她英語生活的踐行者。

為了讓孩子與英語更好的人對話,能更多樣接觸不同說英語的人,她給女兒報了外教課。日常母女在一起交談,再怎麼拓展話題空間也很有限。上課時,師生間的話題可以包羅萬象。

○ 家長得有一張「厚臉皮」

即使像曉華這樣英語專業畢業的媽媽,日常和女兒說英語時也會有些彆扭。她和Emma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覺得還能開口說,但如果有別的人在場,也會非常不好意思開口。

不過,隨著母女間英語互動越來越多,她開始學著厚臉皮,在電梯這種公眾場合裡,可以與Emma小聲說英語,說著說著也就習慣了。

因為這個還在電梯裡結識了鄰居老大爺,也酷愛學習和說英語的,給Emma找了個忘年交朋友。每次Emma和鄰居老大爺見面都會用英語互相問候,說英語的語言環境,就這麼不知不覺營造出來了。

○ 備好「不苛求完美」的預期

很多父母總是擔心:我發音不標準怎麼辦?我說錯了怎麼辦?在曉華看來,別管對不對,標準不標準,說就是了。

誰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比如我們從小都一直學的一句常用語「How are you?」大家都覺得要給出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I am fine,thank you,and you?」這樣的回答沒錯。但其實還可以有無數種回答,fine、good、OK等等都可以,任何情緒詞彙都可以放進去,只要對方能明白就行,都沒有錯。

至於,還有父母覺得自己說英文發音不標準,會影響到孩子,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因為英語啟蒙時,我們會買很多原聲音頻、兒歌給孩子聽,所以父母並不是孩子唯一的英語輸入來源。孩子是有能力分辨出更標準的讀音的。

語言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學習語言不必苛求完美,交流才是我們的第一目的。

○ 給寶寶起個英文名

說起給娃取英文名這件事,還記得有這麼一句話戲說:「這年頭,在中國,據說誰要是沒給娃起個英文名、再順便鄙視一下看《喜羊羊》和《熊出沒》的熊孩子,都不好意思自稱中產階級父母。」

當時與身邊朋友討論這個話題,很多朋友說,其實給娃取英文名,真的壓根不是要自我標榜是中產階級,還在於給孩子英語啟蒙做個準備,孩子上英語培訓班,必須得有個英文名。

一位朋友還以身作則說,之前給孩子報英語培訓班,老師要求有英文名,就臨時補取了。孩子小名叫「小芋頭」,這臨時取的英文名就諧音成了「yutou」,英文名取得有些倉促。

給孩子取英文名有什麼好處?在曉華看來,可以創造一個英語環境,名字隨時隨地都要念,說英語就從喊娃的英文名開始。另外,有了英文名,更容易讓孩子對英語文化產生感覺。

父母們的第二大痛點: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英文繪本,不知道怎麼入手?對此,曉華的建議簡單明了,提倡三個原則。

首先,選孩子能理解的繪本,不要因為字少覺得不值。對於剛啟蒙的孩子,應該選擇圖多,文字比較少,孩子能夠理解的繪本。

其次,多挑選有韻文、有重疊句的繪本。從押韻文、重疊句、重複句較多的故事開始,和兒歌的選擇一樣。一般講家庭、講父母之愛、講動物的繪本,比較能引起孩子注意,也可以多選這類。

最後,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選擇不同繪本。小齡寶寶選文字簡單,情節不強的繪本;年齡稍大但剛啟蒙的孩子,可以選牛津閱讀樹和海尼曼的初級讀物等。

親寶寶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閱讀是最好的英語啟蒙(深度好文)
    一方面,家長對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引導孩子堅持閱讀,而是把心思都放在了提高聽力和口語上面了。另一方面,部分家長自身英語基礎較差,又長時間沒有鞏固,所以不敢在家輔導孩子的英語閱讀。對於第二種情況,家長只需要督促孩子增加詞彙量,然後培養閱讀習慣,早日進入自主閱讀,就算完成了家庭英語閱讀啟蒙的重要任務。
  •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海底小縱隊學英語大啟蒙
    有一句話不少爸爸媽媽都應該聽說過: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興趣,就會有接下來快樂學習的大有可能。  這便是海底小縱隊學英語的課程設計,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畢業,且有多年兒童英語教學研究的鄒老師所闡述的啟蒙英語三有法之第一法:有興趣。
  • 英語啟蒙,讓孩子不再抗拒英語,聽說讀寫一體化,告別啞巴英語
    以前不是很注重早教的時候,英語基本是每中學生最頭疼的問題,能把英語學好的學生有絕對的優勢,並且只要英語成績不低,基本排名都不會靠後。在我那個年代,英語成績就像現在的社會經濟一樣,兩極分化特別嚴重。英語成績好的學生,是只有語文、數學成績好的學生望塵莫及羨慕不來的。
  • 去上學分享-英語不好,該怎麼給孩子英語啟蒙?
    請大家先思考2個問題:你希望英語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在孩子英語啟蒙中,父母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小編de回答:對我來說,我不看重我的孩子英語考試能拿多少分,或者未來,他跟同齡人相比,英語水平相差多少。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用這些方法,在英語啟蒙的路上少走彎路
    而且為了提高孩子英語學習效果,家長們跟隨最新的研究和理論,不斷前置孩子英語啟蒙的時間,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開始在幼兒階段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汪培珽老師在《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中提出,孩子的英語啟蒙可以從嬰兒期就開始,越早越好。而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方法,就是讀英文故事書,重要的不是英文,而是故事,只要孩子喜歡上聽英文故事就好。
  • 英語啟蒙還能這麼玩?跟到家早教老師一邊學字母,一邊鍛鍊體能
    說起孩子的英語啟蒙,可謂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僅如此,孩子們對英語不約而同的「沒興趣」也讓家長們傷透腦筋。早教中心英語班、幼兒園英語興趣班、各類英語早教書籍/視頻……啟蒙途徑數不勝數,能真正打動孩子的卻是少之又少。
  • 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說到最好的英語啟蒙方法,家長們會想到什麼? 這是因為,如果缺乏真實語境,不管是繪本、兒歌還是動畫資源對孩子來說也只是知識類學習,而在英語啟蒙階段,孩子需要的不是割裂的詞彙或者語法,而是真實語境,尤其和孩子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息息相關的交際語言。
  • 嘰裡呱啦解決英語啟蒙難題 為孩子提供有趣優質的啟蒙教育
    英語學習「從娃娃抓起」想必是大多數家庭的共識,但孩子英語啟蒙也給年輕家長們帶來很多考驗, 很多家長都很困惑,自己的英語水平一般,沒辦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但是線下上課「孩子不聽老師講課」「剛開始聽不懂,坐不住」…...這些難題讓家長頭疼不已。
  • 英語啟蒙的捷徑,你get了嗎?
    現在孩子學習英語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就是父母孩子們普遍地都過度重視英語,但是孩子的學習效率卻並不高,反而還影響了其他學科的時間,這讓父母們也是非常煩惱的。究其原因是幼年英語啟蒙階段沒有做好。英語啟蒙做好了在後續的英語學習中是非常輕鬆的。
  • 唱唱啟蒙英語攜手小鵝通好課聯盟,助力萬千家庭正確認知英語啟蒙
    好課聯盟成立以來引了眾多知名內容方、渠道方加入,共同挖掘內容分銷市場的巨大變現潛力,唱唱啟蒙英語就是其中的優質內容方代表之一。不同於其他知識付費產品解決用戶短期焦慮問題,唱唱啟蒙英語深耕教育領域,歷經兩年深入了解親子家庭教育需求,由哈佛學者、英語教育專家蘿拉老師帶領團隊,研發出了分別針對家長和孩子的啟蒙課程,助力萬千家庭正確認知英語啟蒙。
  • 英語啟蒙教育應該什麼時候開始,怎麼入手,用什麼方式最好呢?
    很多家長都頭痛一個問題: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應該什麼時候開始,怎麼入手,用什麼方式最好呢?當然是越早越好!從孩子一出生,英語啟蒙就可以開始了。我今天想對家長們說:孩子的英語啟蒙,靠家長自己就可以搞定。不需要你可以說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語,只要你想,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學好英語!出於本人的專業背景和興趣,我系統研究過兒童英語啟蒙的理論,在這些的基礎之上,總結出自己的經驗和方法。朋友們用我教的方法去對他們的小朋友實踐,效果非常顯著。花十分鐘耐心看完此文,一定會幫助到你!
  • 這些年在英語啟蒙上踩過的坑
    關於英語啟蒙的主題想寫很久了,遲遲沒有下筆的原因有很多,很重要一方面是覺得自己不夠專業,英語啟蒙不論是分級閱讀還是各類專題都有太多的牛媽和英語大拿寫過了。畢竟我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公主號,不想只發沒有任何閱讀價值的口水文湊數。
  • 蓋兆泉:英語習得主要靠家庭!英語啟蒙各階段,家長的作用大不同
    平時英語學習當然很輕鬆了,單詞不需要背誦,課文看幾遍就能熟練。初二就完成了中考任務。現在上課不學英語,應付考試也是學校前幾名。有很多孩子沒有英語啟蒙經歷,即使學習非常認真、刻苦,還上著培訓班,但是英語成績到大考就無法應付。兒子說他們只會課本上的知識 ,不會說、不會用。當時不敢相信,從小英語啟蒙和沒有啟蒙的孩子差距竟然這麼大。
  • 英語啟蒙利器:名詞看圖片,動詞TPR
    一個曾經和我一起學駕照的朋友跟我說:我家孩子幼兒園三年,上了各種各樣的英語輔導班。我:都上過什麼樣的輔導班?朋友: 有學過劍橋英語、新概念英語、階梯英語,上過過自然拼讀,還有網上外教口語課。我: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你這屬於拔苗助長。
  • 英語啟蒙:符合孩子心智發展水平的方法,孩子一看就懂!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54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如果看過外國老師使用TPR(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教小朋友學英語,就會發現,他們經常使用一些比較實用的教具,其中使用較多的是各種實物圖片。在教動作之前,老師通常會先教孩子認知各種實物的英文名稱,然後再結合肢體動作,擴展為一個TPR動作短句。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英語啟蒙之汪培珽書單
    前面介紹了廖彩杏,吳敏蘭書單,這次肯定輪到汪培珽老師了,畢竟這三位老師是臺灣英語啟蒙界的三位大咖,哪個英語啟蒙的家長沒有聽過她們的名字呢?她們的啟蒙理念影響了許多家長,引領了家庭式英語啟蒙的潮流。汪培珽老師,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MBA學歷,在銀行職場工作九年,後決定成為全職媽媽,這個勇氣也不是哪個媽媽都能做到的。汪培珽老師的英語啟蒙理念有一點不適合中國的國情,書單更像是一個分級閱讀體系,主要是以英文系列為主,大部分都是字數較多,故事情節較完整的讀物。書單裡面大部分是帶插畫的書,不是繪本。
  • 炫極星地球儀:讓興趣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看來,只有「好之」和「樂之」才能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才能把學習當作樂趣,欲罷不能。
  • 英語啟蒙:《我帶孩子學英語》精華閱讀與感悟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52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作為一名以文字和視頻創作為主的自媒體作者,我每天都在堅持紙質書閱讀,同時在通勤時間聽各種有聲書,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尤其是有關英語啟蒙方面的內容。當然,我並沒有因此而成為一名「知識搬運工」,而是在通過寫作的方式促進自己不斷思考,然後在自己的家庭英語啟蒙教育中,去付諸實踐。
  • 在家怎麼英語啟蒙?我給萱寶制定的英語啟蒙路線
    我是宣元媽媽家,點擊上方「關注」,分享和交流我的育兒經驗,私信我回復「資料」,送你一份2000G英語啟蒙和數學啟蒙資料。現在越來越多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意識到英語啟蒙的重要性,但如何開始進行英語啟蒙卻很迷茫。
  • 用它來給孩子啟蒙英語好不好?
    在課件製作過程中,提前判斷出孩子可能回答的答案,讓老師提前錄製好儘可能多的視頻;課堂中,會根據孩子的答案觸發老師提前錄製好的視頻,呈現出直播互動的感覺。而這其中,把廣告鋪的最多的該數斑馬AI課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斑馬英語怎麼樣,適合多大的孩子學習,又該在什麼時候為孩子切換為直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