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疫情之動物探秘——蝙蝠

2021-01-15 天之生靈

蝙蝠,傳說一種會吸食血的動物。它們有著可怕而恐怖的面孔。然而,事實卻出乎我們意料。其實世界上的大多數蝙蝠都是不以血為食的,只有三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大多數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截肢動物為食,還有一些有點像蜜蜂,主要靠吃花蜜和花粉生存。

蝙蝠的確長了一副嚇人的面孔,但它們一點也不向外表那樣。它們依靠自己的超聲波系統來辨別方向和捕食,給了人類一定的啟發。

它們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同時也是人畜共患病毒天然的宿主,據說它們身上可以攜帶數十種甚至上百種病毒。而這些病毒對它們並沒有什麼直接危害。

經過科研人員對這次疫情的調查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最終來源是蝙蝠,根據DNA檢測,研究人員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數組可能存在多個。目前,研究人員通過對大量樣本的分析和DNA的比對,他們發現穿山甲可能是中間.宿主之一。病毒是由穿山甲等其他未發現的中間宿主動物傳給人類的。

通過這次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我們對蝙蝠又有了新的認識。蝙蝠可以被比作為一個飛行的病毒庫。目前科學家在已知種類的蝙蝠,身體中發現了4100種病毒,最多的一種蝙蝠身上攜帶的病毒高達100多種。那麼我們就會產生疑問了,為什麼蝙蝠自己沒事?因為蝙蝠的體溫高,間接增強了它們對病毒的抵抗力。蝙蝠選擇飛行,進化出了高水平的DNA損傷修復。所以蝙蝠很長壽,並且很少得癌症。

它們身上攜帶著很多對人類致命的病毒,比如說:非典讓冠狀病毒、伊波拉病毒、MERS病毒等。蝙蝠是群居動物,它們總是聚在一起,就算它們會被感染,在一個蝙蝠群中,它們就會反覆被感染,所以這會導致它們對這些病毒產生更高的抵抗力。

蝙蝠是一種會為了食物而「玩弄」同伴的一種動物,它們會在缺乏食物是,用自己的回聲定位幹擾同伴捕食,從而自己去搶奪食物。它們也是一種會相互學習的動物,它們會相互學習對方的捕食技巧,並且能辨認出同為「蝙蝠」的夥伴,然後擠在一起。

它們有著很強的社交能力。它們會用一些社交性的信號來吸引配偶、保衛食物、召喚同類,以及驅逐一些捕食它們的動物。它們的信號雖然頻率很低,但有時人類也可以聽到。

它們是夜行者,所以回聲定位對它們來說很重要。它們依靠這個來生存。

蝙蝠也是辛勤的勞動者,它們通過自己的飛行將種子或者花粉帶到不同的地方,就像園丁一般,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花房」。它是生命的傳播者,它是無私的送信者。

蝙蝠對人類發展也有一定貢獻,它的回聲定位啟發人們發明了雷達。它唾液中的某些物質和糞便對人們也是有益之物。

蝙蝠的「蝠」與「福」諧音,所以在中國它是吉祥的象徵。當然,因為它本來就長壽,也有人將它做成畫祝老人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探秘蝙蝠——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
    蝙蝠的棲息地一般離我們的居民區是比較遠的。所以很多人對蝙蝠並不了解,更沒有見過它的真面目。可能大多數人對它們的印象停留在萬惡的病毒之源上。有科學家們表明,蝙蝠就是SARS病毒的來源。也有人說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也是蝙蝠。
  • 蝙蝠:揭秘蝙蝠帶毒不中毒之謎
    隨後,儘管政府立即採取措施,可還是沒有止住疫情的傳播,到了年底,疫情更是蔓延到了新加坡,印尼等地[1]。 截止至1999年12月,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尼帕病毒性腦炎發病共283例,109例死亡,病死率達38.5%。除此之外,當時的疫情直接導致馬來西亞近900個豬場,差不多90萬頭豬被撲殺,可謂損失慘重。
  • 探秘10大動物「吸血鬼」:吸血蝙蝠最恐怖(圖)【4】
    原標題:探秘10大動物「吸血鬼」:吸血蝙蝠最恐怖(圖)   3.不過,壁蝨也被歸類為蜘蛛綱節肢動物。據認為,壁蝨起源於白堊紀時期,並最終進化成如今各類獨特的變種,如鹿壁蝨、狗壁蝨、羊壁蝨等。   在幼蟲期,壁蝨有六條腿。但是,你千萬不能被這種幼蟲欺騙,狗類和貓類身上感染的壁蝨幼蟲可能多達3萬多隻。如果它們同時對宿主進行叮咬吸血的話,可能會造成宿主迅速大量失血而死亡。
  • 探秘10大動物「吸血鬼」:吸血蝙蝠最恐怖(圖)【2】
    原標題:探秘10大動物「吸血鬼」:吸血蝙蝠最恐怖(圖)   1. 蚊子
  • 那個吃蝙蝠治病的男孩已長大,疫情之下,蝙蝠是藥還是毒?
    自疫情發生以來,有醫生普及蝙蝠的知識:1. 蝙蝠存在年代久遠,大約有8800萬年,幾乎與恐龍是同時代;2.蝙蝠是病毒的自然宿主,其身上能攜帶超過100多種毒性極大、兇險無比的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其中就有伊波拉、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狂犬病、SARS病毒等;3. 蝙蝠作為全球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本身卻是百毒不侵;它有逆天的免疫系統,強有力的防禦功能,很難被異物傷害,即使病毒也無法對蝙蝠產生作用。
  • 到底誰是這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是蝙蝠?是穿山甲?還是……
    有不少人說這次的疫情是由於人們吃蝙蝠造成的,也有人說是因為有些人吃野生動物才是這次疫情的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有,最近有人說穿山甲是這次疫情的中間宿主。甚至,無憑無據的傳言禍及到了狗狗和貓的身上,認為貓和狗也會傳染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因為,在有一段時間內,一些小區出現了摔死狗、貓的現象。
  • 你知道可能導致武漢疫情的蝙蝠這種動物為啥是毒王嗎?
    但是為什麼國內外諸多專家們都說此次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有可能是蝙蝠傳染給人類的呢?說到這裡下面還是得詳細介紹一下蝙蝠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究竟為啥會有毒呢?它究竟又攜帶了什麼病毒?這也使得蝙蝠成為一個獨特的快速繁殖和高度傳播的「病毒庫」,當這些蝙蝠病毒進入缺乏快速反應免疫系統的動物體內時,病毒就會在新宿主體內快速複製傳播並導致高死亡率。
  • 「錯的不是蝙蝠,是吃蝙蝠的人」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當武漢疫情爆發,無數野生動物和食用野生動物的人陷入了被口誅筆伐的境地。一時間,動物、野生動物、寵物……這樣的關鍵詞像是也沾上了毒液一般,讓不少人退避三舍。01錯的不是蝙蝠,是吃蝙蝠的人蝙蝠是百毒之王,身上有各種各樣未知的病毒;
  •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這個疑問類似於為什麼愛滋病毒在猩猩體內存在了很多年,而最近幾十年才開始在人類中爆發呢。通過科學研究,我們知道蝙蝠身上攜帶了大量的冠狀病毒,但是這些病毒並不一定會直接導致人類感染,就像猩猩和人類和平相處了很多年,都一直相安無事。那麼第一個感染愛滋病的人,他到底對猩猩做了什麼不可描述之事。首先我們需要講的是一個概率問題,就像要同時滿足傳染性疾病流行得需要多個條件。
  • 疫情的爆發都怪蝙蝠嗎?蝙蝠表示這個鍋我不背,超級病毒庫蝙蝠
    2020年真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澳洲發生了持續燃燒了四個月的大火,在大火期間,約有65萬隻蝙蝠為了躲避大火湧入了人類的居住區,菲律賓阿爾山火山噴發,東非蝗災,以及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今天來說一下新冠肺炎可能的自然宿主蝙蝠,疫情爆發都怪蝙蝠嗎?蝙蝠表示不背這個鍋,都是你們人類自己惹得事情。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短短一個月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確診病例已超過2003年的SARS疫情。不斷上升的數字,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之下,除了要做好隔離和救治,找到「病毒源頭」也同樣重要。儘快確認病毒的源頭宿主和中間宿主,可以加快針對該病毒藥物與疫苗的研發,迅速阻斷人與病原體的接觸,對於病毒病原體早期預防和疫情控制的意義,不言而喻。
  • 蝙蝠,背鍋最多,也最受委屈的野生動物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聽到的最多的動物就是蝙蝠了。很多人現在管事聽到「蝙蝠」就害怕的不得了,覺得他們是「萬惡之源」,但是您知道嗎?真正帶給人們健康威脅的不是蝙蝠,而是人們濫食野生動物的惡習,和因私慾傷害野生動物將其製品到處販賣的行為為我們人類埋下了一個又一個安全隱患。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會如此之高,因為傷害野生動物的同時也將對我們人類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 蝙蝠「襲擊澳大利亞」,跟中國的疫情有關係嗎?
    最近,很多公眾號和新聞媒體都發表了關於「澳大利亞遭到蝙蝠襲擊」的文章。但具體蝙蝠的數目眾說紛紜,從 30 萬到 70 萬,不一而足。咱先不管多少萬隻,這些文章的內容都非常嚇人,宣稱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不少朋友會擔心,既然中國目前爆發的疫情,源頭(貯存宿主)很可能是蝙蝠,那麼,這種現象會不會導致疫情在澳洲散播開來呢?
  • 林草防疫|雲南發布疫情防控期間野生動物管控摘引 蝙蝠等為監測對象
    林草防疫|雲南發布疫情防控期間野生動物管控摘引 蝙蝠等為監測對象 2020-03-03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印尼人疫情下照樣吃蝙蝠,店老闆:每天早早賣完
    儘管目前擴散趨勢明顯,但在印尼北部蘇拉威西省的一個菜市場上,人們依然看到一些動物被商販販賣,其中就包括聞之令人色變的蝙蝠。據悉,印尼政府和國際社會施壓要求關閉該市場,但該市場仍以供應奇異的野生動物而聞名。
  • 疫情期間,家裡飛進蝙蝠怎麼辦?別慌!
    這日子口兒,居民家裡來了不速之客,一隻蝙蝠!怎麼辦?2月10日15時30分許,豐臺區馬家堡街道一居民家中發現一隻蝙蝠,全家非常害怕,由於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為了不引起小區居民恐慌,這家人選擇了報警。這隻蝙蝠就棲身在窗框內,黑乎乎的。民警苗梓峰趕緊和輔警穿好防護服、護目鏡、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用小棉被將蝙蝠捕獲,同時聯繫街道對這戶居民家中進行了消毒處理。
  • 蝙蝠之「禍」,你真的了解蝙蝠嗎?
    王放 ,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蝙蝠中的菊頭蝠又再次登上熱搜。可是,你是否真的了解它們嗎?
  • 世界最大蝙蝠「馬來大狐蝠」在穗展出
    ,世界上最大蝙蝠「馬來大狐蝠」10月18日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首次展出,近2米的超大展翼引發遊客圍觀。世界上最大蝙蝠「馬來大狐蝠」10月18日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首次展出,近2米的超大展翼引發遊客圍觀。 陳驥旻 攝  馬來大狐蝠,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等地,屬夜行性群居動物。體長為20—25釐米,體重約為600—1100克,翼幅最大近兩米,張開雙翼甚至超過一位成年高大男子,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因其頭和面部狹長,看起來很像狐狸,因此得名「狐蝠」。
  • 科學小探秘|導讀《飛越風暴》中的發現
    可以讓我們欣賞語言之美,可以給我們帶來遊戲之樂,可以讓我們增長廣闊之識,可以讓我們增進親子關係,還能讓我們發現科學秘密!快跟張老師走進一本文學書裡的科學探秘!領讀老師張會彥,中教一級教師,保定市清苑區溫仁鎮南孟莊小學副校長。我喜歡閱讀,也喜歡寫作,最喜歡陪孩子們在文字中自由暢想。創有個人公眾號《燕子飛行》。閱讀理念帶著欣喜,在閱讀中尋找快樂。
  • 自然科普 動物殺手系列之:長著尖利小牙的吸血蝙蝠
    今兒認識一下會飛又長著尖利小牙的吸血蝙蝠。可別小瞧蝙蝠這個群體,這可是地球上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你見過豬牛羊啥的會飛嗎?蝙蝠長著皮毛,不是羽毛;用乳汁餵養小蝙蝠。蝙蝠的捕食目標通常也是會飛的動物,比如飛蛾之類的。從名字就看得出來,我們是以吸血為生的。我們會貼著地面快速低飛,搜尋有體溫的動物,一旦發現目標,就用我們尖利的小牙齒咬穿他們的皮膚,吸他們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