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響
2020年3月21日,習近平主席就法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向法國總統馬克龍致慰問電時,首次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又分別在多種場合重申這一倡議。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倡議,是站在人類發展的高度、面向人類未來提出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具有充分的現實、歷史和理論依據。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具有充分的現實依據。第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戰略判斷。無論是從世界經濟重心向太平洋轉移的趨勢來看,還是從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的規律來看,中國都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推動力量。適時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中國堅持多邊主義、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的重要表現。第二,新冠疫情給人類公共衛生安全造成極其嚴重的現實威脅。此次疫情波及範圍廣、死亡率高、大部分國家的應對措施有效性低,對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侵害。「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本質追求。第三,防控新冠疫情的合作困局凸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必要性。此次防控新冠疫情的全球行動已暴露出許多不足,充分證實了革新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緊迫性。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必由之路。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具有堅實的歷史依據。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公共衛生的一國治理——公共衛生的區域治理——公共衛生的國際治理——公共衛生的全球治理」是全球公共衛生治理的演變趨勢。這一趨勢的核心特徵便是國際合作,其未來方向便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眾所周知,全球化給全球公共衛生帶來極大危害,直接導致了或者是加重了跨境的衛生風險。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公共健康問題由單純的國內事件演變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個別國家搞單邊主義,將本國利益凌駕於其他國家和國際社會利益之上,嚴重阻礙了國際社會共同團結抗疫的進程,其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呼喚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通過團結合作來促進全球健康的公平與正義,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人類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過程中得出的歷史教訓。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具有厚實的理論依據。第一,全球化與風險社會理論。全球化發展增加了風險的全球傳播與潛在後果。從某種程度上講,全球化下的國際社會也是一個全球風險社會。面對共同的全球風險,人類必須加強整體性共識和共同體意識。在全球衛生健康危機背景下,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體現了應對全球風險的現實緊迫性。第二,共同利益理論。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國際公共衛生安全合作的共同利益,也是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動力和保障。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態勢愈發凸顯了加強國際防疫合作維護共同利益的重要性,國際合作才是實現共同利益的共贏之舉。第三,全球正義理論。全球正義理論認為,個人權利和社會福利、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內和代際之間創設一種適當的平衡,乃是有關正義的主要考慮之一。中國倡導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尋求化解全人類面臨的公共衛生發展赤字,正是全球正義的現實體現。第四,全球健康理論。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推動健康問題的綜合化和健康危機的全球化。除了傳統的衛生健康領域,全球化所導致的潛在的社會經濟因素、人口環境變化因素等都對公共衛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全球健康關注全球範圍健康的公平性和健康影響因素,而不僅僅是一個特定國家或地區人群的健康狀況及其健康影響因素。因此,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核心應是採取全球共同行動應對跨越國界的健康問題及其決定因素。
當然,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和實踐延伸。紮實推進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不僅有助於豐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外延,更有利於增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共識從而助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早日實現。
(作者系中南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