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學拆分、動態動力學拆分;外消旋化合物、外消旋混合物,你分的清楚嗎?
1 什麼是手性化合物?手性化合物(chiral compounds)是指分子結構完全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如實物與其鏡中的映體。就像人的左右手,它們結構相同,大姆指至小指的次序也相同,但順序不同,左手是由左向右,右手則是由右向左,所以這種現象稱之為「手性」。
2 「外消旋混合物」與「外消旋化合物」的區別。
對於外消旋混合物,是R與R構型化合物分子在一起形成晶體,S與S構型化合物分子在一起形成晶體,及R與S兩種異構體分別形成晶體,兩種晶體是物理混合狀態,彼此之間性質有差異,所以有分開的可能性。熔點通常低於純旋光體,溶解度則高於純旋光體。形成外消旋混合物的條件是:任何一個單一對映異構體的熔點必須比外消旋混合物高20℃。
對於消旋化合物(racemic compound),R構型化合物分子與S構型化合物分子在晶胞中等物質量配對,其熔點通常高於純旋光體。
兩種構型的分子還有可能形成外消旋固體溶液,R構型的分子與S構型的分子相互包容,但沒有規律,無規則排列,稱之為固體溶液。其溶解度、熔點和純旋光體比較接近。
3 動力學拆分與動態動力學拆分拆分方法一般有:機械拆分法(用鑷子直接夾)、播種結晶法、生物拆分法、色譜拆分法、光學拆分法等。
雖然化學催化和生物催化的不對稱合成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外消旋化合物的光學拆分仍然是一種有價值的方法,並且在工業規模生產對映異構體物料中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光學拆分法一般分為動力學拆分和動態熱力學拆分。
3.1 動力學拆分動力學拆分是指:外消旋體在手性催化劑作用下,若其中一種構型底物轉化為對應產物速率遠遠大於另一種構型轉化的速率(即K1>>K2), 則只有一種構型能轉化為對應產物。通俗一點講就是一個構型發生反應,一個構型基本不發生反應。
一般來說,對映體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然而,在非對稱環境下,它們的化學性質可能不同;例如,對映體與手性化合物有著不同的反應速率。利用不對稱環境下反應活性差異的動力學拆分是獲得對映異構體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如下圖所示,環氧化物在手性催化劑的作用下,只有一個構型發生水解。
動力學拆分過程的一個顯著缺點是目標對映異構體的理論產率為50%,而非目標的對映異構體的損失為50%。
3.2 動態動力學拆分(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DKR)採用這種方法,反應過程中的剩餘異構體可以通過某種方式發生異構化再得到拆分。其結果是使反應過程中剩餘異構體的量逐漸減少而預期異構體的量漸漸增加,從而使剩餘異構體在最後完全轉化為預期構型的產物。
通俗的講就是只有一種構型能夠發生反應(動力學拆分),而另外一種構型可以向這種構型轉變,有一個動態平衡的相互轉化(動態),綜合起來就是動態動力學拆分。因為他存在兩個構型的動態轉化,所以理論上來講,可以將起始物完全轉化為預期構型的產物。
DKRs通常是通過質子轉移、加成-消除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構型不穩定碳負離子的異構化來實現立體異構體的平衡。
例如默克公司用(S)-樟腦磺酸(CSA)104和3,5-二氯水楊醛105將氨基地西泮103不對稱轉化。在室溫、催化劑量的化合物105(3 mol%)和0.92個當量的化合物104存在的情況下,外消旋反應(6.1kg規模)得以進行。
3,5-二氯水楊醛105也用於外消旋仲胺107的動態動力學拆分(DKR)製備酮哌嗪109(作為羧基鹽)。
4 經典成鹽拆分方法經典的拆分是將對映體在手性拆分劑的作用下成鹽,轉化為相應的一對非對映體。利用非對映體在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而達到分離目的,而並非一個成鹽快,一個成鹽慢所導致,所以不是動力學拆分。
成功結晶和分離兩種非對映異構體的關鍵在於選擇兩種非對映異構體的條件和結晶速率。大部分拆分過程中往往會選擇水和醇作為溶劑,而且在初始的溶劑篩選中往往推薦使用96的乙醇水溶液。
11月20日
南京
11月20日
上海
11月27日
合肥
11月27日
北京
11月27日
南京
12月4日
南京
12月4日
上海
12月9日
深圳
12月11日
南京
12月18日
杭州
12月18日
上海
12月24日
南京
成功參加的學員,將獲得價值499元藥成材線上培訓會員一年。200節直播課,在家隨時看。請添加微信 13126802422 了解更多。
1. 移動端直接掃描/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在線報名
2. 聯繫諮詢
報名聯繫人:侯靜
電話/微信:13126802422(微信)
郵箱:429838118@qq.com
3. 移動端直接掃描/識別下圖二維碼微信在線諮詢
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參會報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