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有機所金屬銥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過渡金屬催化惰性碳氫鍵的直接官能團化反應在近年來受到化學研究工作者的極大關注,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在這類反應中,劇烈的反應條件,當量氧化劑的使用以及選擇性難以控制等依舊是其應用中的主要制約因素。此外,從烯烴出發實現烯烴碳氫鍵活化的工作也非常少見。
-
上海有機所在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有機所在鈀催化芳基二氟甲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7-03-20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ClCF2H(簡稱R22)曾經是應用量最大、應用範圍最廣的一類傳統製冷劑,近年來,由於國際環保政策調整,R22作為製冷劑的用量逐年減少,為了開發R22的新用途,化學家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
新型鉬催化烯丙基取代方法的開發與應用
π-烯丙基金屬絡合物的概念是由Tsuji於1965年提出,從那時起,這種技術就使有機化學家能夠創造一系列新的方法來合成簡單到複雜的分子,其中包括開發和利用雜原子親核試劑
-
上海有機所在中環化合物的不對稱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然而對於中環化合物(七—九元環)的合成,尤其是通過不對稱催化的方式合成,至今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主要是由於中環合成中存在著不利的跨環張力和熵效應。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遊書力團隊一直致力於銥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去芳構化反應研究(Acc.
-
銥催化不對稱烯丙基去芳構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由於通常需要劇烈的反應條件,難以實現不對稱催化,到目前為止,催化的直接不對稱去芳構化反應還非常有限。 2010年,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遊書力研究員課題組發現金屬銥催化的吲哚不對稱烯丙基去芳構化反應。
-
上海有機所反應時長依賴的對映發散性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上海有機所反應時長依賴的對映發散性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2020-07-0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有機】手性磷酸雙功能催化:基於α-烯基取代烯丙基硼酸酯的不對稱烯丙基化
隨著現代手性Lewis酸和Brønsted酸的發展,目前可以通過使用催化量的手性Lewis酸或者Brønsted酸來實現非手性烯丙基硼酸酯和醛類化合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合成手性高烯丙醇化合物的另一種策略是使用α-位有取代基的光學純烯丙基硼酸酯(1)和醛進行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圖1)。
-
上海有機所在鎳催化吡啶選擇性C-H官能團化反應方面取得進展
但目前該方面的研究鮮有報導,主要難點在於缺乏能同時控制活性和選擇性的配體。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施世良課題組一直致力於發展新型手性氮雜環卡賓(NHC)配體,相繼報導了系列新型大位阻手性NHC配體,例如ANIPE和SIPE等,並應用於銅催化α-烯烴不對稱馬氏氫硼化反應(Angew. Chem. Int.
-
上海有機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然而,α,β-不飽和醯胺的底物局限於活化的醯胺,普通α,β-不飽和醯胺由於其較低的親電性,在不對稱催化中應用較少。醯胺基團是藥物分子和天然產物中常見的結構片段,因此,開發基於普通α,β-不飽和醯胺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殷亮課題組致力於研究銅催化的不對稱反應。
-
「以靜制動」的動態動力學拆分
圖片來源:Science然而,動態動力學拆分目前僅限於含有傳統上可誘導的動態立體中心的底物,而有機化學中的大多數立體中心則是靜態的,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於這一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光氧化還原催化大咖David W. C.
-
【有機】Buchwald組JACS:CuH催化軸手性1,3-二取代連烯的不對稱合成
另外,由於連烯的取代基負載能力,合成化學家經常利用其軸手性到中心手性的特性來引入新的手性中心,在分子材料和複雜分子合成中也有著廣泛應用。此外,手性連烯還可以作為手性配體來實現一些不對稱轉化。儘管手性連烯具有如此眾多的應用,選擇性地合成這些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仍舊是一個重要的挑戰。
-
廣州生物院在有機小分子催化構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胡文輝課題組在通過有機小分子催化構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中取得系列新進展而產物經簡單的還原即可得到手性季碳保持的二氫吡咯衍生物,這類化合物在合成生物活性物質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鑑於該部分工作在應用方面的重要性,相關成果被《先進合成與催化》的雜誌編輯部評為「VIP」論文,並作為封面文章發表。
-
硼來文章見Angew:上海有機所麻生明/黃正/郭寅龍團隊三劍合璧,實現...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有機硼酸及其硼酸酯作為常見的合成砌塊在有機合成反應中具有重要的應用,這類化合物毒性低,且化學性質相對穩定,在過渡金屬催化劑的輔助下可參與一系列的偶聯反應,許多不同結構的有機硼酸(酯)已實現商品化。
-
鈀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取代反應
侯雪龍 1978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藥學系。1980年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師從黃乃正先生和黃維垣先生,於1986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87年11月至1989年10月在德國科隆大學Vogel教授小組從事博士後研究。1989年回到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現任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滬港化學合成聯合實驗室副主任。
-
成都生物所在銅催化二烯的不對稱硼化偶聯反應研究中獲進展
成都生物所在銅催化二烯的不對稱硼化偶聯反應研究中獲進展 2016-10-25 成都生物研究所 這類化合物的傳統合成方法多集中於亞胺與預先製備的烯丙基金屬試劑加成反應,在官能團耐受、多樣性及底物穩定性方面有諸多限制。通過原位生成手型烯丙基金屬試劑與亞胺反應是一種非常直接、實用的策略,然而相關報導非常有限。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廖建課題組在前期工作基礎上(J. Am. Chem.
-
【有機】烯基疊氮參與的高對映選擇性烯丙基烷基化反應
醯胺和腈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生物醫學和材料科學中。由於其烯醇碳負離子具有「硬」的親核性,乙醯胺和乙腈很難用於催化不對稱反應。尤其是乙腈參與的高對映選擇性的碳碳鍵偶聯反應仍未報導。最近,四川師範大學的曹鵬課題組報導首例乙烯基疊氮參與的不對稱烯丙基烷基化(AAA)反應。
-
不對稱烯丙基的Tsuji-Trost取代反應(一)
不對稱烯丙基的Tsuji-Trost取代反應(一)在之前,我詳細的介紹了不對稱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烯丙基化反應及其一些應用,而Tsuji-Trost烯丙基取代反應是合成中用於烯丙基化合物衍生化的重要方法之一。Tsuji-Trost反應是烯丙基化學的重要代表,自從其被發現以來已開發出多種可用於反應的過渡金屬和親核試劑。
-
JACS:Lewis酸催化的外消旋N-磺醯基氮雜環丙烷的動態動力學拆分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柴卓教授課題組報導了外消旋2-(雜)芳基-N-磺醯基氮雜環丙烷在Lewis酸催化下,通過C-N鍵斷裂與親核試劑發生立體歸一化的動態動力學拆分反應。相關工作發表在J. Am. Chem.Soc.上(DOI:10.1021/jacs.8b10217)。跳轉閱讀→化學加電子名片功能上線,行業「營銷化學武器」真的來了!
-
新聞 | 我校創新中藥研究院林國強院士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不對稱1,6-烯丙基共軛加成成果
近日,我校創新中藥研究院林國強院士團隊田平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殷亮課題組聯合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研究論文Copper(I)-catalyzed asymmetric 1,6-conjugate allylation,採用金屬銅和手性
-
...正/郭寅龍團隊三劍合璧,實現Co催化聯烯的區域及立體選擇性硼氫化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有機硼酸及其硼酸酯作為常見的合成砌塊在有機合成反應中具有重要的應用,這類化合物毒性低,且化學性質相對穩定,在過渡金屬催化劑的輔助下可參與一系列的偶聯反應,許多不同結構的有機硼酸(酯)已實現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