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靜制動」的動態動力學拆分

2020-09-09 X一MOL資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

眾所周知,立體化學在天然產物、生物化學、藥物化學、高分子化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為靜態立體化學和動態立體化學。靜態立體化學研究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團在空間位置的相互關係;而動態立體化學則研究構型異構體的製備及其在化學反應中的行為等問題。如圖1A(左)所示,有機化學中的絕大多數立體中心都是靜態的。儘管如此,但一小部分結構基元在特定的反應條件下仍可進行立體化學互變,例如:(I)酸性C-H鍵(如α-羰基C-H鍵)在適當的鹼存在下可發生可逆去質子化;(II)易參與氫原子轉移(HAT)的α-雜原子C-H鍵(如α-OH或α-NH2,圖1A右);(III)通過1,2-或1,4-加成可逆形成的C-雜原子鍵(如乙縮醛或β-氨基羰基)。在過去的二十年裡,uphill烯烴異構化、去外消旋化以及一系列動態動力學拆分(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DKR)已成功地使用了動態立體控制。其中DKR通過底物對映異構體的快速相互轉化以及立體選擇性成鍵,將外消旋底物轉化為純對映體和非對映體(圖1A,右),大大地簡化了複雜分子合成所需的步驟。

圖1. 靜態立體中心與可誘導動態立體中心。圖片來源:Science


然而,動態動力學拆分目前僅限於含有傳統上可誘導的動態立體中心的底物,而有機化學中的大多數立體中心則是靜態的,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於這一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光氧化還原催化大咖David W. C. MacMillan教授和致力於生物催化、動態動力學拆分的青年科學家Todd K. Hyster教授課題組強強聯手,希望開發出新的催化方法將傳統的靜態立體中心在溫和的條件下轉化為動態。近日,他們在Science 上報導了新近的成果。在光氧化還原催化的作用下,使傳統的靜態、非活性立體中心(β-取代酮)通過前手性自由基物種的介導實現了消旋化。將這種方案與生物催化劑(如酮還原酶和轉氨酶)結合,可以實現外消旋β-取代酮的動態動力學拆分,得到單一立體構型的γ-取代醇(胺)。

圖2. 誘導動態立體化學和不對稱合成。圖片來源:Science


作者設計該反應的出發點源於光氧化還原催化通過活化傳統的惰性、遠程C–H鍵,可以在β-羰基、β-氨基和其他未活化脂肪族C–H鍵上實現C–H鍵官能化(圖2B,左)。在此基礎上,作者設想能否利用光氧化還原催化生成的平面前手性自由基來誘導傳統的靜態立體中心?隨後,通過合適的HAT催化劑對這些碳中心自由基物種進行非立體特異性捕獲,然後通過C–H鍵的可逆裂解和形成使靜態立體中心消旋,從而可以實現遠程未活化的靜態C–H鍵立體中心的動態動力學拆分。具體而言,通過光氧化還原和有機催化的結合,飽和環狀酮的直接β-官能團化可以促進5 πe- β-烯胺自由基物種介導的β-酮立體中心的消旋化(圖2C)。

本文部分作者(由左至右):Todd Hyster教授、研究生Jacob DeHovitz(一作)、David MacMillan教授。圖片來源:C. Todd Reichart / Princeton University


如圖3A所示,作者提出了可能的反應機理。為便於演示,作者將消旋過程描述為(S)-1向反應活性更高的對映體(R)-1的轉化。反應的開始源於(S)-1與胺催化劑2進行縮合反應,原位形成立體化學確定的烯胺(S)-3。與此同時,光催化劑[Ir(dF(CF3)ppy)2(dtbbpy)](PF6)(4)在光激發下產生高氧化性激發態*Ir(III)(5),後者可以將烯胺(S)-3氧化為烯胺自由基陽離子7,同時得到還原性Ir(II)物種(6)。隨後,由於烯丙基C–H 鍵酸性增強,7發生烯丙基去質子化得到親核性的5 πe- β-烯胺自由基8。這種關鍵的前手性自由基中間體的形成削弱了β-碳的立體化學,隨後在8和親電性硫醇催化劑9之間發生極性匹配的HAT。該HAT過程是非立體選擇性的,導致立體中心逐漸消旋。然後,光氧化還原和HAT催化循環可以在6和硫基自由基10之間的單電子轉移(SET)過程中匯聚,再生基態光催化劑4並形成硫醇負離子11,後者經質子化再生硫醇催化劑9。最後,烯胺(R)-3經水解得到酮(R)-1的活性對映體。在該消旋化過程進行的同時,以輔因子NADPH為氫源,酮還原酶催化(R)-1的立體選擇性還原不斷地進行,最終得到單一的對映體產物——醇12。值得一提的是,該反應可以使用外源性末端還原劑(如葡萄糖脫氫酶(GDH)和葡萄糖的組合)來催化NADPH的循環。

圖3. 可能的機理及初步研究。圖片來源:Science


首先,作者選擇(R)-3-苯基環己酮[(R)-13]的外消旋化來進行β-取代酮底物的化學酶DKR研究。對各種光催化劑、胺催化劑、硫醇催化劑和溶劑進行篩選後,他們發現在異丙醇和磷酸鹽緩衝液(1:8)的酶-相容溶劑體系中,使用[Ir(dF(CF3)py)2(dtbbpy)](PF6)作為光催化劑、消旋的2-(((叔丁基二苯基矽基)-氧基)甲基)吡咯烷作為胺催化劑以及4-甲氧基苯硫酚作為HAT催化劑於可見光下照射4h後,有效地促進了外消旋化(98:2 er →60:40 er)。其中胺催化劑的疏水性對外消旋化至關重要,這是因為生成的烯胺類物種在水溶性溶劑中易於水解。另一方面,還能減少酶失活。此外,作者還研究了酮還原酶催化的外消旋3-苯基環己酮((±)-13)的動力學拆分,發現野生型開菲爾乳桿菌醇脫氫酶(LK-ADH)能夠成功地實現動力學拆分,以中等的收率(51%)、優異的對映選擇性(99:1 er)和非對映選擇性(10:1 dr)得到醇14。於是,作者將外消旋化和動力學拆分結合起來,以實現β-取代酮(±)-13的DKR(圖2B)。最終,以92%的收率、> 99:1 er和> 20:1 dr得到醇14

圖4. β-取代酮動態動力學拆分底物範圍。圖片來源:Science


接下來,作者探究了DKR方案的底物適用範圍(圖4)。一系列帶有不同取代基的β-苯基環己酮都能以較好的收率和優異的選擇性轉化為相應的γ-取代醇,例如鄰位氟取代(15)以及間位(16-18)和對位不同基團(如OMe、Cl、F、CN)取代的底物(19-21)。雜環酮(如哌啶酮)、β-雜芳基(如吡啶、苯並噻唑、吲哚)取代的酮也能兼容該反應得到目標產物(22-25)。此外,β-烷基(如苄基、苯乙基)取代的酮在DKR過程中也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環戊酮是該方案中的優良底物(24、25、28)。


為了證明本文的DKR在藥物研發中的實用性,作者將其應用於藥物分子LNP023(一種高選擇性的factor B抑制劑)的合成(圖5A)。外消旋的哌啶酮29僅需一步就能以85%的收率、> 99:1 er和> 20:1 dr獲得醇30,這不僅避免了兩次手性拆分,還縮短了LNP023的合成步驟,從而大大簡化了合成序列。此外,該DKR使得立體發散性合成成為可能。只需改變手性催化劑的選擇性即可獲得所需的產物,無需獨立的合成方法。為了展示這種方法的可行性,作者從32個酶庫中鑑定出三種酶,這些酶能夠以較好的收率(82-88%)、良好的對映選擇性(92:8-98:2 er)和中等的非對映選擇性(3.4:1-13:1 dr)合成14的其餘三種立體異構體(31-33,圖5B)。

圖5. 消旋化方案的應用。圖片來源:Science


最後,作者還探索了其他類型酶和其他產物的可行性。原則上,任何可改變羰基官能團以防止烯胺形成的酶類都可與本文的外消旋策略兼容。為此,作者確定了氨基轉移酶ATA-256和ATA-013,它們能分別動力學拆分3-苯基環己酮和3-苯乙基環己酮。將其與本文的外消旋方案相結合,成功地得到單一立體構型的胺3435


總結


本文使用光氧化還原催化使傳統的靜態、非活性立體中心通過前手性自由基物種的介導而消旋化,將其與生物催化劑(如酮還原酶和轉氨酶)一起應用,實現了從β-取代酮立體匯聚式合成立體化學確定的γ-取代醇(胺)。作者預計,這種強大的消旋化平臺將繼續挑戰靜態和動態立體中心的傳統定義,為開發其他立體匯聚過程奠定了基礎。


Static to inducibly dynamic stereocontrol: The convergent use of racemic β-substituted ketones

Jacob S. DeHovitz, Yong Yao Loh, Jacob A. Kautzky, Kazunori Nagao, Andrew J. Meichan, Motoshi Yamauchi, David W. C. MacMillan, Todd K. Hyster

Science, 2020, 369, 1113-1118, DOI: 10.1126/science.abc9909

相關焦點

  • 動力學拆分、動態動力學拆分;外消旋化合物、外消旋混合物,你分的清楚嗎?
    動力學拆分、動態動力學拆分;外消旋化合物、外消旋混合物,你分的清楚嗎?1        什麼是手性化合物?手性化合物(chiral compounds)是指分子結構完全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如實物與其鏡中的映體。就像人的左右手,它們結構相同,大姆指至小指的次序也相同,但順序不同,左手是由左向右,右手則是由右向左,所以這種現象稱之為「手性」。
  • CuH催化醇的廣譜動力學拆分
    ‍‍‍‍醇的動力學拆分一般是通過酶或非酶催化的酯化反應來實現的,而通過非酶催化醇的矽烷化反應來進行拆分直到近十年前才出現,該反應實現醇的對映選擇性修飾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JACS:Lewis酸催化的外消旋N-磺醯基氮雜環丙烷的動態動力學拆分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柴卓教授課題組報導了外消旋2-(雜)芳基-N-磺醯基氮雜環丙烷在Lewis酸催化下,通過C-N鍵斷裂與親核試劑發生立體歸一化的動態動力學拆分反應。相關工作發表在J. Am. Chem.Soc.上(DOI:10.1021/jacs.8b10217)。跳轉閱讀→化學加電子名片功能上線,行業「營銷化學武器」真的來了!
  • 制動電機動態制動力矩測試系統測控軟體的設計
    周建波 湯曉英 姚文慶 劉 華 吳峰崎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上海 200062文章編號:1001-0785(2018)09-0083-031 制動電機動態制動力矩測試系統1.1 測試系統結構制動電機動態制動力矩測試系統用於制動電機動態制動力矩的測試,由試驗臺、控制系統、數據採集系統及計算機測控軟體4 個部分組成。
  • 以靜制動的澳洲刺角蜥
    畢竟自己有著與沙漠渾然一體的保護色,很有可能這隻野狗的覓食對象根本不是自己,因此以靜制動才是最好的選擇。選擇以靜制動的澳洲刺角蜥(網絡圖)世事不盡「人」意,野狗的前進方向與威爾遜所處的位置完全一致。
  • 車輛系統動力學解決方案
    在目前的車輛研發過程中,如何將車輛動力學各系統(懸架、制動和轉向系統)(如圖1所示)集成到統一的底盤整體優化設計平臺中;如何整合全球研發團隊資源,形成開放、共享、互利的研發體系結構是各汽車公司必須要面對的技術挑戰。
  • 筋骨辨證中的動與靜
    動與靜、筋與骨是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關係。然而,動靜無端,按恆定次序流行。那麼動與靜、筋與骨以誰為先?學界一直爭論不斷。筆者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參照物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也有所不同。本文以「以骨為先」立論,探析了以靜制動原則在慢性筋骨病臨床診療過程中的應用。
  • 【人物與科研】大連理工大學呂小兵教授課題組:通過外消旋端位環氧烷烴與酸酐的催化動力學拆分共聚製備全同結構聚酯和手性環氧烷烴
    通過外消旋端位環氧烷烴與酸酐的催化動力學拆分共聚製備全同結構聚酯和手性環氧烷烴聚酯材料由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優異的降解能力和易加工等特點而備受關注。 2012, 45, 1721; 《高分子學報》 2016, 9, 1166),在雙金屬協同催化環氧烷烴立體選擇性開環的理念引導下,設計和篩選出高活性和高對映選擇性的多手性雙金屬催化體系,實現了外消旋環氧烷烴與環狀酸酐的動力學拆分共聚反應,同時獲得了高全同結構聚酯和手性環氧烷烴。
  • 上海有機所在鈀催化烯丙基取代反應動力學拆分方面工作新進展
    另一方面,動力學拆分作為不對稱合成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多年來為人們廣為應用,鈀催化不對稱烯丙基取代反應應用於動力學拆分的工作也早有報導,但所有的工作均集中在對烯丙基底物的拆分,而少有利用這一反應於親核試劑的動力學拆分。
  • 解析汽車電子中制動能量回收的液壓制動Bosch方案
    制動能量回收,對於電驅動車輛而言,是指在減速或制動過程中,驅動電機工作於發電狀態,將車輛的部分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於電池中。同時,施加電機回饋轉矩於驅動軸,對車輛進行制動,這種制動方式稱為再生制動(Regenerative Braking),或回饋制動。制動能量回收技術在電驅動車輛上的應用,可以增加車輛一次充電的續航裡程。
  • 手性藥物拆分方法淺析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為了更好更合理的用藥,需要通過拆分手段得到手性藥物的單一對映異構體,實現外消旋藥物中兩種純對映異構體的分離,這就是「手性拆分」。因此,為了用藥者的安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手性藥物拆分很重要!手性藥物拆分很重要!手性藥物拆分很重要!
  • 土方法「開光」後登上《科學》,手性拆分全新升級:光誘導去外消旋化
    動力學拆分(kinetic resolution)是手性拆分的一種方式,其利用外消旋體與另一種手性化合物作用形成相應的產物,兩者的反應速率明顯不同(有時僅非目標對映異構體發生反應),此時目標異構體與產物的物理性質(如熔點、溶解度等)出現較大的差異,便可以藉此進行後續的分離。
  • 真空助力制動系統的真空泵技術(組圖)
    真空助力制動系統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的制動系統主要採用液壓作為傳動媒介,與可以提供動力源的氣壓制動系統相比,其需要助力系統來輔助駕駛員進行制動。真空制動助力系統也稱作真空伺服制動系統,伺服制動系是在人力液壓制動的基礎上加設一套由其他能源提供制動力的助力裝置,使人力與動力可兼用,即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作為制動能源的制動系。
  • 伺服電機的制動方式與原理,伺服電機的控制方法
    (1) 動態制動器(又稱能耗制動)由動態制動電阻組成,在故障、急停、電源斷電時通過能耗制動縮短伺服電機的機械進給距離。  (2) 再生制動(又稱回饋制動)是指伺服電機在減速或停車時將制動產生的能量通過逆變迴路反饋到直流母線,經阻容迴路吸收。  2、機械制動法  電磁製動是通過機械裝置鎖住電機的軸。 用戶往往對電磁製動、再生制動、動態制動的作用混淆,選擇了錯誤的配件。
  • 基於Ansys 的橋梁伸縮裝置瞬態動力學分析
    利用Ansys 軟體建立伸縮裝置的參數化模型,進行瞬態動力學分析,找到了新型結構中應力相對較大的部位,分析這些節點在不同載荷和不同車速的響應情況,為進一步改進優化設計提供參考。定位鋼筋圖1 單縫伸縮裝置截面圖2 伸縮裝置邊梁型鋼截面2 荷載分析由JTG D60—201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範》[4] 可知,作用在伸縮裝置的靜力載荷分為:1)豎向靜載荷 選取作用在伸縮縫豎向最大的力進行分析,本文選取車輛後軸重力標準值為豎向計算載荷,為140 kN;在不考慮制動力時,計入衝擊係數μ = 1.45,因此邊梁所受的最大載荷為203 kN。
  • 高清圖解 新能源汽車制動系統電動真空泵
    高清圖解 新能源汽車制動系統電動真空泵奧迪Q5電動真空泵電動制動真空泵V192固定在ESP總成的前面,該泵的作用是在發動機關閉期間,為制動助力器提供足夠的真空力。F49 PHEV制動真空系統1—電動機電子裝置(EME);2—車身域控制器(BDC);3—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4—制動真空壓力傳感器;5—制動踏板
  • 新一代電磁製動系統
    01成本控制-具有IP66防護等級的FRCB制動器室外和某些室內應用對電磁製動具有更高的要求。在惡劣條件下確保制動器的長期完整性對於保持制動性能的一致性至關重要。最終,在許多情況下,需要專業化通過增加制動成本來實現這一性能水平。特別是在指定具有高防護等級(IP)的電磁製動器時尤其如此。
  • 基於車輛動力學模型的AMT在環仿真實驗系統
    本文主要針對車輛動力學模擬模塊進行設計,建立車輛動力學模型,包括發動機模型、離合器模型及車輛傳動系統的縱向動力學模型,並採用C語言進行程序設計,利用外界輸入信息,對車輛的直線行駛工況進行模擬仿真,模擬發動機轉速、變速器中間軸轉速、車速等參數,用以驗證AMT電控單元性能的可行性與可靠性。
  • JACS:動力學控制的轉移氫氰化
    近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Bill Morandi教授課題組報導了利用動力學控制來高選擇性地產生支鏈型氫氰化產物,這一策略還可用於直鏈型和支鏈型異構體的拆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 Am. Chem.  最後,為了驗證該反應的實用性,作者利用該方法實現支鏈型和直鏈型氰化物的拆分。作者以2a為底物,按照之前報導的方法合成氰化產物,支鏈型和直鏈型的比例為19:81。隨後支鏈型氰化物與對甲氧基苯乙烯發生轉移氫氰化,最終留下的直鏈型產物與支鏈型產物比例高達50:1。這一結果表明利用該方法可以得到高區域純度的直鏈型氰化產物(圖4)。
  • 拆分盤實為傳銷騙局 「ALB」庫爾勒地區主要負責人獲刑
    老會員通過發展新會員進場投資,「積分」價格會從低點不斷的上漲,漲到一定倍數,也就進行拆分,拆分後持有的數量會增加一倍,而「積分」價格回落到低點。同時,老會員在發展新會員的過程中還能獲得動態收益。實際上,這類「拆分盤」模式就是典型的拆東牆補西牆的傳銷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