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手性磷酸雙功能催化:基於α-烯基取代烯丙基硼酸酯的不對稱烯丙基化

2021-01-20 X-MOL資訊

大量天然產物及藥物活性分子中存在著手性高烯丙醇結構片段。這類手性高烯丙醇化合物一般可以通過對羰基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來構建。和其他類型的烯丙基金屬試劑相比,烯丙基硼酸酯毒性低,對水氣及氧氣比較穩定,因此烯丙基硼酸酯在合成手性高烯丙醇類化合物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帶有手性助劑基團的烯丙基硼酸酯和醛類化合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是一種合成手性高烯丙醇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但是這類反應的缺陷在於需要使用等當量的手性助劑。隨著現代手性Lewis酸和Brønsted酸的發展,目前可以通過使用催化量的手性Lewis酸或者Brønsted酸來實現非手性烯丙基硼酸酯和醛類化合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合成手性高烯丙醇化合物的另一種策略是使用α-位有取代基的光學純烯丙基硼酸酯(1)和醛進行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圖1)。這類反應通過從原手性基團到目標手性基團進行手性轉移來實現對手性高烯丙醇的製備,所以烯丙基硼酸酯原料(1)的光學純度會直接決定產物高烯丙醇的光學純度。該策略的問題在於這類α-手性取代的烯丙基硼酸酯的高對映選擇性製備比較困難,而且當此類烯丙基硼酸酯α-位取代基是非極性基團的時候,反應的選擇性不佳。通過對反應的Zimmerman-Traxler過渡態分析可以看到,烯丙基硼酸酯(1)和醛的加成反應會產生一對非對映異構體2 3。當R基團處於平伏鍵時(TS-1),反應將得到E-構型產物2;而當R基團處於直立鍵時(TS-2),反應會形成Z-構型產物3。在通常情況下,反應的非對映選擇性非常低。

美國奧本大學陳明教授課題組近期設計了一種α-烯基取代的烯丙基硼酸酯(5)來研究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圖2)。與傳統的α-手性取代的烯丙基硼酸酯相比,這種烯丙基硼酸酯(5)沒有手性,可以非常方便地由價格低廉的CH2Cl2、B(OMe)3、烯基格氏試劑和1,2-二醇進行製備。在手性Brønsted酸催化下,烯丙基硼酸酯5應該可以對醛進行加成反應,生成絕對構型受手性催化劑控制的高烯丙醇。問題的關鍵是能否通過單一的催化劑來同時實現對該類反應雙鍵構型的控制。

作者首先製備了非手性的烯丙基硼酸頻哪醇酯5a。以5a和苯甲醛為底物,在沒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烯丙基加成反應時,反應能夠以93%的總收率得到Z/E混合物(Z/E = 1:1)。當以手性磷酸(R)-A作為催化劑時,反應能夠以93% ee得到產物6a,但是產物的Z/E比例僅為2:1(圖3)。這個結果表明該反應的兩個過渡態TS-3TS-4能量非常接近。

圖3. 手性磷酸催化的烯丙基硼酸頻哪醇酯5a和苯甲醛的反應因此,如何提高雙鍵的Z-選擇性在這個反應裡顯得尤為重要。作者在此前的工作中發現,烯丙基硼酸酯中的二醇片段對於烯丙基硼化反應活性以及對映選擇性影響很大。作者推測通過調整烯丙基硼酸酯的二醇結構,有可能會改善反應的Z/E選擇性。為了驗證這個猜想,作者合成了一系列帶有不同二醇結構的烯丙基硼酸酯,然後對苯甲醛的不對稱烯丙基硼化反應進行了比較(圖4)。作者選定手性磷酸(R)-A作為催化劑,當把二醇片段中的R基團從甲基改變為乙基、正丙基、環戊基以及環己基時,反應的Z/E比例都超過了12:1,其中以正丙基的效果最好(5c,Z/E > 30:1)。反應產物的光學純度也超過了90% ee。此外作者發現,在沒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5a-h和苯甲醛反應的Z/E選擇性都在1:1左右。這表明產物的雙鍵Z-選擇性完全由手性磷酸催化劑(R)-A來控制而不是由烯丙基硼酸酯的底物自身來控制。

圖4. 手性磷酸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底物篩選在獲得最佳反應條件後,作者考察了該反應的底物普適性(圖5)。該反應對於各類芳香醛、α,β-不飽和醛以及各種飽和脂肪醛均能夠以較好的收率,Z/E比例及對映選擇性得到目標產物。為了進一步探究反應的底物普適性,作者使用手性醛為底物進行了雙立體分化反應研究(圖6)。通過手性催化劑及手性醛的組合,反應可以得到9b9c10b10c四個異構體(dr > 30:1, Z/E > 30:1)。此外,為了進一步理解該反應的對映選擇性和雙鍵Z-選擇性,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Kendall N. Houk教授進行了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計算結果表明,在手性磷酸(R)-A催化條件下,5f的α-乙烯基在反應過渡態中傾向於直立鍵位置。如果α-位乙烯基在反應過渡態處於平伏鍵,將會與磷酸(R)-A催化劑骨架中的異丙基距離較近,從而產生位阻使得反應的過渡態能量升高。

圖5. 手性磷酸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底物適用性


陳明教授課題組在這篇文章設計了一類α-烯基取代的烯丙基硼酸酯。通過對硼酸酯的二醇結構進行改造,手性磷酸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可以生成高對映選擇性和Z-選擇性的手性高烯丙醇。通過DFT計算,作者闡述了反應的手性誘導和Z-選擇性的機理。與一般單一功能手性磷酸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不同的是,手性磷酸在這個反應中同時起到了控制反應的手性誘導和Z-選擇性兩種功能。Chiral Phosphoric Acid Dual-Function Catalysis: Asymmetric Allylation with α-Vinyl Allylboron ReagentsShang Gao, Meng Duan, Kendall N. Houk, Ming Chen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00039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化學 • 材料 領域所有收錄期刊

相關焦點

  • 川師大曹鵬:烯基疊氮參與的不對稱烯丙基烷基化反應
    由於其烯醇碳負離子具有「硬」的親核性,乙醯胺和乙腈很難用於催化不對稱反應。尤其是乙腈參與的高對映選擇性的碳碳鍵偶聯反應仍未報導。過渡金屬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烷基化(AAA)反應是一種有效的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Ir催化的羰基化合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是構建碳手性中心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丙二酸酯、丙二腈等羰基衍生物由於易形成穩定的碳負離子,可以直接參與AAA反應。
  • 首次、手性:Roush不對稱烯丙基化
    Hoffmann教授團隊以手性樟腦衍生的烯丙基硼酸酯作為烯丙基化試劑,低溫條件下可以對一系列脂肪醛進行不對稱親核加成,能以優異的收率得到手性的高烯丙醇產物,但其對映選擇性不夠理想。198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William R.
  • 新聞 | 我校創新中藥研究院林國強院士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不對稱1,6-烯丙基共軛加成成果
    近日,我校創新中藥研究院林國強院士團隊田平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殷亮課題組聯合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研究論文Copper(I)-catalyzed asymmetric 1,6-conjugate allylation,採用金屬銅和手性
  • 《科學》:手性離子對新玩法,不對稱遠程C-H鍵活化出新招
    Dolling博士研究團隊首次將手性金雞納鹼陽離子衍生物作為相轉移催化劑用於研究不對稱催化烷基化反應。茚酮底物形成的烯醇式陰離子活性物種與手性陽離子之間存在緊密離子對相互作用,由此產生有效的手性環境,進一步誘導羰基α位不對稱烷基化反應發生。
  • 銥催化的乙烯基疊氮化物和外消旋烯丙基碳酸酯的高度對映選擇性偶聯反應
    難點歸因於形成的「硬」不穩定的烯醇化物,它們是相當基本的並且與烯丙基親電子試劑或加合物不相容。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是尋找合適的烯醇替代物(Scheme 1b)。作為開創性的工作,Hartwig通過使用甲矽烷基烯醇醚證明了酮,α,β-不飽和酮和脂肪族酯的高效烯丙基化反應。
  • 中科大張清偉課題組JACS:鎳催化二級膦氧化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
    早日入駐化學加,更多優質客戶到你家 導讀 P-中心的手性膦是過渡金屬及有機催化中一類非常重要的手性配體,然而,與手性碳骨架配體相比,手性膦的研究較少。催化不對稱合成P-手性膦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有機】烯基疊氮參與的高對映選擇性烯丙基烷基化反應
    醯胺和腈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生物醫學和材料科學中。由於其烯醇碳負離子具有「硬」的親核性,乙醯胺和乙腈很難用於催化不對稱反應。尤其是乙腈參與的高對映選擇性的碳碳鍵偶聯反應仍未報導。最近,四川師範大學的曹鵬課題組報導首例乙烯基疊氮參與的不對稱烯丙基烷基化(AAA)反應。
  • 人才強校 | 郭紅超課題組在不飽和碳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
    本網訊 日前,我校理學院郭紅超教授課題組在不飽和碳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聯烯碳的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為構建具有良好立體選擇性的兼具軸手性和中心手性元素的四取代聯烯化合物提供了簡潔、高效的合成方法,相應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 黃湧/陳杰安課題組發展基於「卡賓等價體」的不對稱硫葉立德
    在近二十年中,後者一直是研究的側重點,這得益於其有可能發展為催化的轉化歷程,但該策略一定程度上受制於卡賓前體化合物,目前酯基、酮羰基穩定的重氮化合物有廣泛的應用研究,而醛基穩定的重氮化合物因易爆屬性而致使相關研究甚少。這便使得醛類化合物α-位點的卡賓屬性研究,及高效的串聯雙官能團化修飾,仍具較大挑戰性。
  • :利用二亞芳基丙酮和有機硼酸在...
    螺縮酮是天然產物、藥物和功能分子中重要的結構片段。目前,化學家們已經開發了諸如分子內螺縮酮化和多組分串聯反應等方法構建多種螺縮酮,但仍缺乏用於製備雙苯環並[6,6]-螺縮酮(或螺雙色滿即螺雙苯並二氫吡喃)的方法,而後者是許多生物活性天然產物的母核(如xerucitrinic acid A和B)。此外,已經開發了多種基於螺雙色滿結構的手性配體(Scheme 1a)用於較難的不對稱轉化。
  • 銅催化烯基矽烷的去對稱化硼氫化反應 合成矽立體中心的有機矽烷
    目前,手性矽烷的催化不對稱合成領域的發展較慢,僅有為數不多的報導,其種,含有(多於)兩個立體中心的手性矽烷的不對稱合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利用銅催化雙乙烯基取代矽烷的去對稱化硼氫化策略,快速、方便地合成一系列高對映及非對映選擇性的、帶有連續手性矽、手性碳立體中心的含硼有機矽化合物。
  • 化學所在仿生伯胺催化高效構建手性季碳中心方面獲系列進展
    手性季碳中心廣泛存在於藥物、天然產物等生物活性化合物中, 在生物醫學、藥學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其合成一直是不對稱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具有極大挑戰性。最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識別與功能重點實驗室羅三中課題組研究人員依託仿生催化理念,開發了系列伯胺催化的高效不對稱反應,實現了多種手性季碳中心的構築(圖1)。為手性醫藥中間體、生物活性分子的便捷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
  • ACS Catal.鈀催化下烯基芳烴的不對稱氫氟化
    化學加網V5套餐企業特別推廣導讀近期,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廖建課題組與中南民族大學雷新響課題組團隊以Selectfluor作為氟源和氧化劑、三正己基矽烷作為氫源、(R)-SOP配體為手性源以及三芳基膦作為次要配體實現了鈀催化下烯基芳烴的不對稱氫氟化(Scheme 1,iv),
  • 上海藥物所手性季碳二芳基胺基酸催化不對稱合成研究獲進展
    然而,由於結構的特殊性,一些高效合成手性非天然胺基酸的方法,如不對稱氫化,無法用於構建手性季碳胺基酸類化合物。手性α,α-二芳基取代的胺基酸類化合物由於存在兩個芳基的立體區分的困難,它們的高對映選擇性合成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課題。
  • CCS Chemistry | 南開大學周其林&肖力軍:綠色、高效鎳催化不對稱...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課題組使用本組發展的手性螺環胺基膦配體SpiroAP成功實現了鎳催化芳基硼酸對芳基烯烴和1,3-共軛二烯的不對稱氫芳化反應,為手性1,1-二芳基烷烴和手性烯丙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 ...Chemistry | 南開大學周其林&肖力軍:綠色、高效鎳催化不對稱氫...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課題組使用本組發展的手性螺環胺基膦配體SpiroAP成功實現了鎳催化芳基硼酸對芳基烯烴和1,3-共軛二烯的不對稱氫芳化反應,為手性1,1-二芳基烷烴和手性烯丙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 清華羅三中課題組Angew:第一例催化不對稱烯胺-苯炔的偶聯反應
    由於苯炔是高反應活性和非極性的中間體,基於苯炔中間體的不對稱催化是挑戰性難題。近日,清華大學羅三中教授課題組在Angew發表論文,報導了一種電化學氧化生成苯炔和環己炔中間體的方法,並成功與手性伯胺催化相結合,從而實現第一例催化不對稱烯胺-苯炔(環己炔)的偶聯反應。研究發現乙酸鈷可穩定原位生成的芳炔中間體並促進其與烯胺的偶聯。此外,該催化體系可用於構建具有季碳手性中心的α-芳基或環己烯衍生物。
  • 【有機】手性Brønsted酸催化α‑氨基酮的不對稱合成
    X-MOL Tips(點擊閱讀詳情)西南大學的郭其祥教授課題組近期報導了一種不對稱催化合成手性
  • 不對稱烯丙基的Tsuji-Trost取代反應(一)
    不對稱烯丙基的Tsuji-Trost取代反應(一)在之前,我詳細的介紹了不對稱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烯丙基化反應及其一些應用,而Tsuji-Trost烯丙基取代反應是合成中用於烯丙基化合物衍生化的重要方法之一。Tsuji-Trost反應是烯丙基化學的重要代表,自從其被發現以來已開發出多種可用於反應的過渡金屬和親核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