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手性:Roush不對稱烯丙基化

2020-12-06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此前我們介紹了Sakurai烯丙基化,反應將醛/酮或縮醛/縮酮與烯丙基矽烷混合,並加入化學計量的Lewis酸TiCl4、AlCl3或BF3·OEt2等,體系溫度從-78 ℃逐步恢復至室溫,最終能以良好的區域選擇性得到高烯丙醇產物。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人名反應同樣從醛類化合物出發,首次實現了高烯丙醇的不對稱合成。

1978年,德國馬爾堡大學(Philipps-Universit t Marburg)的Reinhard W. Hoffmann教授團隊以手性樟腦衍生的烯丙基硼酸酯作為烯丙基化試劑,低溫條件下可以對一系列脂肪醛進行不對稱親核加成,能以優異的收率得到手性的高烯丙醇產物,但其對映選擇性不夠理想。198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William R. Roush教授團隊發現,烯丙基化試劑換作右旋的酒石酸二異丙基酯衍生的烯丙基硼酸酯,則能以良好的產率與對映選擇性得到手性的高烯丙醇,反應對脂肪醛與芳香醛均適用。

▲Roush不對稱烯丙基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相應的反應過程命名為Roush不對稱烯丙基化(Roush asymmetric allylation)。烯丙基化試劑可以通過烯丙基硼酸與酒石酸二異丙基酯發生酯化或二異丙基烯丙基硼酸酯與酒石酸二異丙基酯進行酯交換製得。

Roush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的機理如下:烯丙基硼酸酯對醛類化合物親核加成時經歷椅式六元環狀過渡態,此時過渡態存在兩種可能的構象。相比於TSA,TSB中醛的C=O與其中一個二異丙基酯基團中的C=O的非鍵電子對之間存在靜電排斥相互作用,TSA從能量角度來講更為有利,因而為優勢構象,由此實現不對稱誘導。基於以上反應模型,烯基C=C雙鍵構型為E構型的巴豆基硼酸酯參與反應主要得到anti構型的高烯丙醇產物,Z構型的巴豆基硼酸酯作為底物則主要得到syn構型的產物。

▲Roush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的機理(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當然,選擇另外一種構型的酒石酸二異丙基酯製備烯丙基硼酸酯,得到的結果恰恰相反。除了William R. Roush教授發展的不對稱烯丙基化過程,其他研究團隊也相繼發展了其他結構的手性烯丙基硼烷或硼酸酯試劑,同樣可用於高對映選擇性地製備手性的高烯丙醇。相應的手性烯丙基化試劑如圖1所示,具體反應過程將在以後的內容中擇時介紹。

題圖來源:Pixabay

參考資料

[1] László Kürti, Barbara Czakó. Strategic applications of named reac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 [M]: Elsevier, 2005

[2] Thomas Herold et al., (1978).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Homoallyl Alcohols via Chiral Allylboronic Esters. Angew. Chem. Int. Ed. Engl., DOI: 10.1002/anie.197807682

[3] William R. Roush et al., (1985). Diastereo- and enantioselective aldehyde addition reactions of 2-allyl-1,3,2-dioxaborolane-4,5-dicarboxylic esters, a useful class of tartrate ester modified allylboronates. 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00312a062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新冠病毒專題

癌症突破

智慧之光

熱門前沿

相關焦點

  • 人才強校 | 郭紅超課題組在不飽和碳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
    本網訊 日前,我校理學院郭紅超教授課題組在不飽和碳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聯烯碳的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為構建具有良好立體選擇性的兼具軸手性和中心手性元素的四取代聯烯化合物提供了簡潔、高效的合成方法,相應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 【有機】手性磷酸雙功能催化:基於α-烯基取代烯丙基硼酸酯的不對稱烯丙基化
    帶有手性助劑基團的烯丙基硼酸酯和醛類化合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是一種合成手性高烯丙醇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但是這類反應的缺陷在於需要使用等當量的手性助劑。隨著現代手性Lewis酸和Brønsted酸的發展,目前可以通過使用催化量的手性Lewis酸或者Brønsted酸來實現非手性烯丙基硼酸酯和醛類化合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加成反應。
  • 中科大張清偉課題組JACS:鎳催化二級膦氧化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
    早日入駐化學加,更多優質客戶到你家 導讀 P-中心的手性膦是過渡金屬及有機催化中一類非常重要的手性配體,然而,與手性碳骨架配體相比,手性膦的研究較少。催化不對稱合成P-手性膦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新聞 | 我校創新中藥研究院林國強院士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不對稱1,6-烯丙基共軛加成成果
    ,我校創新中藥研究院林國強院士團隊田平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殷亮課題組聯合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研究論文Copper(I)-catalyzed asymmetric 1,6-conjugate allylation,採用金屬銅和手性
  • 化學所在仿生伯胺催化高效構建手性季碳中心方面獲系列進展
    手性季碳中心廣泛存在於藥物、天然產物等生物活性化合物中, 在生物醫學、藥學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其合成一直是不對稱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具有極大挑戰性。最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識別與功能重點實驗室羅三中課題組研究人員依託仿生催化理念,開發了系列伯胺催化的高效不對稱反應,實現了多種手性季碳中心的構築(圖1)。為手性醫藥中間體、生物活性分子的便捷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
  • 川師大曹鵬:烯基疊氮參與的不對稱烯丙基烷基化反應
    ,用於構建β-手性羰基化合物的方法。由於其烯醇碳負離子具有「硬」的親核性,乙醯胺和乙腈很難用於催化不對稱反應。尤其是乙腈參與的高對映選擇性的碳碳鍵偶聯反應仍未報導。過渡金屬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烷基化(AAA)反應是一種有效的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Ir催化的羰基化合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是構建碳手性中心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丙二酸酯、丙二腈等羰基衍生物由於易形成穩定的碳負離子,可以直接參與AAA反應。
  • 不對稱氫化反應在手性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不對稱催化氫化反應在過去幾十年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目前發展的種類多樣的高效手性隣配體大大拓展了不對稱氫化反應的底物適用範圍。
  • 上海藥物所手性季碳二芳基胺基酸催化不對稱合成研究獲進展
    其中,手性季碳胺基酸因其在藥物化學、蛋白結構組學等方面顯示出的獨特性質而備受化學家們的關注。然而,由於結構的特殊性,一些高效合成手性非天然胺基酸的方法,如不對稱氫化,無法用於構建手性季碳胺基酸類化合物。
  • 《科學》:手性離子對新玩法,不對稱遠程C-H鍵活化出新招
    Dolling博士研究團隊首次將手性金雞納鹼陽離子衍生物作為相轉移催化劑用於研究不對稱催化烷基化反應。茚酮底物形成的烯醇式陰離子活性物種與手性陽離子之間存在緊密離子對相互作用,由此產生有效的手性環境,進一步誘導羰基α位不對稱烷基化反應發生。
  • 不對稱氫化實現手性N,O-縮醛的合成新策略
    正是因為如此,對於新型反應模式的探索往往被忽略掉;例如,不對稱氫化反應很少應用於構建沒有β-H原子的手性碳中心。然而在理論上,可以通過金屬氫轉移到sp2-碳正離子中間體的方式來構建手性sp3-碳原子,從而實現不飽和正離子的還原(圖1b)。
  • 【有機】手性Brønsted酸催化α‑氨基酮的不對稱合成
    X-MOL Tips(點擊閱讀詳情)西南大學的郭其祥教授課題組近期報導了一種不對稱催化合成手性
  • 手性伯胺/酮協同催化過氧化氫不對稱α羥基化反應
    手性伯胺/酮協同催化過氧化氫不對稱α羥基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2:54:17 中科院羅三中團隊揭示了手性伯胺/酮協同催化過氧化氫不對稱α羥基化反應。
  • 光介導的手性磷酸鹽催化N-乙醯基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化反應
    N-乙醯基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化反應。該反應以手性磷酸鋰作為催化劑,在存在或不存在光氧化還原催化劑的情況下,均可以實現N-乙醯基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化反應,得到多種高度官能化的手性胺衍生物。背景介紹烯烴的不對稱雙官能化是構建複雜手性分子的一種重要手段,廣泛應用於許多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的全合成中,而其中自由基參與的烯烴雙官能化反應在近年來發展迅猛。
  • Angew:通過不對稱1,8-共軛加成反應構建四取代手性聯烯類化合物
    香港科技大學孫建偉課題組報導了手性磷酸催化吲哚取代的炔丙醇與3-苯基吲哚或1-萘酚的不對稱1,8-共軛加成反應,能以良好至優秀的收率及對映選擇性得到一系列四取代聯烯化合物。同時,對照實驗的結果表明遠程控制的1,8-共軛加成反應中涉及的原位生成的吲哚亞甲基亞胺(indole imine methide)類化合物是通過雙功能過渡態轉化而來的。該成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 不對稱烯丙基的Tsuji-Trost取代反應(一)
    不對稱烯丙基的Tsuji-Trost取代反應(一)在之前,我詳細的介紹了不對稱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烯丙基化反應及其一些應用,而Tsuji-Trost烯丙基取代反應是合成中用於烯丙基化合物衍生化的重要方法之一。Tsuji-Trost反應是烯丙基化學的重要代表,自從其被發現以來已開發出多種可用於反應的過渡金屬和親核試劑。
  • 環狀聯烯參與的不對稱鎳催化
    儘管如此,這些高張力中間體參與的不對稱催化反應卻非常罕見,迄今為止,僅有兩例報導:第一例是鈀催化的苯炔不對稱[2+2+2]環加成反應(Adv. Synth. Catal., 2006, 348, 2466–2474; J. Am. Chem.
  • 研究人員首次在星際空間探測到手性分子
    新華社華盛頓6月1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研究人員14日報告說,他們在太陽系外的星際空間中首次發現一種被稱為「手性分子」的有機分子,這將有助於破解手性分子乃至生命在宇宙中的最初起源之謎。當兩種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像人的左右手呈鏡像對稱,但又不能互相重疊,它們互為手性分子。這種特性讓兩種化合物在物理性質上相同,但在毒性等化學性質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異。互為手性分子的兩種分子結構中,根據結構方向被定義為左手手性或右手手性,通常有一種在自然界中居統治地位。
  • 藥物中間體催化不對稱合成的手性共價有機骨架
    為了通過簡便的單步操作滿足(S)-CIK合成的多方面要求,設計並準備了5,10,15,20-四(4-氨基苯基)卟啉-Cu(II)(Cu-TAPP)和6,6'- 二氯2,2'-二乙氧基-1,1'-聯萘-4,4'-二醛((R)-BINOL-DA)衍生的HCCOF,具有路易斯酸(LA),手性模板(CT)和光熱轉化(PTC)物種(圖1;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支持信息)。
  • β-氨基硝基烯烴的不對稱還原研究獲進展
    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烴是一類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它不僅是手性1, 2-二胺的直接前體,同時還可以轉化為手性α-胺基羰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