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烴是一類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它不僅是手性1, 2-二胺的直接前體,同時還可以轉化為手性α-胺基羰基化合物。理論上講,對β-胺基硝基烯烴進行不對稱催化還原是合成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烴化合物最簡便直接的一種方法。然而,由於硝基官能團的存在,致使該類烯胺的不對稱還原極具挑戰性,到目前為止,文獻上尚無任何實現該方法的報導。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產物中心孫健研究員課題組在手性有機催化不對稱還原研究領域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發展了一系列原創性的高性能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劑,解決了一系列困難亞胺和烯胺底物的高對映選擇性還原難題。最近,該課題組針對β-胺基硝基烯烴的不對稱催化還原,巧妙設計了一類結構特別簡單的雙功能有機小分子催化劑,首次實現了三氯氫矽對一系列β-氨基硝基烯烴的高對映選擇性還原,取得了高達99%的收率和97%的對映選擇性,為高效合成手性β-胺基硝基烷烴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途徑,實現了對該研究領域的新突破。另外,該研究還通過同位素標記實驗,證明了烯胺是經過亞胺異構化的動態過程被還原的。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Chem. Eur. J. (2012, 18, 9204-9207) 上。文章發表後,很快被小分子催化領域國際知名專家Benjamin List在專業雜誌Synfacts (2012, 8, 1022-1022)上撰文進行了評述。Benjamin List在評述中特別提出:在當今的不對稱催化領域,為了解決高難度的反應難題,催化劑的結構變得越來越複雜,而在該研究中,Sun課題組卻用結構簡化之極的雙功能催化劑實現了高對映選擇性轉化,該催化劑的亞磺醯官能團同時發揮了三重功效,既是唯一的手性來源,又同時充當路易斯鹼和脲活化基團,這樣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來源: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