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機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04 瀟湘晨報

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反應是構建碳-碳鍵和碳-雜鍵的高效方法之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中,常見的缺電子烯烴底物包括α,β-不飽和醛、α,β-不飽和酮、α,β-不飽和酯、α,β-不飽和醯胺、α,β-不飽和硝基化合物及α,β-不飽和碸等。然而,α,β-不飽和醯胺的底物局限於活化的醯胺,普通α,β-不飽和醯胺由於其較低的親電性,在不對稱催化中應用較少。醯胺基團是藥物分子和天然產物中常見的結構片段,因此,開發基於普通α,β-不飽和醯胺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殷亮課題組致力於研究銅催化的不對稱反應。在前期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二芳基膦氫在銅催化劑(一價銅-雙膦絡合物)和有機鹼的作用下,生成銅-二芳基膦物種,該物種被用於對α,β-不飽和硫代膦的共軛親核加成反應,以高立體選擇性構建了系列手性1,2-雙膦衍生物(Angew. Chem. Int. Ed.2020,59,7057-7062)。

近期,研究人員將該物種用於普通α,β-不飽和醯胺的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反應中,取得新進展(J. Am. Chem. Soc.2020,DOI:10.1021/jacs.0c09654)。研究發現,銅-二芳基膦物種的強親核性可彌補普通的α,β-不飽和醯胺的弱親電性,從而實現對其的不對稱共軛加成反應。該反應的產率、立體選擇性、底物兼容性好(RCONH2類型的醯胺仍可適用),反應條件溫和,具有100%的原子經濟性;該反應被用於不對稱二芳基膦氫的動態動力學拆分,構建了一系列具有膦手性的膦-醯胺類化合物。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氫譜進行機理研究,結果表明,二苯基膦氫先和銅催化劑絡合,隨後才發生脫質子;利用核磁共振磷譜進行機理研究,結果顯示,Cu(I)-(R,RP)-TANIAPHOS絡合物在過量二苯基膦氫存在的情況下,仍具較好穩定性,這是該反應能夠取得優秀不對稱誘導的關鍵。研究人員利用該方法學,合成了一個手性Pincer型雙膦-鈀絡合物,該絡合物在查爾酮的不對稱共軛膦氫化反應中表現出優秀的不對稱催化效果,表明該方法學在不對稱合成中的潛在應用性。

該研究由碩士研究生李彥博和田虎共同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上海市科委、上海有機所、中科院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一價銅催化的不飽和醯胺的不對稱共軛膦氫化反應

【來源: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Nature Catalysis:雙烷基酮不對稱催化氫化
    酮不對稱催化氫化是合成手性醇分子單一對映體的最直接方法,然而雙烷基酮的不對稱催化氫化一直缺少高效手性催化劑,成為一個長期的難題。周其林課題組通過設計新型手性螺環催化劑,攻克了這一難題。在不對稱催化中,獲得優異對映選擇性的關鍵在於手性催化劑。對於芳基烷基酮的不對稱氫化,很多手性催化劑都表現出高活性和高對映選擇性。
  • 上海有機所在多環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李昂課題組近期完成了系列多環天然產物的全合成 (Angew. Chem. Int. Ed. 上海有機所在多環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化合物的自然含量非常稀少,但具有特別的化學結構:三環雙酮母核通過碳-碳單鍵連接高度取代的環戊烷側鏈,分子中連續8個手性中心對化學合成提出了一定挑戰。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李昂課題組近期完成了系列多環天然產物的全合成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952; J. Am. Chem. Soc. 2018, 140, 4227; J. Am.
  •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0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正課題組致力於烷烴的高效轉化研究。
  • 化學所烯烴催化不對稱滷環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烯烴的滷化反應是合成化學中最重要的基元反應之一,為烯烴的功能化提供了非常簡便有效的途徑。烯烴的不對稱滷化反應則可在雙鍵上同時引入兩個手性中心,產物中的滷原子可以進一步發生多種轉化,如立體選擇性的取代反應等,方便快捷的構建豐富的合成中間體。
  • 上海矽酸鹽所氫化藍色二氧化鈦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獲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氫化藍色二氧化鈦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獲進展 2017-12-2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研究課題組,在光催化選擇性還原二氧化碳製備高附加值甲烷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人物與科研】上海交通大學張萬斌教授課題組:α-醛基烯醯胺的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催化氫化用於手性α-氨基醛的高效合成
    α-醛基烯醯胺的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催化氫化用於手性α-氨基醛的高效合成由於含有手性α-氨基醛、α-醯胺基醛的分子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以及極強的官能團轉化性,有機化學家一直對這類化合物的合成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文獻中報導的構建此類分子結構的方法非原子經濟性、合成效率較低。受課題組在不對稱催化氫化領域的一系列全新工作(Chem.
  • 上海有機所在活細胞內的光催化生物相容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有機所在活細胞內的光催化生物相容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9-01-03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以昀課題組致力於發展新的生物相容光化學方法用於化學及生物學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新型光反應發現及新型光化學生物學工具的發展。課題組前期研究工作中建立了可見光引發氧化及還原反應的生物大分子相容性(J. Am. Chem. Soc.
  • 上海有機所在中環化合物的不對稱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環狀化合物在現代有機化學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環狀結構廣泛存在於各種天然產物和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分子中,因此,對於這類化合物的合成是極其重要的。然而對於中環化合物(七—九元環)的合成,尤其是通過不對稱催化的方式合成,至今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主要是由於中環合成中存在著不利的跨環張力和熵效應。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遊書力團隊一直致力於銥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去芳構化反應研究(Acc.
  • 上海藥物所手性季碳二芳基胺基酸催化不對稱合成研究獲進展
    然而,由於結構的特殊性,一些高效合成手性非天然胺基酸的方法,如不對稱氫化,無法用於構建手性季碳胺基酸類化合物。目前已有的構建手性α,α-二芳基胺基酸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有機催化的不對稱Strecker反應來實現,但具有較大的底物局限性,通常需要在一個芳基的鄰位有取代基以控制反應的立體選擇性,而且氰基需要在酸性條件下加熱水解轉化為羧基。
  • 銅催化烯基矽烷的去對稱化硼氫化反應 合成矽立體中心的有機矽烷
    目前,手性矽烷的催化不對稱合成領域的發展較慢,僅有為數不多的報導,其種,含有(多於)兩個立體中心的手性矽烷的不對稱合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利用銅催化雙乙烯基取代矽烷的去對稱化硼氫化策略,快速、方便地合成一系列高對映及非對映選擇性的、帶有連續手性矽、手性碳立體中心的含硼有機矽化合物。
  • 南科大張緒穆研究團隊CCS Chem. 新型氧雜螺環雙膦配體在不對稱...
    導讀  南方科技大學張緒穆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類結構新穎獨特的氧雜螺環雙膦配體(O-SDP)。該配體在釕催化的α,β-不飽和羧酸的不對稱氫化中表現出優異的活性和對映選擇性(up to 99% yield, up to >99% ee),可應用於重大藥物沙庫必曲和青蒿素的關鍵中間體的不對稱合成。
  • 廣州生物院在有機小分子催化構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中獲進展
    廣州生物院在有機小分子催化構建手性季碳中心研究中獲進展 2015-09-10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成都生物所在銅催化二烯的不對稱硼化偶聯反應研究中獲進展
    成都生物所在銅催化二烯的不對稱硼化偶聯反應研究中獲進展 2016-10-25 成都生物研究所 >  手性高烯丙基胺是眾多天然產物、小分子藥物的關鍵骨架,也是有機合成和藥物化學中常用的重要合成砌塊。
  • Angew.上海有機所在矽中心螺環不對稱合成及應用方面取得進展
    找化工醫藥原料,用化學加搜索 導讀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鵬課題組發展了一類合成手性矽中心螺環(螺二氫苯並噻咯) 骨架的方法。
  • 我校在可見光不對稱催化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經過系統研究,他們使用自主發展非金屬DPZ作為可見光催化劑,並通過使用手性胍鹽作為含反離子誘導性質的布朗斯特酸催化劑成功克服了該反應中非手性背景反應強、產物易於反應過程中消旋及如何控制小體積質子構築手性中心等難點,成功發展了高立體選擇性的1,2-二酮不對稱還原反應。隨後,他們將這一催化體系拓展到α-羰基酮亞胺的不對稱還原,取得令人滿意的手性控制結果。
  • 長春應化所在鹼土金屬有機氫化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長春應化所在鹼土金屬有機氫化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9-05-27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字體>  鹼土金屬(第二主族元素)具有價格低廉、無毒的優勢,而且鹼土金屬有機氫化物可廣泛應用於許多有機當量和催化反應中。
  • 上海有機所在鎳催化吡啶選擇性C-H官能團化反應方面取得進展
    吡啶是一類重要的雜環,廣泛存在於藥物和活性天然產物分子中。據FDA統計,吡啶是藥物分子中出現最多的含氮芳環。此外,吡啶是一種重要的合成中間體以及配體設計的重要結構單元。因此,對吡啶類化合物構建和修飾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吡啶的不對稱C-H鍵官能團化是合成手性吡啶類化合物最直接的方法,具備高度的原子經濟性和步驟經濟性。
  • 不對稱氫化反應在手性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不對稱催化氫化反應在過去幾十年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目前發展的種類多樣的高效手性隣配體大大拓展了不對稱氫化反應的底物適用範圍。
  • 鈀催化烯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團化研究獲進展
    華東理工大學陳宜峰課題組在鈀催化烯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團化研究中最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手性胺衍生物是有機化學中最普遍和最有價值的骨架之一,其中含兩個連續手性中心的手性胺高效構築尤其重要。近年來,烯醯胺的不對稱氫化和氫官能團化已經成為手性胺衍生物的重要合成方法。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等實現烯烴不對稱硼氫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施世良課題組和浙江大學化學系洪鑫課題組通過設計合成新型大位阻手性氮雜卡賓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