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等實現烯烴不對稱硼氫化—新聞—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施世良課題組和浙江大學化學系洪鑫課題組通過設計合成新型大位阻手性氮雜卡賓配體(R,R,R,R)-ANIPE,成功實現了首例廉價金屬銅催化的α-烯烴的高效不對稱馬氏硼氫化反應。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雜誌》。

該反應條件溫和(室溫反應),底物適用性廣,官能團兼容性強。採用較低的催化劑用量就能實現最高可達98%ee的對映選擇性(絕大多數例子大於90%ee)。同時,該反應可以放大,克級規模的反應只需要0.5 mol%的催化劑即可獲得相同的高對映選擇性。產物手性硼酸酯很容易進行了立體專一的多樣轉化,進一步驗證了反應的實用性。最後,洪鑫課題組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推測出該反應的手性誘導模型,對後續的配體設計工作有重要意義。

「這項工作為手性硼酸酯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方法,為廉價易得的大宗化學品α-烯烴的不對稱官能團化提供了新策略。」施世良表示,更重要的是,該新型手性氮雜卡賓配體將有望運用於各種不對稱催化反應。

《中國科學報》 (2018-03-01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正/郭寅龍團隊三劍合璧,實現Co催化聯烯的區域及立體選擇性硼氫化
    ▲聯烯的結構 最近,麻生明院士再次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黃正研究員、郭寅龍研究員合作,使用PNN鉗型配體修飾的Co配合物(tBuPCNNiPr)CoCl2(2b)作為催化劑,實現了一系列單取代及1,1-二取代聯烯的高效硼氫化,最終以優異的區域及立體選擇性得到Z構型的烯丙基硼酸酯產物。
  • 成都生物所銅/鈀共催化烯烴不對稱硼碳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成都生物所銅/鈀共催化烯烴不對稱硼碳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2015-11-23 成都生物研究所 通過烯烴不對稱碳硼化反應來構建手性有機硼化合物是一種簡捷高效的方法,目前相關報導非常少。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廖建課題組使用銅/鈀雙金屬共催化的方法首次實現了聯硼酸頻那醇酯和烯丙基碳酸酯對烯烴的不對稱硼碳加成反應。該方法以簡單、易得的工業品烯烴為原料,高收率、高對映選擇性地合成了一系列β-手性硼酸酯。該方法被成功地應用於抗抑鬱類藥物Preclamol的不對稱合成。
  • 上海有機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反應是構建碳-碳鍵和碳-雜鍵的高效方法之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中,常見的缺電子烯烴底物包括α,β-不飽和醛、α,β-不飽和酮、α,β-不飽和酯、α,β-不飽和醯胺、α,β-不飽和硝基化合物及α,β-不飽和碸等。
  • 銅催化烯基矽烷的去對稱化硼氫化反應 合成矽立體中心的有機矽烷
    目前,手性矽烷的催化不對稱合成領域的發展較慢,僅有為數不多的報導,其種,含有(多於)兩個立體中心的手性矽烷的不對稱合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利用銅催化雙乙烯基取代矽烷的去對稱化硼氫化策略,快速、方便地合成一系列高對映及非對映選擇性的、帶有連續手性矽、手性碳立體中心的含硼有機矽化合物。
  • 葛少中Angew:鉻催化單取代聯烯的選擇性二聚硼氫化反應
    此外,聯烯也容易與硼烷進行硼氫化反應。在過渡金屬(如Pt,Cu和Co等)催化下,可以高選擇性的得到烯基或者烯丙基硼試劑。雖然在當量的有機硼試劑促進下,芳基聯烯也可以發生二聚硼氫化反應得到(E,Z)-1,5-二烯烴分子(圖1B)。
  • 化學擔當——記著名有機化學家戴立信院士—新聞—科學網
    1953年進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現任有機所研究員、有機所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顧問、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化學化工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曾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2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化學獎。
  • 上海有機所手性烯烴配體研究取得新進展
    手性雙烯配體用於不對稱催化反應中手性烯烴配體是近幾年來出現的一類新型手性配體。與傳統的雜原子手性配體不同,手性烯烴配體通過烯烴的雙鍵與過渡金屬絡合,並通過烯烴配體的手性來誘導反應產物的手性。在某些不對稱反應中,手性烯烴配體表現出了比傳統配體更高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因此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自然》:中國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研究獲重大突破—新聞—科學網
    《自然》:中國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研究獲重大突破將力爭儘快實現工業示範和產業化 科學網10月6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上海科技大學聯合科研團隊在合成氣直接制烯烴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 硼來文章見Angew:上海有機所麻生明/黃正/郭寅龍團隊三劍合璧,實現...
    ▲聯烯的結構 最近,麻生明院士再次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黃正研究員、郭寅龍研究員合作,使用PNN鉗型配體修飾的Co配合物(tBuPCNNiPr)CoCl2(2b)作為催化劑,實現了一系列單取代及1,1-二取代聯烯的高效硼氫化,最終以優異的區域及立體選擇性得到Z構型的烯丙基硼酸酯產物。
  • 上海有機所手性烯烴配體研究取得新進展(圖)
    手性雙烯配體用於不對稱催化反應中  手性烯烴配體是近幾年來出現的一類新型手性配體。與傳統的雜原子手性配體不同,手性烯烴配體通過烯烴的雙鍵與過渡金屬絡合,並通過烯烴配體的手性來誘導反應產物的手性。在某些不對稱反應中,手性烯烴配體表現出了比傳統配體更高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因此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成功地合成一類基於雙環[3,3,0]辛二烯骨架的手性二烯配體,首次將並環結構引入配體設計中,並以簡單的脂酶拆分作為獲得手性烯烴配體的關鍵合成步驟。
  • 聚乙烯廢塑料溫和可控降解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新聞—科學網
  • 中科院上海分院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中科院上海分院「五朵金花」——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再次拿出各自「法寶」,助力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之旅。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將在探測器著陸月面時提供遠程距離和速度信息,有望實現國際首次在月球探測器軟著陸階段使用雷射都卜勒測速技術進行三個正交方向速度測量。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將在探測器懸停時提供月面著陸區的精確三維圖像。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承擔了兩個系統中的核心組件——3臺雷射器的研製。
  • 科學網—實現氧化三氟甲基化反應
  • 他是上海科技大有機所聯培研究生,將赴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讀博
    我記得當時準備有機所不對稱合成課程的Seminar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就經常會借用圖書館的研討室來進行對我們要講的課題的討論。我在學校與有機所共同的導師是林國強院士,林院士是中國有機化學界德高望重的泰鬥,影響了幾代中國有機化學人,是上科大讓我有幸進入林老師的課題組。
  • 不對稱氫化實現手性N,O-縮醛的合成新策略
    正是因為如此,對於新型反應模式的探索往往被忽略掉;例如,不對稱氫化反應很少應用於構建沒有β-H原子的手性碳中心。然而在理論上,可以通過金屬氫轉移到sp2-碳正離子中間體的方式來構建手性sp3-碳原子,從而實現不飽和正離子的還原(圖1b)。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咬定「煤制烯烴」不放鬆—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供圖 前不久,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劉中民榮獲第七屆周光召基金科技獎。 他獲獎的理由是:完成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 甲醇制烯烴又稱煤制烯烴,是以煤代替石油,先用煤制甲醇,然後用甲醇製取基礎化工原料——烯烴。劉中民課題組自主開發的煤制烯烴技術,英文縮寫為DMTO。
  • 中科院上海分院五家研究所助力嫦娥四號探月工程—新聞—科學網
  • 【人物與科研】上海交通大學張萬斌教授課題組:α-醛基烯醯胺的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催化氫化用於手性α-氨基醛的高效合成
    α-醛基烯醯胺的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催化氫化用於手性α-氨基醛的高效合成由於含有手性α-氨基醛、α-醯胺基醛的分子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以及極強的官能團轉化性,有機化學家一直對這類化合物的合成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文獻中報導的構建此類分子結構的方法非原子經濟性、合成效率較低。受課題組在不對稱催化氫化領域的一系列全新工作(Chem.
  •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Nature Catalysis:雙烷基酮不對稱催化氫化
    酮不對稱催化氫化是合成手性醇分子單一對映體的最直接方法,然而雙烷基酮的不對稱催化氫化一直缺少高效手性催化劑,成為一個長期的難題。周其林課題組通過設計新型手性螺環催化劑,攻克了這一難題。在不對稱催化中,獲得優異對映選擇性的關鍵在於手性催化劑。對於芳基烷基酮的不對稱氫化,很多手性催化劑都表現出高活性和高對映選擇性。
  • 化學所烯烴催化不對稱滷環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烯烴的滷化反應是合成化學中最重要的基元反應之一,為烯烴的功能化提供了非常簡便有效的途徑。烯烴的不對稱滷化反應則可在雙鍵上同時引入兩個手性中心,產物中的滷原子可以進一步發生多種轉化,如立體選擇性的取代反應等,方便快捷的構建豐富的合成中間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