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少中Angew:鉻催化單取代聯烯的選擇性二聚硼氫化反應

2020-10-18 研之成理

▲第一作者:趙銀松;通訊作者:葛少中
通訊單位:新加坡國立大學

論文DOI:doi.org/10.1002/anie.202012344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12344

課題組主頁:www.geresearchgroup.com

全文速覽

新加坡國立大學葛少中課題組發展了鉻催化單取代聯烯的選擇性二聚硼氫化反應,為快速,高效的構築含硼官能團的(E,Z)-1,4-二烯烴分子提供了新的策略。該反應採用廉價的CrCl2作為催化劑,mesPDI作為配體,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適性和官能團兼容性。反應機理研究表明該反應可能經歷一價(L)Cr(I)‒H物種,為探索氫化功能化反應提供了新的思路。

背景介紹

非共軛二烯烴分子骨架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中,也是有機合成中十分重要的中間體(圖1A)。早期合成非共軛二烯烴分子的方法往往需要貴金屬催化劑或者過量的有機金屬試劑參與。鑑於有機硼試劑在有機合成化學中廣泛應用,因此,發展一種簡潔,快速構築含硼官能團的非共軛二烯烴分子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合成意義和潛在應用價值。


聯烯是一類具有高反應活性的合成子,在過渡金屬催化下可以發生二聚或者三聚反應,或者與不飽和化合物發生氧化加成反應。此外,聯烯也容易與硼烷進行硼氫化反應。在過渡金屬(如Pt,Cu和Co等)催化下,可以高選擇性的得到烯基或者烯丙基硼試劑。雖然在當量的有機硼試劑促進下,芳基聯烯也可以發生二聚硼氫化反應得到(E,Z)-1,5-二烯烴分子(圖1B)。但是,該硼試劑價格昂貴,並且反應時間久,底物普適性較差。

▲圖1:含非共軛二烯烴骨架的天然產物以及聯烯的二聚硼氫化反應

研究出發點

我們課題組一直致力於發展廉價過渡金屬催化不飽和烴類化合物的硼化反應,為簡潔、快速、高效地合成有機硼試劑提供新的策略。近年來,發展了1,6-和1,7-烯炔衍生物的不對稱環化/硼氫化反應(J. Am. Chem. Soc. 2017, 139, 6526;.J. Am. Chem. Soc. 2018, 140, 10687;.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8882.),簡單烯烴和1,3-二烯烴的單或雙硼化反應(ACS Catal. 2016, 6, 7585;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654;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2935; Nat. Commun. 2020, 11, 765),以及1,3-烯炔、聯炔和聯烯衍生物的選擇性硼氫化反應(Org. Chem. Front. 2018, 5, 1284; ACS Catal. 2019, 9, 10109; Chem. Sci. 2020, 11, 2783)等.


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發現在鉻催化劑催化下,單取代聯烯選擇性發生二聚硼氫化反應,快速高效地構築了一系列含硼官能團的(E,Z)-1,4-二烯烴分子(圖1C)。本文亮點:1)採用廉價的CrCl2作為催化劑;2)反應具有很好的化學選擇性、區域選擇性和立體選擇性,得到單一構型的二聚硼氫化產物;3)含硼官能團的(E,Z)-1,4-二烯烴分子可進一步衍生為其他功能化小分子。

圖文解析

▲圖2:底物普適性的探索與產物的衍生


經過一系列條件篩選得到反應的最佳反應條件為:3 mol% CrCl2作為催化劑,3 mol% mesPDI作為配體,6 mol% NaBHEt3作為活化試劑,THF作為反應溶劑,室溫條件下反應8小時。其他常見的金屬如錳,鐵,鈷,鎳和銅催化劑,均不能催化該反應的進行。在最佳反應條件下,我們對該反應的底物普適性進行了探索(圖2a和2b)。該反應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適性,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得到兼容醚,矽醚,滷素,縮酮,磺酸酯,矽烷和活潑的烯烴等多個功能基團的(E,Z)-1,4-非共軛二烯烴分子庫。該反應還可以擴大到克級規模,產率不受影響(2p,1.03g,72%)。此外,我們探索了不同單取代聯烯之間的交叉二聚硼氫化反應,得到了良好的選擇性和中等收率。這類含硼官能團的(E,Z)-1,4-非共軛二烯烴分子骨架中含有硼,雙取代雙鍵和三取代雙鍵,可以進一步衍生成一系列功能化的有機小分子(圖2c)。例如,產物2p中Bpin基團可被氧化為羥基,以95%的產率得到化合物4,然後選擇性的氧化得到環氧化合物5;產物2p中烯丙基硼單元可以與多聚甲醛反應,以92%的產率得到碳鏈拓展的化合物6,然後在鈷催化下與二溴甲烷進行選擇性環丙基化反應得到化合物7。此外,在鎳催化劑催化下,產物2b中的雙取代雙鍵基團選擇性地發生遠程苄位芳基化反應,以良好的產率得到化合物910。


為了驗證反應的機理,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機理驗證實驗:1)EPR實驗,催化劑驗證實驗和氘代實驗表明,該反應可能經歷一價(L)Cr‒H物種;2)反應具有明顯的溶劑效應。該反應在醚類溶劑如THF,1,4-dioxane和DME中反應良好,在非極性溶劑如hexane和toluene中不進行。進一步輔助EPR實驗表明,THF可能作為配體參與生成活性鉻催化物種。3)動力學實驗表明反應對催化劑是一級反應,對底物聯烯和HBpin是零級反應。

▲圖3:機理驗證實驗
根據以上機理實驗,我們提出了如下可能的反應機理(圖4)。首先,CrCl2、mesPDI和NaBHEt3在THF中生成配位飽和的一價鉻物種(L)Cr(THF)2‒H (I),隨後I解離出THF配體生成缺電子的活性鉻物種(L)Cr(THF)‒H (II)。一分子聯烯與II進行配位、遷移插入得到烯丙基鉻中間體IV;隨後與另一分子聯烯發生配位、遷移插入反應得到中間體VI。最後,中間體VI在THF和HBpin的作用下生成目標產物,同時釋放出催化物種前體I。催化循環中,THF的解離可能是反應的決速步驟;聯烯中R基團的位阻效應決定了配位插入過程的立體選擇性;而中間體VIcis C=C雙鍵的配位作用可能抑制聯炔的進一步配位插入過程

▲圖4:可能的反應機理

總結與展望

綜上,我們發展了鉻催化的單取代聯烯的選擇性二聚硼氫化反應,為快速構築含硼官能團的1,4-非共軛二烯烴分子提供了新的合成策略。反應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適性和官能團兼容性。產物中含有Bpin和雙鍵功能化基團,可衍生為其他官能團化的化合物。反應機理研究表明該反應可能經歷一價的(L)Cr‒H物種,為探索新的氫化功能化反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關焦點

  • ...正/郭寅龍團隊三劍合璧,實現Co催化聯烯的區域及立體選擇性硼氫化
    >麻生明院士再次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黃正研究員、郭寅龍研究員合作,使用PNN鉗型配體修飾的Co配合物(tBuPCNNiPr)CoCl2(2b)作為催化劑,實現了一系列單取代及1,1-二取代聯烯的高效硼氫化,最終以優異的區域及立體選擇性得到Z構型的烯丙基硼酸酯產物。
  • 硼來文章見Angew:上海有機所麻生明/黃正/郭寅龍團隊三劍合璧,實現...
    、郭寅龍研究員合作,使用PNN鉗型配體修飾的Co配合物(tBuPCNNiPr)CoCl2(2b)作為催化劑,實現了一系列單取代及1,1-二取代聯烯的高效硼氫化,最終以優異的區域及立體選擇性得到Z構型的烯丙基硼酸酯產物。
  • Angew. Chem:硼催化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還原2-烯基吡啶
    不對稱催化還原吡啶是獲得手性哌啶最為直接的方法,然而,該方法面臨兩個主要難題:1.吡啶去芳構化較困難;2.氮原子對催化劑的配位毒化作用強。為了解決這兩個難題,化學家們通常將吡啶預先製備成吡啶鹽,並以吡啶鹽為底物研究金屬催化的不對稱氫化反應(圖a);其原理是吡啶鹽的去芳構化能壘較低,且氮原子的配位能力大幅減弱。
  • 銅催化烯基矽烷的去對稱化硼氫化反應 合成矽立體中心的有機矽烷
    目前,手性矽烷的催化不對稱合成領域的發展較慢,僅有為數不多的報導,其種,含有(多於)兩個立體中心的手性矽烷的不對稱合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利用銅催化雙乙烯基取代矽烷的去對稱化硼氫化策略,快速、方便地合成一系列高對映及非對映選擇性的、帶有連續手性矽、手性碳立體中心的含硼有機矽化合物。
  • Angew:鎳催化烯烴與烯基溴化物的區域和對映選擇性烯基化反應
    同時,鎳催化劑具有低成本且易獲得多種氧化態的優點,已廣泛用於偶聯反應中。近期,已報導通過氫化鎳催化,實現烯烴的遠程加氫官能團化的反應,如在遠端或近端C(sp3)-H位的芳基化、烷基化、硫醇化和胺化(Figure 1a)。在還原過程中,選擇性官能化取決於以下假設,即交叉偶聯底物可以選擇性地捕獲烯烴加氫金屬化生成的烷基鎳中間體,然後進行鏈行走。
  • Angew:通過不對稱1,8-共軛加成反應構建四取代手性聯烯類化合物
    香港科技大學孫建偉課題組報導了手性磷酸催化吲哚取代的炔丙醇與3-苯基吲哚或1-萘酚的不對稱1,8-共軛加成反應,能以良好至優秀的收率及對映選擇性得到一系列四取代聯烯化合物。同時,對照實驗的結果表明遠程控制的1,8-共軛加成反應中涉及的原位生成的吲哚亞甲基亞胺(indole imine methide)類化合物是通過雙功能過渡態轉化而來的。該成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 Chem Sci:選擇性合成手性高烯丙基叔醇?配體是關鍵
    在複雜分子合成和藥物化學中,高烯丙基叔醇是非常重要的中間體,正因如此,對映選擇性合成高烯丙基叔醇持續吸引著研究者的關注。目前的常規合成方法是酮的烯丙基化,相比於醛作為親電試劑,對映選擇性和反應性是關鍵挑戰。許多方法都基於預先形成的烯丙基金屬試劑,不過這些親核試劑也可以通過1,3-二烯和聯烯的氫金屬化而原位形成。
  • 鎳催化烯基溴化物與烯烴的區域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苄基烯基化反應
    過渡金屬氫化催化的烯烴異構化與過渡金屬催化交叉偶聯的協同過程可以實現遷移氫官能化。
  • 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Nature Catalysis:雙烷基酮不對稱催化氫化
    酮不對稱催化氫化是合成手性醇分子單一對映體的最直接方法,然而雙烷基酮的不對稱催化氫化一直缺少高效手性催化劑,成為一個長期的難題。周其林課題組通過設計新型手性螺環催化劑,攻克了這一難題。在不對稱催化中,獲得優異對映選擇性的關鍵在於手性催化劑。對於芳基烷基酮的不對稱氫化,很多手性催化劑都表現出高活性和高對映選擇性。
  • Nature Catalysis:CuH級聯催化炔烴選擇性雙官能團化
    再這樣的背景下,CuH催化的不對稱烯烴加氫官能化已成為構建立體碳中心的重要反應。相比之下,利用CuH級聯催化來實現炔烴的還原性1,1-雙官能化在合成上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有鑑於此,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Keary M.
  • :二烷基酮的對映選擇性氫化
    然而,當前手性中心或前手性面上兩個基團的空間位阻和電性相似時(如二烷基酮類化合物),手性催化劑則難以區分。相比之下,生物催化中的次級相互作用(如氫鍵、靜電/偶極相互作用、蛋白質芳香殘基的π-π堆積)可確保酶和底物之間的準確識別,從而產生優異的立體選擇性。受生物催化模型(特別是鎖-鑰模型)的啟發,化學家開發出各種策略來控制立體選擇性(Ber. Dtsch. Chem.
  • 【人物與科研】上海交通大學張萬斌教授課題組:α-醛基烯醯胺的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催化氫化用於手性α-氨基醛的高效合成
    α-醛基烯醯胺的化學選擇性和對映選擇性催化氫化用於手性α-氨基醛的高效合成由於含有手性α-氨基醛、α-醯胺基醛的分子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以及極強的官能團轉化性,有機化學家一直對這類化合物的合成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文獻中報導的構建此類分子結構的方法非原子經濟性、合成效率較低。受課題組在不對稱催化氫化領域的一系列全新工作(Chem.
  • 還原反應匯總
    該反應通常用於合成 N,N-二甲基烷基胺。十六、林德拉催化還原(Lindlar Reduction)林德拉催化劑(Lindlar catalyst)是一種選擇性催化氫化的異相催化劑。二十六、常見的金屬氫化物還原劑金屬氫化物還原具有對反應條件溫和,副反應少以及產率高的優點,特別是某些烴基取代的金屬化合物,顯示了對官能團的高度選擇性和較好的立體選擇性。
  • 芳基羧酸的脫羧硼酯化反應
    受Jiao等人最近報導的滷代芳烴在吡啶催化下的硼化反應的啟發,本文預想芳基羧酸的N-羥基鄰苯二甲醯亞胺酯也適合經自由基的脫羧反應產生芳基自由基,通過與吡啶穩定的硼自由基反應,使芳基羧酸的脫羧硼化成為可能(Scheme 1b)。Baran, Glorius, Li和Aggarwal課題組最近報導了NHPI酯通過可見光照射或鎳催化的脫羧硼化反應。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等實現烯烴不對稱硼氫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施世良課題組和浙江大學化學系洪鑫課題組通過設計合成新型大位阻手性氮雜卡賓配體(R,R,R,R)-ANIPE,成功實現了首例廉價金屬銅催化的
  • Angew:NHC催化實現烯烴的自由基醯基氟烷基化反應
    此外,一些藥物骨架也通過此方案進行了後期修飾,同時具有良好的非對映選擇性。反應機理涉及單電子還原、烯烴的自由基加成以及自由基-自由基的重組。文章連結DOI:10.1002/anie.201912450 跳轉閱讀傳播化學知識,致敬化學主編——化學加網再次舉辦公益籌書宣傳活動 (圖片來源:Angew. Chem. Int.
  • 崔歆教授:基於鐵催化的簡單烯烴化合物的胺烷基化多取代反應研究
    同時,這一方法也使1,3-二胺及橋連雙哌啶骨架等複雜化合物的構建有更好的步驟經濟性。背景介紹A. 烯烴的取代反應介紹 烯烴的催化轉化是現代有機化學的研究熱點和基石。縱觀傳統的加成反應到現代的催化氫化反應和烯烴官能團化反應,大量合成方法都建立在對烯烴雙鍵的加成上,實現飽和烷烴的構建。不同的是,另一類型的反應通過對環繞雙鍵的C–H鍵進行取代從而保持烯烴的不飽和度,為進一步的官能團化提供了可能。一般烯烴取代反應可以有如下的策略: ene,Prins和Heck偶聯等基礎有機人名反應,以及烯丙基或乙烯基C–H鍵催化官能團化。
  • 丙烯三聚四聚國產化:破局催化劑選擇性
    另一方面 FPA濃度小,雖然能降低水解速度 、緩和壓力降上升和泥化傾向,但是活性低,甚至可能因催化劑表面失水面引起失活,因此反應器進料的含水量必須隨反應條件變化進行調節。固體磷酸催化工藝使用磷酸-硅藻土或磷酸-矽膠作催化劑,儘管催化劑的表面活性高、工藝合理,但三聚、四聚物以上選擇性低、使用壽命短,在反應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注入水的量,否則催化劑易泥化、結塊等。
  • 成都生物所在銅催化二烯的不對稱硼化偶聯反應研究中獲進展
    成都生物所在銅催化二烯的不對稱硼化偶聯反應研究中獲進展 2016-10-25 成都生物研究所 2015, 21, 4918),實現了共軛二烯、聯硼片那醇酯和亞胺的高活性、高支鏈選擇性、高非對映選擇性、高對映選擇性的偶聯反應(高達99% 收率,大於20/1 非對映選擇性和99% 對映選擇性)。
  • 【有機】烯基疊氮參與的高對映選擇性烯丙基烷基化反應
    由於其烯醇碳負離子具有「硬」的親核性,乙醯胺和乙腈很難用於催化不對稱反應。尤其是乙腈參與的高對映選擇性的碳碳鍵偶聯反應仍未報導。最近,四川師範大學的曹鵬課題組報導首例乙烯基疊氮參與的不對稱烯丙基烷基化(AAA)反應。過渡金屬催化的AAA反應是一種有效的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