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記者 韓禕)「區塊鏈可能不是呈線性發展,而是爆發式的發展。但它的歷程應該是這樣的,通過發現一個有效的商業運行場景進行嘗試,再進行大規模的開發,進入下一個領域。」
12月4日,德勤亞太區投資管理行業領導合伙人秦誼在第七屆財新峰會「財新-雲峰海外投資論壇」作出以上表述。她分享了全球區塊鏈的發展情況,同時介紹了德勤在區塊鏈領域的嘗試,包括在商業中的運用。
「比特幣絕對是區塊鏈在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商業運用案例。」秦誼從比特幣出發介紹了區塊鏈的意義。她認為,區塊鏈是一種開放架構下的強安全技術機制,通過特定的數據架構和共識算法,設計實現了多方參與的自治系統。因此,區塊鏈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實時交易,會令交易流程減少信用風險和中間環節。
與以往的新技術不同的是,面對區塊鏈技術,很多傳統金融機構非常積極地介入研究、探索應用。
據秦誼介紹,全世界有超過90家央行參與區塊鏈研究。過去的三年中,區塊鏈領域獲得了超過14億美元的投資,這個數字的關鍵在於,14億美元有一半來自風險投資資本,另一半則來自傳統的金融機構。另外,過去三年中有超過2500項有關區塊鏈技術的專利申請,這些申請的主流不是大專院校或者創業機構,而是傳統金融機構。
秦誼表示,區塊鏈作為金融科技的底層架構,具備以下特徵:非中介化、高效率、跟蹤審計。她解釋道,公司基於區塊鏈技術可以做成財務軟體,該軟體會真實地記錄每一筆數據且數據不可被篡改,這將去中介化;同時,去中介化能夠提高效率;當區塊鏈技術產生時,每一個改變都會留下痕跡,這也是眾多監管機構從早期非常關注區塊鏈技術的原因之一。
那麼在未來的路程裡,區塊鏈技術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呢?秦誼表示,現在仍處於探索數字貨幣到數字公證的階段,未來還有數字資產、去中心化交易和數字身份等多個領域尚待開發。
但她承認,區塊鏈技術不是呈線性發展,可能是爆發式的發展。但它的歷程應該是這樣的:通過發現一個有效的商業運行場景進行嘗試,然後再進行大規模的開發,進入下一個領域。
現在也已經有很多的成功應用案例,跨境支付則是其中較為廣泛的應用領域。秦誼表示,跨境支付其實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包括比特幣面臨的合規問題,以及如何知曉客戶、達到反洗錢的效果,這些都很敏感。
傳統的支付架構都要通過一個中央節點,這不僅增加了交易時間,也增加收費,也為交易加大風險。秦誼介紹了德勤設計研製的基於區塊鏈的手機跨境支付運用,這個運用能夠減少45%的交易費用,並保證交易在5秒鐘內完成。
此外,秦誼還介紹了數字身份在金融服務中的巨大影響。她表示,區塊鏈能夠把一個用戶所有的行為和他的身份作為一長串數字,在區塊鏈中保存下來,使得用戶接受實體服務的時候,其身份得到實時有效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