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世界第一語言 它是怎麼出現和發展起來的呢?

2020-12-05 江郎世家讀歷史

英語,從使用它的人口來說,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僅次於漢語,而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語的人數,要遠比這多得多,可以說使用英語的人分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穩居世界第一語言。

那麼,英語是怎麼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呢?讓我給大家細細講來。

公元449年,三個日耳曼部族: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到了不列顛群島,成了島上的新主人。

這三個入侵部落都使用一種古代日耳曼各民族通用的文字。隨著個部族之間的融合發展,盎格魯人、薩克遜人和朱特人逐漸形成統一的英吉利民族,他們各自使用的方言也逐漸一體化了,出現了一種新的語言~~盎格魯·薩克遜語,也就是古英語。

古英語經過16世紀、17世紀的文藝復興,以及18世紀啟蒙運動的薰陶,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英語。

現代英語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許多外來語。比如法語、拉丁語,還有一些詞彙是由希臘文、德文、西班牙文、丹麥文、希伯來文衍化而成的,也有從日文、中文、俄文衍生而成的。這些外來語,使英語逐步成為一個表達力極為豐富的語言。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隨著大英帝國的殖民入侵,英語的影響力也傳遍了世界各個角落。

18世紀以後,英語的書面語,就和現在我們看到的基本一致了。

相關焦點

  • 菲律賓作為發展中國家,且英語為非母語,英語怎麼就亞洲第一了?
    關注菲律賓遊學的朋友一定經常聽到這樣的宣傳文案:「菲律賓的英語能力亞洲第一。」「菲律賓的商務英語水平世界前三。」然後又會有大量實際案例顯示,很多美國公司將客服中心設立在菲律賓。大家有沒有很疑惑,菲律賓作為一個並不發達的且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亞洲國家,英語怎麼就亞洲第一了呢?菲律賓沒有統一的母語嗎?我們首先來說說菲律賓的官方語言。其官方語言為英語和他加祿語。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說他加祿語。
  • 漢語的使用人口是世界第一,為何「世界普通話」卻是英語?
    寫在前面:漢語的使用人口是世界第一,為何「世界普通話」卻是英語?世界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哪一種?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英語。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人都學習英語,是因為很多國家的人都學習英語。
  • 英語是怎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資料)
    在各國的外語教學中,英語享有的優先地位超過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和漢語。在100多個國家,英語被列為外語教學中的第一外語。還有更多的國家準備將英語列為外語教學中的第一外語。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例子是,1996年,曾為法國殖民地的阿爾及利亞開始用英語取代法語作為外語教學中的第一外語。據有人統計,90年代後期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即12至15億人能講流利的英語或能熟練使用英語。
  • 英語語言簡史-英語到底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中文釋義 英語語言簡史 在經歷了多次的進化和入侵之後,今天,世界各地都在使用許多語言作為交流的媒介。 在這些語言中,英語是人們交流的最好的語言之一。
  • 這個世界是否需要一種通用語言?
    如果大家都把腦子花在學習語言上,還怎麼去學習、發明、創造新東西呢?一門像英語這樣的全球語言太有用了。世界語應該成為全球的通用語言。我覺得我們需要一門輔助性的語言幫助國際交流。世界語不屬於任何國家、任何組織,是一門完全中立的語言。它也不會抹掉這個世界豐富的語言遺產。
  • 世界上用法最「嚴謹」的語言,國際重要文件都用它寫,不是英語
    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組織,其中有6種通用語言,提到世界通用語言,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英語,其次就是漢語,好像對其他的語言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在外交的時候都會籤署一定的法律條文,那麼這些重要的國際文件用的是什麼語言呢?
  • 世界主要語言學習難度統計表,英語成了全世界最簡單的語言?
    雷哥小詞君忍不住想說一句「XXXX」為了更好地研究這一問題,學姐在FSI官網上找到了一份世界主要語言學習難度的統計表(對於英語母語人士來說):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最簡單的是荷蘭語、瑞典語、法語、西班牙語及義大利語等屬於羅曼語系和日耳曼語系的語言,只需要半年的密集訓練,就可以到達閱讀和口語都非常流利的程度
  • 網絡語言、方言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林倫倫:有時候它是拼音,有時候它是英語。  一心:那麼CU呢?這兩個字母是英語,但是代表英語還是拼音呢?  林倫倫:還是英語,用兩個字母的發音來代表兩個組合,C是代表See,U是代表you.這樣發展下去,小學的老師就頭疼了,小學生的作文裡經常出現這些新詞,改不改呢?  一心:對,老師遇到這樣的日常生活用語怎麼辦,是必須規範化呢,還是課堂教學也要隨著生活的演變而演變呢?
  • NLP被英語統治?打破成見,英語不應是「自然語言」同義詞
    這導致了NLP領域中多資源語言和少資源語言之間的數字鴻溝,阻礙了NLP領域的進展。本文作者在2011年提出了Bender Rule,指出少資源語言研究的重要性。但直到2019年,這個概念才被人重視起來。Bender Rule是什麼呢?它會為NLP領域研究帶來哪些新方向?本文將為讀者揭曉答案。
  • 孩子學英語多大合適?把握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
    如今雖然英語在中國已經是普及很久了,能說英語的人越來越多,但能說精通英語的人並不多,然而在入學、就業等一系列重要場合中,英語的出現對英語的出現是必不可少的,在一系列重要場合中,英語的出現都採用了招生補習班、邀請家教等措施,但很多家長會發現英語水平中對孩子似乎沒什麼效果。
  • 信息熵是什麼,為啥漢語被稱為信息熵最大的語言?最普及的英語呢
    中國文字的發展史有五千年的歷史,非常的深奧,如果不學習拼音,根本認不全所有的字,漢語的複雜和其中的樂趣吸引了很多的外國人,他們也認為漢語是最難學習的語言,一個字有好幾種意思,而且一個意思也可以寫出很多的詞語。
  • 人類的語言是如何出現的?
    那麼人類的語言是在什麼條件產生的呢?人類語言又是在什麼時期出現的呢?,人類語言有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社會意識是人類通過語言的形式建立起來的。語言不只是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而且必然的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 英語列第二官方語言?臺學者批忘記第一官方語言 本末倒置!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綠委」呼籲把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答詢度時表示,會先成立委員會,先做調查跟規劃對此,世新大學教授遊梓翔在臉書表示,吵第二語言,卻忘了第一語言更重要,「你還有第二可以分給英語嗎?」據臺「聯合新聞網」14日報導,遊梓翔表示,臺灣英語程度很糟嗎?最新證據是臺灣的託業成績平均輸給大陸和韓國,但贏過日本與香港,其實差強人意。如果真能把英語學好點,真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他也很贊成。雖說英語不能與競爭力「劃上等號」,但肯定可以「添個加號」。
  • 世界上最難學的五種語言!漢語竟然只能屈居第二?!
    如果提起世界上的語言種類,你能想到哪些?漢語、英語、日語、韓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希臘語、阿拉伯語……除了這些知名度很高的語言,你還能想到哪些呢?是不是又要默默打開百度了?根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所有的語言共有六千多種,而其中96%的語言其使用者人數總和還不到全球人口的4%,在學校和網際網路上出現過的語言其比例不到20%。
  • 怎麼啟蒙少兒英語學習興趣呢
    在英語學習中,要靠自己努力,難免會遇到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積累的問題,就像一張網,讓孩子的學習,更為迷茫。在課堂上,老師會營造氛圍,創造條件和環境。而這些環境和條件,是基於現實的。就是小朋友日常能夠見到,接觸到的事物。不必脫離實際,如果脫離了實際,小朋友會感覺在雲裡霧裡,不知道該怎麼去理解。學習不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那就以生活中的小事,來引導和啟發,從而正確,合理的解決。
  • 我們的漢語將來有可能像英語一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
    我們的漢語將來有可能像英語一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對於漢語能不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這一事,我認為不能就語言說語言,也就是說不能就事論事。英語之所以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其根本原因並不是像大家所說的英語方便好用,什麼電腦鍵盤、電腦編程、數學公式等等,這些都是皮毛。記得電腦剛出現的時候,我們還在學校讀書,操作電腦必須要學英語,電腦當時用的是dos系統,不懂英語的人沒辦法操作電腦。當時很多人就懷疑說漢語沒辦法在電腦上應用,可是現在,漢語打字、漢語操作電腦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 全球語言監督主席表示:「中國式英語」強烈衝擊英語
    回顧中國人150餘年的「英語學習史」,英語地位以及人們對英語的態度不斷變化,描繪出的不僅僅是一門語言在他鄉的經歷,更是我們自己走向世界的腳步和輪廓。可以說,英語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人搭建了與世界溝通的橋梁,為中國改革開放、邁向國際化提供了助力。
  • 為什麼英語能夠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漢語卻不行?
    毫無疑問,全球通用的語言是英語,英語在全球各個角落、不同領域基本處於一種類似流通貨幣的角色。有多少人使用英語?英語發起於英國,近代英語發展於1450期間,目前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國家主要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通用英語的國家面積佔了世界領土面積的近30%。
  • 從西方世界歷代學術語言的變遷,看誰才是最科學的學術語言
    在牛頓科學理論的影響下,出現了以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拉瓦錫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卓越的科學家,出現了《分析力學》、《概率論的解析理論》和《化學綱要》等一批重要科學著作。第一工業革命後,法國成為歐陸強國,巴黎不僅是啟蒙運動的中心,也取代倫敦成為世界科學中心。法語也第一次替代拉丁語成為大學和科學院的學術語言。
  • 作為一個電子人,不會英語怎麼行?
    The fisrt floor在美國英語裡指的是一樓,在英國英語裡指的是二樓,電梯的單詞在美國英語是elevator,但在英國英語又是lift。從這些具體的事例裡面可以看出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有人說是文化差異,可為什麼美國會有這種對「電梯」表達的文化,英國有那種表達的文化?為什麼呢?答案太簡單,是「習慣」,這個答案不是我發明的,它來源於我的一位高中英文老師,誰也說不清為什麼,就是習慣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