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當我在閨蜜瑤瑤的視頻中時,我聽了她瘋狂的吐槽很長時間,吐槽的原因是英語,這是令無數家長和孩子頭疼的問題。如今雖然英語在中國已經是普及很久了,能說英語的人越來越多,但能說精通英語的人並不多,然而在入學、就業等一系列重要場合中,英語的出現對英語的出現是必不可少的,在一系列重要場合中,英語的出現都採用了招生補習班、邀請家教等措施,但很多家長會發現英語水平中對孩子似乎沒什麼效果。
對於以上瑤瑤的情況,相信一定有很多家長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而對於孩子在英語學習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家長也無法理解,還會發出這樣的問題:我的孩子在一開始就清楚英語分數挺好,怎麼最終變得不對勁?這是同一個班級和學習,英語的分數怎麼能這麼高?別擔心,讓我們理清思路,一步一步看。
家長應該意識到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
我不知道你是否在看文章,你還記得你的孩子多大開始學會說話嗎?然而不管我們的孩子是早晚會說話,我相信你聽到過這樣一個詞「貴人語遲」,當孩子們到了該說話的年齡時,有些人會想到寶媽並用「孩子只不是說話晚了點而已,沒有大礙的」安慰自己,然而他們並不認為兒童的發展應該遵循自然生長規律。當孩子們成長到兩歲左右時,他將開始進入語言的關鍵時期,直到四歲的時候,他們才開始和其他孩子進行流利的對話,有人可能會問,那麼我們應該讓孩子從4歲開始學習英語?
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詹、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教授fram Noam Chomsky,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教授,曾經研究過這個問題並指出:1
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有一個「語言習得裝置」,他們可以很容易地使用習得母語。我不知道你是否見過關於「語言關鍵期」的圖表,在圖中,曲線從孩子出生到7歲一直穩定,但從7歲開始就呈現下降趨勢,這表明,兒童對語言的感知在0-7歲時是最強的。
第二語言可能會影響兒童對母語的掌握
兒童在0-7歲時學習第二語言是否最合適?針對這個問題,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最高級別教授榮譽,對凱薩琳斯諾進行了調查研究
凱薩琳·斯諾選擇了一組母語為英語但移民到荷蘭的家庭,這些家庭的所有成員都應該學習荷蘭語凱薩琳斯諾將參與者分成5組:3-5,6-7,8-10,12-15歲,15歲以上的成年人和15歲以上的成年人,然後,從5組1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選出,然後選擇這群人移民到荷蘭後的3個月、8個月、8個月、3個月和8個月,然後選擇3個月、8個月、8個月、3個月、8個月後和1年的時間,他們被測試母語的掌握情況(英語)。最後的結果是老組比年輕組好很多孩子們。在這些年輕群體中,表現是12-15歲組中最突出的群體,而孩子們年齡在3-5歲時幾乎忘記了他們的母語。
凱薩琳斯諾的結論如下
如果讓孩子在童年時期就可以學習和掌握第二語言,那麼第二語言的幹預會影響他們的母語水平;如果孩子能夠更有效地學習和掌握第二語言,那應該是在兒童處於青春期時,他們在這個階段會很好地掌握母語。因此母語水平不會受到第二語言的影響;另外,青春期以上的人也可以掌握第二語言。
所以這意味著父母不必擔心對孩子來學習第二語言?當然,事實並非如此,凱薩琳斯諾所做的實驗只能說明第二語言可能會影響兒童對母語的掌握,但並沒有說明兒童學習第二語言必須處於一定階段。
兒童時期學習第二語言有助於大腦發育
一些研究人員對雙語兒童進行了一系列調查
在這些雙語兒童中,他們的認知水平遠遠高於只懂一種語言的兒童,經過比較,發現雙語兒童也高於只說一種語言的兒童。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雙語的孩子比那些只說一種語言的孩子更有意識,例如,中文閱讀「xiang jiao」可以代表「香蕉」,英語中的「banana」也代表「香蕉」,這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事物的多樣性。
最後,無論是學習中文(我們的母語),還是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任何其他語言,在孩子開始學習中文或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之後,更重要的是要有語言環境的支持,以增強孩子們的記憶和對第二語言的掌握。就像我們在開頭提到的瑤瑤孩子一樣,英語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缺乏語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