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射陽光的驟降可能引發了「雪球地球」
雖然還沒有確定任何單一的驅動過程,但人們假設,無論是什麼引發了臨時凍結,都一定是以某種方式將地球推過了臨界門檻,比如將入射的陽光或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到足以引發全球冰層擴張的水平。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現在說,雪球地球很可能是「速率誘導的冰川」的產物。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儘管如此,南北極面臨的危機卻是相同的,人類活動導致的海洋和大氣變暖正在削弱地球兩極冰的含量。 冰架是陸地冰體在重力驅動下的產物,由冰體不斷從接地線向海洋方向流動形成。冰架崩解會形成冰山。冰架是冰蓋與海洋相互作用的主要界面,其穩定性很大程度決定了冰蓋的穩定性。|編輯製圖 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數據記錄了1997年至2019年南極冰川受損區域的增長情況,圖像顯示南極的兩個重要冰川的「剪切帶」正遭受著快速的破壞。
-
暗物質是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幕後黑手」?
地球上的生物圈每隔數千萬至數億年不等就會發生一次大滅絕事件,距離我們最近的滅絕事件為6500萬年前的恐龍覆滅,那麼這樣的周期性滅絕事件是否有其本質原因呢?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和他的研究小組對粘土層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隱藏著一些意想不到的稀有元素。
-
氣候漸暖不單純是太陽光輻射力度的增長
假如地球的天體位置恆古不變,那麼,決定地球氣候漸暖的主要因素就是太陽光輻射力度的增長,按照徐桂榮導師所提供的諮料:地球在40億年間,太陽光輻射的力度增長25%,以低緯度海洋表層海水溫度約32℃計算,40億年前海水的溫度應該在24℃左右,是不會產生喜歡低水溫的水生動物。按照近幾十年地球氣候漸暖的速率分析,生命的演化速率顯然與太陽光輻射力度增長速率不合拍。
-
暗物質能組成生命嗎?小部分暗物質會相互作用
暗物質也可能有不同的粒子,它們具有不同的行為,並且可能以可測量的方式影響宇宙的結構。令人驚訝的是,幾乎沒有人考慮過,假設只有常規物質表現出粒子類型和相互作用的多樣性是多麼荒謬和狂妄。少數物理學家試圖分析不同的模型,比如「鏡像暗物質」,描述了模擬一切常規物質的暗物質。但這樣的例子過於特殊,難以理解,其含義很難與我們所知道的一切相協調。
-
氣候變化重塑世界
二氧化碳排放的速度比地球歷史上增長的速度快大概100倍到上千倍,最壞的結果不是出現在現在,而是出現在不遠的將來,航空業作為一個高排放的行業,一定會受這個持續千年政策的影響。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UVA、UVB確認為致癌物質。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地球表面很不適合人類生活,不適合生命生存。有人就問了,地球的歷史這麼漫長,生命老早就出現了,人類怎麼生存的?
-
外星人以暗物質形式存在?科學家思想那麼開放?允許暗物質生命?
科學家設想的外星生命類型和科學家對UFO是否是外星人或者外星人已經到達過地球這些命題那保守的論證比較起來,顯然他們對外星生命的種類是持有相當開放態度的,甚至你開腦洞都想像不出來的!科學家設想的外星生命可能有:有機生命人類就是有機生命,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屬於碳基生命,都是以蛋白質等有機體的形式存在,核心元素是碳,介質為水!無論是任何一種生命,即使最簡單的病毒到最複雜的人類,無一例外都是這一類!
-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珠穆朗瑪峰:氧氣增多和冰川消融|珠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珠穆朗瑪峰正在面臨著新的危機——高海拔空氣正在吸收更多的氧氣,大型冰川正在快速融化消失…… 儘管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地球最高山峰,但它仍然無法擺脫氣候變化的影響。地球上唯一突破平流層的制高點就是海拔8848米段的珠峰,那裡的大氣層非常稀薄,讓登山者喘不過氣來,而山峰的冰川蜿蜒數公裡。
-
兩極冰融:冰化的危機南北不同
就像炎炎夏日裡的冰塊一樣,地球上的冰蓋和冰川正在縮小。極地冰融化和把方糖攪拌到咖啡裡有什麼區別呢?實際上,兩者都是不可逆的。不同的是,極地冰蓋和冰川融化會引起海平面上升、擾亂全球氣候系統,迫使生活在兩地的動植物開始做出生存改變。當然人類活動也不免受到影響。從迷人的野生動物到令人驚嘆的崎嶇景觀,極地到處都充滿了壯觀的體驗。北極和南極都是白雪覆蓋的地區,它們一起構成了地球的寒帶。
-
20餘年地球融化了28萬億噸冰,碳排放繼續氣候災難將難以遏制
自1994年以來,總共有28萬億噸冰從地球表面消失。這是英國科學家得出的令人震驚的結論,他們分析了衛星對地球極地、山脈和冰川的觀測數據,以衡量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引發全球變暖導致冰蓋面積減少的程度。「過去,研究人員研究過南極或格陵蘭等冰川正在融化的個別地區。但是這是第一次有人看到整個星球上正在消失的冰。我們的發現震驚了我們。」他補充說,研究小組揭示的冰川流失程度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概述的最壞情況預測相吻合。該小組研究了南美、亞洲、加拿大和其他地區冰川的衛星調查。
-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珠穆朗瑪峰:氧氣增多和冰川消融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珠穆朗瑪峰正在面臨著新的危機——高海拔空氣正在吸收更多的氧氣,大型冰川正在快速融化消失……儘管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地球最高山峰,但它仍然無法擺脫氣候變化的影響。
-
科學家稱,地球的氣候危機已經非常嚴重,再不採取措施就晚了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是地球的霸主。對於這個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本來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好好愛護,可是隨著人類的活動,地球的環境開始不斷惡化。可能有人覺得,人類的生態環境惡化是從進入科技時代才開始的,可事實上,早在數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已經開始對地球生態的破壞。
-
兩極冰融:冰化的危機南北不同
地球兩極正在遭遇危機。11月27日,國家遙感中心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近1/5已融化,預測未來冰蓋表面融化還將繼續增加,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而除了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之外,另一些潛在的影響還少為人知。就像炎炎夏日裡的冰塊一樣,地球上的冰蓋和冰川正在縮小。極地冰融化和把方糖攪拌到咖啡裡有什麼區別呢?
-
地球「保護盾」磁場加速衰減 要大滅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小型鋯石晶體從澳大利亞西部內陸地區取出測試,結果顯示地球的磁場在42億年前開始形成,比先前估計的形成時間35億年早了許多。地磁場一直保護著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抵禦著太陽風和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如果沒有它,地球上的的大氣和水將不復存在。
-
宇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未知的部分統稱暗物質
弗蘭克回憶,當時這項有關星系集群與大尺度結構的發現引發了轟動,他當時的導師於是便督促他進一步深挖,搞明白星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構。而當弗蘭克開始這項工作時,他發現有人走在了他的前面。在1980年,一個由魯比莫夫(VA Lyubimov)領導的蘇聯研究組提出了對於暗物質本質的可能解釋。他們認為暗物質可能是由中微子組成的。這樣的想法有一定道理。
-
八年增長,裂縫終將格陵蘭最大冰川切開,113平方公裡冰山崩塌
,終於將北極格陵蘭島東北部Nioghalvfjerdsfjorden冰川切開,一塊面積達113平方公裡冰山掉落大海,GEUS冰川學家Jason Box分析:可能是今年夏季溫度升高太快,冰川自然變得更加脆弱,要知道今年北極圈地區一片火熱,曾出現過萬年一遇38℃高溫。
-
地球上的冰川是怎麼來的,世界上變薄最快的冰川是哪一個?
但那些更多地位於中國西部高山上的冰川,不僅常年被冰雪覆蓋、高寒缺氧,而且也是我們普通人難以抵達的特殊位置。那麼,地球上的這些冰川都是怎麼來的,世界上變薄最快的冰川又是哪一個?冰川本質上是水的另一種形式!簡單來說,水在特定的氣候條件下變成了雪的形態,而雪又在經過一系列繁瑣的演變之後形成了冰川。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樣的說法放在冰川的誕生上也同樣適用。
-
冰川融化速度有多快?這些畫家知道
其中一件作品是《海洋地標》(Ocean Landmark),這是貝蒂·博蒙特(Betty Beaumont)創作於1978年至1980年間的一件顛覆概念的裝置作品(註: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裡,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
-
冰川融化可能引發災難性海嘯
阿拉斯加的冰川在氣候變化,正威脅著引發潛在的致命和歷史性海嘯。近年來,流入威廉王子灣的巴裡支流的冰川迅速消退,其結果是,該冰川所保持的一些相鄰斜坡已經不穩定了幾個世紀。特別是至少從2010年以來,就一直在下降。研究人員擔心,如果冰川完全崩潰,它可能會引發海嘯。
-
全球變暖引發極端氣候 嚴重影響世界經濟發展
核心閱讀一份多國科學家參與調研的地球年度「體檢報告」顯示,2015年,包括溫室氣體濃度在內的多項與氣候相關的紀錄被打破。2015年以來的高溫繼 續反映了地球的變暖趨勢。世界氣象組織報告也顯示,2016年很可能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