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黑洞」因貪吃而聞名,但它們不會將落向它們的東西全部吃掉。
無法逃避的「光」
在黑洞中,有極少數潛伏在星系中央的超重物質會以強烈的光速向外噴射粒子流,並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損害。在這一路上,這種等離子體以某種方式獲取足夠的能量來猛烈地發光,並沿著黑洞的旋轉軸形成兩個亮柱。英國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長表示:這真的一個令人激動的發現。這是由於起初天文學家們一致認為是吸積盤製造了這些噴流。因此,關於這點可能性科學家們一直在辯論:噴流的這一過程究竟是在哪裡發生以及如何發生的?
黑洞觀測「武器」
如今,對於這個謎團,天文學家們得到了一些新線索。「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一種天體,它位於星系的中央,亮度要比整個星系高100倍。因此,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類星體的高光度是由星系中央的大質量黑洞吸積氣體產生的,它們保持著從幾光天延展到幾百萬光年的準直特點,其尺度可以遠遠超出了星系範圍。而科學家們利用一臺西班牙天文臺上的高速相機和NASA的核分光望遠鏡,已經能夠測算出噴流中的粒子在被「開啟」之後成為明亮光源之前走過的那段距離,也叫「加速區」。
時空曲率大到「無法逃脫」
當射流物質被黑洞加速時,它的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99.9%。而一個物體移動得如此之快時,就會如愛因斯坦所講那樣,「時間會膨脹」。正因為如此,噴流的不同部分的「相互交流」反而會需要更長時間,這有效地保護了噴流不受任何狀況幹擾。當射流從黑洞噴射出來時,它會向側面膨脹。如果這些噴流的某些部分在這個期間變得不穩定,那麼這些不穩定會擴散到影響整個光束。一旦它們由於外部壓力而收縮,這種不穩定就會擴散到整個星系。而這種不穩定性是帶有災難性的,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噴流無法在這一點上存活下來。
噴射數百萬光年,還「搖擺不定」
在目前對於噴流能量來源的解釋中,接受度最高的一種解釋是這樣:在高速自旋的吸積盤中,含有大量的帶電粒子,而這些帶電粒子在旋轉的情況下會形成強大的並與黑洞接觸的一個磁場。如果黑洞在自旋,它就會對磁場產生「拖拉」。而正是因為這個被「拖拉」的扭曲磁場,才會讓黑洞中搞得粒子加速,然後讓它們形成了噴流,整個過程的能量來源其實都是歸功於黑洞的旋轉能。
不得承認,人類在宇宙面前十分渺小。還有太多未解的宇宙知識等待我們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