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fare系列射頻卡讀寫器的研製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1 引言
IC卡按卡與外界數據傳送的形式不同,分為接觸式IC卡和非接觸式 IC卡。接觸式IC卡通過8個觸點從讀寫器獲取能量和交換數據;非接觸式IC卡通過射頻感應從讀寫器獲取能量和交換數據,所以非接觸式IC卡又叫射頻卡。現在常見的是接觸式IC卡,這類卡的讀寫操作速度較慢,操作也不方便,每次讀寫時必須把卡正確地插入到讀寫器的口槽才能完成數據交換。這樣,在公交、考勤等需要頻繁讀寫卡的場合就很不方便,而且IC卡的觸點暴露在外,容易損壞和搞髒而造成接觸不良。非接觸式IC卡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產生的。它的讀寫操作只需將卡片放在讀寫器附近一定的距離之內就能實現數據交換,無需任何接觸,使用非常方便、快捷,不易損壞。因此,在公交、門禁、校園、企事業人事管理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我國引進的射頻IC卡主要有PHILIPS公司的Mifare卡和ATMEL公司的Temic卡[1]。而PHILIPS公司的 Mifare卡現在是市場的主流產品,應用越來越廣。其典型型號為Mifare1 S50,它有1K字節E2PROM用於存放數據,分成16個區,每個區都有自己獨立的密碼,完善的安全機制使之具有一卡多用的特性[2]。
Mifare 卡是一種智慧卡(smart card),內建有中央微處理機(MCU)和ASIC等,使卡在安全保密性、認證邏輯、算術運算等微操作控制有序進行。 Mifare卡讀寫器的設計一般用PHILIPS公司生產的讀寫模塊MCM200或MCM500。隨著技術的進步,PHILIPS公司現在生產了功能及性能更好的讀卡晶片,我們就是以這種晶片為基礎來設計和開發Mifare射頻卡讀寫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7991.htm

2 工作原理
射頻IC卡讀寫器以射頻識別技術為核心,讀寫器內主要使用了1 片Mifare卡專用的讀寫處理晶片(MF RC500)。它是一個小型的最大操作距離達100mm的Mifare讀/寫設備的核心器件,其功能包括調製、解調、產生射頻信號、安全管理和防碰撞機制。內部結構分為射頻區和接口區:射頻區內含數據機和電源供電電路,直接與天線連接;接口區有與單片機相連的埠,還具有與射頻區相連的收/發器、 64位元組的數據緩衝器、存放3套寄存器初始化文件的E2PROM、存放16套密鑰的只寫存儲器以及進行三次證實和數據加密的密碼機、防碰撞處理的防碰撞模塊和控制單元。這是與射頻卡實現無線通信的核心模塊,也是讀寫器讀寫Mifare卡的關鍵接口晶片。
讀寫器工作時,與Mifare卡專用的讀卡晶片(MF RC500)相連的天線線圈[3]不斷地向外發出一組固定頻率的電磁波(13.56MHz),當有卡靠近時,卡片內有一個LC串聯諧振電路,其頻率與讀寫器的發射頻率相同,這樣在電磁波的激勵下,LC諧振電路產生共振,從而使電容充電有了電荷。在這個電容另一端,接有一個單向導電的電子泵,將電容內的電荷送到另一個電容內存儲。當電容器充電達到2V時,此電容就作為電源為卡片上的其他電路提供工作電壓,將卡內數據發射出去或接收讀寫器發來的數據與保存。

3 系統組成
非接觸式IC卡應用系統由Mifare卡、發卡器、讀卡器和 PC管理機組成,如圖1所示。其中Mifare卡存放身份號(PIN)等相關數據,由發卡器將密碼和數據一次性寫入完成。發卡器實際上是一種通用寫卡器,直接與PC機的RS-232串行口相連或經過RS-485網絡間接與PC機相連,由系統管理員管理,通過PC機設置或選擇好要寫入的數據,發出寫卡命令完成對Mifare卡的數據及密碼的寫入。與讀卡器不同,發卡器往往處於被動地位,不主動讀寫進入射頻能量範圍內的射頻卡,必須接收PC機的命令才操作,即必須聯機才能工作;而讀卡器往往可以脫離PC管理機工作。讀卡器是主動操作的,只要有非接觸式IC卡進入讀卡器天線射頻能量範圍,讀卡器便可讀寫卡中相關指定扇區的數據。

圖1 典型射頻卡應用系統組成框圖
發卡器與讀卡器在硬體設計上大同小異,都是由單片機控制專用讀寫晶片(MF RC500),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外圍器件組成。圖2為讀卡器硬體系統組成。讀卡器用P89C58BP單片機作主控制器;MF RC500射頻晶片作為單片機與射頻卡通訊的中介;74HC595作顯示驅動器驅動LED數碼顯示器,PS/2總線作為通用編碼鍵盤接口,鍵盤與LED顯示器作為人機互動接口;AT24C256串行E2PROM作數據存儲器;DS1302串行時鐘晶片作硬體實時時鐘;MAX232或MAX485作串口信號轉換;DS1232作看門狗定時器;Q9012三極體作提示報警信號驅動,有卡進入並讀卡成功指示燈閃一下,喇叭叫一聲。Mifare射頻卡進入距離射頻天線100mm內,讀卡器就可以讀到卡中的數據。讀卡器讀到Mifare射頻卡中的數據後,系統單片機要將所讀數據及刷卡的時間一起存入存儲器 AT24C256,並在LED顯示器上顯示卡數據。沒有卡進入讀卡器工作範圍時,系統讀出實時時鐘晶片中的時間,在顯示器上顯示當前時間。讀卡出錯,顯示出錯標誌。主控器P89C58BP內部有32KB的Flash存儲器,256位元組RAM,可方便反覆擦寫、修改程序,同時,由於外部不用擴展程序存儲器,可以簡化電路設計,減小讀卡器的尺寸,同時有較多的I/O口提供給系統使用。

圖2 讀卡器硬體系統組成


4 硬體設計
4.1 射頻晶片
MF RC500是Philips公司為Mifare卡設計的專用讀卡晶片,它與非接觸式IC卡之間通訊標準兼容ISO14443A,其功能框圖如圖3所示[4]。

圖3 MF RC500功能框圖
它內部包括微控制器接口單元、模擬信號處理單元和ISO14443A規定的協議處理單元,以及 Mifare卡特殊的Crypto1安全密鑰存儲單元。它可以與所有兼容Intel或Motorola總線的微控制器實現8位並行「無縫」接口(直接連接),其內部還具有64個字節的先進先出(FIFO)隊列,可以和微控制器之間高速傳輸數據;其片內的ISO14443A協議處理單元包括狀態和控制單元、數據轉換處理單元;片內的模擬單元能夠將數位訊號處理單元的數據信息調製並發送到天線中,也可以將天線接收到的信息解調成數位訊號傳送給協議處理單元,帶有一定的天線驅動能力。
MF RC500的工作頻率為13.56MHz,它可以在有效的發射空間內形成一個13.56MHz的交變電磁場,為處於發射區域內的非接觸式IC卡提供能量,同時卡或RC500需要傳送的數據信息也被調製在這個頻率上。RC500與非接觸式IC卡之間能量的傳遞和數據雙向傳輸的過程是初級和次級兩個線圈之間的耦合過程,從讀卡器發射給卡的數據信息在調製前採用彌勒(Miller)編碼,而從卡到讀卡器的數據信息採用曼徹斯特編碼。
4.2 實時時鐘
刷卡時要記錄刷卡的時間,用外接硬體實時時鐘晶片的辦法,為系統提供一個準確可靠的時鐘,用3V備用電池保證在系統掉電時也能正常走時。我們選用體積小、接口簡單的實時時鐘晶片DS1302。它是美國DALLAS公司推出的低功耗串行通信接口專用晶片,採用3線串行方式與單片機進行數據通信。DS1302片內還有31位元組的靜態RAM,可自動進行閏年補償。數據可按單字節方式或多字節突發方式傳送。DS1302為8腳DIP封裝[5],與P89C58串行接口用3根線,SCLK接CPU的P2.2,同步時鐘輸入;RST接CPU的P2.3,通信允許信號;I/O接CPU的P2.4,串行數據輸入輸出。此外, X1,X2接32768Hz的石英晶振;Vcc1接3V備用鋰電池,主電源接Vcc2。
每個數據傳輸都是先送命令字節,隨後才是數據。單字節方式傳送時,在RST=1期間(RST必須為1數據傳送才有效),先送命令字節,緊接著發送一個字節的數據,DS1302在接收到命令字節後自動將數據寫入指定的內部地址或從該地址讀取數據。寫數據在SCLK的上升沿有效,讀數據是在SCLK的下降沿有效。多字節突發方式傳送時,在命令字節後,是多個字節的數據。在RST=1期間,DS1302接收到命令字節後,接著進行8個字節日曆時鐘數據或31個字節內部RAM單元數據的讀寫操作。DS1302內部寄存器地址中,00H-06H分別對應存放秒、分、時、日、月、星期、和年信息的寄存器,07H為防寫控制寄存器,08H為電池充電控制寄存器。時鐘數據以 BCD碼格式存放在00H-06H這7個寄存器中。在DS1302中串行數據傳送都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後,這與AT24C256的數據傳送正好相反。

電度表相關文章:電度表原理


相關焦點

  • RFID射頻讀寫器軟硬體系統設計
    在RFID系統中,射頻讀寫器是識別標籤後將採集信息送人後臺信息處理系統的關鍵設備,對保證RFID系統的可靠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將以Philips公司的MF RC500晶片為核心設計一種以AT-MEGA162 MCU為控制器的RFID射頻讀寫器。它能完成對Mifare one卡所有讀寫及控制的操作,並且還可以方便地嵌人到其他系統(如門禁、收費)中,成為用戶系統的一部分。
  • 基於MF RC632射頻識別讀寫器晶片的專用讀卡器設計及實現
    利用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ncy Identification)開發的非接觸式IC識別器,與傳統的接觸式IC卡、磁卡相比較,在系統壽命、防監聽、防解密等性能上具有很大的優勢。本文介紹利用MCU P89LPC932、MF RC632、Mifare卡等構建的非接觸式專用IC讀寫器,充分利用了MF RC632的射頻識別讀寫器晶片的功能。
  • 射頻卡應用在哪些方面 射頻卡優點介紹【詳解】
    而其中射頻卡的使用更是無處不在,比如,信用卡、現金卡、電子錢包、儲蓄卡、貸款證,還有電錶、水錶、煤氣表卡,門鎖片、門禁卡,食堂飯卡,考勤卡、員工卡,娛樂消費卡,商場購物卡、優惠卡,電話r- ,公路交通收費K-、停車收費卡,地鐵、公交車票卡,加油卡,身份證、暫住證,其他用於身份證明卡。本文研究了消費領域中射頻卡的應用。
  • 淺談射頻卡的分類及應用
    射頻卡又叫非接觸式IC卡,誕生於90年代初,是世界上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成功地將射頻識技術和IC卡技術結合起來,解決了無源(卡中無電源)和免接觸這一難題,是電子器件領域的一大突破。
  • 射頻讀寫系統的構成和基本原理
    讀寫器設計方案;同時,在該讀卡器上擴展了點陣圖形液晶LCD和串行存儲器W25X80,以及USB晶片CH340T等外圍設備。晶片內保存有一定格式的電子數據,作為待識別物品的標識性信息,是射頻識別系統真正的數據載體。內置天線用於和射頻天線間進行通信。②閱讀器,讀寫電子標籤信息的設備。主要任務是控制射頻模塊向標籤發射讀取信號,並接收標籤的應答;對標籤的對象標識信息進行解碼,將對象標識信息連帶標籤上其他相關信息傳輸到主機以供處理。③天線,標籤與閱讀器之間傳輸數據的發射、接收裝置。
  • rfid讀寫器的組成部分包括什麼_rfid讀寫器的主要功能
    RFID讀寫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又稱為「RFID閱讀器」,即無線射頻識別,通過射頻識別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無須人工幹預,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RFID標籤,操作快捷方便。
  • 射頻卡中天線卡內電源的設計
    晶片電路的數字部分中各塊的功能是:復位響應電路-在讀寫器對IC卡進行上電復位時自動將卡的有關信息傳遞給讀寫器,以便使讀寫器正確識別Ic卡的類型,並對其進行相應的操作。防衝突電路一當有多張卡在讀寫器的工作範圍時,讀寫器先從眾多卡片中選擇一張作為下步處理的對象,將未選中的卡置於暫停工作狀態以等待下一次被選擇。應用 選擇電路一MIFARE l可「一卡多用」,它負責從存儲區中選擇所需應用。
  • 射頻卡技術在數字式預付費電錶系統中的應用
    我們用ATMEL公司TEMIC系列125kHz射頻卡的讀寫基站晶片U2270B設計預付費數字電度表。系統組成  整個系統由電錶管理系統、射頻卡、射頻卡預付費數字電錶三部分組成。電錶管理系統用於用電管理部門對用戶發行電錶射頻卡、用戶購電寫卡、用戶購電信息管理。系統由微機、電錶管理軟體、電錶專用射頻卡讀、寫設備等組成。
  • 基於ISO14443 TypeA標準讀寫器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文中以ST公司的超低功耗單片機STMS8L152C6T6為主控晶片,控制恩智浦公司的高集成度讀寫器晶片MFRC1522,設計實現了遵循ISO/IEC14443AA協議的讀寫器模塊,該模塊提供了用戶二次開發功能。可方便地集成到用戶應用系統中。
  • 基於51單片機和IC射頻卡的射頻識別門禁系統設計
    在射頻識別系統當中,射頻讀卡器的輸出數據需要嚴格遵守Wieggand格式當中對其作出的規定,也就是利用兩根傳輸分別為0和1的數據線進行傳輸。在客戶端,當用戶需要開門的時候,需要把IC射頻卡放在讀卡器的感應區對卡內信息進行讀取,當讀取出來的信息驗證成功時,則在蜂鳴器「嘀」一聲的同時,門鎖打開,延遲一秒後重新上鎖;若信息驗證失敗,則蜂鳴器會發出四聲連續短促的鳴叫.授權端用於對每一張IC卡進行授權信息寫入.整個系統使用單臺刷卡機就能工作,操作方便。
  • 射頻識別系統中讀寫模塊的軟硬體設計介紹
    2006年10月份國家將射頻識別(RFID)技術列入863重大應用項目,科技部撥巨額資金重點支持我國 RFID領域技術的突破與自主創新。 讀寫器在整個射頻識別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讀寫器的頻率決定了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頻段, 其功率直接影響射頻識別的距離。
  • 你知道rfid讀寫器怎麼選嗎?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的數據採集需求增多,RFID(射頻識別)技術作為一種非接觸式識別技術,近年來在很多行業得到了應用。RFID系統由電子標籤、RFID讀寫器、RFID天線組成。在選擇RFID讀寫器的硬體設備時,會對RFID讀寫器廠家哪家好、哪款設備比較適合等等這類的問題產生困惑,選擇時,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 AT88RF020型射頻識別卡及其應用
    高頻接口包含發送器和接收器,其功能包括產生高頻發射功率以啟動射頻卡並提供能量;對發射信號進行調製,用於將數據傳送給射頻卡;接收並解調來自射頻卡的高頻信號。不同射頻識別系統的高頻接口設計具有一些差異,電感耦合系統的高頻接口原理如圖2所示。
  • 基於數位訊號處理器TMS320C5409的射頻IC卡智能電錶的設計方案
    因此新型電能表的研製也日益成為電力行業的迫切需求。我們研製了預付費的射頻IC卡智能電錶。2.系統硬體設計圖1是系統的硬體原理框圖,主要包括TMS320C5409定點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射頻IC卡讀寫電路、電脈衝檢測電路、內存擴展模塊、LCD顯示模塊、電源電路等。
  • 射頻技術原理--射頻卡的標準及分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3350.htm按照不同得方式,射頻卡有以下幾種分類:1. 按供電方式分為有源卡和無源卡。有源是指卡內有電池提供電源,其作用距離較遠,但壽命有限、體積較大、成本高,且不適合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無源卡內無電池,它利用波束供電技術將接收到的射頻能量轉化為直流電源為卡內電路供電,其作用距離相對有源卡短,但壽命長且對工作環境要求不高。2. 按載波頻率分為低頻射頻卡、中頻射頻卡和高頻射頻卡。
  • 【知識貼:什麼是RF(無線射頻)】
    應用最多的是ISO14443和ISO15693,這兩個標準都由物理特性、射頻功率和信號接口、初始化和反碰撞以及傳輸協議四部分組成。中頻系統用於門禁控制和需傳送大量數據的應用系統;高頻系統應用於需要較長的讀寫距離和高讀寫速度的場合,其天線波束方向較窄且價格較高,在火車監控、高速公路收費等系統中應用。3. 按調製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
  • 解密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工作原理
    RFID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化識別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識別過程無需人為幹預,可工作在很多惡劣環境。可識別運動物體,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RFID的工作頻段分為:低頻(LH)、高頻(HF)、超高頻(UHF)。
  • 射頻識別技術在車輛管理中的應用
    射頻卡不怕油漬、灰塵汙染等惡劣的環境,短距離的射頻卡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替代條碼,用在工廠的流水線等場合跟蹤物體。長距離的產品多用於交通上,距離可達幾十米,可用在自動收費或識別車輛身份等場合。  典型的射頻識別系統包括兩部分:它們是射頻卡、讀寫器。射頻卡的幾個主要模塊集成到一塊晶片中、完成與讀寫器通信,晶片上有內存部分用來儲存識別號碼或其它數據:內存容量從幾個比特到幾十千比特。
  • 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和分類
    對一些特殊的系統還有執行反碰撞算法,對射頻卡與閱讀器間要傳送的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以及進行射頻卡和閱讀器間的身份驗證等附加功能。  射頻識別系統的讀寫距離是一個很關鍵的參數。目前,長距離射頻識別系統的價格還很貴,因此尋找提高其讀寫距離的方法很重要。
  • 一鍵解碼複製,支持類型齊全,NFC Reader藍牙讀寫器
    所以我這次弄來了NFC Reader 藍牙讀寫器,這是一款可以複製門禁卡,破解加密門禁卡,還能將卡模擬到手機或者手環的設備。NFC Reader 藍牙讀寫器的包裝盒體積小巧,包裝盒的設計倒是頗為的簡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