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ISO14443 TypeA標準讀寫器的設計與實現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文中以ST公司的超低功耗單片機STMS8L152C6T6為主控晶片,控制恩智浦公司的高集成度讀寫器晶片MFRC1522,設計實現了遵循ISO/IEC14443AA協議的讀寫器模塊,該模塊提供了用戶二次開發功能。可方便地集成到用戶應用系統中。同時讀寫摸塊還具有在線編程特性,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供用戶使用讀寫摸塊繼續開發RFID卡應用產品。
關鍵詞:STM8L;低功耗;RFID;MFRC522

射頻識別作為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已從物聯網應用領域擴展至工業監控領域。針對這一需求研究射頻識別技術、開發相應產品已成了相關科技人員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介紹的基於ISO14443 TypeA標準的低功耗RFID讀寫器正是基於上述需求研發的。

1 低功耗STM8L控制晶片
在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數字邏輯電路中,功耗取決於靜態功耗和動態功耗兩個因素之和。靜態功耗主要由電晶體的偏置電流和漏電流產生;動態功耗則取決於電源電壓和工作時鐘頻率當CMOS邏輯電路以一定時鐘頻率運行時,靜態功耗與動態功耗相比是可以忽略的。但在低功耗模式下、時鐘不再運行時,靜態功耗則是主要的功耗源。因此,功耗主要取決於微控制器單元(MCU)的晶片面積、MCU電源電壓、時鐘頻率、激活的外設數目或使用的MCU功能數目、工作模式等。
依據上述因素來分析STFM8L如何降低功耗。
MCU電源電壓。STM8L工作電壓為1.8~3.6 V,其晶片中嵌入了2個穩壓器,主穩壓器(MVR)和低功耗穩壓器(LPVR),在不同的功能模式對內部數字電路提供1.65 V以上電壓。
時鐘頻率。在運行模式下,可選擇STM8L內部兩種時鐘源(16 MHz內部高速RC振蕩器(HSI)和128 kHz的內部低速RC振蕩器(LSI)),且不影響外設時鐘情況下,降低CPU的時鐘頻率。(CPU時鐘分頻數為1到128)
減少外設時鐘配置。STM8L通過設置外設門控時鐘(PCG)來減少未使用的外沒時鐘來降低功耗。
工作模式。STM8L晶片具有4種主要的低功耗模式。有低功耗運行模式(CPU運行模式下功耗為5.4μA)、低功耗等待模式(CPU停止,外設保持工作,功耗為3.3μA)、活躍暫停模式(CPU停止,自動喚醒模式打開,功耗為1.0μA)、暫停模式(所有時鐘關閉,自動喚醒模式關閉,功耗為0.4μA)。
因此,STM8L在多種低功耗模式下低於MSP430、HCS08和Microchip的nanoWattXLP,在現有的RFTD讀寫器MCU選型下為超低功耗晶片之一。

2 硬體組成
讀寫器如圖1所示,包括MCU、讀卡器晶片、天線及其濾波匹配電路、RS232接口、RS485接口、LCD顯示、蜂鳴器、工作指示燈等基本模塊。在該結構中MCU通過SPI方式與MFRC522連接,供電電壓均為3.3 V,所以不需要外圍的電壓轉換電路,外接一個天線及簡單的濾波匹配電路,即可實現與卡片的通信。同時,通信接口加入了可用於工業現場設備通信或與其它設備通信的RS485接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3525.htm


MCU選用ST公司的超低功耗單片機STM8L152C6T6,該單片機是一款8位微控制器,高達16MIPS的CPU性能和1.8~3.6 V的電壓範圍,有助於現有的8位系統向電壓更低的電源過渡。存儲器包括2 kB的內部SRAM、多達32 kB的Flash和1 kB的EERPOM。晶片內部包含12位ADC/DAC轉換器,最多有25條通道,轉換時間小於3 ms;先進的16位控制定時器,其它外設包括一個I2C接口、一個USART接口和一個SPI接口。其性能優於51系列,性價比高十TI公司的16位晶片MSP430。
讀寫器晶片採用Philips公司推出的MFRC522,該晶片是一款針對智能儀表領域的符合ISO14443A協議的射頻卡操作晶片,採用統一的3.3 V供電,內置13.56 MHz無源天線驅動,且具有多種串行接口 (I2C、SPI、UART)。相比較MFRC500、MFRC531及CLRC632等一系列典型產品,MFRC522具有低電壓、低功耗、低成本、體積小、與主控器件通訊方便的特點。
控制端的主控晶片STM8L通過對MFRC522寄存器操作來控制晶片,晶片收到STM8L發來的命令後,通過天線按照ISO14443A協議格式向附近發出13.56 MHz頻率的調製信號與卡片通訊。
2.1 MFRC522與MCU接口
控制端擴展口為擴展板提供3.3 V電源以及由主控晶片STM8L引出的GPIO口,所以設計時MFRC522使用SPI總線與STM8L的GPIO模擬SPI總線相連。硬體電路如圖2所示(STM8L與MFRC522的連接電路圖)


通信中的時鐘信號由MCU產生,MFRC522晶片設置為從機模式,接收來自MCU的數據以設置奇存器,並負責射頻接口通信中相關數據的收發。當選擇SPI模式時,需IIC引腳為低電平,EA引腳為高電平,相應的SDA和D7、D6、D5分別用作MFSDA、MFMISO、MFMOSI、MFSCK。

蜂鳴器相關文章:蜂鳴器原理

相關焦點

  • 基於MF RC632射頻識別讀寫器晶片的專用讀卡器設計及實現
    利用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ncy Identification)開發的非接觸式IC識別器,與傳統的接觸式IC卡、磁卡相比較,在系統壽命、防監聽、防解密等性能上具有很大的優勢。本文介紹利用MCU P89LPC932、MF RC632、Mifare卡等構建的非接觸式專用IC讀寫器,充分利用了MF RC632的射頻識別讀寫器晶片的功能。
  • 基於RFID的門禁系統設計
    為了提高門禁系統的現代化管理和遠程監控能力,介紹了一種基於Web技術的門禁系統。系統採用無線射頻技術,當讀寫器的射頻範圍內出現非接觸式IC卡時,讀卡並將信息通過串口通信傳送給伺服器進行相關的數據處理,並構建了基於C/S模式的管理平臺,管理員可通過Web網頁對門禁控制器查詢和控制,從而有效地實現在網際網路的任何位置對信息的實時監控。
  • RFID射頻讀寫器軟硬體系統設計
    電子標籤與讀寫器之間,通過禍合元件實現射頻信號的空間(無接觸)禍合;在藕合通道內,根據時序關係,實現能量的傳遞和數據的交換,然後由後臺計算機對讀寫器讀取的數據進行存儲以及管理分析等操作trio R FID系統基本組成如圖I所示。  RFID 系統基本組成
  • RFID基本常識:如何讀寫電子標籤
    2、RFID電子標籤能夠重複的讀寫和重複的利用。3、RFID電子標籤非常耐用且適應各種惡劣環境。4、RFID讀寫器在一秒內能讀取成百個電子標籤。5、RFID電子標籤中的數據是被加密過的且可以鎖定,安全性能非常高。
  • 讀寫器如何選擇RFID天線
    前言近年來,在將UHF RFID 技術應用於珠寶、無人零售等領域時,讓讀寫器天線輻射在近場區域,能更有效的保證讀寫的準確率。因此,基於UHF RFID 近場天線的研究越來越多。將微帶天線理解為一個諧振腔,其帶寬和諧振腔的 Q 值成反比,因此可以通過增加微帶天線剖面和減小基板的介電常數來實現,同時也可以對貼片開縫和使用寄生單元等方法,通過多諧振點原理阻抗帶寬。微帶天線的設計預期是,輻射結構可以將電場有效輻射到空間中,饋電結構可以將電場有效束縛在其中,實現高輻射效率,好的定向輻射特性。
  • 基於51單片機和IC射頻卡的射頻識別門禁系統設計
    射頻識別技術,主要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在其應用的過程當中,需要在電磁原理的基礎上利用射頻信號來對目標對象進行信息的獲取,由於其應用的廣泛,可以實現在不同區域內的應用,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在了各種環境的作業當中
  • rfid讀寫器的組成部分包括什麼_rfid讀寫器的主要功能
    RFID讀寫器有固定式的和手持式的,手持RFID讀寫器包含有低頻,高頻,超高頻,有源等。   rfid讀寫器的組成部分包括什麼   典型的RFID讀寫器終端一般由天線、射頻接口模塊和邏輯控制模塊三部分構成。
  • 射頻識別系統中讀寫模塊的軟硬體設計介紹
    讀寫器在整個射頻識別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讀寫器的頻率決定了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頻段, 其功率直接影響射頻識別的距離。人們通過計算機應用軟體來處理對射頻標籤寫入或讀取其攜帶的數據信息,由於標籤的非接觸性,人們必須藉助處於應用系統與標 籤之間的讀寫器來實現數據的讀寫功能。這使得讀寫器在整個通信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橋梁作用。
  • 銓順宏科技將攜超高頻讀寫器等RFID設備產品亮相IOTE 2018物聯網...
    M6讀寫器是基於Mercury6e 超高頻RFID讀寫模塊研發的,支持Wifi模式與上位機進行通訊,是一款便於安裝,靈活部署的讀寫器。讀寫器內部裝有ThingMagic企業級MercuryOS嵌入式作業系統,提供強有力的軟體支持。全新的M6可以從容靈活地滿足室內外的任何環境應用。
  • 射頻技術原理--射頻卡的標準及分類
    目前生產RFID產品的很多公司都採用自己的標準,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標準。目前,可供射頻卡使用的幾種標準有ISO10536、ISO14443、ISO15693和ISO18OOO。應用最多的是ISO14443和ISO15693,這兩個標準都由物理特性、射頻功率和信號接口、初始化和反碰撞以及傳輸協議四部分組成。
  • Mifare系列射頻卡讀寫器的研製
    接觸式IC卡通過8個觸點從讀寫器獲取能量和交換數據;非接觸式IC卡通過射頻感應從讀寫器獲取能量和交換數據,所以非接觸式IC卡又叫射頻卡。現在常見的是接觸式IC卡,這類卡的讀寫操作速度較慢,操作也不方便,每次讀寫時必須把卡正確地插入到讀寫器的口槽才能完成數據交換。
  • 基於Nios II的AT24C02接口電路設計與實現
    0 引 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8950.htm  在實際的應用中,為了保護現場,經常需要將系統斷電之前的工作狀態與重要運行數據保存在非易失存貯器中
  • 解密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工作原理
    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特點1、多標籤讀取,標籤存儲數據容量大 :通過超高頻RFID讀寫器可以一次識讀多個電子標籤。與條形碼相比,RFID 標籤存儲容量大,可以存放詳細描述物品的信息。2、穿透識別:粘貼有RFID 標籤的物品放在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也能被超高頻RFID讀寫器識別出來。
  • 國際化RFID射頻常用協議標準
    射頻標籤的通信標準是標籤晶片設計的依據,目前國際上與RFID相關的通信標準主要有:ISO/IEC18000標準(包括7個部分,涉及125KHz、13.56MHz、433MHz、860-960MHz、2.45GHz等頻段),ISO11785(低頻),ISO/IEC14443標準(13.56MHz)
  • 固定式RFID讀寫器的功能特點和應用
    RFID讀寫器根據使用方式,一般可分為固定式讀寫器和手持式讀寫器(又稱為移動式)。固定式RFID讀寫器,其天線可外置也可內置,與手持式相比,固定式RFID讀寫器在讀取距離、讀取範圍上有一定優勢。上海嶽冉FU102固定式RFID讀寫器固定式RFID讀寫器的技術特點1、輸出功率5~33dBm(可調),RFID讀寫器的發射功率影響讀寫距離,讀寫器發射功率越大,讀寫距離也會增大。2、可匹配多種規格天線,實現標籤的高識讀率和快速讀寫處理。
  • 多種天線集成優化設計影響因素及實際應用
    設計不當的天線會極大地降低IC卡的性能,而設計合理的天線則會幫助IC卡實現其設計的最佳性能,實現以下特性: 符合ISO/IEC 14443/10373-6規定的工作場域和負載調製要求 符合PayPass-ISO/IEC 14443執行規範- V1.1 和 EMV非接觸式通訊協議規範V2.0相關要求, 兼容現有通過認證的讀寫器優化工作距離:為指定應用帶來最佳工作距離,而不影響智慧卡功能支持多卡
  • 固定式RFID讀寫器的特點及製造業應用
    常用RFID讀寫器分為固定式和手持式(又稱為移動式)。固定式RFID讀寫器,其天線可外置也可內置,與手持式相比,固定式RFID讀寫器在讀取距離、讀取範圍上有一定優勢。固定式RFID讀寫器的特點1、輸出功率5~33dBm(可調),RFID讀寫器的發射功率影響讀寫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