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厲害了!上海植物園的這棵植物登上了國際舞臺

2021-01-08 澎湃新聞
【聚焦】厲害了!上海植物園的這棵植物登上了國際舞臺

2020-04-1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由上海植物園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培育的苦苣苔科絨桐草屬新品種「上植彩虹」在國際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種登錄權威認證機構——世界苦苣苔協會成功登錄。

「上植彩虹」是由上海植物園溫室管理中心秦佳奇工程師在2016年,將苦苣苔科絨桐草屬的兩個品種「Sunny Day」和「Spring」雜交,經過後代選育而成的。該品種色彩豔麗奪目,且有豐花、花期持久。

上海植物園一直致力於國內外的苦苣苔科資源引種、展示及雜交育種工作。2019年11月,上海植物園成立了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上海分中心,目前已收集了國內外的34個屬202個原生種600餘個園藝品種。

未來,上海植物園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將會繼續開展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繁育工作。

我國是世界上苦苣苔科植物種類豐富的國家之一,約有44屬700餘種,有著豐富的種資源,其中多數野生苦苣苔對環境要求較高,生長於密林深處或懸崖之處。

素材來源:上海植物園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

《》

《莫糾結,垃圾分類有邏輯!》

《權威發布丨拒絕收運!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的生活垃圾拒絕收運》

原標題:《【聚焦】厲害了!上海植物園的這棵植物登上了國際舞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植物園一苦苣苔科新品種獲得國際登錄
    上海植物園一苦苣苔科新品種獲得國際登錄 2020-04-0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亞洲最大展覽溫室」――上海辰山植物園
    作為上海「十一五」期間的重大生態工程,位於申城西南的辰山植物園中的核心展區―――總面積為亞洲最大的三座溫室已向社會開放。一串幕後故事 前後歷時5年籌建的上海辰山植物園,精華在這溫室群,運營投入不菲,上海的園藝專家們在植物引種過程中,也耗費了無數心血。比如,在珍奇植物館中心位置的一棵黃葛樹,引種過程充滿了困難。
  • 上海植物園苦苣苔科新品獲國際登錄
    本報訊 近日,上海植物園的苦苣苔科絨桐草屬新品種「旋律」,在國際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種登錄權威認證機構世界苦苣苔協會成功登錄。「旋律」是由上海植物園溫室管理中心在2016年將苦苣苔科絨桐草屬的兩個品種「Sunny Day」和「Spring」進行雜交,經過後代選育而成的。該品種花朵具有苦苣苔科植物較少的橘紅色,色彩豔麗奪目,且有豐花、早花的特點。因其花朵在風中擺動時像跳動的音符,故取名「旋律」。
  • 中外大咖主題演講「植物的力量」辰山植物園將專題開講
    張 哲2020年是辰山植物園開園十周年。十年來,辰山植物園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上海生態建設重大需求,堅持以「精研植物、愛傳大眾」為使命,在發展中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辰山品牌」。如今,年輕的辰山植物園不僅是上海2500萬人口的都市後花園,她也正在走入國際植物園的視野,並在世界植物園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藉由辰山植物園開園十周年的契機,一場以「植物的力量」為主題的跨界論壇將在本周六拉開帷幕,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將在辰山植物園為大家分享見解,帶來精彩演講。
  • 民族管弦樂登上上海舞臺問好世界
    「阿斯爾」乃元代盛行的蒙古族宮廷音樂的一種,屬於純器樂宴曲曲牌······11月18日晚,伴隨著上海大劇院舞臺字幕的閃現,具有濃鬱蒙古民族風格的古老器樂合奏曲悠揚迴蕩在劇場上空,飄向現場1900多名參加第二十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中外嘉賓的耳畔。
  • 世界最大蘭科植物亮相上海植物園
    夏日炎炎,很多植物會選擇此時休養生息,但有一種蘭花卻在這個時候選擇盛開。這是為了博人眼球嗎?不,它不用,因為光憑外貌它就已經足夠有吸引力了。
  • 上海植物園科學分級園林植物的滯塵能力
    中國園林網12月24日消息:前一段時間連日的霧霾天氣,硬是把上海從「魔都」變成了「霧都」。環境的問題又嚴厲的擺在我們面前,如何減低空氣中的塵埃顆粒,方法很多,利用綠色植物生態滯塵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可以說綠色植物是天然的除塵器。
  • 蓮屬(Nelumbo)植物栽培品種國際登錄專家委員會成立
    2017年11月08日在我國成立,並由國際登錄權威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田代科博士於2017年12月4日在杭州舉辦的中國園藝學會水生花卉分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宣布了專家委員會名單。
  • ...上海,鳳梨,植物園,動物園,窩頭,箬竹,遊客,園內,-上海頻道-東方網
    昨天,上海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均迎來大客流。市民遊客多是 「全家總動員」,帶上食物、玩具等來場假日親子遊。兩大動物園各處景點、動物籠舍前都圍滿了人,熱鬧不已。  上海動物園昨天入園客流比前一天增加約1萬人次,達到2.5萬人次。除了逛逛看看,孩子們還可以觀賞動物們是怎麼過「粽子節」的。
  • 蘭花界高人氣的網紅猴面蘭驚現上海國際蘭展
    原標題:網紅猴面蘭驚現上海國際蘭展  正在辰山植物園舉辦的第四屆上海國際蘭展開上,各種珍奇蘭花相繼登上精品個體蘭花展示區的舞臺,讓前來觀摩賞花的遊客大飽眼福。其中來自厄瓜多的猴面蘭成為網紅,它極為特殊的外形讓觀眾耳目一新、過目不忘。
  • 中國最高的三角梅目前正值盛花期,坐標上海植物園
    中國最高的三角梅目前正值盛花期,坐標上海植物園 2020-12-11 15: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家莊植物園觀賞植物被刻字「毀容」 遊客心疼(圖)
    石家莊植物園觀賞植物被刻字「毀容」 遊客心疼(圖)    在石家莊植物園的熱帶植物觀賞廳內,綠油油的植物讓遊客們領略到濃鬱的南國風光。然而,近來,一些植物的葉子、枝幹等處出現了很多「字跡」,比如擁有修長葉片的龍舌蘭,「身上」就被刻滿了字,綠色的葉片很多都變「花」了。
  • 上海植物園引種七種苦苣苔科植物 現正處於花期
    上海植物園成功引種七種苦苣苔科植物,現正處於花期。據介紹,上海植物園具有悠久的苦苣苔科植物搜集與展示的歷史,早在上海植物園的前身「龍華苗圃」(1954-1973年)就已開始培育和生產國外的苦苣苔科植物——大巖桐,近年來,上海植物園加大了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力度,至今,苦苣苔科植物已經收集了200多個原生種,600多個園藝品種。
  • 惠州公園遊記,惠州植物園六篇,如風過境,見識到這些植物了
    此樹可就厲害了,外號「自殺樹」。海檬樹開花時,其花朵呈白色花瓣,散發出茉莉香味。海檬樹的果實呈青翠色,看著很像小芒果。很多兒童第一次看到海檬果,會誤以為是芒果,便採摘來吃,結果導致他們死於非命。這不就是我眼前所看到的果實嗎?此時,我真為惠州植物園捏足一把汗。首先,植物的名稱寫錯了。其次,面對有毒的植物,竟然沒有貼出相關警示牌。這樣的管理,似乎太粗心大意了。
  • 南京街頭幾乎沒有一棵真法桐
    南京人親切喚了七十多年的「法國梧桐」其實根本就是一個謬誤,70多年來,南京只引種過幾棵真正的法國梧桐,並且,最後的一棵「法桐」及其後代去年也終於銷聲匿跡了。哪裡還能見到真正的法國梧桐?年近70的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蔡劍華是最後在南京見到法國梧桐的人,他希望通過本報再次找到並親眼看一看真正的法桐。
  • 上海植物園展覽溫室內大批食蟲植物集體亮相
    相信很多人都從書本上或網絡上曾了解到「食蟲植物」這一類奇特的植物,但你有親身目睹以及近距離觀察過這些食蟲植物的「真容」嗎?近日,上海植物園的兩個展覽溫室內的食蟲植物區進行了全新的景觀調整,展出了豬籠草、瓶子草、捕蟲堇、捕蠅草等各類食蟲植物。
  • 十年· 辰山對話丨「植物的力量」 開講在即!
    >十年來,辰山植物園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上海生態建設重大需求,堅持以「精研植物、愛傳大眾」為使命,立足華東,面向東亞,廣泛進行植物的收集、研究、開發和利用。聚焦於每年春秋季的辰山草地音樂節、自然生活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音樂愛好者、親子家庭的目光,不僅成為獨具辰山標籤的文化活動,也成為一張靚麗的上海文化名片。
  • 逛上海辰山植物園用背包偷走珍貴百歲蘭,兩花草愛好者被批捕
    逛上海辰山植物園用背包偷走珍貴百歲蘭,兩花草愛好者被批捕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通訊員 程歡彥 2016-04-07 11:14
  • 上海植物園的花兒們經過「烤驗」,正在燦爛綻放
    彩葉草葉面有淡黃、桃紅、朱紅、紫等色彩鮮豔的斑紋,是園林和城市綠化美化、植物景觀營造的重要類群,其株型美觀、色彩多樣、繁殖簡便、易於造景。 上海植物園現在選用的無性系「中央大街」彩葉草具有超強的耐熱性,色彩豐富顏色純正、整齊,耐修剪,適合做綠牆、花壇、花帶等組合搭配材料。
  • 網紅"猴面蘭驚現上海國際蘭展
    正在辰山植物園舉辦的第四屆上海國際蘭展開上,各種珍奇蘭花相繼登上精品個體蘭花展示區的舞臺,讓前來觀摩賞花的遊客大飽眼福。其中來自厄瓜多的猴面蘭成為網紅,它極為特殊的外形讓觀眾耳目一新、過目不忘。猴面蘭,是對蘭科小龍蘭屬植物的俗稱,均原產在中南美洲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雨林中。猴面蘭的3枚花萼較大,相互聯合在一起,構成猴臉的輪廓,末端均有一個細長的小尾巴。花瓣極度縮小,其中有2枚長在花朵中心的兩側,顏色為深褐色,正好組成了猴子的「眼睛」。「眼睛」中間有個突起,如同「猴鼻」一樣,這便是合蕊柱。而活靈活現的「猴嘴」,則是由唇瓣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