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非常欣喜一位中國人能夠在世界範圍被看做是和愛因斯坦圖靈齊名的科學家。這位中國人就是我國第一位諾貝爾獎科學類醫學獎得主,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出生在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藥學系,從此與中藥建立不解之緣,終生都在為中西藥結合而奮鬥。為了將傳統的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結合,研製出更加有效無副作用的藥物,屠呦呦女士孜孜不倦奮鬥了50年時間。
1969年,屠呦呦接到了中央關於研究抗瘧劑藥物的任務,並擔任攻關組長。屠呦呦遍尋古籍,不斷做著實驗,試圖從中華傳統藥學裡找到突破口,終於1971年,青蒿抗瘧疾被發現。
要想更加有效的治療效果,就必須要有更加純度的藥物成分。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這就是青蒿能夠抗瘧疾的有效成分,他們將這種無色的結晶體物質命名為青蒿素。
這是一種全新的高效速效的抗瘧疾藥物,屠呦呦團隊做了第一次重大的發現。1973年,為了更加證實青蒿素的抗瘧疾機理,屠喲喲又合成出了一種更加有效的物質,雙氫青蒿素。這種在實驗室裡合成的物質比天然青蒿素效果還要好上許多,毫無疑問這是人類抵抗疾病歷史上的重大進展。
你要問瘧疾這種病到底有多恐怖?舉幾個簡單的實例。
瘧疾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下列摘錄一些資料:
1、2016年,估計在91個國家中存在2.16億瘧疾病例,比2015年增加了500萬例。
2、2016年的瘧疾死亡總數達到44.5萬例,與2015年的數字(44.6萬例)基本一致。
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佔全球瘧疾負擔的比重過高。
3、2016年,該地區佔瘧疾病例總數的90%,佔瘧疾死亡總數的91%。
4、瘧疾控制和消除方面的總籌資在2016年估計達到27億美元。流行國家政府提供的資金為8億美元,佔資金總額的31%。
屠呦呦帶來的青蒿素系列藥物在世界範圍內至少挽救了幾百萬瘧疾患者的生命。沒有什麼能比救活一個瀕死的人還要高尚了。如果說屠呦呦團隊的貢獻到底有多大,恐怕在醫學這方面只有二戰期間,弗萊明發明青黴素能夠媲美了。
愛因斯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任何排名裡他都是NO1,圖靈是著名數學家,密碼學家,也是人工智慧的先驅。相對於這兩位科學界的超級大神來說,屠呦呦的名氣要小很多。如果不是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恐怕到現在中國人裡都很少知道她。也許是她安心做研究,根本就不介意名望,也正是如此,屠喲喲到現在也都不是院士,即使她的成就已經被世界最高級別的科學機構承認。不過這也沒關係,平凡裡醞釀的往往是更加純粹的偉大。
對於這樣的科學家,我們都應該始終保持著敬畏之心,他們才是這個國家的脊梁,這個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