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真的可以存在200萬年?其實這才是它的真正歸宿!

2020-10-28 怪羅

    綜藝節目《奔跑吧》在一期節目中提到:一個玻璃瓶降解需要200萬年。

    乍一聽,玻璃的降解貌似的確很艱難。

    已有的生活常識也給我們同樣的感覺,玻璃——這種人造物可以被高溫融化,可以被碎成渣滓、粉末,但也只是如此。好像大自然並不能再進一步地奈它如何。

    玻璃的生命力當真如此頑強,它真的可以存在200萬年嗎?

    玻璃沙子與二氧化矽

    在科學上,玻璃的定義比較廣泛,任何加熱到液態時會出現玻璃轉化的無定形固體都可以稱為玻璃。

    玻璃轉化是指物質在玻璃態與高彈態之間的轉化過程。玻璃態是指加熱會變軟,再加熱會熔化的狀態,高彈態是指具有彈性的狀態。

    玻璃大致可以分為有機玻璃和無機玻璃兩大類,而我們通常所說的玻璃就是指無機玻璃。

    無機玻璃一般是以多種無機礦物為主料,再輔以少量其他原料製成的,常見的主料有石英砂、硼砂、長石等。

    無機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SiO₂),它是一種性質比較穩定的酸性氧化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石英的形式存在。

    石英

    石英是地殼中含量僅次於長石的礦石,我們所熟知的水晶正是石英的一種,只有無色且完全透明的石英才叫水晶。

    雖然顏色發黃的沙子與透明的玻璃除了都有點硬之外,其他方面好像都不怎麼搭邊,但其實一般的沙子與玻璃一樣,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矽。

    既然主要成分一樣,那我們自然會聯想到用沙子來煉製玻璃。事實上,至今為止這種做法已經相當成熟。

    比如石英玻璃就是以純淨的矽砂煉製而成,因為成分的單一純淨性,石英玻璃具有比普通玻璃更好的抗熱震性和耐熱性。

    頑固的玻璃

    根據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玻璃其實就是二氧化矽和其他矽酸鹽的混合物,玻璃的性質本質上是二氧化矽和矽酸鹽的性質。

    玻璃的穩定甚至是「頑固」可以從二氧化矽以及矽酸鹽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來解釋。

    首先,SiO₂的基本結構單元是四面體,一個Si在四面體的中心,四個O分別位於四面體的四個頂點。

    顯然,這是一種很牢固的組成結構。而對於整個晶體來說,它是許許多多個正四面體連成的空間立體網狀結構。

    這一奇特的骨架結構,賦予二氧化矽相當出色的物理性質,比如較大的硬度,耐高溫,抗震等。

    而這種矽-氧四面體結構同時存在於矽酸鹽中。

    玻璃的穩定性,正來源於此。

    SiO₂晶體結構

    特殊的物理結構賦予二氧化矽和矽酸鹽出色的物理性質,也自然使得玻璃在物理層面具有了「極頑強的生命力。」

    你盡可以將它們砸成碎渣,燒成液態,但卻無法破壞其根本。

    顯然,玻璃「不吃硬」!,那它是否吃軟?

    其實,二氧化矽除了具有穩定的物理特性,還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一般不與生物反應。只與強鹼(比如氫氧化銫)和酸中的氫氟酸可以發生反應。

    雕花玻璃正是利用了二氧化矽可溶於氫氟酸的特性。

    看得出來,雖然存在能與二氧化矽反應的物質,但一塊丟棄在大自然中的玻璃很少有機會能碰到強鹼或氫氟酸。

    於是,不管如何風吹日曬雨打,似乎依舊都很難到傷玻璃半毫。然而,玻璃真的會一直保持「原來的樣子」嗎?

    玻璃的歸宿

    開篇我們提到了「降解」一詞,但其實說玻璃可被降解是不嚴謹的。

    降解一般是指有機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減少,分子量降低的過程,而玻璃顯然不是有機化合物。

    在自然界中,沒有一種微生物會對玻璃感興趣,它們更傾向於去分解一些紙張、樹木和動植物屍體。

    雖然玻璃不受微生物的青睞,但在大自然中還是有處理它的方法的,不需要人類去出手,那就是風化和侵蝕。

    風化與侵蝕是兩種不同的自然作用力。

    簡單說,風化是堅硬的巖石或礦物在與大氣接觸的過程中,因發生了物理或化學變化而在原地鬆散堆積的過程。而侵蝕是指像水流、冰川等在外力作用下發生運動而改變地貌的過程。

    堅硬的巖石礦物可在風化和侵蝕作用下鬆散,瓦解,甚至變成細沙,而玻璃正是有著同樣的宿命。

    堅硬的玻璃在風化和侵蝕作用下,依舊會被迫「屈服」,儘管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在近海來說,由於水力的衝擊這一過程顯然是更快的。

    去過海邊的朋友可能見過一種墨綠色的鵝卵石,但拿起來仔細端詳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塊被磨平稜角的啤酒瓶碎片!

    原來,玻璃真正的歸宿在這裡。

    即使體積被磨損的再小,它們也會成為地球的一部分,久久的存在。

    最後

    即使玻璃不可被分解,也難以在自然界中消失,但這並不會對生態造成汙染或不良影響,因為它並不具備汙染性。

    只是鋒利的玻璃碎品可能會誤傷到人或其他動物,當然,所有鋒利的器具都會這樣。

相關焦點

  • 玻璃真的可以存在200萬年?其實這才是它的真正歸宿
    萬年。玻璃的生命力當真如此頑強,它真的可以存在200萬年嗎?無機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SiO₂),它是一種性質比較穩定的酸性氧化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石英的形式存在。去過海邊的朋友可能見過一種墨綠色的鵝卵石,但拿起來仔細端詳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塊被磨平稜角的啤酒瓶碎片!原來,玻璃真正的歸宿在這裡。即使體積被磨損的再小,它們也會成為地球的一部分,久久的存在。
  • 玻璃在自然界中可以存在多少年?為什麼?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玻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物質,它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許多便利,比如屋內光照問題、容器的選擇性等等。由於早期的玻璃製品的原材料為碳酸鈉、石灰石、石英砂以及一些其他混合物製成的,而混合物的顏色往往就決定了玻璃的顏色,所以早期的玻璃並不是現在玻璃那樣是透明的。直到公元100年左右,玻璃才真正出現了透明的。現在的玻璃主要原材料雖然與早期的玻璃原材料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在混合物上又添加了脫色劑、澄清劑、氧化還原劑等這些讓玻璃看起來更加透明的物質。
  • 「時間」真的存在嗎?如果「時間」真的存在,那它的本質是什麼?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質疑「時間」是否真的存在。而且關於「時間」有人說它是非常真實的,但也有人說它是人們想像出來的。所以今天小編就帶來了兩種說法「時間」真的存在嗎?以及如果「時間」真的存在,那它的本質是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時間」真的存在嗎說「時間」是否真的存在,其實是有的。但因為人類的某些原因導致「時間」看不到,也觸摸不到。
  • 請問,玻璃在自然狀態下,到底可以存在多長時間?
    上圖就是一塊石英砂巖,可以看到沉積一層層的,層理構造非常明顯,這就是普通玻璃生產的主要原料,大家知道福建有一家大型生產汽車玻璃的企業——福耀玻璃,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廠商,北方也有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秦皇島耀華玻璃廠,它的主要原料來源就是筆者家鄉附近的一座石英礦,有一條礦山鐵路伸進礦區內,規模非常大,只是企業沒有發展起來,目前陷入了困境。
  • 崑崙山發現萬年巖畫,刻著「飛機圖案」,史前文明可能真的存在?
    崑崙山周圍自古以來就有非常多人類活動的痕跡,科研考察也在崑崙山附近發現了大量的古遺蹟,比如,崑崙山有很多的古巖畫,有的畫作超過萬年之久,超過了中國歷史記載,屬於遠古時代。 有一副畫,上邊有「飛機圖案」,這就使人困惑不已,難道真的有史前文明的存在嗎?
  • 玻璃在自然狀態下,可以存在多長時間?
    ,埋入地下的玻璃也會越來越多。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以及其他氧化物,比如氧化鈣、氧化鈉的複合鹽等等,這些物質不易被生物降解,所以埋入地下的玻璃將存在非常長的時間;在南方農村的竹林中,我們時常會發現個別幾十年前的玻璃瓶
  • 能活20萬年?綠茸線蛇真的存在嗎?
    據推算最長能活20萬年之久,這會是真的嗎?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綠茸線蛇真的存在嗎?綠茸線蛇壽命有多長?綠茸線蛇,源自奇幻小說之中,蛇的壽命一般在幾年到二三十年之間,長壽的綠茸線蛇,每年長一圓環,綠茸線蛇的尾部環圈,像樹木的年輪一樣,反映著它的年齡,每長一歲,它的尾部就會長出一個鮮豔的環圈來,這種蛇有的已有1600多個環圈,故當地人稱它為長壽蛇飛蛇。綠茸線蛇相傳是目前活得最長的動物,但此類蛇是否在現實中真的存在沒有確切的答案。
  • 早期地球環境巨變,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這是什麼原因?
    2.3億年前,地球環境開始惡化,暴雨一直持續了200多萬年!早期地球環境大自然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生物只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強大後,才不會被強者淘汰,其實這種事情在地球上常常出現,一些沒能適應環境的動物,只能在進化當中慢慢淘汰,縱觀地球上的歷史發展來看,發生過5次物種滅絕事件,每一次物種滅絕都會導致地球上90%左右的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就連每個時代的地球霸主也沒逃過這一災難。
  • 2.3億年前,一場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但是一場在地球上下了持續近200萬年的暴雨,你又能否想像呢?想必說到這裡,應該很多朋友要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這確實真實發生過。並迅速將自己的蹤跡遍布了世界的大部分角落,恐龍這一巨型史前生物迎來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時代,一個恐龍統治地球的時代。
  • 人類演化了200萬年,如今是否開始退化了?人類還可以更優秀!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現代考古研究認為,大約200萬年前,最早的人類——能人出現了,此後他們一路演化,在大約25萬年前,進化出了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智人,那麼,縱觀人類200萬年的演化史,現代人類發展到今天
  • 2.3億年前下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科學家預測或再現
    200萬年。我們可以看到卡尼期事件帶來的改變,可是它到底是怎麼樣形成的呢?下了200萬年暴雨也是真的不容易,人們是怎麼知道它持續了那麼長的時間可以說是氣溫環境的影響才導致了這樣的情況出現。人們所說的卡尼期下雨下了200萬年,並不是說連續不斷的下雨這麼長時間,這是間歇性的。不過下雨這麼長的時間還是很可怕的。
  • 200萬年頭骨化石出土,系人類祖先
    近日,考古人員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這一發現為人類起源與進化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新的發現令人振奮,因為之前發現的大多數古人類化石都是非常零散的,比如一些牙齒化石等,而這次的發現卻是一整個頭蓋骨,非常罕見,同時也非常非常幸運,因為200
  • 這才是真正的,珠穆朗瑪!
    這才是真正的,珠穆朗瑪!  終於等來了屬於她的時光  歷經4200萬年的成長  對已存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來說  十分年輕的珠穆朗瑪  以後起之秀的姿態、遽然爆發的力量  一度猛烈躍升至12000米
  • 2.3億年前下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到底有多恐怖?
    200萬年。我們可以看到卡尼期事件帶來的改變,可是它到底是怎麼樣形成的呢?下了200萬年暴雨也是真的不容易,人們是怎麼知道它持續了那麼長的時間可以說是氣溫環境的影響才導致了這樣的情況出現。人們所說的卡尼期下雨下了200萬年,並不是說連續不斷的下雨這麼長時間,這是間歇性的。不過下雨這麼長的時間還是很可怕的。
  • 獅吼功真的存在嗎?
    形象化縱波形式的聲波,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根biubiubiu伸縮的彈簧。當這根彈簧撞到你,你當然會「為之一震」。部隊齊步走把橋震塌的例子常被用來形容共振現象的可怕,不過,千萬別把大橋真的比作豆腐渣。即便是找到了共振頻率,也需要一整支部隊才可能。一個士兵把腳跺麻了也不會跺踏一座大橋,因為就像鞦韆一樣,所有振動的物體都會因為阻力而回到靜止狀態,所以,還是要用些力氣的。
  • 生物學家;人類是打工仔,繁衍才是歸宿!
    生物學家;人類是打工仔,繁衍才是歸宿!人乃萬物之靈,是靈長動物的一種外化表現形式,但其實人類並不是天然無有敵人的,雖然人類非常強大,甚至都已經成為地球的主宰者,可以左右的地球上很多生物的生命,可人類還是不能夠左右生死。很多人認為為何人類的科技如今都已經如此高級了,卻不能達到永生呢?生物學家對此表示,其實人類只是打工仔而已,繁衍才是歸宿!
  • 這才是最早的古人類,據說比元謀人還要早30多萬年!
    現在的社會是真發達,很多人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一件一件發掘出來,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嚇一跳,沒學問真可怕,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在歷史上地球上出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可以說不論是古人的最早存在還是考古人員的發現,都要比元謀人要早,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這個比元謀人還早的人類吧,這個人類就是巫山人
  • 華為「200萬年薪」背後,人工智慧博士真的可以這麼高薪資嗎?
    華為還在郵件中分析了博士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認為造成博士離職率高的原因包括:工作安排隨意,「用非所學」;轉崗難,無法人盡其才;領導、管理水平落後等。BTrednc為了改變這些存在的問題,華為指出,公司需要創造富有挑戰的機會、結果導向的簡單氛圍、相對寬闊的發揮空間、活躍的學習環境、使員工能將技術想法變成實際貢獻。
  • 日本海底發現萬年水下宮殿,難道它才是世界第一文明古國?
    不過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有幾位潛水者在日本衝繩群島發現了一座神秘建築,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之後,發現它是一座古建築群,而且保存得非常完好。在這座建築群裡有房屋,還有類似金字塔的建築,而且根據考古學家們觀察這些建築時間距今已經有上萬年之久了。
  • 什麼才是真正的耐熱玻璃?
    這些玻璃的材質通常為鈉鈣玻璃,最高可承受的溫差為70度。在使用環境超過70度溫差的情況下會有碎裂的風險。那哪些玻璃可以倒開水,放微波爐烤箱並且能承受高溫的呢?答案是鋼化玻璃和高硼矽玻璃。什麼是高硼矽玻璃?高硼矽玻璃是一種膨脹係數比較小,在急劇溫度變化下也不容易破碎的玻璃品類。由於其穩定性,它具有的膨脹,抗熱震、耐高溫、耐腐蝕、強度高等一系列優良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