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宣傳鴻蒙四大特性。
「分布式架構首次用於終端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
「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實現系統天生流暢。」
「基於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分布式架構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
就是說華為做了一個很好的底層os,(分布式os和分布式軟總線技術。公共通信平臺,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能力調度和虛擬外設四大能力)把不同終端的特性都歸納好了,能容納在統一的架構裡,不同終端產品能在一個平臺裡統一開發和使用,是因為鴻蒙重新設計的整個架構,這是安卓和IOS辦不到的,這是從底層架構說起。
「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實現系統天生流暢。」
是說鴻蒙搞了很妙的進程調度算法,進程通信機制天然就好,進程就不同程序的任務,一個手機上幾個APP同時跑,需要調度算法來分配系統時間輪流運行,確定時延就是調度算法,能保證進程不會因CPU被佔據而卡死,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輪到自己順利執行,因為架構是新的,所以響應時間也能降低1/4,安卓和IOS,因為架構原因辦不到 。
IPC,就是進程間通訊,進程之間非常需要通信傳遞消息和數據來協同運作,因微內核架構好,鴻蒙的IPC效率能提升5倍。安卓和IOS系統因架構限制辦不到,這是從性能方面說。
「基於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鴻蒙的內核代碼少,出漏洞的機會也少,不像安卓和IOS一樣,代碼一堆容易出漏洞,蘋果是懸賞100萬美金找到一個漏洞,找人來攻擊,鴻蒙對整個系統設計了一套安全機制,只要按機製做安全性能就能極大提升,這套安全機制不是基於攻擊測試,而是基於數學模型算法,能形式化證明理論上就是安全的,比傳統安全要高一個檔次,這是從系統安全方面說。
「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呼應第一特徵,從系統架構上讓跨終端統一開發成為可能,統一IDE,是說華為開發工具也準備好了,這個以方舟編譯器為核心的工具包非常牛,可視化編程,以後還能集中語言混著開發,都能統一編譯直接出高效的機器碼。總之開發方便,高效,比現在安卓和IOS的開發工具效率更高,這是對開發者的喊話。
從特性上看,鴻蒙是面向未來的下一代作業系統,鴻蒙是跨平臺的新系統,不是對標安卓或IOS而是對標谷歌的Fuchsia(也是微內核)安卓單純因架構原因,技術潛力有限,谷歌只能搞新系統。
鴻蒙這麼厲害還需要什麼?
那就是生態,所有作業系統都要開發者來開發,要海量用戶來用,系統開發和應用良性循環不斷升級,直到具備生存能力,在放飛系統的潛力。
華為一定會用鴻蒙生態,手機因市場原因優先用安卓,但其他品牌會大力推廣,伺服器也會用,谷歌面向消費者的硬體不太成功,這方面華為比谷歌要強,要實現鴻蒙巨大潛力,需要廣大開發者積極參與,鴻蒙可以在整個IT領域全面發展,IT也可以和幾乎所有行業聯繫起來,軟硬體平臺的多種多樣,嵌入式設備遠多於手機,不能只是華為說好,要有海量的其他公司和開發者用了之後才算達標,華為搞著搞著就深入整個IT業根基,所謀者大,電視 PC,伺服器等領域都可能發生大變革。
鴻蒙系統對於中國手機開發的意義。
在手機上替代戰勝安卓ios並非鴻蒙的優勢所在的,鴻蒙系統只需對中國手機起保障作用,就手機而言安卓和IOS夠用,但不太好擴散到其他硬體系統上去,改用鴻蒙這方面有優勢,但用戶不太關心性能,所以生態比性能更重,安卓IOS的生態,因歷史原因非常強大,如安卓不能用,為生存就要建立鴻蒙生態,這是生存型生態,這是有中國華為領頭的重大戰略成就,值得大力鼓吹高調宣傳,可以有效震懾美國,讓他放棄對中國社會的極端打壓,生存沒問題,中國公司並不需要去挑戰安卓的生態。這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正常邏輯是全球公司一起豐富完善安卓,中國公司也能從中收穫利益,這種開放包容心態要堅持,把安卓生態理解成業界共有成果,不是谷歌獨立發展,但谷歌有維護和發展的業務,華為被禁中國公司團結一致組成開發陣營,這是好事,按市場邏輯,華米ov等中國手機公司能佔全球很大市場份額,與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緊密合作,在全球市場大有可為,只要中國APP佔據世界市場份額越高的就是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如推鴻蒙手機反而有損這個目標,這次華為就宣布自己去做全球地圖應用,呼籲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想辦法去開拓海外市場。 鴻蒙手機一定會出來試水,但不能說不用鴻蒙手機就是錯的,鴻蒙系統能起到生存保障的能力已經很了不起了,中國公司組成開發陣營,一方面提高了極端情況下,市場生存能力應對美國,一方面順應市場規律,如安卓繼續為市場發展貢獻力量,中國公司也可以順著這個路線,依靠手機性價比APP好玩等擴大全球市場。
如果美國想在某個領域搞死中國企業,中國公司會抱團找辦法生存而且中國會放棄幻想,不斷增強這種生存能力,同時中國也不會封閉,非要搞一套自己的系統,也願意和美國在內的公司合作,以開放的姿態,在全球企業建立的生態環境中努力爭取市場份額,在將來中國公司希望主導建立下一代更強大高效的軟硬體生態系統,讓世界各國企業與用戶都參與,讓中國研發能力更好的造福全人類。
正如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餘承東所說「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每一位開發者,都是華為要匯聚的星星之火。」
就在11月17號華為發表聲明,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聲明稱,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共有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發起了本次收購,這也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我當時聽到這個消息還是挺傷感的,正如這幅圖,
舉國之力打壓一個民營企業。
美利堅不講武德,欺負我們一個民營企業,勸美利堅耗子尾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