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電訊:李小文去世,再無「掃地僧」

2020-12-04 人民網

原標題:微觀中國:再無「掃地僧」

  1月10日晚間,安徽籍作家@杜子建為自己的半個老鄉點上一根蠟燭,「又一個有腔調的人走了」。

  1月的北京師範大學頗不平靜。1月8日晚,北京師範大學發布訃告,著名教育學家黃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4歲;兩天之後,北京師範大學再發訃告,李小文院士因病逝世。

  隨即,新華社發布客戶端發布題為《「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世間再無「掃地僧」》的消息:「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世間再無掃地僧」的哀嘆聲,瞬間在社交網絡刷屏。

  網友將這位著裝任性、不拘一格、有著魏晉名士風度的中科院院士,敬稱為「掃地僧」: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但事實上,「掃地僧」的稱呼也許並不適合他——去年4月,@新京報的報導曾這樣寫道:「熟悉李小文的人覺得莫名其妙,作為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李小文在學術界早就是人盡皆知的『技術宅男』和『優質叔』。」

  從媒體報導來看,李小文自己也不太贊同「掃地僧」的稱呼,他覺得自己在性格上有點像令狐衝。他像令狐衝一樣,也喜歡喝酒,經常是酒不離身,在因為肝硬化戒酒之前,他一天能喝一瓶二鍋頭。在科學網的博客上,他則自稱「黃老邪」。

  李小文院士不僅關注專業領域的問題,還經常就社會公共話題發聲。汶川地震後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說大家都關注汶川的災情,「但到現在我們還出不了一幅圖。」看見時任總理溫家寶去災區,在飛機上工作的照片裡看的還是地圖,而不是遙感出的現勢圖,李小文說,「我們搞遙感的,真是恨不得打個地洞鑽下去,就算地震殉國算了。」

  李小文的逝世,多少讓人有些猝不及防。自2007年7月29日在科學網註冊博客後,7年間李小文累計發表博文1878篇,是科學網首批活躍博主。就在1月5日,李小文還在博客上發表博文《答田青博主》,表示在轉基因問題上的爭論一旦成了「站隊」就很難扯清了。

  不過,李小文的離世並非完全沒有徵兆。1月7日,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第六屆「感動師大」新聞人物頒獎禮,高票當選的李小文卻未能出席。

  借「感動師大」的頒獎詞,@北京師範大學官方微博再次向李老致敬:「當眾聲喧譁的網絡將『布鞋院士』的盛譽簇擁向你,你卻獨盼這熱潮退卻,安靜地做一輩子風輕雲淡的『技術宅男』。夢也科研,成就『20世紀80年代世界遙感的三大貢獻之一』的是你;酒裡乾坤,三杯兩盞淡酒間與學生趣談詩書武俠的,也是你。還是那雙布鞋——一點素心,三分俠氣,伴你一蓑煙雨任平生。」

  @人民日報也向李小文表達了崇高的敬意:「負院士光環的李小文身懷絕藝、低調行事,在看慣了學者西裝革履、高談闊論的時代裡,他的光腳和布鞋,讓我們感受到了純粹的力量。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傳燈錄裡,少不了李小文這樣不務虛名默默實幹的科學家。致敬李老!」

  而對於普通網友來說,悼念李小文,不僅因為他低調做學問,不慕名與利,或許也是想藉此「澆現實之塊壘」。網友@悠閒的Phenix說:「對這個領域一無所知,但希望更多學者專心實務、不慕虛名;如我一樣的普通人,也多些踏實努力,少些浮躁攀比。」網友@姬二叔則由此想到高校裡極個別頻出醜聞的學者:「或許李小文院士的形象已經被民意推上巔峰,但相比之下,掃地僧的價值更讓人覺得可愛可敬,都是高校土壤中的果實,你們好意思嗎?」

  現在想想,如果不是去年4月的意外走紅,也許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位泰鬥級科學家的離開。當時網友將李小文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學術報告的照片傳到了社交網絡上,照片中的李小文髮型凌亂、蓄著鬍鬚、穿著一雙黑色的布鞋,而且還沒有穿襪子,蹺著二郎腿正在照著講稿做報告。不知道的人可能還以為這是在做「脫貧報告」。此前李小文教授除了接受過《經濟觀察報》的專訪之外,幾乎沒有出現在媒體的報導中。

  對此,不少人表達了自己的不滿。網友@巴別之殤借李澤厚悼念宗白華的話說「『我為宗先生哭,我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哭,我為中國哭。』今天,我想為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哭,卻擠不出一滴淚。明明是學界泰鬥,卻以一個艱苦樸素道德模範的形象為人所知。」這與網友@教育者徐歌所言有異曲同工之妙:「李小文未因其學術成就而受尊,卻是因為布鞋而聞名天下,此可謂淺薄浮華時代的典型徵兆。」

相關焦點

  • 「布鞋院士」李小文去世 最後一課站著講了2小時
    北京師範大學透露,該校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因病醫治無效,於前天下午在京逝世,享年67歲。在網際網路上走紅,被師生們親切稱為「掃地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走了。  1月7日北師大公布了第六屆 「感動師大」新聞人物,入選的李小文因為身體原因並未出席,引發不少關注。現場播出介紹李小文的視頻時,全場師生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
  • 「掃地僧」李小文病逝,懷念他的有料有趣……
    一時之間,該消息在微博上被轉發成為熱門。人們紛致哀悼。不同於一般科學家,李小文病逝消息之所以在網際網路上有這麼大影響,因為他剛在2014年因其衣著樸素作報告的照片走紅網絡,被稱作現實版的「掃地僧」。有人發微博:世間再無掃地僧,衣著樸素蓋世功;布鞋院士今何在,長歌當哭祭冬風。
  • 中國院士李小文:穿著樸素腳踏布鞋,被稱為「掃地僧」,65歲去世
    而有些人深藏不漏,有著很強的實力,過得卻是簡單,這位布衣院士李小文,被稱為「掃地僧」,一天兩斤二鍋頭的狂人,他將一生獻給科學,從來不圖名利。天資聰穎 出國留學李小文出生於1947年,他的父母文化程度高,在這樣家庭薰陶下的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學習。在讀書期間,他就對數學和物理感興趣,老師提出的問題他都能很快回答出來,老師也喜歡他。
  • 中國遙感學科泰鬥「布鞋院士」李小文因病去世
    資料圖:2014年4月18日,院士李小文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做講座時被拍的一張照片走紅網絡。照片裡,他黑衣蓄鬍、光腳穿布鞋,被網友稱為「仙風道骨」。李小文是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北京1月10日專電(記者李江濤)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 看似「掃地僧」的布鞋院士李小文,實是做「黃老邪」的「洪七公」
    這位「布鞋院士」在網友貧乏的想像中,起初只是一個「掃地僧」的樣子。但是隨著他事跡曝光後,大家才意識到誤會大發了!原來李小文不但不像「掃地僧」,明明更像是「癲道人」,但是他卻自詡為「黃老邪」。李小文和學生創建的QQ群名字叫「桃花島」,他在努力地做「黃老邪 」。可是「黃老邪」要喝有品質的花雕和上好的汾酒,而李小文卻只喝二鍋頭。
  • 布鞋院士李小文:看似「掃地僧」,實則是想做「黃老邪」的「洪七公」
    北師大的學生覺得李小文的作風親切,於是紛紛叫他「布鞋院士」。這位「布鞋院士」在網友貧乏的想像中,起初只是一個「掃地僧」的樣子。但是隨著他事跡曝光後,大家才意識到誤會大發了!原來李小文不但不像「掃地僧」,明明更像是「癲道人」,但是他卻自詡為「黃老邪」。李小文和學生創建的QQ群名字叫「桃花島」,他在努力地做「黃老邪 」。
  • 中國科學界「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奉獻一生,攻堅克難
    但就在眾多院士中,一位院士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掃地僧他就是李小文院士。簡單的麻衣布鞋,嘴角蓄著鬍子,消瘦的面頰,略微單薄的身影,遠遠看去,或許還會被以當做以為農村老爺爺。然而就是這位一個老人,背後卻擁有者無數榮光,為中國遙感領域開疆拓土。李小文院士31歲考研,在旁人的嘲笑聲中成功考研。
  • 中國科學界「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奉獻一生,攻堅克難!
    但就在眾多院士中,以為院士被人們親切地成為「掃地僧」。他就是李小文院士。簡單的麻衣布鞋,嘴角蓄著鬍子,消瘦的面頰,略微單薄的身影,遠遠看去,或許還會被以當做以為農村老爺爺。然而就是這位一個老人,背後卻擁有者無數榮光,為中國遙感領域開疆拓土。李小文院士31歲考研,在旁人的嘲笑聲中成功考研。在第二年就去到美國深造,再回來已是博士學位,擔任起了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圖像處理室主任。
  • 李小文:曾不滿足於考試滿分,經過精準計算後將成績卡在及格線
    我們都知道「掃地僧」看似其貌不揚,每日就在寺內掃地做清潔。實則精通佛法,武藝高強,是不折不扣的宗師。現在的我們,多用"掃地僧"形容存在感低,有一身過硬本領的高人。縱觀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你會發現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是樸素低調的。巴菲特過億的資產,仍舊開著他破舊的帕薩特。
  • 「布鞋院士」李小文因病離世遺願喪事從簡
    京華時報記者徐曉帆攝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因為一張光腳穿布鞋作報告的照片,著名遙感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李小文被推到了聚光燈下。「布鞋院士」、「掃地僧」的稱呼在網絡上迅速流傳開來。昨天下午,噩耗傳來,這名莫測高深的「掃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
  •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為祖國科學事業奉獻一生
    但網友們卻紛紛表示,這氣質簡直就像《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不同的是,「掃地僧」在武俠的世界裡武功蓋世,李小文院士是在科學領域天下無雙。在父母的影響下,李小文從小就飽讀詩書,並且李小文在背書方面天賦驚人。因為父母的工作繁忙,李小文在4歲的時候,就被父母送進了學堂。
  • 「網紅院士」李小文:一天一斤二鍋頭,因一雙布鞋走紅網絡
    雖然現身網絡對於李小文院士來說,既非本人所知,亦非本人所願。但網友們卻紛紛表示,這氣質簡直就像《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因為,雖然他外表平常,甚至有點不起眼,但他卻內力深厚。不同的是,「掃地僧」在武俠的世界裡武功蓋世,李小文院士是在科學領域天下無雙。李小文的父親是一個工程師,母親是會計。在父母的影響下,李小文從小就飽讀詩書,並且李小文在背書方面天賦驚人。
  • 新聞:李小文院士因病逝世 曾被稱為布鞋院士
    記者10日從北京師範大學獲悉,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師大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據介紹,李小文院士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在加裡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任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資源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專長於遙感基礎理論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
  • 外有歐美科技制裁,內有人才集體離職,中科院的掃地僧們該出手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位「掃地僧」,他就是世界級的遙感泰鬥、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李小文。1947年3月,祖籍安徽池州的李小文院士於四川自貢出生。1968年,21歲就從當時的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也就是如今的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畢業後回鄉參加工作,在部隊種地,一幹就是9年的時光。1977年,高考恢復,舉國沸騰。
  • 布鞋掃地僧李小文,華為總裁找他代言,他卻一分不要,只潛心科研
    光腳穿著爛布鞋的鄉下普通老頭,竟然是給華為代言的國寶級院士,他就是我國最強的掃地僧。他叫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僅僅憑一己之力,就足以讓中國的遙感科學獨步世界的世界泰鬥。
  •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因穿布鞋講課走紅網絡
    李小文是遙感界的泰鬥級人物。據介紹,李小文院士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在加裡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任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資源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專長於遙感基礎理論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
  • 李小文: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有時,他會在電話裡賠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時他會用商量的語氣說,「再等等,等這波熱點過去吧」。  李小文了解新聞的傳播規律,希望趕緊出個新聞,為自己那張被熱炒的照片降降溫,過了兩天溫度沒降,他又略帶委屈地向記者解釋,「本以為這兩天熱度會過去的」,然後在郵件裡和記者商量,能不能以文會友。
  • 任正非高價請「掃地僧」院士代言,李小文:我不要代言費
    李小文:不要代言費,希望能多幾個華為李小文是誰?今天小編跟大家介紹一下: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中國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人民日報刊登了他穿一雙布鞋在中國科學院做報告的照片和事跡後,李小文院士就成了熱議的話題,「布鞋院士」李小文也成為了網紅,被網友親切地稱為中國科技界的「掃地僧」。雖然李小文院士對生活和物質的態度非常隨性,但是治學的非常嚴謹。李小文和他的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有利推動了定量遙感研究的發展。
  • 中科院「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李小文院士生於1947年,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在加裡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前任所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資源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專長於遙感基礎理論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
  • 「科學向日葵」「布鞋院士」——李小文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被網友稱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院士。mp303:35來自科普天津雲李小文李小文,1947年出生,四川人。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