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神州上市藥品同類銷量墊底 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納斯達克、港交所,百濟神州的IPO下一站,瞄準了內地。

  今年11月16日,百濟神州(06160.HK,BGNE.O)公告稱,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並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主營收入、淨利潤分別為8.33億元、-49.48億元。這家至今連年巨虧的公司,在資本市場卻備受追捧。據Wind統計,截至11月30日,百濟神州的港股、美股市值分別高達1672.33億元、1529.4億元。

  備受追捧,必有可取之處。百濟神州的研發管線、國際化符號、創始人資源,同行中可說是無出其右。不過,當研發過渡到上市、競爭進入紅海後,百濟神州黯淡的藥品銷量能否繼續支撐高估值還有待觀察。

  三個「頂尖」光環

  一個高估值的神話,必然有一個關鍵詞。百濟神州的關鍵詞是「頂尖」,即頂尖的研發管線、頂尖的國際化符號、頂尖的人脈圈層。三個「頂尖」,讓市場對其趨之若鶩。

  根據Wind統計,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研發開支高達41.8億元,同比增長47.5%。同期的恆瑞醫藥,研發支出為18.63億元。對比醫藥巨頭,百濟神州對研發的「燒錢」投入,稱得上是大手筆。

  大量資金投入研發,選擇熱門賽道,這是很多藥企選擇的路徑。百濟神州也是這樣逐漸擴充管線的。

  截至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擁有超過25個在研藥品,大部分處於當下最熱門的賽道,即靶向腫瘤細胞。作為一家成立10年的藥廠,百濟神州與同賽道的對手,如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相比,管線規模更加龐大。同期的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在研藥品各為23個、21個。

  有了頂尖的研發管線,百濟神州還有頂尖的國際化符號。

  根據藥明康德的一份調查,百濟神州握有8個在研藥品的全球開發權益。換言之,8個藥品若全部通過審核,將在全球上市。這背後,也是資本推高百濟神州估值的原因,即國際化團隊管理。

  百濟神州網站的領導團隊欄目,25位高管頭像中,非華人面孔多達12位。中國籍的高管,清一色有過外資藥廠任職的履歷。國際化的高管團隊,有助於推動藥品能上市海外。2019年11月,百濟神州研發的澤布替尼在美國上市,推廣名為百悅澤。

  研發管線豐富、國際化團隊坐鎮,光這兩點,百濟神州就已經「傲視」同行。而創始人王曉東在西湖大學擁有的頂級圈層,更令同行豔羨。

  作為極具關注度的高校,西湖大學的座上賓都自帶流量。王曉東與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同為科研出身。前者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後者是中科院院士。兩人加上高瓴資本的張磊,常圍坐西湖大學的論壇上,指點科技的未來。

  資料顯示,高瓴資本持有百濟神州12.64%股權。持股期間,高瓴資本曾8次增持百濟神州,以至於每次百濟神州的股價創下新高,高瓴資本也會賺取一波投資界的眼球。

  黯淡的藥品業績

  「頂尖」的光環不斷推動百濟神州的估值,但刨去這些光環,百濟神州的業績卻有點黯淡。

  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擁有兩個自主研發的上市藥品,即百悅澤、百澤安。其中百悅澤同時在中、美兩國商業化。作為百濟神州唯一的海外上市藥品,報告期內,百悅澤的全球累計銷售額為769萬美元(約5057.2萬元)。

  這個成績,難言出色。華海藥業在今年半年報中透露,其17個在美國上市的藥品,佔有率排在市場前列。與之相比,雖然百濟神州有深刻的「國際化」符號,但無論海外上市藥品數量、市場佔有率,都遜於華海藥業。

  另一個藥品百澤安,為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PD-1藥品。作為醫藥界最火的賽道之一,目前國內上市PD-1的中國藥廠僅有恆瑞醫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百濟神州。

  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PD-1交出的答案差強人意。恆瑞醫藥的艾立妥、信達生物的達伯舒、君實生物的拓益、百濟神州的百澤安,銷售額分別為20億元、9.21億元、4.26億元、3.5億元。其中百濟神州銷售墊底。

  一位醫藥投資界人士認為,市場此前給百濟神州高估值,是看重公司對熱門藥品研發的巨額投入,也相信國際化團隊能為藥品的海外開拓提供非常大的幫助,進而帶來豐厚的銷售額。

  不過,這套邏輯有一個前提,即百濟神州研發的藥品處於藍海市場。所謂藍海,代表同類上市的藥品較少,藥廠競爭處於上半場,具備想像空間;到了下半場,同類藥品批量上市,藥廠進入紅海廝殺,想像讓位現實,估值會以(全球)銷售額為導向。

  目前來看,百濟神州仍在估值的上半場,但下半場的哨聲即將吹響。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7家藥廠引進或在研PD-1藥品,包括正大天晴、復宏漢霖、基石藥業、貝達藥業、基石藥業、譽衡藥業、中山康方。

  對此,《投資者網》就海外上市藥品和PD-1藥品銷量不佳等問題向百濟神州求證,對方未予置評。

  研發管線大量引進

  雖擁有頂級研發團隊的光環,但百濟神州的研發成色,卻並非耀眼。

  今年7月,百濟神州宣布完成新一輪的定增,總共募資20.7億美元(約136億元),投資人包括高瓴資本、安進、Baker Brothers。

  這其中,美資藥廠巨頭安進,曾多次大手筆增持百濟神州。2019年11月,安進宣布斥資27億美元(約177億元),收購百濟神州20.5%股權。同時,安進給予百濟神州3個藥品的中國商業化權益,以及雙方在全球範圍內開發20個腫瘤藥物。

  引進海外藥品,已經成了百濟神州擴充研發管線的重要渠道,具體模式為:外資藥廠出售藥品在華商業權,拿到款項落袋為安;百濟神州用融到的資金購買,管線規模得到迅速擴充。

  據不完全統計,百濟神州近三年先後引進5家外資藥廠的藥品,包括Celgene、Mirati、Zymeworks、Ambrx、BioAtla等,累計首付款為9.13億美元(約60億元)。

  《投資者網》就上述問題向百濟神州求證,對方未予置評。

  一邊是不斷買入海外藥,一邊是不斷燒錢。百濟神州靠不斷融資,推進藥品在國內的試驗和審評,但融資的錢總有一日會殆盡,以百濟神州的銷售額,燒錢遊戲難以為繼。

  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淨利潤為-49.48億元。此前百濟神州已先後上市納斯達克、港交所,三個「頂尖」光環讓其融資過程暢通無阻,但一旦進入估值的下半場,百濟神州能否被繼續追捧,還有待觀察。

  科創板,或許是百濟神州在估值上半場的最後狂歡。(思維財經出品)■

(責任編輯:關婧)

相關焦點

  • 百濟神州上市藥品同類銷量墊底 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_個...
    百濟神州上市藥品同類銷量墊底 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據統計,截至11月30日,百濟神州的港股、美股市值分別高達1672.33億元、1529.4億元。  備受追捧,必有可取之處。百濟神州的研發管線、國際化符號、創始人資源,同行中可說是無出其右。不過,當研發過渡到上市、競爭進入紅海後,百濟神州黯淡的藥品銷量能否繼續支撐高估值還有待觀察。  三個「頂尖」光環  一個高估值的神話,必然有一個關鍵詞。
  • 上市藥品同類銷量墊底 百濟神州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
    來源:投資者網原標題:上市藥品同類銷量墊底 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納斯達克、港交所,百濟神州的IPO下一站,瞄準了內地。據Wind統計,截至11月30日,百濟神州的港股、美股市值分別高達1672.33億元、1529.4億元。備受追捧,必有可取之處。百濟神州的研發管線、國際化符號、創始人資源,同行中可說是無出其右。不過,當研發過渡到上市、競爭進入紅海後,百濟神州黯淡的藥品銷量能否繼續支撐高估值還有待觀察。
  • 百濟神州衝擊科創板 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
    不過,當研發過渡到上市、競爭進入紅海後,百濟神州黯淡的藥品銷量能否繼續支撐高估值還有待觀察。三個「頂尖」光環一個高估值的神話,必然有一個關鍵詞。百濟神州的關鍵詞是「頂尖」,即頂尖的研發管線、頂尖的國際化符號、頂尖的人脈圈層。三個「頂尖」,讓市場對其趨之若鶩。
  • 百濟神州衝擊科創板能否複製1600億估值?業績卻有點黯淡
    據Wind統計,截至11月30日,百濟神州的港股、美股市值分別高達1672.33億元、1529.4億元。備受追捧,必有可取之處。百濟神州的研發管線、國際化符號、創始人資源,同行中可說是無出其右。不過,當研發過渡到上市、競爭進入紅海後,百濟神州黯淡的藥品銷量能否繼續支撐高估值還有待觀察。
  • 百濟神州擬2021年登陸科創板,或將成為首家三地上市藥企
    繼成為首個美、港兩地雙重上市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後,百濟神州即將變成首家在三地上市本土藥企。11月16日,百濟神州早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批准可能發行人民幣股份並將該等股份於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百濟神州於2016年赴美上市,成為首家登陸納斯達克的的中國創新藥公司,後於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
  • 高瓴資本重倉的百濟神州闖A股,6年虧損124億,曾遭機構做空
    來源:德林社文 | 楊萬裡又一家藥企巨頭擬回A股上市。近日,百濟神州公告稱,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在科創板上市。該公司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主要出於公司業務及戰略發展的考量」。如果百濟神州成功登陸科創板,它將成為第一家同時在美股、港股和A股上市的本土藥企。百濟神州在美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表現較好,被資金追捧的原因是明星投資機構高瓴資本持股以及公司手握重磅自研產品。然而,百濟神州也被外界爭議,主要是公司業績持續虧損,6年間累計虧損約124.6億元。
  • 百濟神州IPO,Q3 PD-1賣3.3 億元能順利進入醫保?
    百濟神州擬科創板IPO,Q3 PD-1賣了3.3 億元,能否順利進入醫保目錄?對於款項的初步用途,百濟神州表示,經扣除發行開支後,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的所得款項目前擬用於其集團的主營業務。百濟神州成立於2010年,專注研發分子靶向和免疫抗癌藥物,2016年初,百濟神州登陸美國納斯達克。2018年8月,百濟神州在港交所上市交易,募資70.8億港元(9億美元)。
  • 零營收,數億虧損,澤璟生物入場科創板的背後
    來源:格隆匯在同樣選擇第五套標準上市的前沿生物、神州細胞、君實生物等多家創新醫藥企業中,澤璟生物為何能走在前頭?文|彩鳳來源|氫元子因以未盈利企業身份衝刺A股市場的動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澤璟生物近日備受關注。10月30日,上海證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信息披露網站公布,澤璟生物首發上會已獲通過。
  • 神州細胞3年虧損超14億,持續虧損卻為何能上市?
    近三年虧損超14億、至今尚無藥品上市銷售招股說明書顯示,神州細胞在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41億元、-4.5億元和-7.9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2億元、-3.2億元和-6.6億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神州細胞累計未分配利潤為虧損14.3
  • 百濟神州PD-1獲批實體瘤適應症 年治療費用10.69萬元起
    據百濟神州介紹,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被納入由騰訊旗下保險代理平臺微保聯合泰康在線、鎂信健康推出的「藥神保抗癌特藥保障計劃升級版」藥品報銷目錄。目前,全國超過160個城市的700餘家藥房均已上架銷售該藥品。這也是創新藥企們在努力進國家醫保目錄之外,新的商業化選擇。
  • 神州細胞科創板成功上市
    來源標題:神州細胞科創板成功上市 北京經開區企業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近日正式登陸科創板,這也是北京經開區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 科創板企業透析|神州細胞:連虧三年,罕見選第五套上市標準
    科創板申報企業中又添一員製藥企業。9月16日,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上交所官網顯示,神州細胞本次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作為保薦人,計劃融資19.82億元,募資規模在已經申報的21家醫藥製造業企業中位列第5。
  • 科創板投資手冊:未盈利創新藥企如何估值?
    鼓勵創新:尚未盈利的新藥公司可以在科創板上市,投資者需要新的估值方法。納斯達克孵育了Amgen等一批優質的創新藥公司,未來的中國創新藥企業也將在科創板茁壯成長。然而因為創新藥研發周期長(5年-8年),研發投入大(2億-5億元),成功率低(8%-20%),導致創新藥企業短期無法盈利,部分傳統估值方法失效,廣大投資者需要新的估值方法。估值兩步走:先計算藥品成功上市後的NPV價值,再計算藥品尚處於研發階段的期權價值。
  • 又一家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神州細胞以第五套標準叩門科創板 ⊙林淙 ○編輯 全澤源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又一家與傳統主板申報企業「面目迥異」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憑藉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準考證」,站在了科創板的賽道上。上交所9月16日晚披露,神州細胞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本次擬發行不超過6800萬股,擬募集資金19.82億元,投向產品臨床研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 0營收+巨額虧損 澤璟製藥靠什麼過會科創板
    新京報記者統計,目前仍在衝刺科創板的企業中神州細胞、君實生物、前沿生物均為採用第五套上市標準。這些企業大都在虧損,不過估值有的已超百億,有的已在香港上市市值225億港元。0營收+巨額虧損 澤璟製藥闖關科創板成功過會澤璟製藥2009年成立,實際控制人為盛澤林、陸惠萍。
  • 梅開二度的百濟神州 Zanubrutinib和Tislelizumab將成銷售主力
    隨後公開發售8億美金二.百濟神州獲得ABRAXANE®、瑞復美®及維達莎®在華銷售獨家授權百濟神州已走過近8年,納斯達克上市後,成為資本熱力追捧的對象,2016年02月上市以來,股價已經妥妥的翻了好幾倍。
  • 中國抗癌藥實現零突破,A股版「百濟神州」在哪?
    今日早間,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重磅消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澤布替尼」,以「突破性療法」的身份,「優先審評」獲準上市。」這意味著,澤布替尼成為第一個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本土自主研發抗癌新藥,改寫了中國抗癌藥「只進不出」的尷尬歷史。
  • 百濟神州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
    公司今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受理其抗PD-1抗體藥物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的新適應症上市申請(sNDA)。 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公司總裁吳曉濱博士表示:「百澤安®針對肝癌的首項申請被受理讓我們感到振奮。
  • 累計融資300多億,一年掏出60億搞研發,百濟神州到底在做什麼?
    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國醫藥市場的Biotech企業——百濟神州,甚至比恆瑞醫藥更有魄力,2019年僅一年便支出了64.69億元的研發費用。緊接著,2020年7月13日,百濟神州又完成了20.8億美元的增量發行,這一次由高瓴資本、Baker Brothers、安進領投的融資項目,造就了全球生物醫藥歷史上對於生物科技公司新增發行規模最大的一筆股權融資。
  • 百濟神州巨資推動乳腺癌、胃癌生物藥進程 將於羅氏頭對頭競爭?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溫淑萍 11月28日,有消息稱百濟神州與Zymeworks達成合作意向。據百濟神州人士透露,最終雙方的合作金額將超過7.02億美元。而此次合作,或將促斤百濟神州的乳腺癌、胃癌生物藥在研發和上市方面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