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測試基本原理與ATE測試向量生成

2021-01-14 電子產品世界

集成電路測試(IC測試)主要的目的是將合格的晶片與不合格的晶片區分開,保證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隨著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其規模越來越大,對電路的質量與可靠性要求進一步提高,集成電路的測試方法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研究和發展IC測試,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測試向量作為IC測試中的重要部分,研究其生成方法也日漸重要。

1 IC測試

1.1 IC測試原理

IC測試是指依據被測器件(DUT)特點和功能,給DUT提供測試激勵(X),通過測量DUT輸出響應(Y)與期望輸出做比較,從而判斷DUT是否符合格。圖1所示為IC測試的基本原理模型。

根據器件類型,IC測試可以分為數字電路測試、模擬電路測試和混合電路測試。數字電路測試是IC測試的基礎,除少數純模擬IC如運算放大器、電壓比較器、模擬開關等之外,現代電子系統中使用的大部分IC都包含有數位訊號。



圖1 IC測試基本原理模型


數字IC測試一般有直流測試、交流測試和功能測試。

1.2功能測試

功能測試用於驗證IC是否能完成設計所預期的工作或功能。功能測試是數字電路測試的根本,它模擬IC的實際工作狀態,輸入一系列有序或隨機組合的測試圖形,以電路規定的速率作用於被測器件,再在電路輸出端檢測輸出信號是否與預期圖形數據相符,以此判別電路功能是否正常。其關注的重點是圖形產生的速率、邊沿定時控制、輸入/輸出控制及屏蔽選擇等。

功能測試分靜態功能測試和動態功能測試。靜態功能測試一般是按真值表的方法,發現固定型(Stuckat)故障。動態功能測試則以接近電路工作頻率的速度進行測試,其目的是在接近或高於器件實際工作頻率的情況下,驗證器件的功能和性能。

功能測試一般在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上進行,ATE測試可以根據器件在設計階段的模擬仿真波形,提供具有複雜時序的測試激勵,並對器件的輸出進行實時的採樣、比較和判斷。

1.3交流參數測試

交流(AC)參數測試是以時間為單位驗證與時間相關的參數,實際上是對電路工作時的時間關係進行測量,測量諸如工作頻率、輸入信號輸出信號隨時間的變化關係等。常見的測量參數有上升和下降時間、傳輸延遲、建立和保持時間以及存儲時間等。交流參數最關注的是最大測試速率和重複性能,然後為準確度。

1.4直流參數測試

直流測試是基於歐姆定律的,用來確定器件參數的穩態測試方法。它是以電壓或電流的形式驗證電氣參數。直流參數測試包括:接觸測試、漏電流測試、轉換電平測試、輸出電平測試、電源消耗測試等。

直流測試常用的測試方法有加壓測流(FVMI)和加流測壓(FIMV),測試時主要考慮測試準確度和測試效率。通過直流測試可以判明電路的質量。如通過接觸測試判別IC引腳的開路/短路情況、通過漏電測試可以從某方面反映電路的工藝質量、通過轉換電平測試驗證電路的驅動能力和抗噪聲能力。

直流測試是IC測試的基礎,是檢測電路性能和可靠性的基本判別手段。

1.5 ATE測試平臺

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是自動測試設備,它是一個集成電路測試系統,用來進行IC測試。一般包括計算機和軟體系統、系統總線控制系統、圖形存儲器、圖形控制器、定時發生器、精密測量單元(PMU)、可編程電源和測試臺等。

系統控制總線提供測試系統與計算機接口卡的連接。圖形控制器用來控制測試圖形的順序流向,是數字測試系統的CPU.它可以提供DUT所需電源、圖形、周期和時序、驅動電平等信息。

2測試向量及其生成

測試向量(Test Vector)的一個基本定義是:測試向量是每個時鐘周期應用於器件管腳的用於測試或者操作的邏輯1和邏輯0數據。這一定義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在真實應用中則複雜得多。因為邏輯1和邏輯0是由帶定時特性和電平特性的波形代表的,與波形形狀、脈衝寬度、脈衝邊緣或斜率以及上升沿和下降沿的位置都有關係。

2.1 ATE測試向量

在ATE語言中,其測試向量包含了輸入激勵和預期存儲響應,通過把兩者結合形成ATE的測試圖形。這些圖形在ATE中是通過系統時鐘上升和下降沿、器件管腳對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的要求和一定的格式化方式來表示的。格式化方式一般有RZ(歸零)、RO(歸1)、NRZ(非歸零)和NRZI(非歸零反)等。

圖2為RZ和R1格式化波形,圖3為NRZ和NRZI格式化波形。



圖2 RZ和R1數據格式波形

圖3 NRZ和NRZI數據格式波形


RZ數據格式,在系統時鐘的起始時間T0,RZ測試波形保持為「0」,如果在該時鐘周期圖形存儲器輸出圖形數據為「1」,則在該周期的時鐘周期期間,RZ測試波形由「0」變換到「1」,時鐘結束時,RZ測試波形回到「0」。若該時鐘周期圖形存儲器輸出圖形數據為「0」,則RZ測試波形一直保持為「0」,在時鐘信號周期內不再發生變化。歸「1」格式(R1)與RZ相反。

非歸「0」(NRZ)數據格式,在系統時鐘起始時間T0,NRZ測試波形保持T0前的波形,根據本時鐘周期圖形文件存儲的圖形數據在時鐘的信號沿變化。即若圖形文件存儲數據為「1」,那麼在相應時鐘邊沿,波形則變化為「1」。NRZI波形是NRZ波形的反相。

在ATE中,通過測試程序對時鐘周期、時鐘前沿、時鐘後沿和採樣時間的定義,結合圖形文件中存儲的數據,形成實際測試時所需的測試向量。

ATE測試向量與EDA設計仿真向量不同,而且不同的ATE,其向量格式也不盡相同。以JC-3165型ATE為例,其向量格式如圖4所示。


相關焦點

  • 晶片開發和生產中的IC測試基本原理
    1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5295.htm  本文主要討論晶片開發和生產過程中的IC測試基本原理,內容覆蓋了基本的測試原理,影響測試決策的基本因素以及IC測試中的常用術語。
  • IC測試原理解析(第一部分)
    本系列一共四章,下面是第一部分,主要討論晶片開發和生產過程中的IC測試基本原理, 內容覆蓋了基本的測試原理,影響測試決策的基本因素以及IC測試中的常用術語。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3850.htm第一章 數字集成電路測試的基本原理器件測試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器件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能完全實現設計規格書所規定的功能及性能指標。用來完成這一功能的自動測試設備是由計算機控制的。 因此,測試工程師必須對計算機科學編程和作業系統有詳細的認識。
  • 深度解讀基於ATE的IC測試技術
    IC測試也面臨了很多的挑戰,最為典型的就是測試的精確度及穩定性。尤其在量產ATE測試時表現更為嚴重,那我們如何去避免由於測試不穩定而導致反覆重測而浪費大量測試時間呢?      本文就IC測試的基本參數:電壓、電流、時間、THD等的測試進行深入分析,並舉以實例來說明如何解決此類問題,以供廣大測試工程師參考。
  • IC測試原理解析(第四部分—射頻/無線晶片測試基礎)
    晶片測試原理討論在晶片開發和生產過程中晶片測試的基本原理,一共分為四章,下面將要介紹的是最後一章。第一章介紹了晶片測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介紹了這些基本原理在存儲器和邏輯晶片的測試中的應用,第三章介紹了混合信號晶片的測試。本文將介紹射頻/無線晶片的測試。
  • 電力遠程圖像監控測試系統的基本原理及應用設計
    電力遠程圖像監控測試系統的基本原理及應用設計 謝善益,梁曉兵,高 發表於 2021-01-07 10:27:02   作者:謝善益,梁曉兵,高新華 1 系統開發背景 隨著無人值守變電站管理模式的推廣和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技術改造的不斷深入
  • TFT基本架構與測試原理簡介
    今天我們對 TFT產品的結構、 TFT的工作原理、 TFT在CELL段的測試 進行詳細的分析。
  • ZigBee 傳輸器測試的基本概念
    包含:以向量訊號分析器 (VSG) 進行傳輸器測試 (Transmitter Testing)以向量訊號a生器 (VSA) 進行接收器測試(Receiver Testing)以 VSA 與 VSG 進行自動化相容性測試 (Automated Compliance Testing,ACT)ZigBee 傳輸器測試
  • UMTS測試背後的射頻測試原理
    本文旨在通過一些UMTS的部分測試用例來介紹UMTS測試項目背後的一些測試原理以及系統原理。希望大家能通過本文了解一些測試項目背後的系統原理以及測試原理。 1、綜述 本文主要針對UMTS終端射頻測試規範介紹部分重要測試項目的測試原理,主要針對TS34.121規範中規定的射頻測試項目進行介紹。由於UMTS規範從R99發展到R5、R6、R7、R8、R9等協議版本,信道結構等物理層基本結構都有較大變化,因此針對同一個測試項目,如最大功率測試,規範針對不同版本的終端也定義了不同的子測試項目。
  • 半導體測試ATE產業詳解,國產機會在哪裡?
    在封測環節,成品測試要求每一顆都要全參數測試,測試量大。晶圓製造環節,由於是半成品,所以以測試基本功能和主要參數為主,一般都是多工位測試,測試效率高,整體對測試機的需求量低於封測廠。設計公司買測試機目的是工程驗證,以及問題驗證和解決,對測試機的需求量相對較小。
  • LC諧振頻率的測試方法和基本原理
    打開APP LC諧振頻率的測試方法和基本原理 發表於 2018-04-16 12:45:00 很明顯這種測試方法的缺點是:測試方法比較複雜,測試時間長,測試精度低,而且直接受到諧振體尤其含磁芯諧振體由於較長測試時間所引起溫度變化的影響。本論文中所要介紹的應用在PLL基礎上對LC諧振頻率進行測試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快速,高精度和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並且還具有測試方法簡單的特點。本論文主要從理論上簡明使用PLL對LC諧振頻率進行測試的原理。
  • 提高系統級晶片測試效率的方法
    可測性設計通過提高電路的可測試性,從而保證晶片的高質量生產和製造。藉助於EDA技術,可以實現可測試性設計的自動化,提高電路開發工作效率,並獲得高質量的測試向量,從而提高測試質量、低測試成本。傳統的利用功能仿真向量進行生產製造晶片的後期測試,雖然有的工程師認為由於充分測試過電路的功能,所以功能測試向量應該可以滿足市場對產品質量的需求,然而實際上功能測試向量還很不完備,亞微米、深亞微米製造工藝條件下,功能測試向量所能達到的測試覆蓋率只有50%到60%左右,測試的質量得不到充分保證;另外功能測試向量的產生和運行都十分昂貴;與此同時功能測試向量還不便於失效器件的故障診斷。
  • 【測試】熱重分析(TG)的基本原理與實例分析
    TG的基本原理
  • 明導:混合掃描測試解決方案的優勢
    絕大部分集成電路生產測試是基於利用掃描邏輯的 ATPG(自動測試向量生成)。掃描 ATPG特點是結果的可預測性高並且效果不錯。它還能實現精確的缺陷診斷,有助於進行分析並改進。隨著集成電路尺寸的增長並且製造工藝的規模越來越小,嵌入式壓縮被加入了掃描 DFT(可測性設計)邏輯,從而將測試時間縮短了多個數量級。
  • 粒度測試的基本方法
    它的基本過程是把樣品放到某種液體中製成一定濃度的懸浮液,懸浮液中的顆粒在重力或離心力作用下將發生沉降。不同粒徑顆粒的沉降速度是不同的,大顆粒的沉降速度較快,小顆粒的沉降速度較慢。那麼顆粒的沉降速度與粒徑有怎樣的數量關係,通過什麼方式反映顆粒的沉降速度呢?
  • 半導體知識:晶片測試基本原理講解
    第二步: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群管專員(微信號:cy211ic),專員將會拉你入群。請一定說明要加哪個群。>:  半導體頂級人脈圈 行業高端微信群 供應半導體用膜,藍膜、uv膜(切割保護膜、QFN  LED燈珠用膜)自主研發技術,質量穩定,無殘留,替代國外產品,價格實惠, 聯繫手機(微信):185 0175 27126/8寸FAB生產線設備出售,聯繫微信:jason211ic
  • 光電測試原理和基本知識(一)
    有源光電器件的特性描述絕不僅僅只需要 一個電流源有源的光電器件是一個基本的半導體 結,為了更全面的測試,不僅要求對其做 正向的I-V特性測試,也要求監測反向的 I-V特性。
  • 電子元器件基礎知識大全:IC測試原理解析
    因此,模塊級和晶片級的射頻測試點會減少很多,發射器系統級和天線端的測試和故障分析就變得更加重要。    發射器的主要測試內容    信道內測試    *信道內測試採用時分復用或者碼分復用的方法來測試無線數字電路。復用指的是頻率或者空間上的復用等。
  • 超聲波硬度計的測試原理
    超聲波硬度計的測試原理是什麼?超聲波硬度計是一種常用的硬度測量儀器,現在硬度測量已經廣泛的應用於工業生產、科學實驗、國防建設行業中。超聲波硬度計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結構先進、實用方便等多種的優點。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超聲波硬度計的測試原理是什麼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近十年來,硬度的測試多基於壓痕法,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超聲、磁等無損傷硬度測試方法已有了重大突破。
  • 新一代電池測試設備METRACELL BT PRO測試原理
    專業的鉛酸電池測試儀METRACELL BT PR電池性能的測試,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從而導致測量數據的不準確性增大。而測試電池的設備採用何種測試原理,是影響電池性能測試準確性的關鍵因素之一。此次我們簡單展示了GMC的METRACELL BT PRO測試電池的原理及與其他測試原理的不同之處,用以對比學習。當我們提到電池測試時,最主要的就是尋找加速老化現象來檢查電池的「健康狀態」(SOH),從而檢查電池的性能。
  • NI半導體測試方案助力IC設計
    許多半導體的檢驗與特性實驗室.都依賴機架堆疊儀器搭配大量的手動測試程序,而生產測試單位則使用完整、高效能的昂貴自動化測試設備 ATE 來完成。從實驗室到產線所採用的測試方法不同.很難能夠進行很好的關聯( correlation ) ,使得整體的測試成本難以降低。因此最佳的系統優化應透過通用的統一的測試平臺,可因應設計檢驗到生產測試而隨時調整、讓設計與測試部門可輕鬆共用資料、以現有的半導體技術搭配最新功能,進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