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和雷電概念的區別與聯繫

2020-12-06 中國天氣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探測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張義軍解釋說,通常所指的「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而「雷電」則是發生在「雷暴」過程中的一種天氣現象。

雷暴必定產生在強烈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雨或暴雨,有時伴有冰雹和龍捲。形成「雷暴」的積雨雲發展旺盛,雲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雲中產生電荷。雲中電荷的分布很複雜,但總的說來,雲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雲的中、下部以負電荷為主,雲的下部前方的強烈上升氣流中還有一範圍小的正電區。因此,雲的上、下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後,就產生放電,這就是平常所見的閃電現象。放電過程中,閃道中的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衝擊波,導致強烈的雷鳴。當雲層很低時,有時可形成雲地間放電,這就是雷擊。

因此,雷暴是大氣不穩定狀況的產物,是積雨雲及其伴生的各種強烈天氣的總稱。雷暴的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單個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過2小時。我國雷暴是南方多於北方,山區多於平原。多出現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只在我國南方偶有出現。雷暴出現的時間多在下午。夜間因雲頂輻射冷卻,使雲層內的溫度層結變得不穩定,也可引起雷暴,稱為夜雷暴。

相關焦點

  • 哈爾濱發生強雷暴天氣 部分設施被雷電擊毀
    哈爾濱發生強雷暴天氣 部分設施被雷電擊毀 2008年09月18日 10:25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記者18日從黑龍江省氣象局得到證實,17日17時至18日凌晨,黑龍江省哈爾濱地區出現了強雷暴天氣
  • 雷暴大風+冰雹!銀川發布雷電黃色預警!
    今天中午12時48分銀川氣象臺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12小時銀川多地將迎來雷電天氣並伴有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大風等災害性天氣請大家注意預防!雷電黃色預警預計未來12小時,賀蘭山銀川段、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賀蘭縣、永寧縣、靈武市將有雷電天氣,並伴有雷暴大風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請相關部門和廣大群眾注意預防。
  • 本市今汛期以來雷暴日數15天 雷電密度超常年
    今天上午9點,市氣象臺最新統計顯示,6月至今,本市雷暴日數達到15天,超過常年平均的14天。而根據多年雷電監測統計,城區的雷電密度最高。今夏雷暴已超常年平均昨天,京城度過雷電交加的一日,而這已經是連續第八天「天天打雷」了。
  • 雲南省將進入雷電高發期 年均雷暴日80多天
    省雷電中心專家表示,我省強雷暴天氣多發頻發,雷電災害在全國範圍內都較突出。昆明氣象臺預計,雲南從4月份開始,即將進入電閃雷鳴高發期,今天開始的降溫降雨天氣,有可能產生雷暴天氣。據了解,雲南省強雷暴天氣多發頻發,年均雷暴日數達80多天, 一般從4月雨季開始,到10月結束。西雙版納是我省雷暴最多的地方,也是全國聞名的「雷都」之一,年均雷暴日達110天以上。
  • 雷電黃色預警!寧夏這些地方將有雷暴大風和冰雹!
    雷電黃色預警!寧夏這些地方將有雷暴大風和冰雹!陪伴著我們然而天氣總是變幻莫測雷雨說到就到剛剛寧夏氣象臺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寧夏氣象臺2020年8月25日15時16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12小時,賀蘭山沿山、石嘴山市北部
  • 早上你被雷電「炸醒」了嗎?上個月青島經歷4次雷暴、233次閃電天氣
    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進入主汛期後,強對流天氣頻繁,並常伴有雷電發生,6月至9月份為我市雷電多發期,上個月青島共經歷233次閃電、4次雷暴天氣過程,不過與常年同期相比雷電頻數偏少。8月3日晚,伴隨著「轟隆隆」「咔嚓」聲音的交替出現,在電石火光中,瓢潑大雨翩然而至。8月4日清晨,雷雨再度來襲。
  • 深圳是雷暴高發區 年均雷暴日68天
    原標題:深圳是雷暴高發區 年均雷暴日68天   從8月11日起,深圳市氣象局和深圳晚報聯合開展了「颱風公益科普季」活動。市民掃「深圳天氣」二維碼就可以掌握氣象信息和颱風科普知識,活動掀起了市民「掃碼」知天氣的熱潮。
  • 雷暴天氣是怎麼形成的 雷暴天氣有什麼特點
    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它通常伴隨著滂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時甚至會隨暴風雪而來,因此屬強對流天氣系統。在古老的文明裡,雷暴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不論是中國古代、古羅馬或美洲古文明皆有與雷暴相關的神話。
  • 半個月發布4次雷電黃色預警 我市雷暴日數逐年增加 防雷不可忽視
    我市雷暴天數逐年增加  我市位於浙中金衢盆地,是我省雷電多發地區之一,年平均雷暴日(一年中有雷電放電的天數)在50天左右,雷暴天氣主要集中在3月到9月上旬,特別厲害的雷暴天氣一般出現在盛夏時節的7、8月。
  • 山東屬雷暴活動較頻繁地區 雷電防範分四個等級
    齊魯網濟南12月12日訊省氣象局消息,據1967-2011年地面觀測資料統計,山東省年平均雷暴日數在15.8-38.0天之間,屬於雷暴活動較頻繁的地區。結合全省雷電易發區域劃分結果,按照各建(構)築物及電子信息系統的重要性、使用性質以及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後果,將雷電防範等級劃分為四級。山東省位於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受冷暖空氣和海陸相互作用的共同影響,強對流天氣活動頻繁,各級防範單位應按照相應要求做好雷電防禦工作。
  • 雷電的危害和預防
    雷電是發生在大氣層中的一種聲、光、電的氣象現象,主要反映在雷雨雲內部及雷雨雲之間,或者在雷雨雲與大地之間產生的放電現象。據有關部門估計,全世界平均每分鐘發生雷暴2000次,全球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1萬人,所導致的火災、爆炸等時有發生,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危害很大。
  • 雷電形成原理及雷電災害防禦措施
    在對流過程中,雲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發生碰撞,吸附空氣中游離的正離子或負離子,這樣水滴和冰晶就分別帶有正電荷和負電荷,一般情況下,正電荷在雲的上層,負電荷在雲的底層,這些正負電荷聚集到一定的量,就會產生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猛烈的放電現象,這就是雷電的形成過程。雷電電荷在放電過程中,產生很強的雷電電流,雷電電流將空氣擊穿,形成一個放電通道,出現的火光就是閃電。
  • 《元氣騎士》雷暴戰錘怎麼製作 雷暴戰錘製作方法分享
    導 讀 目前在元氣騎士手遊中,有不少的小夥伴都在討論關於雷暴戰錘的問題,其中有許多玩家都不清楚雷暴戰錘的製作方法,小編會在這裡給大家進行分析的,其實還比較簡單
  • 印度爆發雷暴天氣!多人遭雷劈!什麼是雷暴?為什麼會這麼恐怖?
    雷暴這種可怕的現象是什麼呢?你對雷暴有多少了解?下面我將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雷暴?雷暴,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發生於熱帶和溫帶地區的局地性強對流天氣。雷暴發生時可伴隨有雷擊、閃電、強風和顯著的降水,例如雨或冰雹。
  • 飛機是如何躲避雷電「襲擊」的?
    雷暴產生的必要條件是:大量的不穩定能量、充沛的水汽、足夠的衝擊力。雷暴的種類主要有:鋒面雷暴、冷渦雷暴、高空槽和切變線雷暴、熱帶氣旋雷暴和熱力性雷暴等。雷暴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和日變化。一般是夏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除熱帶地區外,其他地區很少。雷暴受大氣層結日變化影響,往往有明顯的日變化。通常是大陸地區午後到傍晚最多,前半夜次之,清晨最少(系統性雷暴除外)。
  • 強雷暴突襲煙臺白晝如夜 6小時打4316次雲地閃
    6小時閃電4316次  據市氣象局預報員姜女士介紹,明後天還會有可能出現雷暴天氣。由於設備有限,我市有些數據尚監測不到。記者聯繫山東省雷電防護技術中心了解到,本次雷暴天氣從12日6時起至12時基本結束,6個小時內,該中心龍口監測點共監測到雲地閃4316次。「以6小時計算,平均每分鐘產生12次雲地閃。」
  • 安徽氣象發布雷電黃色預警 安徽部分地區將發生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安徽省氣象臺2018年07月26日12時50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6小時內淮北部分地區、江淮之間北部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區將發生雷電活動,局地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請注意防範。 ​​​​
  • 元氣騎士雷暴戰錘獲取方法攻略
    元氣騎士中雷暴戰錘是一個強有力的武器,那麼雷暴戰錘如何獲取呢?
  • 印度107死雷暴驚動莫迪,雷暴天氣為何如此危險?應該如何防護?
    目前,南亞地區進入雨季,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等地近期發生多起雷暴致人傷亡事件。僅2020年6月25日,尼泊爾共有6人因雷暴而不幸喪命。而印度北方邦和比哈爾邦在2020年6月25日也遭遇了雷暴天氣,已導致至少107人喪生,他們大多是在田間勞作的農民。
  • 受強對流颮線突襲影響 我市出現雷暴大風和冰雹天氣
    □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通訊員 王靜本報訊  6月4日,記者從駐馬店市氣象臺獲悉,受強對流颮線突襲影響,6月3日16時到4日5時,我市自北向南先後出現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