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電閃雷鳴過後,大雨傾盆而下。近幾天早上,相信不少市民在睡夢中被驚雷「炸醒」,只能臥聽窗外譁啦啦的雨聲。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進入主汛期後,強對流天氣頻繁,並常伴有雷電發生,6月至9月份為我市雷電多發期,上個月青島共經歷233次閃電、4次雷暴天氣過程,不過與常年同期相比雷電頻數偏少。
8月3日晚,伴隨著「轟隆隆」「咔嚓」聲音的交替出現,在電石火光中,瓢潑大雨翩然而至。8月4日清晨,雷雨再度來襲。而市氣象臺3日下午15時25分就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提醒市民注意防範。關注天氣預報的市民,相信近期關注到了市氣象臺頻繁發布雷電預警信號,雷電災害屬於突發性自然災害,可直接或間接導致人畜傷亡、建築設備損壞、引發火災等,所以不得不小心防範。「今年受大氣候環境影響,隨著副熱帶高壓北抬,極端天氣開始增多,強對流天氣頻繁,我市也進入了雷電高峰期。」市氣象局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綜合科科長張源源介紹,青島市屬於雷電發生中等偏少區域,年平均21個雷暴日,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8月份。
據悉,今年7月份,我市共出現4次雷暴天氣過程,監測到地閃233次,根據青島市閃電定位系統監測,7月份我市閃電日數為5天,雷暴活動不活躍。「去年7月,青島經歷了800多次閃電,對比常年同期,今年7月雷電頻數偏少,但現在畢竟是我市的雷電多發期,還是要提醒市民注意防範雷電災害。」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有關人員表示,隨著天氣預報系統的完善,現在已經能夠對提前6小時、2小時甚至再臨近時間內的雷電進行較準確的預測了,而該中心開展的雷電監測預警公共服務,除了市民經常收到的市氣象臺發布的雷電預警外,目前還對我市涉及石化、燃氣等重點防雷單位,以及旅遊景區等700餘家單位提供更精細化的靶向推送雷電活動監測預警。
雷雨天氣防範小貼士在雷電發生時,儘量不要到室外特別是空曠的地方活動,更不要在海裡遊泳。狂風暴雨即將來臨時,大家要儘快躲到室內。
雷雨時不要奔跑趕路,應迅速尋找並躲入有防雷設施保護的建築物內,不要在空曠地方打傘停留,遠離金屬物。
雷雨時應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尖聳、孤立的物體。
在室內,雷擊電磁脈衝也有可能通過電源線、信號線等進入到室內。雷雨時關好門窗,儘量遠離門窗、陽臺和外牆壁。遠離各種線纜和金屬管道(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不要上網、打電話
雷雨時不宜洗澡,尤其不能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來源:青報全媒體記者 吳帥
編輯:夢婕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