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溫州普現強雷暴豪雨,6小時共閃電1694次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溫州網訊 「這雷聲太嚇人了」、「我是在夢裡被雷聲驚醒的」……昨天凌晨,不少市民都在睡夢中被聲聲相疊的雷鳴所驚醒,而透過窗戶,猶如金蛇般狂舞的閃電正不斷劃破夜空。雷電交加、豪雨傾盆,這是溫州市今年入汛以來最大強度的一次降雨過程。

「雷公」發飆

「電母」頻現

由於受降雨帶東移南壓、極弱冷空氣南插影響,再加上前兩天我市氣溫較高,空氣悶熱,集聚了一定的能量,所以在三股勢力疊加之後,最終爆發了強對流、強雷電和強降雨。

據中國氣象局國家雷電監測預警網的閃電監測數據顯示,從昨天零時截至5時59分59秒,溫州共發生閃電1694次,其中1時至3時,閃電最為集中,佔監測時段中的97%。溫州市區的閃電次數,雖然比瑞安、平陽偏少,但閃電平均強度明顯要大,達69.54千安,相當於可供一萬多臺電磁爐同時工作的電量。

由於這次雷暴天氣出現在凌晨,雷鳴的感覺尤其強烈,更有網友戲稱是「史上最響的雷」。但市防雷中心主任工程師鍾萬強表示,業內並沒有對雷聲的響度進行監測,因此很難進行參照。

全市普降豪雨

破歷史同日紀錄

前晚8時左右,我市各地就下起零星小雨。昨天凌晨1時許,雷電交加,雨勢猛強。截至昨天上午8時整,12小時內,全市除泰順、蒼南個別地方及洞頭海島外,大部降雨量超過50毫米。根據自動檢測站數據顯示,本輪降雨中,大於100毫米的區域自動站有12個,大於50毫米的區域自動站有183個,其中永嘉花坦的降水量為148.2毫米,是實打實的大暴雨。同時,昨天的降雨還打破了有記錄以來歷史同天最高降雨紀錄。曾經的最高紀錄是1980年5月15日,降水量為42.5毫米。

據市氣象臺副臺長吳賢篤介紹,這場降雨是我市入汛以來,無論是降水量還是強度上,都是最大的一次。預計未來幾天,隨著降雨帶繼續南壓,溫州大部將脫離雨帶控制,雨水明顯減少,今天全市將轉多雲到陰天氣,個別地區有弱降水,氣溫比較適宜。但周末前後還將迎來一次降水過程。

5月份春夏之交

強雷暴可能再現

「進入5月後,雷暴天氣還會增多。」鍾萬強介紹,春夏之交是冷暖氣團交互、強對流天氣頻發的時段。每年從5月起,強雷暴天氣將逐步進入高發期,市民必須提高防範雷電災害的意識。

專家建議,在戶外,如果沒有躲避雷雨的地方,就要儘量找低洼的地方待著,不要躲在大樹底下。此外,還要摘掉身上的金屬物,如手錶、皮帶、帶金屬框的眼鏡等等。如果在行車過程中出現雷電天氣,駕駛員應儘量降低車速,一般在汽車裡不會遭遇雷電襲擊,同時,手機最好處於關閉狀態。還有,雷雨天不要騎自行車和摩託車。

進入汛期以來,我市降水較多,土壤飽和、部分水庫水位較高,氣象部門提醒有關單位,注意防範局部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局地山洪、積澇、塌方、滑坡等次生災害。

(記者陳蜜通訊員林澤微)

相關焦點

  • 湖北遭遇強雷暴天氣 8小時閃電達1.3萬次(圖)
    第1頁:8小時閃電1.3473萬次 強雷暴昨襲荊楚第2頁:驚雷過後滿地麻雀 附近居民撿了半小時均成盤中餐   相關新聞:  湖北遭遇強雷暴襲擊 驚雷過後麻雀落滿地  武漢突然出現罕見天氣 雷電雨風雹持續1個小時
  • 強雷暴突襲煙臺白晝如夜 6小時打4316次雲地閃
    YMG記者申吉忠攝  天氣預報:煙臺今夜陰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或持續強雷暴天氣  咔、咔、咔……每分鐘12道閃電!  煙臺市昨日遭遇強雷暴天氣,6小時出現閃電4316次  注意,明後天可能還會出現!  昨日,煙臺市遭遇了今年8月份第一次較強雷暴天氣,這場突如其來的雷陣雨自西向東降臨港城,頃刻間,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密集的雷聲讓不少人心頭泛起絲絲恐懼。據氣象部門統計,在短短6個小時的時間裡,共監測到我市4316次雲地閃,平均每分鐘12次!
  • 淄博遭遇最強雷暴天 11小時發生141次閃電
    11小時發生141次雲地閃電  在8日夜間至9日的降雨過程中,疾風席捲城市,閃電頻頻照亮黑夜,雷聲此起彼伏。淄博市氣象臺統計,陣雨時最大風速為16.9米/秒,最大瞬時風力達到7級。山東省雷電防護技術中心的數據顯示,6月9日0:00至11:00,淄博共發生141次雲地閃電;8日夜間共發生5次雲地閃電。對此,淄博市氣象臺6月9日3:59發布雷電橙色預警。
  • 武漢出現強雷暴天氣 39小時內對地閃電9726次
    39小時對地閃電9726次  本報訊 (記者陳自力 通訊員段振中) 從前晚到昨晨,武漢出現今年來最強雷暴天氣,對地閃電次數、雷電強度都比較罕見,造成一些人員傷亡及電器被毀。  前日凌晨起,我省東部出現雷暴及暴雨天氣,省防雷中心統計,從1日凌晨零點到昨日下午3點,39個小時裡,全省出現對地閃電53333次,其中有9726次出現在武漢,集中在1日下午5時到2日凌晨3時。全省最強一次雷電強度達到466.8千安,出現在黃陂區,為1日下午5點09分58秒,如果雷電落地,會有近3萬戶電器被毀。
  • 上個月青島經歷4次雷暴、233次閃電天氣
    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進入主汛期後,強對流天氣頻繁,並常伴有雷電發生,6月至9月份為我市雷電多發期,上個月青島共經歷233次閃電、4次雷暴天氣過程,不過與常年同期相比雷電頻數偏少。8月3日晚,伴隨著「轟隆隆」「咔嚓」聲音的交替出現,在電石火光中,瓢潑大雨翩然而至。8月4日清晨,雷雨再度來襲。
  • 四川發生強雷暴天氣 一夜驚雷5萬次
    一夜驚雷5萬次 兩年之最  成都最強閃電發生在昨日0時05分  昨日凌晨3時30分,省氣象臺將之前發布的「暴雨黃色預警」升級成了「橙色預警」。3個小時後「橙色預警」的範圍有所擴大,從「5市出現暴雨」增加為「8市暴雨」,包括廣元、綿陽、德陽、成都、眉山、樂山、雅安、資陽等,其中,仁壽雨量排在第一位,為253毫米,達到特大暴雨等級。根據防雷中心統計:前夜,全省雷電次數為49731次,為2008年以來最強雷暴天氣。  氣象專家說,這一次,蓉城的雨明顯下得比以前大,成都市氣象部門還為此發布今年首個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 揚州第一場春雷長達7小時 接地閃電超1000次
    原標題:揚州第一場春雷長達7小時 接地閃電超1000次   昨天凌晨,一場閃亮而隆重的「春雷秀」上演了,這也是2014年的初雷。氣象專家介紹,「春季雷電長達7小時,罕見。最大強度達到116.7千安培,少有。接地閃電超過1000次,驚人。」
  • 1小時閃電280次,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村莊
    閃電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自然現象,也是最具危害性的自然現象之一。我國6-8月閃電最為頻繁,通常都是天雷滾滾,電閃雷鳴。但是,委瑞內拉有個村莊,閃電現象十分奇特。位於委瑞內拉馬拉開波湖和卡塔通博河的交匯處,孔古米拉爾多村一年有260多天都在經歷閃電,約有140至160天閃電十分頻繁,持續時間長達10小時,一小時閃電高達280次。
  • 雷暴天氣是怎麼形成的 雷暴天氣有什麼特點
    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它通常伴隨著滂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時甚至會隨暴風雪而來,因此屬強對流天氣系統。在古老的文明裡,雷暴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不論是中國古代、古羅馬或美洲古文明皆有與雷暴相關的神話。
  • 雷暴、閃電、雷聲是如何形成的?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雷暴、閃電、雷聲是如何形成的?答:1 雷暴雷暴指伴有雷鳴和電閃的天氣現象。雷暴多發生在鋒前的暖溼氣團中。暖溼空氣被迫抬升形成高大的積雨雲。下沉的冷空氣與強烈上升的曖空氣相互作用會帶來強風,產生雷暴。2 閃電在積雨雲中,暖空氣急速上升,並伴隨冷空氣下沉。空氣的這種運動會使雲層內不同區域攜帶相反的電荷。當電流在攜帶不同電荷的區域之間流動時,就會形成閃電。
  • 追逐雷暴,捕捉瞬息即逝的紅色閃電
    在閃電研究學者看來,儘管在空中的高度不一樣,能量強度也不一樣,但紅色精靈、巨型噴流和藍色射流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雷暴雲上空空氣介質擊穿所產生的發光現象。「這三者好比是一棵樹從樹杆到樹冠的不同的部位」。   藍色射流是雷暴雲頂發生的,不受雲頂束縛向上發展的閃電。相對而言,它能到達的高度較低,出現在離地面約30—40公裡左右的空中。
  • 每小時280次,每年120萬次,地球上最強的閃電風暴是怎麼形成的?
    閃電是我們每個地球人都見識過的自然現象,其本質就是自然界裡的一種強烈的放電現象,儘管人人都知道閃電的原理,但每當看到強烈的閃電時,我們依然會對這種強大的天地之威而感到戰慄。幸運的是,通常來講閃電雖然很可怕,但卻不常有,因此我們也不必為此特別擔心。
  • 每小時280次,每年120萬次,地球上最強的閃電風暴是怎麼形成的?
    閃電是我們每個地球人都見識過的自然現象,其本質就是自然界裡的一種強烈的放電現象,儘管人人都知道閃電的原理,但每當看到強烈的閃電時,我們依然會對這種強大的天地之威而感到戰慄。幸運的是,通常來講閃電雖然很可怕,但卻不常有,因此我們也不必為此特別擔心。
  • 火箭閃電、黑色閃電及球狀閃電等;少見的閃電照片
    人短暫的一生,就像閃電,亮了一下,就熄滅了,但閃電是能夠照亮天空的,而天空是永恆的。一,線狀閃電 :猶如枝杈叢生的一根樹枝,蜿蜒曲折。二,地球上的「永恆雷暴」委內瑞拉的卡塔通博河河口——馬拉開波湖,有著地球上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閃電。
  • 夏天,關於閃電的奇怪知識,需要增加這些→
    並引來大得驚人的雷聲譬如,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紐約就發生了雷暴天氣自由女神像背後發生在2007年6月20日的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長為321公裡700多公裡是什麼概念)地球上閃電出現次數最多的地區是委內瑞拉西北部的馬拉開波湖地區,據悉,馬拉開波湖地區每年中約有150個晚上會發生,每年可發生30萬次
  • 罕見強雷暴連襲杭州
    (來源:新華網)9日14時許,杭州開始出現雷暴天氣,天忽然之間就變的灰暗,如同黑夜降臨一般,車輛紛紛打開大燈緩慢行駛,臨街店鋪燈火通明。強雷暴天氣持續一小時左右,雨勢在下午15時30分左右大為減弱,路面交通較為通暢,不過,部分低洼地段的積水較深,公交車在駛離站臺的時候都會濺出很大的水花。時隔僅1小時,天空中的雨點又傾盆而下,暗沉的天空一直沒有變亮。
  • 2018溫州十大氣候事件:全年閃電次數達最高 5月高溫破記錄
    「瑪莉亞」颱風路徑(溫州颱風網)  2、全年閃電次數達有記錄以來歷史最高值  2018年全市共發生閃電54142次,為有數據觀測以來歷史最高值。其中7月閃電總數18608次。從雷災類型分布來看,公共設備損失次數最多。
  • 深圳是雷暴高發區 年均雷暴日68天
    原標題:深圳是雷暴高發區 年均雷暴日68天   從8月11日起,深圳市氣象局和深圳晚報聯合開展了「颱風公益科普季」活動。市民掃「深圳天氣」二維碼就可以掌握氣象信息和颱風科普知識,活動掀起了市民「掃碼」知天氣的熱潮。
  • 看完了這篇,關於閃電的奇怪知識增加了這些→
    閃電地球上最能夠彰顯自然之力的天氣現象之一在夏季閃電時常劃破夜空並引來大得驚人的雷聲譬如,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紐約就發生了雷暴天氣自由女神像背後一路火花帶閃電而此前的記錄發生在2007年6月20日的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長為321公裡700多公裡是什麼概念閃電竟然有這麼長不這不是我認知裡的閃電於是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單次持續時間最長閃電於2019年3
  • 內蒙古海拉爾遭遇雷暴 閃電夜空中狂舞
    帶狀等各種形狀閃電分布於夜幕之下,讓人不禁讚嘆大自然的威力。(圖/李孝榮) 2020年7月2日夜晚,內蒙古海拉爾市出現雷暴天氣,網狀、枝狀、帶狀等各種形狀閃電分布於夜幕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