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考記錄8(終)

2021-02-22 重拾自然

鄉城之後我們又返回了稻城日照神山,樣地多的走不動道,一待就是一整天。

中午的時候還看到兩頭犛牛在打架,看得出來是兩隻頭牛在爭第一,誰贏了誰就能擁有整群的母犛牛。

一直到天快黑的時候我們才收拾工具準備走人,師傅剛好看到前面有一個車有點像其他組的人員,就追了上去,沒想到是諾諾和標哥,居然在這裡偶遇了,激動之情難以言表,於是大家就分別又在邊上做了一個樣地慶祝一下。

然後當天晚上大家壓標本都壓到了12點過才壓完。

華麗龍膽 龍膽科 龍膽屬

鑽葉龍膽 龍膽科 龍膽屬

藍鍾喉毛花 龍膽科 喉毛花屬

鐮萼喉毛花 龍膽科 喉毛花屬

回來以後整理圖片發現居然時個假龍膽屬的,以前只能看別人發圖,沒想到自己也遇到了。

喉毛花 龍膽科 喉毛花屬

龍膽屬

大花肋柱花 龍膽科 肋柱花屬

三歧龍膽 龍膽科 龍膽屬

短柄龍膽 龍膽科 龍膽屬

高獐牙菜 龍膽科 獐牙菜屬

烏頭屬

銀蓮花屬

毛翠雀花 毛茛科 翠雀屬

烏頭屬2

烏頭屬3

沒在木裡遇到,沒想到在稻城遇到了。

條葉垂頭菊 菊科  垂頭菊屬

側莖橐吾 菊科 橐吾屬

星狀雪兔子 菊科 風毛菊屬

五裂蟹甲草 菊科 蟹甲草屬

長喙大丁草 菊科 大丁草屬

腎葉金腰 虎耳草科 金腰屬

虎耳草屬

棒腺虎耳草 虎耳草科 虎耳草屬

瘤果稜子芹 傘形科 稜子芹屬

滇邊大黃 菊科 大黃屬

荊芥屬

斑花黃堇 罌粟科 紫堇屬

紫堇屬

長鞭紅景天 景天科 紅景天屬

高原景天 景天科 景天屬

理塘景天 景天科 景天屬

密花香薷 唇形科 香薷屬

脈花黨參 桔梗科 黨參屬

高山韭 石蒜科 蔥屬

水麥冬  水麥冬科 水麥冬屬

越桔葉忍冬 忍冬科 忍冬屬

馬先蒿屬

花亭驢蹄草的果

雅江報春 報春花科 報春花屬

烏頭屬4

野黃韭 石蒜科 蔥屬

鐘花報春 報春花科 報春花屬

粗莖秦艽 龍膽科 龍膽屬

第二天吃過早餐之後,我們又返回去做了幾個樣地之後就準備回程了。結束了這次的科考。

剛開始天氣還挺好的,走到兔兒山的時候下起了冰雹,這是我第4次經過這裡了,不過就沒遇到過一次好天氣,不是雨就是冰雹。

這次的科考由於我是半道加入的,一共19天,植物都是在樣地附近或去樣地的路上拍到的,有一些只寫了屬,並沒有太多時間鑑定。故事和植物都分享給大家了,下次就給大家分享這次拍的植物視頻吧。

2020年9月2至3日

相關焦點

  • 蘭大教授南極科考之旅:跨越萬裡繪「南極植物圖譜」
    中新社蘭州3月9日電 題:蘭大教授南極科考之旅:跨越萬裡繪「南極植物圖譜」作者 孔子俊提起南極,人們大多會想到寒冷、企鵝、海豹、冰川……如果說南極有植物,許多人的心裡都會有一個大大的問號。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肖灑和副教授陳書燕近期跨越萬裡繪製「南極植物圖譜」,並發現「南極不僅有如藻類、地衣、苔蘚和被子植物等,且其類型很有代表性。」蘭州大學9日發布消息稱,1月13日,肖灑和陳書燕受邀參加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
  • 「隱世」百年的植物再現身 上一次被採集記錄已是1912年
    「隱世」百年的植物再次現身 上一次被採集記錄已是1912年新知毛 萍 陶玉祥 本報記者 盛 利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生物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聯合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及廣西植物研究所發現了一種「隱世」百年的植物物種
  • 移動式植物工廠登上「雪龍」號 助力北極科考
    7月18日,500餘箱「蒼山大蒜」、莊塢牛蒡、長城紅辣椒等近7000斤蘭陵蔬菜,被精心打包送到了「雪龍」號科考船。7月20日,這批產自臨沂蘭陵的蔬菜開始隨雪龍號出徵北極,作為北環極航行提供蔬菜供應,為「雪龍」號科考隊員「服務」,助力我國極地科學考察事業。
  • 青藏高原藏藥藥用植物資源科考——香茶菜採集記(上篇)
    在國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任務的安排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藏藥藥用植物資源挖掘利用」考察小分隊,於2020年8月1日,從昆明驅車前往西藏地區
  • 自拍視頻記錄198天南極科考之旅
    在這198天裡,他不僅運用專業知識,為南極科考提供精準的氣象參考,還拍攝了南極之行的各種見聞,受到眾多「後浪」點讚。「這次南極科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派出兩艘破冰船『雙龍探極』,『雪龍號』終於不再孤單了。」郭安博宇通過視頻,向大家講述南極科考背後的故事。
  • 新知丨科考團隊在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發現兩種珍稀瀕危苔蘚植物
    這兩種植物,是由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省林科院組建的科考團隊,在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葉文是科考團隊成員之一。苔蘚植物,公認的最敏感的大氣汙染指示植物之一。這兩種苔蘚植物在四川乃至全國都十分稀有,是此次科考最重要的發現。近日,記者走訪科考團隊,還原了這場密林深處的發現之旅。耳墜苔生境照(腹面)。
  • 海南鸚哥嶺「盤家底兒」時隔15年啟動全面科考
    科研人員記錄到了一些重點監測的鳥類,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海南山鷓鴣,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白鷳、原雞、藍背八色鶇、山皇鳩,厚嘴綠鳩等。科考隊員們幾乎全天在野外工作。隊員們正在觀察、記錄鳥類。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 盧剛 攝此番野外調查,分南坡、北坡兩隊推進,北坡組負責36條樣線,南坡組負責28條樣線。調查內容包括鸚哥嶺保護區鳥類的種類、數量、分布和動態變化,以及鳥類面臨的威脅狀況。查清鸚哥嶺保護區鳥類資源現狀,對鳥類資源進行科學評價,並為建立鳥類資源監測體系奠定基礎。
  • 「女漢子」在青藏高原做科考
    「女漢子」在青藏高原做科考新華網8月13日,長江科學院科考隊員閆霞(右)與周華敏在瀾滄江上遊扎曲旁記錄取樣數據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8月13日,長江科學院科考隊員閆霞在瀾滄江上遊吉曲附近工作。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8月13日,長江科學院科考隊員閆霞在瀾滄江上遊扎曲標註取樣信息。
  • 鄱陽湖二次科考記錄鳥類236種 冬候鳥所佔比例最大高達100種
    二次科考結果顯示,越冬水鳥主要分布在鄱陽湖保護區、都昌縣、南磯溼地保護區,以及新建縣和鄱陽縣,其中水鳥數量超過2萬的湖有10個。 8月22日,記者從省山江湖開發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獲悉,1983年至1988年,我省開展鄱陽湖及鄱陽湖區綜合科學考察,即第一次鄱陽湖科考。
  • 四川廣元朝天區:科考探險助力旅遊名縣創建
    近日,「探險中國」探險隊一行8人進駐朝天,對朝天漢王洞、疊洞河、雪溪洞、川洞天坑、天星洞等溶洞開展科考探險工作,科考探險視頻和圖片經過抖音、微信、貼吧等網絡平臺傳播後,引發了廣大網友關注。 截至11月30日下午18時,「朝天融媒」抖音號發布的首個「『探險中國』團隊探秘曾家山漢王洞」視頻,網友閱讀量623.6萬人次,點讚量達9.5萬。
  • 這種中國特有的植物「消失」了32年,現在在磐安再現
    8月22日,該縣中藥產業發展促進中心與浙江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浙江植物志(新編)》主編李根有教授團隊,在磐安雙峰鄉進行植物資源科考調查時,取得了這項科研成果。根據中國國家標本資源平臺的標本搜索,我省關於蕊被忍冬的標本記錄有且僅有1份,標本信息記錄原省農科院植物學專家洪林1988年8月採於磐安雙峰橫塢大堺,距今已有整整32年歷史。
  • 野外科考體驗課:觀察記錄白海豚 感受生命教育
    央視網消息: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生動的「野外科考體驗課」給一群來自北京的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位於廣西三娘灣的北京大學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基地,孩子們和科研人員一起,觀察記錄野生中華白海豚的日常活動情況,親身體驗動物保護學家們每天的日常工作。
  • 木裡縣茶布朗鎮至俄亞鄉 | 植物科考記錄5
    刺花連子草 莧科 連子草屬(原產南美的一種入侵植物)第四天本來打算去沙灣的,後來改變了方向去了水洛和俄亞,一路都是乾熱河谷,空氣也變得乾燥起來,植物種類也有了很大的變化。2020年8月24至26日編輯 || 刀刀重 拾 自 然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微信號:zhiwufenleiqun
  • 雪龍2號獲取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創造中國北極科考新記錄
    9月11日消息,「雪龍2」號最新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9月8日13時,執行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2」號,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利用重力活塞取樣器,在北冰洋北風海盆(Northwind Basin)內1870米水深處,成功取得柱狀沉積物巖心樣品
  • 這種中國特有的植物「消失」了32年,現在在磐安再現
    8月22日,該縣中藥產業發展促進中心與浙江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浙江植物志(新編)》主編李根有教授團隊,在磐安雙峰鄉進行植物資源科考調查時,取得了這項科研成果。根據中國國家標本資源平臺的標本搜索,我省關於蕊被忍冬的標本記錄有且僅有1份,標本信息記錄原省農科院植物學專家洪林1988年8月採於磐安雙峰橫塢大堺,距今已有整整32年歷史。
  • 青藏科考尋找生命演化奧秘
    2000多名來自不同領域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了科考研究。  2017年國家啟動第二次青藏科考,持續5年以上。  今年9月,新京報我們視頻作為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務七地層古生物專項2020年科考隊的獨家報導團隊,跟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南京大學的專家們一起見證了科考的整個過程,為科考系列科學傳播打造示範效應。這是中國科學院地層古生物科考和新媒體融合報導傳播方式的首次探索創新。
  • 感知自然秘境 華為P40 Pro全程記錄三江源科考行動
    感知自然秘境 華為P40 Pro全程記錄三江源科考行動 2020年04月18日 15:55作者:京編輯:李京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南海科考記錄到11個鯨類物種!新發現小虎鯨等4個鯨類物種
    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組織的「2020年南海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航次」28日完成全部科考任務,順利返回三亞。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與短肢領航鯨共遊場景。
  • 跨越萬裡 繪製南極植物圖譜——蘭大教授的南極科考之旅
    跨越萬裡 繪製南極植物圖譜——蘭大教授的南極科考之旅
  • iQOO協力大型科考共探無人區:「探索不止」定製片上線
    2020年10月22日,iQOO 「探索不止」品牌定製片正式上線,該片真實記錄了「行走兩億年」大型科考全程全景,重點呈現了科考科學家們的探索精神。本次科考,科學家們深入藏地,就青藏高原不同塊體的古生物多樣性和古生物地理屬性、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等地質事件做進一步探究,同時採集並帶回大量腕足、植物、有孔蟲等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