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肇慶小巷,昔日氣派非凡!這座清代宅第曾滿載14家人的熱鬧生活

2020-12-04 多彩肇慶

馮家大屋

隱沒在肇慶市端州區

閱江路興賢裡二巷22號,

建於清代,

據說是肇慶中式傳統大屋中最大的一間。

▲興賢裡二巷。圖源 肇房網

同為馮氏故宅,

TA卻與蜚聲在外的五經裡馮譽驥宅不同,

顯得寥落與岑寂。

興賢裡二巷馮家大屋舊照。圖源 網友Monathe

這座偌大的清代民居宅第,

因年久失修,愈發斑駁陳舊。

昔日熱鬧聚居的14家人,

或搬離,或外出,或離世,

歷經歲月的動蕩,此刻歸於寧靜,

卻熱鬧不再。

外觀質樸

歷史資料甚少

深藏小巷裡的馮家大屋並不好找。

經過數條狹窄曲折的橫巷,

在路人的指引下,

記者才看到外觀極為普通的馮家大屋。

興賢裡馮家大屋外觀。

門口邊上的墨青磚牆上輕覆著一層已斑駁脫離的白灰,兩扇褪色的紅木門高高佇立,隱約可窺昔日高門背後的熱鬧生活。馮家大屋的外觀實在過於質樸,幾乎與周邊錯落的民居一樣,辨識度並不高。

據《肇慶市不可移動文物》一書,

和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

不可移動文物登記僅有資料顯示:

興賢裡馮家大屋建於清代,坐北向南,三間四進,總面闊11.1米,進深44米。青磚牆,灰筒瓦,素胎瓦當,花崗巖勒腳。頭門設屏風門,門窗飾以雕花。臺階、天井用花崗巖石條構築。後置花園,還保存一口古井。該建築是端州區現存規模較大的清代民居,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但經過數百年的時代更迭,

現今馮家大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趟過門檔,映入眼帘的便是頭進,原本寬敞開闊的大廳已被馮氏後人用屏風木板間隔成一間間"板房",擠擠挨挨,顯得侷促,抬頭可見昔日用於裝飾的木製鏤空雕花。

頭進與二進間有一廚房,地面為花崗巖鋪設。與頭進間不同的是,二進間的大廳雖然也被間隔成"板房",但尚且保留了廳堂的會客部分,數張舊桌椅擺放其中。

根據上述資料記載,

原本二進間與三進間之間有一處古井,

但今日所見已被填埋,

花園也消失得無蹤無影。

馮家大屋原古井所在地。

記者曾多方尋找該幢民居的資料,

但除了上述簡單的文字描述外,

並無更多可得。

由於興賢裡的馮家大屋

與五經裡的馮譽驥宅相距不遠,

記者曾大膽猜測該馮家大屋

或許與馮譽驥家族有關。

但馮譽驥的後人,

肇慶市原博物館館長馮詠浩

給予了否定的答覆。

昔日同住14家人

而今只剩一人

從馮家大屋三間四進的格局

和木板間房的方式可看,

昔日有族人聚居之跡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如今唯一住在大屋裡的是

馮氏後人馮漢鼎的遺孀唐英其。

唐姨今年已75歲,從1964年嫁給馮氏後,入住馮家大屋,至今已在此居住有半世紀之久。從繁華到寂寥,從擁擠到空落,宅第和唐姨一樣,隨時間開始垂垂老去,偶爾念及過往,頗為感慨。

馮家大屋房頂可見昔日雕花。

1964年冬,唐英其遇到了住在城區興賢裡馮家大屋的馮漢鼎,兩人自由戀愛,不到兩個月便談及婚嫁。唐英其回憶,第一次去馮家大屋,那時周邊還有圍牆作屏障,穿過圍牆才能看到如今的兩扇紅木門。

"那時候只覺得宅第氣派。鄉親鄰裡都說我找到好人家,生活不愁衣食。"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彼時家族人口眾多,時逢艱難歲月,生計頗為困苦。令唐英其印象深刻的是,次年春節在大屋裡舉行的一場簡陋婚宴。

"先生馮漢鼎問周邊親友借了80元,作為婚宴的費用。1965年的大年初四,我們在這個大屋的二進廳裡設了兩桌酒席,一桌是自家人,一桌是親戚,簡單的幾個菜式,大家圍坐起來喝了喜酒便算儀式完成。"對於過去關於馮家大屋的美好回憶,除了這場匆忙而簡陋的婚宴外,還有昔日三進間裡的花園。

唐英其告訴記者,

馮家大屋曾住過14家人

加起來大約有50、60人,均是馮氏族人。

人多自然熱鬧,而平常的日子裡,

嬸母們聚在一起到花園旁的古井洗衣服,

是一天中最為喧譁的時段。

我還記得,當時的花園載有石榴、雞蛋花樹,蓊蓊鬱鬱,很是雅趣。

唐英其說道

馮家大屋

是何人所建?

那麼昔日如此氣派的馮家大屋,

是何人而建的呢?

記者曾多方尋找資料,但均無所獲。

據唐英其介紹,

馮家大屋是其先生祖上太公所建,族人中有傳言,祖上太公是為官之人,後不慎被人所害,自此家道中落。到了唐英其嫁入之時,馮家已今非昔比,日漸困苦拮据。

而這一說法,

可從廳堂內一間間破落的木板房中

窺見一二。

住在馮家大屋已有二十年的租戶

葉先生曾發現,

這些搭建木板房的短板

雕刻著精美的木紋圖案,

其猜測這些短板

可能來自原廳堂內的屏風飾樣。

唐英其告訴記者:

住的人越來越多,但又沒有餘錢建新房,找木板在廳堂裡佔一個位置搭小房,是當時很多族人聚居一屋的做法。

每一棟歷史建築,

背後都包含著一段獨有的歷史故事,

我們在了解的同時也應該知道,

讓歷史遺產充分「活化」,

才是最好的傳承。

文/圖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紫怡

多彩肇慶編輯部

肇慶市紀委監委駐紀檢監察組舉報電話:2289173

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紀委舉報投訴電話:2781810

相關焦點

  • 《螢火蟲小巷》:我們都曾渴望成為塔莉,最後活成凱蒂
    我在一首蘇運瑩的《螢火蟲》的樂聲中,推薦一本克莉絲汀·漢娜的書《螢火蟲小巷》。兩者有關係嗎,好吧,我說有的,都是我喜歡的,《螢火蟲》中有句歌詞「相照富欲,肝膽同戀」和《螢火蟲小巷》中描寫的故事不謀而合,兩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從14歲到四十多歲的友情故事,經歷過親密無間、各奔東西、猜忌傷害、重歸於好,最後跨越了生死。
  • 安徽將消失的古鎮,昔日的繁華已消失,再不去就看不到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最近幾年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快了,無論是在交通、經濟還是環境綠化方面,都做得非常優秀,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中國速度」。位於安徽涇縣西南章渡鎮的「江南千條腿」是一處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有磚瓦房和木結構,前門後屋,房屋面對河流時,它用木柱懸掛在青衣河上,河水從其下潺潺流過,江南水鄉非常有情調,因為這座建築是一棟又一棟的房子,綿延一、二華裡,並使用了上千個木樁, 因此被稱為「千腿」。
  • 和順古鎮:古老的房屋幽深的小巷 讓人有一種似曾相識的驚喜
    和順人安靜地過他們自己柴米油鹽的生活,一點也不張揚。悠然行走於鄉村土道上,那浸透著濃厚鄉土氣息的源頭景色會讓你產生置身世外的超然情感,一切仿佛回到了質樸的童年時代。古鎮的一屋一瓦,一橋一水,一人一物,都蘊含著濃鬱的古樸之風,仿佛一幅悠閒怡然的古鎮風情畫卷。「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木門」就是對古鎮最貼切的描述。老屋斑駁的牆面構成了活生生的黑白水墨,滄桑感油然而生。
  • 《螢火蟲小巷》:我的世界閃閃發亮,只因我遇到了另一個自己
    —範瑋琪就像這歌詞一樣,塔莉和凱蒂,一個是火熱的夏天,一個是沉穩的秋天,明明看著最不協調的兩個人,卻攜手成了好友。作者從她們的14歲寫起,直到40歲,讓她們彼此成為了這世上最了解對方的人。這便是《螢火蟲小巷》最打動人的地方。
  • 一條小巷竟然走出兩個皇帝,兩位總統,名字沿用千年
    和這條小巷走出的宋太祖、宋太宗兩兄弟建立的北宋王朝不無關係。誰沒有穿越的夢呢?在雙龍巷中品味當年的東京汴梁,品味厚重的大宋王朝,慢慢在巷中行走,翻閱一個值得品讀的城市一頁。這個長約560米,寬約9米的小巷,從北宋年間起,就承載了代表開封的古老文化。小巷出了兩個皇帝不算,還出了兩位大總統,袁世凱和徐世昌,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
  • 昔日清華大學高材生今高薪加盟新疆男籃,妻子身材高挑曾是校花
    昔日清華大學高材生今高薪加盟新疆男籃,妻子身材高挑曾是校花本賽季的遼寧隊在CBA中的表現可圈可點,想要衛冕CBA總冠軍也只是時間問題,在聯賽第32輪比賽中,吉林主場迎戰遼寧隊,最終遼寧通過三個加時以153-150險勝,而他們也豪取21連勝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除去外援發揮穩定之外,本土球員郭艾倫表現依舊搶眼,全場貢獻28分13助攻的全面數據,而他也是本賽季MVP
  • 肇慶的這三種特產美食,都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你吃過哪幾種?
    #肇慶#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幹流中下遊,是廣東省4個最早建制縣之一。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考古發現表明,距今14萬年左右,肇慶已有人類活動;距今1萬年左右,這裡已開始向新石器時代過渡;從漢代到清代,肇慶多次成為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中國傳統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的樓閣式的磚砌寶塔德慶三元塔被當今古建築界列為中國「古塔四絕」之—。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肇慶的特產。
  • 繼續宅家生活指南
    疫情尚未徹底結束還不到踏青賞花之時能宅家的還是繼續在家宅著吧今天小編就給幾乎快要按耐不住的大家推薦一些宅家好活動首先憂心忡忡的你可能對流行病這件事更上心所以可以看看相關專業圖書漲漲知識然後心浮氣躁的你當然需要學習一點靜心之術
  • 即將結束肥宅生活,快來展示你的宅成果吧!
    宅家的生活各有千秋,無論是已經復工、還是等待覆工、復學的你一定會有自己的宅成果,讓我們來看看各位小夥伴宅家的成果吧!叮的一聲,宅生活模式開啟……1、宅出了廚藝還記得微博掀起的電飯煲蛋糕嗎?還記得全民一起做涼皮嗎?還記得一起學做雙皮奶嗎?還記得自己在家炸酸奶嗎?
  • 廣東肇慶:中國北回歸線之城,嶺南文化代表性城市
    這座城市就是肇慶市,它是我國位於北回歸線上的一座城市。肇慶位於廣東省的中西部,分別與佛山、江門、雲浮三市接壤。但也與廣西梧州和賀州接壤,可以說,肇慶的地理位置十分具有特殊性。肇慶在1988年才開始設立地級市,之前是肇慶地區,這座城市擁有立法權。在距今14萬年以前,在肇慶地區就出現過早期的人類文明。
  • 《螢火蟲小巷》:我的很閃亮,因為我遇到了另一個自我
    所有這些在《螢火蟲小巷》中都很好。一、走進小巷生活中總會有很多人,TA會陪伴和見證我們的成長。如果你回憶起過去,你會微笑,這個人一定要溫柔,你年輕時光。從他們的14歲到40歲,作者使他們成為世界上最熟悉的人。他們有爭吵,分歧,冷戰,但沒有人或任何東西能把他們分開,甚至死亡。閱讀時,人們不可避免地會與親密的朋友交往,雖然他們沒有塔莉和Katie相同的經歷,但是卻似乎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畢竟情感是相互聯繫的。這是《螢火蟲小巷》中最感人的部分。
  • 從昔日的沼澤地到未來的「非凡公園
    巴黎市長伊達爾戈近日對外宣布,計劃在2024年巴黎夏季奧運會之前將香榭麗舍大街打造成一個「非凡花園」。也許你還不知道,這條法國人口中的「世界最美漫步大道」在300多年前還是一片沼澤地,3個多世紀以來,屢經改造的香街已演變為巴黎最具景觀效應和人文內涵的「都市櫥窗」,但近年來,巴黎人已經逐漸拋棄了這條商業氣息濃厚的大道。
  • 一棟林家宅 半部臺灣史(行走臺灣)
    作為昔日臺灣第一望族,林家的興衰與近代臺灣緊密相連,讓這座全臺最龐大、最精緻的私家建築群成為臺灣近代史的「活化石」。   霧峰林宅的大名在臺灣幾乎無人不知,這座最早建於19世紀中期的大宅子起初只是一座三進院的普通農村建築。經過20多年擴建,逐漸成為凝聚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精華的五進大厝。前三進主屋採穿鬥式構架,第一進及第五進屋頂採燕尾處理,第四進與第五進間採特殊廊院及穿心亭布局。
  • 廣州有一個被「遺忘」的世界,曾充滿田園風光,處處見「舊豪宅」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老廣州喜歡以珠江為界,以南稱為「河南」,以北稱為「河北」。從前,廣州河南河北是兩個世界,河南是一片田園風光,河北則是興旺城市。所以,廣州從前有這樣的說法:「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無錢無權住河南」、「寧要河北一張床,不要河南一間房」。
  • 來五大連池 帶你走近14座火山錐
    而在那個遙遠的時刻,來自幾十座火山一次次的熾烈噴發,一定是我們來到五大連池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五大連池形成今日秀美景色的最重要起源。今天,記者就帶您一起探尋五大連池14座層狀火山的奇妙與其各自的獨特之處。  14座火山的噴發形式為中心式,即地處外圍的火山噴發較早,地處中心的火山噴發較晚。而噴發最晚的也已經走過二百多年,最悠久的火山噴發距今已有二百多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