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嫦娥五號」測軌觀測!松江供電升級「四保險」

2021-01-13 上海松江

今天(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位於上海松江佘山的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第一時間啟動「嫦娥五號」探測器VLBI測軌觀測工作,天文臺隨即進入一級保電狀態。



在接下來的三周時間裡,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將24小時對探測器測軌觀測。松江供電公司員工24小時現場待命,以應對突發狀況。此外,松江供電還專門調配了一部320千瓦容量的發電車駐紮現場,讓嫦娥在探月路途中吃上「能量定心丸」。



嫦娥五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整體規劃的收官之作,為保障探測器能順利抵達月球表面「挖土」後順利返航,地面上的VLBI測軌觀測工作不可或缺。所謂的「VLBI測軌觀測」,就是將地面上幾臺望遠鏡聯合起來,組成一張巨大的觀測網,達到巨型望遠鏡的觀測效果。


24日凌晨起,位於上海松江、北京密雲、雲南昆明、新疆喀什等處的多臺射電望遠鏡同時啟動,一張直徑3000公裡的無形巨網就此形成,對「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一舉一動實時測控,保障探測器能按照預定軌道精準行進。



自2007年以來,松江供電公司參與了嫦娥探月工程所有的測軌觀測用電保障任務,保電經驗相當豐富。為確保此次重大探月任務的供電萬無一失,松江供電自接到天文臺用電保障請求後,立即完善供電保障預案,啟動一級保電工作機制,成立專項保電工作小組,並與上海天文臺保持專線電話暢通,及時掌握衛星監測期間的信息動態。目前,該天文臺的測控中心已實現「雙電源接入+UPS不間斷電源+自備發電機」的「三保險」供電模式。



面對本次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保電人員準備工作紮實充分,保電預案編制精益求精,保電實戰演練更是「假戲真做,荷槍實彈」。發射前一周,公司營銷、運檢黨員們在天文臺指揮控制中心指導用戶使用自備發電機,還模擬在一路電源失電情況下,利用發電車快速恢復供電,讓衛星「測控大腦」供電在極端情況下由「三保險」再加一道鎖,升級成為「四保險」。


通訊員:沈崢毅

圖片:松江供電、網絡整理

編輯:秦天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上海分院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創造5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著陸月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為四器組合體設計,由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返回器4個部分組合而成,需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回」三個目標,電源系統由電源控制器、鋰離子蓄電池組及太陽電池陣組成,為了確保以最好的性能保障此次任務,電源控制器比功率國內最高、國際領先,鋰離子蓄電池航天應用比能量最高,太陽電池陣面積比功率國內最高,適應多器多飛行階段的多個狀態。
  • 嫦娥五號成功「剎車」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全程測控
    11月28日20時58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成功上注來自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遙控指令,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動機成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進入環月橢圓軌道,第一次近月制動獲得圓滿成功。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工況正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研人員正在工作。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中國電科以科技創新支撐奔月採樣
    天羅地網,無形之手牽引「嫦娥」探月路為全力保障嫦娥五號任務,中國電科多型測控系統,為任務各階段提供了堅實的測控和通信技術保障,自主研製的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大幅提升了數據接收能力、探測距離和接收靈敏度
  • ...嫦娥五號的電源如何保證?|嫦娥五號|奔月|電源|蓄電池|嫦娥四號...
    效果圖,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鄭瑩瑩 攝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鄭瑩瑩 郭超凱 繆新培)嫦娥五號的月球探測任務中,探測器所需能源超過了中國此前任何一項月球探測、深空探測任務,那麼,「嫦娥五號奔月」的電源如何保證?
  • 又見「嫦娥奔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已就位!
    「長五」「嫦五」已就位 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 -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嫦娥五號探測器為四器組合體設計,由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返回器4個部分組合而成,需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回」三個目標,電源系統由電源控制器、鋰離子蓄電池組及太陽電池陣組成,為了確保以最好的性能保障此次任務,電源控制器比功率國內最高、國際領先,鋰離子蓄電池航天應用比能量最高,太陽電池陣面積比功率國內最高,適應多器多飛行階段的多個狀態。
  • 【中國科學報】嫦娥五號上的「中科院出品」
    上海光機所供圖  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發起者、參與者、實施者,中國科學院繼續牽頭論證提出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配置方案,承擔了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測軌分系統和多項工程關鍵產品的研製任務,後續還將組織開展科學數據應用研究。
  • 助力嫦娥五號奔月採樣返回 中科院承擔突破系列關鍵技術
    中科院 供圖在嫦娥五號任務中,中科院繼續牽頭論證提出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配置方案,承擔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測軌分系統和多項工程關鍵產品的研製任務,後續還將組織開展科學數據應用研究。
  • 上海科研成果結成「5朵金花」助力嫦娥5號「奔月」
    嫦娥五號是探月工程三期的主任務,將實現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目標之「回」的關鍵一步,推動月球探測科學技術的重大跨越。  在此次嫦娥五號任務中,中科院上海分院5家研究所紛紛拿出了各自的亮眼技術,全程助力嫦娥五號的探月之旅走好每一步。
  • 嫦娥五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離不開這些「上海智慧」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測距模塊用雷射器從環月階段開始工作,通過大能量、窄脈寬雷射來測量著陸器和月面的距離;三維成像敏感器雷射器是在著陸器懸停時,利用高重頻、窄脈寬脈衝雷射瞬時對月面實施高精度三維成像,為選擇精確的著陸點提供依據;雷射器在減重20%的同時,滿足了嫦娥五號更苛刻的振動力學要求。
  • 嫦娥五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離不開這些「上海智慧...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將提供月面著陸區的精確三維圖像】上海技物所負責研製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是探測器有效載荷之一,將對月球表面著陸採樣區進行光譜探測和礦物組成分布分析。
  • 嫦娥五號上的「中科院出品」
    在各項任務即將展開之際,《中國科學報》綜合從相關研究所獲得的消息,盤點嫦娥五號上的「中科院出品」。  「看」透次表層的「月壤結構探測儀」  月壤結構探測儀是嫦娥五號探測器上的有效載荷之一。它是一種基於嫦娥五號著陸器平臺的次表層穿透探測雷達,其探測任務是月球次表層結構、月壤厚度的探測,並在鑽取採樣過程中提供信息支持。
  • 「嫦娥四號」看到的月球和背後的故事
    「嫦娥四號」著陸器低頻射電頻譜儀示意圖   低頻射電頻譜儀是實現對太陽系和太陽系以外宇宙空間低頻射電信號的觀測高精度定位刻度尺:VLBI測軌分系統   圖:VLBI測軌分系統精確標記嫦娥「軌跡」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月球挖土「嫦娥五號」任務簡介1、「嫦娥五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全重達到8.2噸,主要包括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大部分。嫦娥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屬於我國嫦娥工程的一項任務。根據規劃,我國嫦娥工程分三步走,分別是進行「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以及「建立月球基地」三步。目前還在第一步「無人月球探測」階段,已經發射的「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探測器,即將發射的「嫦娥五號」以及後面規劃的六、七、八號都屬於這個階段。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我國四大天文臺聯合進行探月衛星測軌實驗
    明年4月,我國研製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將奔向月球,屆時位於地面的射電望遠鏡將時刻「盯緊」它的行蹤。目前,「嫦娥一號」還在研製過程中,但地面上的天文臺卻已提前開始了「演習」。
  • 中科院上海分院五家研究所助力嫦娥四號探月工程—新聞—科學網
  • 嫦娥五號探測器工作情況正常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接力測控
    本報訊(何耀記者石喻涵)11月24日凌晨,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工況正常。「陵水發現目標!」「廈門發現目標!」……火箭升空不久,在距離文昌航天發射場僅160多公裡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陵水測控站,快速準確地捕獲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