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指標科學解讀!

2021-01-11 健康雲

有時候去看病,醫生會開個單子讓你去做驗血。生著病還要被扎指頭,心裡一定很鬱悶吧,更鬱悶的,你不覺得那一張化驗單讓你看得雲裡霧裡的嗎?其中多項目,看著的確讓人眼暈。

血常規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檢驗。通過血檢,可以發現許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跡象,比如貧血,血液系統疾病等。血常規檢查比較簡單,一般兩個小時左右就能出結果。

檢查項目

血紅蛋白(Hb)

參考值 : 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增高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 貧血,出血等。

紅細胞(RBC)

參考值 : 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

增高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 貧血,出血等。

中性杆狀核粒細胞

參考值 : 0.01-0.05(1%-5%)

增高 :細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等。

網織紅細胞計數

參考值 : 0.5%-1.5%

增高 :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時。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

白細胞(WBC)

參考值:成人(4.0-10.0)×10×9/L

增高:各種細菌感染,炎症,嚴重燒傷,也可能是白血病。

降低: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血小板

參考值: (100-300)×10×9/L

增高: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

降低: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等。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參考值: 0.50-0.70(50%-70%)

增高: 細菌感染,炎症等。

降低: 病毒性感染等。

嗜酸性粒細胞

參考值: 0.005-0.05(0.5%-5%)

增高: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等。

淋巴細胞

參考值: 0.20-0.40(20%-40%)

增高: 百日咳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等。

降低: 免疫缺陷等。

單核細胞

參考值: 0.03-0.08(3%-8%)

增高: 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等。

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採血的困難。

4.抽血後,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5.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6.抽血後出現暈針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體檢。

7.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溼敷,可促進吸收。

相關焦點

  • 血常規可以檢查出哪些指標?醫生:其實,血常規會發現這些小秘密
    血常規可以檢查出哪些指標?醫生:其實,血常規會發現這些小秘密血常規可以查出一身病很慌?體檢的項目有很多,包括體重、身高、視力、胸透等等,這些檢測項目都能夠很準確的檢測出身體某項指標是否合格,而很多人不太願意花費太多時間在體檢上面,所以就會挑幾種自己感覺比較重要的進行,但是不管怎樣,有一項檢查幾乎上每個人都不會忽略,那就是血常規檢查。血常規可以檢查出哪些指標?
  •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最關鍵!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最關鍵!>(圖片來源於網絡)3項最重要指標要知道,一個血常規報告裡共有二十幾條項目。>圖片來源:@上海市同仁醫院血常規中紅細胞方面的指標,主要有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等。
  • 教你看懂血常規!
    血常規化驗單看起來似乎有些複雜,一會是意義不明的英文字母,一會是莫名其妙的數字。這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從哪開始看?許多人第一次面對血常規化驗單時,都會產生一種無力感。他們完全沒辦法去解讀這血常規化驗單上面的內容。其實血常規化驗單真看起來,倒也簡單。
  • 血常規檢查,也能查出腫瘤?哪些指標對癌症判斷,有積極意義?
    然而在體檢的項目中,一般都會有血常規的這項檢查,因為血常規是最基礎的臨床檢查,通過鑑定分析血液中的一些物質,來進行相對應的輔助治療還有對疾病的一些診斷。血常規一般會通過對人體的紅細胞、白細胞、還有血小板的相關的一些含量指標來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很多的腫瘤患者在最初的的時候,也是通過血常規的異常發現問題,從而進一步的檢查,確定自己的疾病的。
  • 看血常規像看天書?知道這幾個指標意味著什麼就夠了
    寶寶們去醫院,一般都少不了血常規這個流程,這對我們判斷寶寶有沒有細菌感染、有沒有潛在的血液系統疾病等都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很多爸媽好容易搞定小傢伙(哭鬧著)的抽血或者扎手指,拿到血常規那一刻,看著各種數字和箭頭,又蒙圈了「字都認識,放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了。」
  • 血常規裡的這個指標,你真的了解嗎?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是血常規檢查項目之一,是反映周圍血紅細胞體積異質性的參數,反映紅細胞大小不等的客觀指標。多數儀器採用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變異係數(RDW-CV)或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標準差(RDW-SD)來表達。
  • 注意:當血常規裡這幾項指標增高,可能是癌症的危險標誌
    血常規是體檢裡最常見的指標,基本只要來到醫院,醫生都會讓抽幾管血,它可以查血糖、血脂、貧血等,近幾年血常規裡加了很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很多人就好奇,這樣一項簡單的血常規可以發現癌症蹤跡嗎?  還別說,有些指標還真可以反映體內腫瘤的情況。
  • 體檢經常做的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什麼病?看懂3個指標,很重要
    生病去內科檢查身體,一般都躲不掉血常規檢查,雖然價格不貴,但每次被針扎一下也是很難受的。每次血常規檢查做完後,都感覺沒有效果沒查出什麼病,好像白白浪費錢了。做血常規可以查出來的病有很多,很多人覺的血常規檢查沒用,都是因為你不懂得怎麼看檢查單。
  • 血常規可以查出什麼病?3個指標教你看懂血液透露的問題
    血常規是醫院檢查的一個常見項目,在體檢的時候,或是確診某些疾病的時候,我們都會被要求檢查一下血液指標,那你了解血常規嗎?從這項檢查中可以看出哪些疾病問題?
  •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主要有三個指標,手把手教你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在教大家看血常規的結果之前,先教大家怎麼看化驗單。下面是一張血常規的化驗單,有五列,大家關注第一列和第三列,第一列是項目名稱,我們來看第一列第一行,白細胞計數,然後看第三列,可以得出,白細胞計數的結果為6.9,然後跳到最後一列參考值,白細胞計數的正常值範圍為4-10,6.9在這個範圍內,所以,白細胞計數是正常的。
  • 血常規很重要,如果這個三個指標不達標,可能就是癌症在呼喚你
    因此如果在這個時候及時的去就診,病情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其實通過血常規檢查,我們還可以及時發現癌症的初期苗頭,並且及時遏制住他。血常規很重要,如果這個三個指標不達標,可能就是癌症在呼喚你一、 血常規出現這3個異常,要小心了1、 血小板數量異常我們首先需要警惕的是血小板指標,因為一旦發現血小板數量突然減少或者增大,就很可能已經出現了問題了,你就需要馬上做進一步的檢查,因為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數量和骨髓造血的能力是分不開的,而它的異常就很有可能是因為骨髓已經出現病變,而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警惕白血病了
  • 普通的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專家:3個指標異常,需做詳細檢查
    普通的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時,都沒有明顯的異常,只有少部分人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出癌症,指數變化並不大,所以在臨床上血常規對癌症篩查,大多數都是起到輔助作用。3個指標異常,需做詳細檢查大家在做血常規時,主要是看血液中一些指標是否在合理的範圍內,通過這些指標,可以大致判斷出可能是身體的哪方面出現了問題,尤其是一些血液方面的腫瘤
  • 血常規報告單怎麼看?身體有沒有問題,也可以自己看到
    不論是感冒發燒這種小毛病,還是其他疾病的診斷,醫生一般都會要求病人做一份血常規。血常規上面的數值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醫生一看這些指標就能判斷病情。對此,相信不少朋友都對血常規檢查單很好奇,今天就帶大家解讀血常規指標和數值背後的含義。
  • 腫瘤患者最關注的問題:血常規化驗單看不懂?4個指標要特別注意
    小艾經常在後臺收到各種各樣讀者發的血常規化驗單,想讓小艾幫他們解讀。的確,化驗單檢測結果密密麻麻二十多項參數,還很多專業名詞,簡直讓大傢伙兒頭痛!今天,小艾特地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進行解答,一篇文就叫你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 手把手教家長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上)
    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 血常規中的3個指標,出現明顯異常,需進一步檢查,或有患癌風險
    相信很多朋友去醫院,都做過血常規這個項目,這是醫院最常用的一個檢查方式,醫生可以從大家檢查單中各種數據,看出來身體是哪邊可能有問題,癌症是比較難治癒的疾病,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早期不容易被發現,那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
  • 血常規中這三項指標異常,請儘快找醫生,這可能是癌症來臨的信號
    通過血常規的檢查,我們也可以及時的判斷癌症是否已經來臨,還有癌症的早期徵兆。血常規中這三項指標異常,請儘快找醫生,這可能是癌症來臨的信號一、 血常規檢查這三項指標都有異常,千萬不要大意1、血小板計數異常做血常規檢查時,我們需要注意觀察血小板的指標。如果我們發現血小板計數異常,我們需要立即做進一步檢查。
  • 血常規可看出什麼病?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血常規
    檢查項目繁多,其中就常見的就是血常規。 尤其是孕婦,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醫院做一次檢查,血常規就在其中。 有些人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感冒,醫生也會要求去做這個檢查,那麼血常規到底能夠檢查出什麼疾病呢? 血常規可查出全身的血液指標,通過指標來判斷身體出現了哪些問題。
  • 血常規若存在幹擾,這個指標最靈敏!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會發現脂血、冷凝集、黃疸以及溶血的標本,對血常規的結果有明顯的幹擾作用。血細胞分析採用的是全血標本,因血液渾濁,肉眼觀察很難及時發現標本的異常,而MCHC的升高是反映標本存在幹擾因素的靈敏指標。
  • 腫瘤患者為什麼要篩查「血常規」?很有必要,特別是這3個指標
    血常規是常見的檢查手段之一,血液中有三個不同功能的細胞,分別是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主要是觀察其數量變化和形態分布來判斷疾病。腫瘤患者需經常做血常規檢查,特別是化療後,因為化療藥物會引起骨髓抑制,及時發現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同時也能通過血常規變化來判斷病情有沒有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