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正當全國上下把目光聚焦到新冠肺炎疫情時,很少有人注意到,遙遠的南極一個記錄被悄然打破。
從18.3℃,到20℃,再到20.75℃,短短一周,南極氣溫屢創新高。
而這距離上次極值僅僅只過了5年時間。誰也不知道下次新紀錄會是什麼時候,只知道間隔會越來越短。
南極以冰川等固體形式儲存世界70%的淡水。氣溫升高會讓大量冰川融化,造成不可預料的災難性後果。
2020年,我們就經歷了一場「地獄級」開年。
先是澳洲野火,大火燒了四個多月,數百人喪生,千萬人逃離家園,上億動物死亡,多個物種瀕臨滅絕。
大火之後,又是數十萬隻蝙蝠無家可歸,感覺就像是無數隻「毒王」襲來,恍若世界末日。
再是非洲蝗災。4000億隻蝗蟲大軍,席捲了從西非到東非、從西亞到南亞的20多個國家,非洲的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直接宣布農業生產完全停頓。
雖然誰也無法將這些災難與南極氣溫破紀錄直接聯繫在一起,卻無法否定彼此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世界氣象組織曾指出:全球變暖,導致更多極端天氣出現。
因為全球暖化,澳洲氣溫逐年升高,加上乾旱,釀成這次規模巨大的火災。
非洲蝗災也是一樣。全球變暖讓原本乾旱的東非變得高溫多雨,這裡就成了蝗蟲的「養殖基地」。
對於「遠方的哭聲」,人們總是無法感同身受,直到災禍降臨到自己頭上。
人類是如此的目光短淺,如果火沒燒到眉毛,根本不會真正在乎。
還記得那隻餓得皮包骨頭的北極熊嗎?
視頻中的它,有氣無力地徘徊在陸地上。因為長期營養不良,一隻腿已經肌肉萎縮。
為了尋找食物,它翻遍了垃圾桶。
什麼吃的都沒有,只有一個舊雪橇坐墊。
看到視頻的科學家說:如果這隻北極熊沒有找到食物,恐怕只有幾小時可活。
不幸被科學家言中,當這段視頻被瘋狂轉發後,人類開始救援這只可憐的北極熊,但是它仿佛從世界蒸發,很有可能早已餓死了。
北極熊捕獵全靠浮冰。現在全球變暖,浮冰減少,北極熊沒辦法在浮冰上捕獵海豹,經常有北極熊,因為找不到食物而被餓死。
為了活下去,北極熊甚至發生自相殘殺的慘劇。
2017年,《國家地理》拍攝到了一個驚人畫面:
前面是跑不動的小北極熊,後面是追逐的公北極熊,旁邊是努力阻止公北極熊靠近孩子的母熊。
但是公北極熊很輕易超越了母熊,一切發生的太快,等母熊趕過來的時候,它的孩子已經成了公北極熊的盤中餐。
在極地實在找不到食物,北極熊們只能「侵入」人類領地覓食。
去年俄羅斯北部的一個垃圾場,吸引了52隻北極熊搶奪廚餘垃圾,這是當地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北極熊入侵事件。
北極熊反常的同類相殘,不願坐以待斃的北極熊「入侵」人類空間。
科學家提醒,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如果再不採取行動的話,幾百年後地球表面75%的生命會滅絕,人類也不例外。
有人說:什麼全球變暖、物種滅絕,這些都太玄幻了,跟我什麼關係?
那下面這些,就不能說與自己無關了。
說起青藏高原,大多數人的印象永遠是一片冰川和白雪。
然而那裡也逃脫不了全球變暖的影響。氣溫升高導致冰川消融。
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的源頭,冰川融化會讓兩大母親河的源頭水量減少。
冰川融化之後,原本被冰封的病毒,可能會被釋放出來。
除了可能出現的生化危機,我們接觸更多的還是極端天氣。
2019年,中國就遭遇了不少極端天氣的襲擊。
去年3~6月,中國很多地方出現乾旱,雲南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少40%,發生了不少森林火災。
7月遼寧出現了非常罕見的龍捲風,所到之處,大樹折斷、房屋倒塌,小汽車被拋入空中,還有人傷亡。
下半年長江中下遊發生旱災,許多農作物減產或絕收。
更別提每年夏天的熱浪襲擊。
全球變暖,正影響我們每一個人,這時候你還覺得無動於衷嗎?
地球養育了人類數百萬年,它眼看著人類,一步步進化為萬物靈長,離開自然界,走向文明。
可是到了工業革命之後,人類越來越過分,剛開始地球容忍,然後慢慢地,地球生氣了,它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各種極端天氣仿佛就是地球的怒吼,提醒人類:地球都記著呢,不要做得太過,否則終有一天,一定奉還。
2020年1月23日,科學家警告:人類距離「末日時鐘」敲響只剩100秒,這是自古巴飛彈危機之後,人類最接近末日的時刻!
喪鐘為誰而鳴?
紀錄片《第十一小時》中說:
不管怎樣,地球還是會繼續轉,它會及時重生。
湖泊會再一次變得清澈,河流海洋高山,一切都會再度恢復綠色,一切都會回復平靜,也許人類會滅絕,但地球總會重生。
至於原因,因為地球擁有的時間無窮無盡,而我們的時間不是。
現在是時候行動了,趁一切還來得及!
*來源:教育致力於為1~12歲兒童打造前沿、權威的家庭親子教育平臺,通過解讀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跟進教育部政策,為家長提供有指導價值和意義的內容。本文由教育編輯部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D:judushu)授權。